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殆火

首页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御心香帅 我不成仙 蛊真人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一女御皇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武侠从神雕开始 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 一品道门 慢慢仙途之仙灵界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殆火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全文阅读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txt下载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

第450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8k)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百官与孕妇终究是没能迎上纣王。

因为纣王半途改道了,带着御林军与部分吏部官员往临近的绳池县去了。

不过群臣却没有半分怨言,毕竟纣王此行是为了亲自处理科举一事,科举的事情张大已经放到殿前讨论过了,毫无疑问,科举是一种极为优良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比招贤馆更省事,也更容易筛选出人才。

看看,纣王刚回朝,连后宫妃子都不碰就急着去处理政事,多么勤政!三日一朝真的只是身体原因所致!

科举早在提出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宣传,绳池县就是县试的一个试点,有专门负责的吏部官员驻扎,只需要报名即可。

子受将县试的时间定在八月中,这样一来,正式的殿试就会到九、十月,正好是新的结算期间,不容易耽误事。

至于报名要求,肯定是没有的,本来就不是正常的科举,管你是人是妖,能提笔能过考,那就可以参加!

正常科举至少能够筛选出学习能力较强的一部分人,而子受可以肯定,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科举选拔出的举人,绝对足够让朝中要员头疼!

“陛下,吏部已经出了科举的考卷。”

子受从费仲手上接过来一沓印刷好的考卷,微微颔首。

他特意顶着压力将费仲提拔为吏部主官,收获不少。

首先便是将提拔新官员的权利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近年已经没什么知名人物仕官了,叫得上名字的也就土行孙一个,还被张大直接剔除了,这是个好现象。

其次则是方便了科举微操,换做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能放任自己瞎几把改题目,而费仲,很听话。

子受摊开考卷试题,一一细查。

文举的内容具体分为两个,一个是考见识,这时候想当官,见识少可不行,见得越多某种程度上代表能力越强。

另一个则是时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考生得面向整个天下,观察、思考问题,并设计解决办法。

见识是由吏部官员拼凑而成,子受翻了翻,基本上是朝中各个官员出版的游记中所记载的内容,这些内容真实可靠,也确实有用,要是对地方上一无所知,送来了奏报即便每个字都认识,也看不懂是在说什么。

而时务则是各个六部主官各自主出的试题,比如伯夷就出的是轻简祭祀,李靖则出的是如何让更多人遵守律法,囊括的很多,等到这些考生答了题,若是有幸能留在中央,六部就会根据他们的答题表现来挑选。

这两样都考过后,就成了举人,可以去朝歌参与殿试,当殿问对,不过这是后话。

子受陷入了沉思,题目怎么改呢?好像之前想的太简单了,并没有想过具体内容,似乎即使考的是脑经急转弯,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而且由六部阅卷,想弄偏科也不太可能。

那就从取士上做文章?

别人取状元、榜眼,我取垫底的?

似乎也不行。

朝臣肯定无法理解,而这又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做到的,得上下配合,下头的人不执行,自己再怎么想也没辙。

就算强行实施,最多也只能玩一次,等到第二年,大家都知道套路了,一起交白卷,还取个锤子的士。

而且即使第一次反向取士能录用一些人,这些人一旦犯错,极容易被弹劾,说不定还会被李靖拿去开刀,让人们看看即使朝官犯法一样受罚。

这么一想,取士还得按照正常流程。

苦思冥想半天,子受终于想出了一个招。

题目不改,做出一份标答,并且把标答发出去。

这么一来,成绩好的人,大多都是记住了答案的人,这些人有能力吗?

可能有一点,但不会太大,有能力的人都很有性格,不会墨守成规,背答案对他们而言甚至是一种侮辱。

而背了答案,正好说明他们老实,没有太强的自主思维能力,不会瞎胡闹,不容易留给朝臣弹劾的机会,安安分分混日子就行了。

不过除此之外,还得再防一手,必须剔除掉那些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佬。

题目不容易改,那就添加一些,子受都已经想好了,是很简单的选择题。

你高中状元,陛下见你车驾破旧,赐下豪华马车,金银珠宝,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说自己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拒绝赏赐;乙选项,收下。

选甲,这个人就太晏婴了,扣分,选乙,贪财好色,恭喜你来到下一题。

你有了钱财,想起贫困时有一个漂洗丝絮的老妇人送了你一餐饱饭,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以千金相报,乙选项,送还一餐饭。

选甲,这个人就太韩信了,扣分,选乙,薄情寡恩,恭喜你来到下一题。

你有感师恩,是老师的教诲才让你高中,你到老师府中拜访,但老师在睡觉,天又下起大雪,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在雪里等老师起床,乙选项,先回家。

选甲,这个人就太杨时了,扣分,选乙,不念师恩,恭喜你来到下一题。

你调任一地为官,同年乡中遭灾,粮食减产,你借了几千石粮食给乡亲,来年庄稼丰收,乡亲来还粮,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烧掉借据,坚决拒收,乙选项,收下并且索要利息。

选甲,这人就太李士谦了,扣分,选乙,干得漂亮,恭喜你来到下一题。

人到中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后主懦弱无能,内忧外患天下动荡,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乙选项,苟全性命辞官隐居。

选甲,这人太诸葛亮,扣分,选乙,贪生怕死,恭喜你来到下一题。

人到老年,朝廷征召出征,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马革裹尸还,乙选项,卧床死于子女手中。

选甲,这人太马援,扣分,选乙,贪图享受,恭喜你来到最后一题。

其实这都是假的,你根本没有高中,因为主考官想让你多受磨砺,出手阻挠而落榜,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感激不尽,永远铭记在心,乙选项,趁主考官出门套上麻袋打一顿。

选甲,这人太张居正,扣分,选乙,睚眦必报,国家栋梁!

子受绞尽脑汁编好题目。

这些题目只有甲乙两个选项,很简单,而且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一般人只会觉得甲选项都是该选的。

而且他打算自己亲自批阅这最后的选择题,这样一来,来自群臣的阻挠也会小很多,只有他自己知道评分标准,等开始殿试,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改不了了。

子受心里十分确定,选乙选的越多,就越是自己需要的人才。

如果选了甲……抱歉,历史就摆在眼前,你以为我会犯错?

……

几日后,费仲正在街上闲逛。

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他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有了科举之后,人们仕官的热情比单一的招贤馆高了许多,反正考一次试又不亏。

可参与科举的人越多,费仲也就越提心吊胆,这第一次科举,要是弄不好可怎么办?

一旦出了问题,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大失人心。

以至于他那两撇小胡子都一颤一颤的。

街上有绳池县本地的生员,也有远道而来的生员,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在读书看报。

费仲感到很欣慰,这些人抓住了科举的窍门,科举中的很多题目,就是各部主官根据时事制定的,哪怕以生员的能力不太可能直接解决问题,说不定也能让朝官有些灵感,进而彻底解决,也算是一举两得。

有这么多人看报,想来科举的成绩差不了,面子上也好看些,这可是吏部难得的政绩。

费仲在街上转了一圈,看到那么多生员都在看报,也生了些兴致,买了份报纸,然而定眼一看,却看到了不得了的东西。

《绳池科举真题》。

《绳池科举标准答案》。

费仲不由得愣住了。

“真题、答案....”

费仲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

这份报纸并不是哪里的独门报纸,也并非出自高官贵族之手,而是朝廷的官方报纸。

而上面确确实实是写着真题与答案几个字。

费仲早有了解,其实之前就有报纸刊印了针对科举的分析,还有的报纸在猜题,朝廷官方也给了一些侧重点和消息,如果认真看看,确实能提高成绩。

但之前报纸,再怎么分析,也都是虚无缥缈的,毕竟科举试题吏部看得很严,甚至可以说,除了他这个吏部主官以及看过考卷的纣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看过试卷的所有题目。

可现在报纸上不仅出现了题目,就连答案都有了?还是朝廷的官方报纸?

费仲感到很匪夷所思。

他认真翻阅着报纸,翻了没两下,得,完蛋了。

所有题目、答案,一模一样。

费仲瞬间大汗淋漓,泄题了,自己这个吏部主官根本不可能独善其身,即使受纣王看中也不行,这已经不是辞官革职的问题,是杀头的问题啊!

现在重新作一份新试题已经来不及了,即使赶上了科举时间,题目的质量也会差很多,难以选拔出人才。

第一次科举就除了这种错误!

怎么....

怎么会这样啊??!

费仲欲哭无泪,手中的报纸都拿不稳,落到地上。

风吹起几页,费仲突然看到报纸上还有纣王的大印。

这岂不是说明,题目和答案都是纣王所泄露的?

费仲瞪圆了眼睛,捡起报纸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除非这报纸是假的,不然这一切都是真的,纣王亲自泄题不说,还给出了标准答案。

这算什么事啊?

不过费仲长出了一口气,这事和自己没关系,应该又是纣王在私自行事,这事儿纣王没少干。

可这是为什么呢?

费仲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纣王提出科举取士,却又在试题上做文章,放出了题目与答案,到底是为什么呢?

公平。

费仲灵机一动,没错,就是公平。

第一次科举重要至极,公平就是重中之重,可谁敢说这次科举,就一定公平了?

第一次出题,看过题目全貌的只有他和纣王,可真能一道题都不泄露?其他官员还掌握着部分题目啊!

即使刑罚再严,嘴再严,真能一丁点都不透露?

那些参与科举的贵族,真能甘愿在放榜之后让无名庶族压在自己头上?开个宴会宴请官员,咕嘟咕嘟灌几口酒,能不能探听到一些消息?

这其中会有多少无法掌控的事情?会出多少乱子?

反之,如果将题目与答案公开,事情就简单多了。

变成了纯考记性,谁记性好,谁就能高中。

乍一看之下,很蠢,记性有什么用?能处理朝政吗?能下到地方为官吗?都不行!

可深入一想,这样的“蠢”,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郡县制带来的新政,所需要的并不是如李靖、伯夷一般,有着惊天动地能力的官员,甚至不需要他的才能有多优秀,有多惊才绝艳,要的,只是踏实。

因为新政是没有人接触过的,只能一步步缓缓施行,也只有这些看似愚蠢去刻意背答案,不去做多余事情的生员,才是最适合的理政人选。

这次科举,选的就是这些基础官员,朝廷目前要的就是这些老实的黄牛,而不是千里骏马。

而且,更进一步保证了公平性,题目就在那儿,答案就在那儿,别人记得比你牢固比你精确,所以别人上榜了,考中了举人,你没中,难道你还能说出半个不公来吗?你说你比他强,怎么你连答案都不会背?

妙啊!实在是妙啊!

这样一来,人才也选到了,公平也达到了,有了第一次科举的声望下,下一次科举就可以慢慢改革进一步推广,甚至还可以根据每年朝廷对官员的需求,来进行不同的调整。

比如哪里遭了灾,粮食减产,那就相对应的将科举改成选拔倾向于善于治理农耕的官员。

哪里违法犯禁的事多了,那就改成选拔倾向于精通刑罚的官员。

变通,灵活,而且理由充分!

费仲立即放下了心,有陛下在最上面操纵一切,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

又是几日后,科举开考。

“甲丙号!”

“丁乙号!”

生员们一个个表情严肃地进入考舍中,在各自的桌案边上坐下,开始答题。

然而在看到考卷的时候,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真就一模一样?

题目一点都没变啊!

一些人悔不当初,怎么没有信呢?要是多看个一眼两眼,指不定就高中了啊!

一些人则兴奋不已,虽然没有背下答案,但题目看了个七八成,如今下笔如有神!

至于那些老老实实背了题目与答案的人,则波澜不惊。

他们都是老实人,老实人,没有太多心理波动,按着背的写就行了。

负责监考的考官轻咳两声,考舍又恢复了秩序,考生们不再惊呼,而是赶忙埋头开始答题。

费仲也在监考,本来只是走个过场的心态,没把这次监考太放在心上,毕竟有纣王一手操持,可看到这些生员的表情时,大为感叹。

那些背了答案的老实人,确实可用,一旦下方道地方郡县,虽然应变能力差了许多,但足够冷静,这些人的能力都算不得太强,遇到事情若是擅自行动,反而容易弄出更大的乱子,老老实实按照原定计划部署,才是最稳妥的。

科举继续进行,费仲看到了附加题,也就是甲乙选择题。

他发现,这好像有点不对劲。

这题目是纣王自己加的,可也....太简单了吧?

一眼看去,人人都知道该怎么选吧?

马革裹尸还,壮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烈,这还用想?

全选甲就完事了!

可这样,还是不对。

这是纣王亲自出的题目,能这么简单?

既然出现在了科举考试里,那就肯定有他的用意。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费仲眉头微蹙,试图分析出零星半点。

这特殊的选题用意何在?

难道说,这次科举并没有那么简单,还要做更进一步的筛选?

还是说,陛下有什么更深一层的计划?

费仲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

索性就不想了,看看尤浑,啥都不多想,自有他人指路,多么快乐,到时候到了殿试奏对的时候,仔细观察一下便可。

考舍里的生员们,看到这些莫名其妙的选择题,也被镇住了,他们之中也没多少能想明白的,怎么选,难道不是明摆着的吗?

或许其中另有深意,可又有多少人敢兵行险着全都反着选?

很快,持续三日的科举乡试就结束了,子受也回到了朝歌,准备一个月后的殿试。

其中经历了九月一日的昏庸值结算,结果嘛,不用多说,负的险些没背过气去。

九月九日,清晨。

数以百计的生员涌入皇宫,在宫墙内右行过龙德殿、显庆殿,绕分宫楼、经拱门龙桥,便见着了九间殿。

巍然的大殿,便是他们今日的考场。

殿试....

中了科举成为举人后,便能来到皇宫九间大殿之中,君臣问对,这是种荣耀,也是种考验。

即使他们之中多是些死记硬背答案的庸人,也不免心潮澎湃。

对纣王的敬畏,与入朝为官的期盼,居然没有任何冲突,反而让他们更加激动几分。

举人们在雕栏玉砌前等候,子受则引着文武百官姗姗打开殿门。

殿前有石阶,举人们尽在阶下,见此一幕,呼吸更加急促几分,却不敢有半点言语之声。

子受作出一副豪迈的样子,沉声道:“天下英雄,尽入朕榖中!”

宫殿空阔,上下噤声,此言一出,即刻传遍开来,不少人热血上涌,便是戍守宫殿的近卫与御林军,也不由得紧了紧手中兵刃。

英雄....他们当得上纣王口中的英雄吗?

子受指着下方的举人们道:“朕要将他们都收入朝中,成为朝中官员,趁着他们还没有名垂千古,在他们心中树立起朕的伟岸身影,任由你是龙是凤,都得为朕所用!”

漂亮话自然要多说一些,这样才能在之后的殿试中形成反差,这些背答案还都基本都在选择题里选了乙的“人才”,能算什么英雄?

子受问向费仲:“绳池县乡试,得举人几何?”

费仲恭敬道:“四百三十人。”

“还是个整数?”子受愕然道。

呃...费仲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也好。”子受点头道:“此次科举只在一县试行,若是日后实施的郡县多了,这殿试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就按照这四百三十人的数目定下了,往后殿试之人,只能少,不能多。”

四百三十人鬼知道要问对多久,划水理政怎么能上朝太久。

子受招来鲁雄,道:“今次科举取士,可取些人才送入兵部,入行伍为军官,如何?”

鲁雄愕然,他对文举不太上心,正期待着几日后的武举,怎么纣王突然说要将文举选取的人才送入军中?

“这...”鲁雄好半天才应道:“若是陛下有意,送入军中磨炼一番也并无不可。”

子受笑笑,这些混子都充斥整个六部才行啊!

他一挥手:“入殿。”

上到殿中,子受端坐御案前,开始嗑瓜子。

左右文武列于阶下,下面四百三十名举人行一大礼。

子受神色如常,只有连绵不绝的嗑瓜子、砸核桃声传出,下头的四百三十人则有些惴惴不安,原来纣王在朝上,是这样一副面貌,倒是....倒是好生别致。

开始奏对,四平八稳,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群臣却是渐渐感觉到不对劲,本以为能看到才华横溢的人才,可怎么....

倒也不是说这些人不好,只是这些举人根本配不上如此大动干戈的科举。

古往今来第一次科举取士,偌大一个县里,就取了这些平平无奇的“人才”?

还不如往年招贤馆有效率呢!

子受暗自得意,还没完呢,看看后面的选择题,保管更加失望!

之前还是勉勉强强,后头就是德不配位了!

“李烨。”

“学生在。”

李烨出列,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

子受点点头,他连夜看过,这个李烨是少有的全乙举人,简直称得上国家栋梁:“赐下豪华马车,金银珠宝,你为何要收下而不拒绝?

费仲竖耳倾听,群臣也极为凝重,他们都对这几道纣王特意加上的选题不解,迫切想知晓其中奥秘。

李烨道:“陛下行奢靡之策,为臣者自当遵循,若身无长物,又如何奢靡?”

子受一愣,这一点,倒是差点忘了,没事,后头还有一堆题呢。

“那漂洗丝絮的老妇人与你有一饭之恩,你得了富贵,为何仅还一餐饭食?”

薄情寡恩,这总没问题,人都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呢!

李烨道:“学生所受不过是一餐饭食,自然也应当还与一餐饭食,为何要多给?”

“更何况,有谚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臣若是与妇人财宝美玉,不过一寻常人家,如何能护得宝物周全?甚至恐引来杀身之祸!”

这...倒也说得通。

子受微微皱眉,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师恩重如山,老师在睡觉,下起大雪,你为何不告而别回了府中?”

李烨奇怪道:“下了雪难道不回府,要在门口立着吗?冻着了,便要生场大病,甚至留下暗疾,师徒情渊似海,不会责我,若是不幸生疾,无法侍奉在师尊身旁,定然追悔莫及!”

子受嘴角抽了抽,这特么也有一定道理。

“那你为地方官,灾年借了粮食给乡亲,来年庄稼丰收,乡亲来还粮,为何要索取利息?”

李烨坦然道:“这是自然,有借必然有还,学生虽然不缺这些粮食,可日后其他地方官员该如何?收还粮食,显得没品,不收却又白白蒙受损失,如此一来,又有谁还会在灾年之时将粮食借给他人呢?”

子受懵了,这好像是子贡赎人的故事啊?这...还是很有道理。

子受缓过神来再次发问:“后主懦弱无能,内忧外患天下动荡,你为何辞官隐居?

李烨摇头道:“明知事不可为,不可强行,学生自知能力不足以安邦定国,君主懦弱无能,内忧外患天下动荡,学生又怎么能口出狂言改天换日呢?”

“国难之际,马革裹尸还乃将军诉求,你为何要窝囊死在榻上?”

“学生年老,必然体衰,残躯上阵不过是降低士气,反倒拖累三军.....”

子受不死心:“主考官一片好意,想让你多受磨砺,你为何会想要打他一顿?”

李烨傲然道:“我辈之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无论如何,学生足以高中,主考官凭什么出手阻挠篡改成绩?若有,便是误了学生前程,这是仇,为何不能报?便是好心,也有好心办坏事一说。”

听完了李烨的奏对,子受头上飘出了许多问号。

???

这李烨确实是按照他的想法,全都选择了“正确”的乙选项,但是仔细一品,完全不对!

他已经脱离了选项的禁锢,在选项之上添砖加瓦,完全与选项背后的背道而驰。

可偏偏每个理由都说得通。

就好像借粮食,正着来,可以是李士谦借粮助人为乐,反着来,可以是子贡赎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样一来,不管怎么选,只要理由充分,怎么选都是对的!

子受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似乎发现问题所在了!

自己本来以为选乙选项的生员品格上会有一定缺陷,可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理由,而且看起来无懈可击!

原本只是单纯的选择题,看起来确实是那么回事,而且子受有着后世的惯性思维,在那些历史人物的事迹下被带偏,并未多想,可多了殿试奏对这一步,让生员们将理由说出来,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这样的臣子好不好呢?

子受有些忐忑,虽然后面的选择题他们有着自己的理由,可大多都是通过背答案考上的,没什么才能也是事实,应该...还不算太差吧?

他看向群臣,群臣的表情解释三成恍然,七成欣慰。

这群人....好像想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费仲率先跳了出来,大呼道:“陛下圣明!”

他全程观摩了纣王的操作,稍加揣度,便全都明白了。

这才是真正的脚踏实地。

纣王公开试题与答案,就是为了选择如老牛般踏实肯干,遵守政令的官员,而这最后的选择题,则是绝杀。

鞠躬尽瘁、马革裹尸什么的,这些甲选项听起来是很不错,为人津津乐道,说不定还能传扬千古,后世都富有盛名。

可....除了名声以外,甲选项还带来了什么?

没有。

没有任何实际收益。

有了名声,却不够务实。

朝廷改革郡县,要的是声名远扬的地方官员,还是干实事的地方官员?

显而易见。

纣王通过这种方式,排除了求虚名的官员!

就像刚才学生们在宫门前的震撼与激动一样,名声可以给你,俸禄可以给你,荣耀可以给你。

但,这全都是附带的。

真正要的,是要他们脚踏实地做事实,为朝廷为国家做出奉献!

“陛下圣明!”

尤浑赶忙附和,这一声之后,群臣纷纷应和,圣明二字咬的极重。

如果不是纣王把控,他们恐怕会在这第一次科举中就舍本逐末,走上偏路!

子受回过神来,也品出味道了。

你们怎么这么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啊!

安安分分考试不行吗,非要多出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们这样让我很难做啊!

可看着群臣与举人,子受意识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选择题不仅被严重曲解了,还没处说理。

毕竟...在这些人入殿的时候,就已经尘埃落定。

刚才天下英雄尽入毂中的屁话都已经放出去了,人也是自己在看了选择题之后特意挑选的,现在奏对也答完了,朝中要员都很满意,难道还有什么理由把这些人赶走?

自己选的人,含着泪也得用了。

子受也很绝望啊,其实他本来的想法,真的很单纯,能力平庸一点,混子多一点,品格差一点,这不就行了吗?

但是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是不如意,这样选出来的人能力似乎是不怎么强,但莫名地符合现况,可以说,恰到好处。

凡事就怕刚刚好,这一下子就变味了!

子受做了个深呼吸,冷静下来。

对,冷静下来,这只是文举,还有武举。

武举是肯定不会出问题的,武夫脑子多半不好使,不容易脑补,还有那个魏贲,也是个脑子里装肌肉的,这些人才是最好的操作对象。

n.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官囚:红颜难觅 不嫁霸道冷总裁 怪力萝莉:无敌萌宝来敲门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男欢女爱 在仙侠世界拍电影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乾隆后宫之令妃传 跨过千年来爱你 工业造大明 蓝星之星际之旅 鳯来仪 重生之黑暗系商女 鬼夫撩妻太忙 逗妻不意:独宠嫩妻慢慢撩 良缘美田 亿万盛宠只为你 田园茶香之贵女嫡医 漫游五界 
经典收藏无限之美剧空间 九鼎记 不灭武尊 穿越从龙珠开始 人在综武,我攻略女侠就变强 逆武人生 天龙之一方净土 极道仙圣 我在西游做洲长 我儿是天命之子 人在六扇门,签到破案成剑仙! 洪荒之冥河问道 武林平静太久,我持双刀而来 顶级气运,悄悄修炼千年 异梦红尘 侠隐红尘 武当生死簿 不朽国手 大道独行 邪医毒妃 
最近更新灵炉 废物魔门少主,从咸鱼到至尊 九霄重升之涅盘初劫 哪吒,我在封神世界刷任务 修仙从洞察天机开始 疯批反派组队拯救苍生? 从乔峰重生宋青书开始 凰隐九霄,女帝逆天录 洪荒:我,孔宣,刷爆一切! 苟道:修仙吉凶任我选 穿越宋青书,拒绝当舔狗后,周芷若急了 从神雕侠侣开始的超凡之路 穿越少歌:我娶了李寒衣 浮生剑影江湖 惊涛骇浪过险峰 刀不语 问道三千界 武侠:从魔教护法开始 修真与机甲的命运交织 浮萍千里飞天下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殆火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txt下载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最新章节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