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 墨先生局
雨势未减,反而愈发磅礴。巷道中的积水没过脚踝,冰冷刺骨,混杂着淡淡的血腥气,无声地诉说着方才的凶险。
“你的伤!”柳如烟从怀中掏出一方干净的丝帕,急切地想为穆清风包扎左臂的伤口。
凌霜则更为直接,她撕下自己内衬的一角,动作麻利地替他按住流血的伤口,眉头紧锁:“伤口不深,但刀上有毒,还好只是擦伤,毒性不烈。”
穆清风却像是感觉不到疼痛,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黑衣人消失的墙头,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
城西土地庙,一个明确的地点,一个不知是敌是友的邀约。
这是他踏入望都城以来,第一次有人主动向他伸出橄榄枝,尽管这枝条上可能沾满了剧毒。
他收回目光,看了一眼为他处理伤口的凌霜,又看了一眼满脸忧色的柳如烟,声音低沉而决断:“你们在这里等我。”
“不行!”柳如烟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谁知道那是什么龙潭虎穴?
那个黑衣人来路不明,金鳞卫刚走,这摆明了就是一个圈套!”
“是圈套,也得闯。”穆清风轻轻推开柳如烟的手,任由凌霜用布条为他简单缠好伤口。
他活动了一下受伤的左臂,肌肉的牵扯带来一阵锐痛,却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我们现在就像没头的苍蝇,继续躲下去,迟早会被金鳞卫的罗网困死。
这是唯一的线索。”
“我跟你一起去。”凌霜沉声道,她将铁锤重新别回腰后,“多一个人,多一分照应。”
“不,”穆清风的拒绝干脆利落,“对方指名要见我一人。
你们若跟着,只会打草惊蛇,万一真是陷阱,我们三人都得陷进去。”
他看了一眼两人,语气稍缓,“你们在附近找个地方躲起来,一个时辰后我若不出来,你们就立刻想办法出城,回江南去,不要管我。”
他的安排冷静得近乎冷酷,完全不给柳如烟和凌霜任何反驳的余地。
这是他一贯的行事方式,将最坏的可能都计算在内,并且绝不将希望寄托于旁人。
柳如烟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被凌霜拉住了。
凌霜对她摇了摇头,然后对穆清风说:“我们在庙外那棵大槐树下等你。
一个时辰,多一刻我们都会进去。”
穆清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再争辩。他知道这是她们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他不再犹豫,提着“清风剑”,身影一闪,便消失在茫茫的雨幕之中。
城西土地庙早已破败不堪。庙门歪斜地敞开着,门轴早已锈死,门板上布满了青苔。
大殿里蛛网遍布,神像的泥胎剥落了大半,只剩下一张模糊不清的脸,悲悯地看着这世间。
穆清风踏入庙门,脚步很轻,雨水顺着他的衣角滴落在积满灰尘的地面上,晕开一个个深色的圆点。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殿内,除了正中的破败神像,空无一物。
只有角落里,一盏小小的油灯在风中摇曳,散发着豆大的光芒。
灯旁,摆着一张矮几,一个身穿灰色布袍的老者正背对着他,坐在一张蒲团上,慢条斯理地煮着一壶茶。
炭炉里的火烧得正旺,发出轻微的哔剥声。水汽蒸腾,带着一股淡淡的茶香,驱散了庙宇中的几分阴冷潮湿。
穆清风没有立刻上前,他站在门口,与那片昏黄的灯光保持着十步的距离。
这个距离,足够他在任何异变发生的瞬间做出反应。
他握着剑柄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来了,就进来坐吧。外面的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老者的声音传来,苍老却中气十足,与他那看似单薄的背影有些不符。
穆清风眉头微蹙,他没有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任何杀气,但这反而让他更加警惕。
他迈开脚步,缓缓走了过去,在距离矮几五步远的地方停下。
老者转过身来。他面容清癯,须发皆白,脸上布满了深刻的皱纹,像老树的年轮。
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没有一丝老年人的浑浊,反而锐利得如同鹰隼,正平静地打量着穆清风。
“年轻人,不必如此紧张。”老者提起炉上的陶壶,将滚沸的茶水冲入一只粗陶茶杯中,茶香愈发浓郁。
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老夫姓墨,你可以称我为墨先生。”
穆清风没有坐下,他的视线从墨先生的脸,落到那双泡茶的手上。
那双手虽然苍老,但骨节分明,十分稳定,没有一丝颤抖。
“阁下费这么大周章引我来此,所为何事?”穆清风开门见山,声音冷得像殿外的雨。
墨先生似乎很欣赏他的直接,他微微一笑,皱纹在眼角堆叠起来:“为了给你指一条路,也为我自己,找一柄剑。”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自顾自地说道:“暗影山庄一战,你名动江湖。
此后北上望都,入住‘迎八方’,又现身‘闻香茶馆’,直到今夜被金鳞卫围困。
你的一举一动,老夫都看在眼里。”
穆清风的瞳孔猛地一缩。对方竟然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江湖眼线能够办到的事情。
这个自称墨先生的老者,其背后的势力远超他的想象。
“老夫观察你很久了。”墨先生放下茶杯,目光变得深邃,“你武功虽高,却行事谨慎,不滥杀无辜;你身负奇功,却不贪恋虚名,只想独善其身。
更重要的是,你对这个朝廷,并无好感。你是一柄好剑,只是,一直缺少一个挥剑的方向。”
“阁下到底是什么人?”穆清风的声音又冷了几分,手已经按在了剑柄的机括上。
“一个前朝的旧臣,一个不愿看到这大好河山被一群蠹虫蛀空的老家伙罢了。”
墨先生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沧桑和自嘲,“当今圣上沉迷修道,不问政事。
朝堂之上,以吏部尚书陈文正为首的一党,早已盘根错节,权倾朝野。”
“陈文正?”穆清风想了想,这个名字他似乎在茶馆里听人提起过。
“不错。”墨先生的眼神陡然锐利起来,“望都城那个给你传信的猎鹰,来自瀚海刀盟,信中所提的‘禁武令’,正是陈文正一手策划。
他上奏朝廷,借口墨千殇余孽未清,江湖草莽无法无天,力主收缴天下兵器,禁绝民间习武。
其真实目的,一是为你手中的《九霄龙吟诀》,二是为了削弱所有可能反抗他们的力量。”
墨先生的话,像一道道惊雷,在穆清风的脑海中炸响。
他之前推断的一切,盐税、军备、禁武令,此刻被这个老人用一条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而线的尽头,赫然指向了那位权势滔天的吏部尚书。
“我们这些在朝中尚存一丝良知的人,组成了一个同盟,一直在暗中调查陈文正及其党羽的罪证。”
墨先生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但我们在朝堂,许多事情束手束脚。
而他们在江湖中的爪牙,如之前的幽冥阁,现在的金鳞卫,行事却毫无顾忌。
我们需要一柄能够行走在暗处,斩断这些爪牙的利刃。”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穆清风。
“穆清风,老夫今日邀你前来,就是想请你,成为我们这柄剑。
我们会为你提供情报,为你扫清障碍,为你指明方向。
你,可愿意与我们合作?”
殿外,雨声哗然。殿内,炭火忽明忽暗,映着穆清风沉默而凝重的脸。
这不再是简单的江湖恩怨,而是一场足以颠覆朝堂的巨大棋局。
他,一个只想独善其身的江湖客,此刻却被推到了棋盘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