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四月一日的北京,春意渐浓,傍晚的空气里还带着一丝凉意。
青锋影业大楼的停车场里,李扬拉开车门,坐进了副驾驶。
驾驶座上的是《人在囧途》的导演饶小志,他显得有些紧张,又难掩兴奋。
“李总,我们真的直接去找沈腾?”
饶小志一边启动车子,一边确认道。
尽管项目已经立项,李扬也明确表示支持,但如此高规格地由老板亲自出面去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话剧演员,还是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嗯……”
李扬系好安全带,目光平静地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
“宝强那边,思诚已经基本敲定了,现在就差这个‘老板’。”
他脑海中闪过徐峥的面孔。
原时空里,这个角色与徐峥互相成就,堪称经典。
他不是没考虑过再次发出邀请,以青锋如今如日中天的声势,徐峥断无拒绝的可能。
但那点微妙的、属于重生者的“小气”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既然第一次你选择了观望,那么第二次,机会也就不再属于你了。
更何况,联想到徐峥夫妇未来在资本市场上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李扬觉得,不沾为好,及时止损。
于是,他的目标清晰地锁定在了另一个人身上——沈腾。
这个后世与王宝强几乎瓜分了国产喜剧电影半壁江山的男人,此刻还在开心麻花的话剧舞台上,燃烧着他的才华与青春。
军艺校草的名头或许还在,但话剧舞台的局限性与影响力,注定无法与即将爆发的电影市场相提并论。
李扬很清楚,无论是沈腾个人还是开心麻花团队,内心都对更广阔的舞台充满渴望,只是暂时缺乏一个契机,一股东风。
而李扬,就是要做这股东风。
他不仅要通过《人在囧途》这个绝佳的本子,一举收获王宝强和沈腾这两位未来的喜剧巨星,更要借此将青锋的喜剧板块夯实。
这趟行程,势在必行。
车子在开心麻花剧场附近停下。
剧场门脸不算大,透着几分文艺和小众的气息。
李扬和饶小志走进剧场,里面已经坐了不少观众,大多是年轻人,气氛热烈。
他们找了个稍靠后的位置坐下,静待开场。
话剧演的是麻花经典的喜剧剧目。
当沈腾出场时,李扬的目光便牢牢锁定了他。
此时的沈腾,眉眼间还带着几分清俊,远非后世那副“长在笑点上”的模样,但那种独特的、慵懒中透着精准犀利的舞台节奏,以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贱萌”气质,已经初具雏形。
他在舞台上挥洒自如,每一个包袱都抖得恰到好处,引得台下笑声不断。
饶小志在一旁低声道:“李总,这沈腾的节奏感真好,观众缘也很足。”
李扬微微点头,心中暗道:这就是未来的两百亿影帝啊。亲眼见到2010年尚且青涩的“军艺校草”,一种见证历史的奇妙感觉在他心中涌动。
演出在一片欢声笑语和热烈的掌声中落幕。
李扬和饶小志绕到后台。
后台有些杂乱,弥漫着化妆品和汗水混合的气味。
演员们正在卸妆、换衣服,看到两个陌生面孔进来,都有些诧异。
饶小志找到一位工作人员,低声说明了来意。
不一会儿,刚刚卸完妆,脸上还带着疲惫却更多是兴奋的沈腾就被引了过来。
“您……您是李扬导演?”
沈腾看到李扬,明显愣了一下,眼睛瞬间睁大,有些不敢置信。
他下意识地在裤腿上擦了擦手,才伸过来,“李导您好!我是沈腾!久仰大名,真是久仰大名!”
他的态度恭敬中带着一丝受宠若惊的慌乱。
如今的李扬是何总存在?
《流浪地球》票房马上22亿了、登顶中国影史的王座新贵,是媒体追逐的焦点,是行业内公认的顶级玩家。
这样一位人物,毫无征兆地出现在话剧后台,专门来找他,这冲击力实在太大。
“沈老师,幸会。”李扬笑着与他握手,力道沉稳,“刚才的演出很精彩。”
“哎哟,李导您可别叫我老师,担待不起,叫我小沈或者沈腾就行。”
沈腾连忙摆手,姿态放得很低,但眼神里的激动却掩藏不住。
李扬没有寒暄太多,直接切入正题。
他从沈腾刚刚在剧中饰演的一个小人物角色谈起,但话锋一转,提到了一个更经典的例子。
“比如你在《乌龙山伯爵》里演的‘谢蟹’,那个角色其实非常难拿捏。”
“一个突然被卷入巨额遗产风波和黑帮纠葛的小青年,从最初的懵懂无辜,到被迫冒充继承人时的慌乱,再到最后急中生智时的爆发,情绪的转换层次非常丰富。”
“你处理得就特别到位,尤其是被迫在警察和黑帮面前编造故事那场戏,表面强作镇定,台词铿锵,但眼神里那点虚闪和下意识搓手指的小动作,把角色内心的紧张和侥幸都透出来了。”
“这种喜剧节奏,不是靠夸张的挤眉弄眼,而是让人物在情境的真实反应里自然产生的笑料,非常高级。”
沈腾再次愣住了。
李扬这番话,绝非普通的客套恭维,不仅点出了他多年前在一个具体剧目中的表演细节,更是真正看懂了他在处理角色喜剧性时的核心手法——让笑料为人物和剧情服务,而非让人物沦为搞笑的工具。
这种被顶级同行精准理解,尤其是对自己在话剧舞台上的深耕如此熟知和高度认可的感觉,比任何泛泛的赞美都更让人动容。
“李导……您,您连《乌龙山伯爵》都这么清楚?”
沈腾一时有些语塞,心里暖流涌动。
他原本以为李扬来找他,或许只是泛泛地看中了他的喜剧形象,没想到对方竟然对他话剧舞台上的作品如数家珍,并且给予了如此内行而恳切的评价。
这份诚意,太重了。
看着沈腾感动的神情,李扬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话锋一转,问道:“沈腾,有没有想过演电影?”
一旁的饶小志适时接话,语气诚恳:
“沈老师,说真的,您这演技,这舞台表现力,不演电影太可惜了。”
“一直困在话剧舞台,是我们观众的损失啊!”
沈腾的心猛地一跳。
演电影?
哪个演员不想登上大银幕?
那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呈现和影响力层级。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李导,饶导,不瞒二位,做梦都想。只是……”
李扬没有给他太多犹豫的时间,直接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人在囧途》的剧本,递了过去:
“我们青锋明年有个重点项目,公路喜剧《人在囧途》。”
“这是剧本,里面那个‘老板’李成功,我觉得非你莫属。”
沈腾双手接过剧本,如同接过一件珍宝。
他借着后台不算明亮的灯光,飞快地翻阅起来。
越是看,眼睛越是发亮。
剧本结构精巧,笑点密集且接地气,人物形象鲜明。
尤其是“老板”这个角色,从高高在上、刻薄挑剔,到在囧途中被磨去伪装,显露出人性中复杂又真实的一面,弧光完整,极具发挥空间。
“好本子!真是个好本子!”
沈腾忍不住赞叹,抬起头,眼中充满了对角色和故事的喜爱与认可。
“李成功这个角色,太有意思了!”
看到沈腾的反应,李扬和饶小志相视一笑。
鱼儿已经上钩了大半。
“喜欢就好。”
李扬点点头。
“不过,有什么困难,你现在可以直说。”
沈腾合上剧本,脸上兴奋稍退,换上了现实的凝重。
他掰着手指头说道:
“李导,饶导,首先,我个人是非常想演的,这没二话!但现实有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剧团后面排期很满,我作为重要演员,临时抽身几个月去拍戏,恐怕剧团这边不好协调。”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我和开心麻花是签了正式经纪合约的,所有商业演出和外部合作,都必须经过公司,特别是张总的同意。”
“我个人点头不算数。”
他将现实困境和盘托出,态度坦诚。
李扬对此早有预料,他平静地回应:
“剧团排期和合约问题,你不用担心。”
“我既然来找你,自然会去和张晨总正式谈。”
“今天先来见你,就是想听听你本人最真实的想法,这是对你的尊重。”
这番话更是说到了沈腾心坎里。
李扬完全可以直接去找张晨,凭借青锋的势力和项目吸引力施压,但他却选择了先来征询自己的意见。
这份尊重,在等级森严的娱乐圈里,尤为难得。
事情谈到这一步,似乎已经告一段落。
李扬和饶小志起身准备告辞。
沈腾满怀感激地将他们送到后台门口。
就在即将分别的那一刻,李扬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直视沈腾,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抛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腾哥……”
他用了更显亲近的称呼。
“如果这些外部问题都能解决……你有没有考虑过,直接加入青锋?”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沈腾脸上的笑容微微一顿,随即,他看向李扬,眼神变得复杂起来,那里面没有了之前的激动和受宠若惊,而是混合了思索、权衡、以及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
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给了李扬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那眼神仿佛在说:
我明白了。
《人在囧途》这样注定大爆的项目,青锋出品、李扬监制的金字招牌,这样一个量身定做般出彩的角色,怎么可能白白送到我一个外人手里?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得到,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这个代价,很可能就是他自己。
李扬读懂了沈腾眼神里的全部含义。
他心中了然,知道沈腾本人这里,已经基本打通了。
剩下的,就是和开心麻花掌门人张晨的博弈了。
“我明白了。”
李扬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与饶小志转身走进了北京的夜色中。
回去的车上,饶小志忍不住问道:“李总,沈腾他……那眼神是答应了吗?”
李扬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都市,嘴角泛起一丝尽在掌握的微笑。
“他心动了,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亲自来这一趟,一是想看看咱们这位未来的‘喜剧一哥’年轻时到底有多帅;二来,也是给他足够的尊重和诚意。”
“现在,种子已经种下,就等我们去跟张晨谈浇水施肥的条件了。”
他从一开始就清楚,面对这样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面对他李扬亲自递出的橄榄枝,沈腾根本没有拒绝的可能。
今天的会面,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一场旨在建立信任和表达诚意的仪式。
现在,仪式完成。
下一步,就是真正的商业交锋了。
而目标,不仅是《人在囧途》的一个角色,更是沈腾这个人本身。
夜色中,车子平稳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