(起)
皇城司都督杨业领命而去,如同暗夜中的影子,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汴京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重点盯上了魏王府那位深居简出、却据说能左右王爷意志的首席幕僚——荆先生。然而,就在赵祯和柳七娘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能的武力反扑与朝堂阴谋时,一场更加隐蔽、却足以致命的危机,正沿着经济的脉络,悄然向工坊区以及柳七娘商业帝国的核心蔓延。
工坊区的建设,在经历了断粮危机和弩箭惊魂后,凭借着“浪里蛟”运来的粮食和柳七娘的铁腕手段,终于再次步入正轨。水泥的应用初见成效,第一批采用新式织机的厂房也初具雏形。然而,维持如此庞大的工程,每日消耗的银钱如同流水。柳七娘前期投入的巨资,以及赵祯通过内帑暗中支持的部分,都已消耗大半。
这一日,柳七娘正在核算下一阶段所需的款项,心腹管事却面色惨白地闯入,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慌:“夫人!不好了!‘汇通’钱庄……‘汇通’钱庄突然派人来,要求我们三日内,结清所有借款,连本带利,一共……一共二十八万贯!”
“什么?!”柳七娘手中的毛笔“啪”地掉在账册上,溅开一团墨迹。“汇通”钱庄是汴京实力最雄厚的几家钱庄之一,也是柳七娘商业扩张的重要资金支持者之一,双方合作多年,借贷手续齐全,还款记录良好,从未出现过提前催收的情况!
“理由呢?”柳七娘强压下心中的惊涛,厉声问道。
“他们……他们说接到东家急令,钱庄资金周转困难,需紧急回笼所有放款,以应对……应对可能的挤兑风险!”管事的声音都在发抖。
挤兑风险?柳七娘的心猛地一沉。这绝非巧合!
(承)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猜测,坏消息接踵而至。
不到一个时辰,另外两家与柳七娘有借贷往来的中型钱庄,也几乎同时派来了管事,措辞委婉但态度坚决地要求提前收回贷款。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说是东家另有急用,有的说是监管风声收紧,但核心只有一个——要钱!立刻!马上!
这绝非正常的商业行为!这分明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金融狙击!目标直指她的资金链!
柳七娘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旗下的产业虽多,但大量资金都已投入到工坊区这个吞金兽中,流动资金本就不宽裕。若同时被这几家主要的钱庄催债,她根本无力支付!一旦违约,不仅抵押的产业会被收走,她的商业信誉将彻底破产,工坊区的建设也将瞬间停摆!
“查!立刻去查!‘汇通’这几家钱庄,背后是不是有魏王府或者其他宗室勋贵的影子!”柳七娘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颤抖。
调查结果很快回来,印证了她最坏的猜想。“汇通”钱庄的大东家,表面上是一位富商,但其背后最大的隐名股东,正是魏王府!另外两家钱庄,也与几位和魏王过从甚密的勋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方在武力和朝堂施压未能奏效后,终于动用了他们最强大的武器——资本!他们要直接从根源上,掐断工坊区的血脉!
(转)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柳七娘焦头烂额地试图筹措资金,甚至考虑紧急变卖部分非核心产业时,一个更坏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汴京城内扩散开来。
“听说了吗?柳七娘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她的产业要垮了!”
“‘柳氏商行’欠了钱庄几十万贯,根本还不起!”
“快!快去‘柳氏银铺’把存的钱取出来!晚了就没了!”
恐慌,如同滴入清水中的墨汁,迅速弥漫开来。柳七娘名下除了商队、工坊,还有数家专门吸收民间小额存款的“银铺”,这是她模仿现代银行,为自己商业帝国构建的重要金融基础。如今,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储户的恐慌被点燃,纷纷涌向这几家银铺,要求提取存款!
挤兑!真正的挤兑风潮,爆发了!
柳氏银铺门前瞬间排起了长龙,人声鼎沸,群情激愤。伙计们疲于应付,银库里的存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照这个趋势,根本撑不过两天!
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从上游的借贷机构,迅速蔓延至下游的民间储户。柳七娘面临的,是她的商业帝国即将土崩瓦解的全面危机!
“夫人!城南银铺的存银已经见底了!掌柜的被打伤了!”
“城西那边人也越来越多,快要控制不住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指挥部的气氛降到了冰点。所有管事都面无人色,仿佛已经看到了末日来临。
柳七娘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工坊区依旧在忙碌的工地,那里承载着她的心血,也承载着赵祯新政的希望。难道……真的要功亏一篑?
不!绝不!
她猛地转身,眼中布满了血丝,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合)
“传我的命令!”柳七娘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第一,所有银铺,照常营业!打开库门,有多少银钱,就兑付多少!告诉所有储户,我柳七娘就算砸锅卖铁,也绝不会欠他们一文钱!”
“第二,”她看向负责商业的管事,“立刻将我名下所有尚未抵押的商铺、田产、宅院,列出清单,标价……标价市值的七成,不,六成!寻找买家,紧急变现!”
“第三,”她深吸一口气,这是最冒险的一步,“以我‘柳氏商行’和这座工坊区的未来收益为抵押,向汴京城内所有……包括那些与我们没有往来,甚至可能敌对的商号、富户,公开发行‘救急债’!利息……给双倍!”
这是要断臂求生,甚至不惜饮鸩止渴!变卖核心资产会伤及根本,而高息借贷更是沉重的负担。但此时此刻,她必须先活下去,撑过这场挤兑风潮!
命令被迅速执行。柳氏银铺敞开兑付的举动,暂时稳定了一部分恐慌情绪,但巨大的资金缺口依然存在。变卖资产和发行“救急债”的消息传出,更是坐实了柳七娘陷入困境的传言,引来了更多嗜血的秃鹫和观望的目光。
(悬念)
就在柳七娘疲于奔命,几乎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一名伙计却带着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跑了回来。
“夫人!有人……有人要买我们在城西的那片仓库区,出价……出价甚至是市价的九成!而且愿意立刻支付现银!”
柳七娘一愣,在这个人人落井下石的时候,谁会这么“好心”?
“买家是谁?”
伙计咽了口唾沫,脸上带着一丝困惑:“是……是‘江南丝绸商会’的人,带头的是一位姓白的管事。他说……他们家会长吩咐了,这只是第一批,如果夫人还愿意出售其他产业,比如……比如那几艘新造的海船,他们都可以谈,价钱……好商量。”
江南丝绸商会?白管事?柳七娘迅速在脑中搜索着相关信息。这个商会背景神秘,会长从未露面,但财力极其雄厚,生意遍布江南,与汴京的勋贵集团似乎并无太多瓜葛。他们在此刻伸出“援手”,是雪中送炭,还是……另有所图?
柳七娘看着窗外沉沉的暮色,心中警铃大作。这突如其来的“买家”,让她在绝望中看到一丝光亮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更深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