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荒梦

李鹄

首页 >> 麻荒梦 >> 麻荒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动漫之后宫之旅 最后一页 逍遥人生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都市皇宫 都市极乐后后宫 和竹马睡了以后 
麻荒梦 李鹄 - 麻荒梦全文阅读 - 麻荒梦txt下载 - 麻荒梦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08章 创新之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中秋的月光像一层薄纱,轻柔地铺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桂花香裹挟着思念的味道,在空气中悄然蔓延。红霞望着窗外高悬的明月,心中满是对麻荒地家中父母的牵挂。她与爱人陈英俊商议后,决定回故乡探望父亲,只是行程仓促,来不及提前书信告知。

当火车的轰鸣声与汽车的颠簸声渐渐远去,红霞和陈英俊终于踏上去麻荒地熟悉的土路。秋日阳光暖暖照着,空气中飘着泥土与农作物混合的独特气息。两人风尘仆仆赶到家中,见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老槐树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杨金凤从厨房探出身,看见红霞领着爱人 —— 自己的表侄出现在门口,又惊又喜,一时竟有些手足无措:“这丫头,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家里啥也没准备!” 说着,她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迎上前,拉着红霞的手,将他们往屋里带。

“都是自家人,还讲究这些干啥!我们也是临时决定回来,实在来不及通知。您和爸身体还好吧?” 红霞笑着回应,目光中满是关切。

陈英俊也笑着附和:“是啊,姑,有啥吃啥,现在的日子可比过去强多啦!”

“你爹去地里干活了,要是知道你们回来,保准乐坏了!” 杨金凤眉眼含笑,转身吩咐邻居去地里叫人,又急忙端来洗脸水:“快洗把脸,一路上风尘仆仆的,累坏了吧!”

待两人洗净面容,杨金凤拉着他们坐下,唠起家常。陈英俊望着窗外的田野,感慨说:“姑父一直扎根农业,这田园风光,真是令人向往啊!”

“哟,说得倒好听!” 杨金凤打趣道:“要不你别在北京住了,回来也享受享受这‘好风光’?”

陈英俊一时语塞,窘迫地看向红霞,苦笑着说:“姑,您这嘴可真厉害,说得我都无地自容了。说人就像被困在围城里,外边的人想进去,里边的人想出来。”

“哼,你们想出来容易,我们想进去可难喽!” 杨金凤笑着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向往。

陈英俊赶忙说:“姑,别人难,您和姑父可不难!这次就跟我们去北京住些日子吧!”

“我们可不去!” 杨金凤连连摆手:“这承包地还等着我们侍弄呢,我们走了,地里的庄稼可怎么办?”

正说着,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杨金凤眼睛一亮,忙起身迎出去:“老头子,快瞧瞧谁来了!是咱闺女和女婿!”

马友志大步跨进屋子,看到久未谋面的女儿和女婿,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哎呀,这天儿热得跟下火似的,可把你们累坏了吧!”

“爸,我想您和妈了,再热的天也挡不住我回来的心!您这么大岁数了,还下地干活,也不怕累着?” 红霞心疼地看着父亲,发现他脸上又添了几道皱纹,鬓角的白发也更多了。

“我这把老骨头硬朗着呢!干点活活动活动筋骨,比啥都强。再说了,我现在日子过得可知足了,就是不明白,为啥咱国家有些地方还那么穷?” 马友志边说边坐下,眼神中透着疑惑。

杨金凤接过话茬:“还不是因为人太多了!”

“我看呐,不单单是人口的问题,人的素质才是关键。” 马友志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

红霞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不满:“依我看,是咱们这个民族的思想太落后了。还在国外办什么孔子学院,在国内祸害还不够,还要去祸害全世界!”

陈英俊赞同地点点头:“没错!只有真正文明的民族,才能带动其他民族进步。”

马友志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那你们说说,到底啥样的民族才算文明?中国人、德国人,还是美国人?谁比谁更文明?”

红霞扬起眉,看向陈英俊:“文明的民族,必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马友志见两人答非所问,有些着急:“那文明的标志到底是啥?你们倒是说清楚!”

红霞微微一笑,解释说:“文明有两个重要标志,一个是文字,代表古代文明;另一个是民主,体现现代文明。”

陈英俊也补充说:“如今大家公认,现代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在民主国家,人们对事物争论得再激烈,只要不是谣言,有存在的价值,这也是文明的一部分。”

“这么说,你们是民主派?” 杨金凤笑着调侃。

马友志摊开双手,温和地说:“我不懂什么派不派,只关心哪种思想对人类进步更有好处。我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现在想想,它对人类发展没啥益处。就因为它一直教化人们忠君,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才那么难成功。”

“姑父这想法可真先进!” 陈英俊赞叹道:“自然科学也是一种教化,它引导人们相信科学、遵循规律。而儒家思想通过语言研究,从思想上让人们忠于君主,所以才被历代君王推崇,成了传统文化的主流。”

红霞点头赞同:“语言研究确实影响着心灵发展,但作用有好有坏。儒家思想束缚了中国人的科学思维,对民族发展危害太大了。”

马友志若有所思:“儒家教育确实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稳定,可这种稳定,对人类到底是好是坏?”

“肯定是坏处多!” 红霞追问:“您觉得呢,爸?”

“当然是坏!” 马友志坚定地说:“现在盼着推翻封建社会,那是稳定的封建社会好推翻,还是不稳定的好推翻?”

陈英俊笑着说:“当然是不稳定的更容易推翻!”

“所以说,儒家教育让封建社会更稳定,反倒增加了革命的难度,对民主进步来说,它就是个绊脚石!” 马友志的一番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红霞更是笑得直不起腰,她没想到,父亲这个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老农民,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

另一边,史明刚和马天亮回村后,立刻投入到迎接农业大学帮扶组的筹备工作。史明刚在村委会上兴奋地说:“我打听过了,农大的建筑专业也很厉害!这次咱们不仅能学农业技术,还能学到建筑工程和砂砖制造技术,这可是意外之喜!”

不久,农大帮扶组来到麻荒地。他们挨家挨户走访,倾听村民的心声,梳理发展思路。很快,一系列帮扶措施落地生根:捐赠的 10 台电脑、1 台打印机和 400 册科技书籍,充实了村里的文化室;农业科技夜校里,投影仪投射出的画面,为村民打开了科学种植的新视野;改建后的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还培训了专业的医务人员,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大问题。

帮扶组的专家们根据麻荒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农业发展规划。他们计划建立水稻、小麦和玉米良种基地,其中 800 亩优质玉米基地和 1200 亩小麦节水良种基地已在筹备中。未来,这里还将建成小麦玉米两熟丰产示范基地,借助农大的技术力量,让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史明刚始终惦记着建砖厂的事,他向帮扶组提出技术和资金支持的请求。帮扶教授面露难色:“技术支持没问题,可资金实在紧张,我们拿不出太多钱帮你们建厂啊!”

史明刚诚恳地说:“能帮多少是多少!这钱不是白要,是借!两年内,我们一定还清!”

经过协调,学校最终拿出 10 万元支持砖厂建设。但建砖厂至少需要 40 万元,除去村里公积金凑的 5 万元,还有 25 万元的缺口。史明刚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 预售还未生产出来的砖!

村委会的大喇叭响起:“全体党支部成员、村干部,马上到村委会开会!” 会上,史明刚宣布:“优先向咱们的党员干部预售黏土砖!” 每张发票预售 3 万块砖,刚好够盖一所房子,而且价格比市场价便宜 1 分钱。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全村。村民们心想,干部们买了,肯定是划算的买卖,纷纷要求预购。村里又规定,每户限购 3 万块,预售期仅 3 天。

那 3 天里,村委会门前热闹非凡,挤满了交款买砖的村民,就连外村有亲戚朋友的人也慕名而来。最终,竟集资预售砖款 30 多万元!史明刚立刻安排马天亮着手砖厂建设。

史明刚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作风让大家既佩服又倍感压力。20 多人的施工队伍迅速集结,农大教授、设备厂师傅和砂砖厂的技术人员也来到现场,他们站在河滩地上,望着这片即将焕发生机的土地,热烈讨论着厂房布局和设备安装方案。

马天亮忙前忙后,采购设备、调配材料,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为了确保工地安全,史明刚安排 4 名安保人员组成巡逻队,日夜巡查,防止材料丢失和意外事故发生。

砂砖厂位于一片河滩地上,原本荒草丛生,无路可走。施工队先拓宽硬化道路,完成 “三通一平”,随后,生产车间、民工宿舍和食堂等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每天清晨,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夜晚,灯光如繁星点点,照亮了这片忙碌的土地。

史明刚每天到工地查看进度,看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既欣慰又担忧。“史书记,第一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过半,设备也开始安装了!” 马天亮向他汇报。

“干得不错!还有啥困难?”

“就是离城里太远,运输材料太费劲。”

史明刚叹口气:“没办法,咱这村子太偏,要是交通便利,早就发展起来了。”

一天清晨,一辆货车缓缓驶入工地。马天亮大声喊:“大伙儿抓紧吃饭,吃完来卸设备!” 几名工人放下碗筷,跟着马天亮来到货车旁。车上装着大型粉碎设备,底座是带轮的平板车,上面的铁箱里,齿轮闪着金属的光泽。随后,其他设备也陆续运到。设备刚安装好,农大的教授就再三催促:“质量检验室必须先建起来!产品不合格,砂砖厂可没法长久!”

十月秋风渐凉,史明刚和村干部来到工地督战。“必须按计划,最好能提前完工!天冷了,施工难度更大,保暖防风措施一定要做好!” 史明刚叮嘱。

一个月后,高大厂房整齐排列,厂区围墙环绕四周。厂房朝南而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曾经荒芜的河滩,如今已焕然一新。设备调试完毕,即将投产。

与此同时,通往村子的道路也修好了。道路两旁,一排排白杨树笔直挺立,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沿着道路前行,还能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葡萄园,这是村民们去年种下的,丰富的农副产品,正悄然改变着村子的产业结构和村民的生活。

又过一个月,砂砖厂终于建成!没有隆重的投产仪式,史明刚直接启动机器。随着传送带的转动,河沙被送入机器,经过粉碎、搅拌、制砖、烧制等工序,一块块灰白色的砂砖缓缓出炉。

马天亮拿起铁锹,用力砸向一块砂砖。只听 “当” 的一声,砂砖表面仅留下一道白痕,依旧完好无损。在场的人惊叹不已,要是普通黏土砖,早就碎成几块了。

这种砂砖不仅坚硬,而且十分实用。它灰白的外表透着质朴,表面不反光,反而能吸收光线。用它盖房子,夏天隔热,冬天保暖,深受大家喜爱。

马天亮带领工人日夜赶工,砂砖日产量达三千多块。乌龙河滩的河沙取之不尽,随着技术越来越熟练,产量还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不过,用水成了大问题。从村里铺设管道引水,距离远、水压小,供应很不稳定。史明刚果断决定,在河滩开采地下水。

不久,芳城砂砖厂的技术人员带来好消息:只需对现有设备稍加改造,就能生产两种不同类型的砂砖!史明刚开出优厚报酬,比他们在原单位的工资还高。技术人员干劲十足,很快就完成了改造。

新生产的砂砖,一种是传统的长方形,可直接替代黏土砖;另一种是圆柱形,能根据需求调整粗细长短。这两种砂砖一上市,就受到建筑行业的欢迎,订单源源不断。

此时,白云山下,大秦铁路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乌龙河畔的夹河村,成了筑路工人的临时家园。麻荒地的筑路工程队也驻扎在这里,每天清晨,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穿过挂满葡萄的果园,前往工地。望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工人心中满是羡慕,也盼着自己的村子能越来越好。

工程队承接了几个涵洞工程。抬石头、拌水泥、砌涵洞…… 工人们日复一日地劳作着,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他们不善言辞,用勤劳的双手,为大秦铁路添砖加瓦。

转眼入冬,塞外大雪纷纷扬扬,天地间一片白茫茫。工地上,寒风呼啸,雪花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但为了赶工期,工人们依然顶风冒雪奋战。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昏暗的灯光在风雪中若隐若现,运料的铁斗在索道上来回穿梭,构成一幅壮丽的冬日施工画卷。

打隧道的工人更是辛苦,三班倒的工作让他们日夜颠倒。有时深夜进隧道,出来时天已大亮。回程的汽车没有座位,大家只能站着,在颠簸的山路上,相互碰撞,疲惫不堪。但一想到能挣钱改善生活,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

旧历年底,工程如期完工。牛步太仔细核算账目:工程总造价 35 万元,扣除 20 万元材料费,还剩 15 万元。21 名工人,10 个大工、10 个小工加上牛步太,干了 10 个月,大工工资 9000 元,小工工资 7500 元,牛步太工资 900 元,再加上每人 631 元的年终奖,村里还能盈利近 12 万元。

拿到工资和奖金,工人们喜笑颜开。过去在生产队,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多挣 365 元。现在才 10 个月,大工就拿到 1531 元,小工也有 1381 元,比外出打工挣得还多!大家心里明白,这多亏了史明刚的好政策,奖金激发了大家的干劲,工程进度快了,收入自然就高了。

返乡的路上,工人们归心似箭。走到九堡村,远远望见村南边的河滩上,一片崭新的厂房矗立着,机器轰鸣声隐约传来。

“这就是咱村新建的砂砖厂吧!” 牛步太指着厂房说。

“没错!就是它!” 大家兴奋地议论着,加快了脚步。他们知道,这个砂砖厂,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也将开启麻荒地崭新的未来。

砂砖厂采用流水线生产,每个环节紧密相连。机器从河中挖沙,将沙子和河卵石送入球磨机研磨成粉,再与水泥搅拌成泥,经制砖机塑形,最后烧制、晾干。每个步骤有严格的时间和操作要求,劳动强度极大。河沙运输必须一刻不停,否生产就会中断。工人们刚卸完一车沙,下一车接踵而至,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出砖时更是艰苦。烧砖炉内温度高达 800 - 1000 度,刚出炉的砖温度也有六七十度。推砖工人戴着厚厚的胶皮手套,还要往手套上泼水降温,冲进热浪滚滚的砖窑,将砖块推出。每次出来,他们像从蒸笼里爬出来一样,浑身湿透,手套上的水一泼上去,立刻发出 “刺啦” 的响声。

即使如此,为了多挣些钱,村民们还是抢着来砂砖厂干活。一到周末,不少上学的孩子也来帮忙,一家人齐心协力,一天能挣三四块钱。

史明刚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等厂子赚了钱,一定要多买些设备,减轻大家的负担。”

两个月时间,砂砖厂生产了 400 多万块砖,很快以每块 7 分钱的价格售出,收回资金 28 万多元。史明刚又忙着联系周边黏土砖厂,以每块 3 分 5 的价格订购 1200 万块黏土砖,先按每块 2 分钱支付现金,剩余款项下半年结清。当时,农村盖房多用土坯,黏土砖滞销,各砖厂乐意与麻荒地合作。

史明刚心里有自己的盘算:“要是下半年黏土砖涨价,咱还是按 3 分 5 的价格买,稳赚不亏!” 他迅速派人去各砖厂购砖,同时通知之前预购黏土砖的村民,拿着收据直接去砖厂拉砖。

马六芒找上门来,着急地说:“我当初交钱,是想买咱村自己产的砖,不是别人的!”

史明刚耐心解释:“你看看收据,哪写着必须买本村的砖?再说了,你当时付的是 2 分 5,连黏土砖的市场价都不够,怎么买得起砂砖?要是你当时按 5 分钱预付,我现在肯定优先供应你咱村自己产的砂专!”

马六芒僵在原地,喉结上下滚动吐不出半个字,像条被搁浅在滩涂的鱼。他的双腿止不住地发颤,膝盖被抽去骨头,在史明刚条理分明的话语攻势下,只能佝偻着背、垂着头,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回挪。那仓皇离去的身影,被西斜的日头拉得又细又长,像一道尴尬的裂痕,烙在麻荒地的黄土路上。村里那些原本也揣着同样疑虑的人,见状纷纷把到嘴边的话又咽回肚里 —— 史明刚这番话,就像用精准的秤砣量过,挑不出半分错漏。

史明刚继续为砂砖厂的发展忙碌着,他深知,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也等待着麻荒地的全体村民。 史明刚深知,要让砂砖厂持续发展,不仅要解决眼前的生产和销售问题,还得在技术创新与工人待遇上多下功夫,为麻荒地的未来探寻一条更坚实的创新之路。 他一方面联系科研机构,期望借助外部力量研发更高效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计划提高工人福利,改善工作环境,如购置更先进的防护装备,增设休息区等,以此留住人才,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

闲言碎语也在炊烟袅袅的村落间悄然流传。有人掰着粗糙的手指头算账,眉头拧成疙瘩直摇头,认定史明刚做了笔蚀本买卖:当初以每块 砖2 分 5 厘的白菜价预售 1200 万块黏土砖,拢共才收了 30 万元预付款;如今兑现承诺,要实打实掏出 42 万元采购,平白无故赔了 12 万。这数字如同一把锋利的算盘珠,拨得村民们心里直发怵。

面对质疑,史明刚站在村委会斑驳的老槐树下,脊背挺得笔直,眼神亮得像深巷里不灭的灯盏。他扬起手,声音洪亮如晨钟:“这多掏的 12 万,是咱们敲开砖厂大门的‘过河船’!若舍不得这点本钱,谁家肯把血汗钱提前押给村里?没有这笔救命钱,砖厂拿什么平地起高楼?又哪来这 42 万盘活生意?这钱看似亏了,等砂砖卖出去,迟早能连本带利赚回来!再说了,钱兜兜转转是咱麻荒地人的腰包,咱们办砖厂图啥?不就是盼着老少爷们儿的日子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随着砖厂机器轰鸣运转、工程队捷报频传,这两件大事如同两驾套着壮硕辕马的马车,载着麻荒地朝着富足奔去。村民们的口袋渐渐鼓起来了,村里的账本也厚实得能压弯桌角。1988 年的春节,爆竹声比往年更响,饺子香比往年更浓,家家户户的笑声,是从心窝里淌出来的蜜糖。新春的热闹劲儿还未散尽,工程队又扛着工具奔赴夹河;正月的余韵尚在盘旋,砂砖厂的烟囱再次腾起袅袅白烟,那翻滚的烟雾里,裹着麻荒地人对未来的热望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剑徒之路 恶毒女配 逆战狂兵 新白蛇问仙 武道凌天 强势占有,慕少情难自控 美女总裁的极品高手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校花之贴身高手 寻常书 我的沙漠星,每天都在疯狂爆兵 为奴 神秘老公,太危险 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潇湘书名 三体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经典收藏都市皇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太古龙象诀 动漫之后宫之旅 乡野神农有灵田 极品全能学生 你跟我说这是辅助职业?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魔女天娇美人志 捡漏欧美:我要拿回所有国宝 极品后妈 九龙至尊 波斯刺客:囚徒之舞 重生后才发现我有青梅 清穿后我绑定了上进系统 鹰酱快别忽悠了,兔子他是真造啊 天空农场,你管这叫种田? 医品狂妃飒爆了 
最近更新红珊瑚之成长 哥几个也混过 重生开局:这缘分也太炸裂了 漫漫官路多红颜 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 官海行舟 红尘观棋者 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 星辰之主:全能仙帝 净化异常?我才是最终BOSS! 少年难说青春意 开局假千金的保安父亲,但氪星人 神豪:预知未来后,我资产百万亿 神帝归来:九个未婚妻都是大佬 开局成神:卡里多出一百亿 说好的科学修真呢 股神系统让我三天赚1个亿 璀璨星河唯你是光 平步深渊:机械狂神 车厢结识女老板,我走向人生巅峰 
麻荒梦 李鹄 - 麻荒梦txt下载 - 麻荒梦最新章节 - 麻荒梦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