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早上,健斌带着同事去金矿办事,今天傍晚才回来。他一进门没看到栀兰的影子,就问艳丽, “妈呢?”,儿媳说 “在房间躺着呢,妈今天不舒服”。
二儿子连忙往房间走,推开门,看见栀兰靠在床头,脸色还是不好,连忙走过去,坐在床边,伸手摸她的额头:“妈,是不是病了?咱们去医院看看吧,别拖严重了。”
栀兰连忙摆手,笑着说 “不用不用,就是有点累,歇会儿就好,老毛病了,不碍事。”可健斌还是坚持要去医院看看才放心。栀兰拗不过他,只能答应了。
儿媳妇也跟着进来,手里端着一杯温好的蜂蜜水,递到她手里,说 “妈,您别担心,去医院看看,开点药,好得快,您要是病了,我们心里也不好受”。
栀兰看着儿子和儿媳妇关切的眼神,心里暖烘烘的,点了点头。头,任由他们搀扶着起身。她知道这不过是肠胃老毛病犯了,可这份被在乎的感觉,却像初春的阳光照进心底。
去医院的路上,二儿子开车,儿媳妇坐在副驾驶,时不时回头问她 “妈,难受不难受?”到了医院,医生给她做了检查,说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免疫力低,胃肠有点炎症。
医生详细询问了栀兰的饮食情况,笑着说,“老人家,这里不比东北,剩饭菜放两天吃了也没事。南方天热,中午剩的菜,到晚上可能就已经坏了,特别是海鲜,剩的一定要倒掉,容易吃出问题的。”
栀兰羞愧地低着头答应着,在医生面前,不得不实话实说了。原来,她看每顿剩的海鲜那么多,没舍得倒掉,自己藏到柜子里了,趁儿媳妇看不见的时候,自己热了又热吃了,结果吃坏了肚子。
二儿子拿着药,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笑着说 “妈,以后千万不能再吃剩饭菜了,吃坏了身体,花钱费事不说,你自己多遭罪呀。你看,为了那几口剩菜,把自己吃到医院里来了,哪多哪少啊?”
栀兰回到家,儿媳妇给她熬了粥,赶紧让她喝了,上床歇着。热乎的小米粥顺着喉咙滑下去,胃里渐渐暖了起来。栀兰捧着碗,看着儿媳妇在厨房忙碌的背影,眼眶有些发热。
夜里,栀兰靠在床头,看着窗外的月亮慢慢升起来。月亮圆圆的,亮亮的,像一个大银盘,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月光透过窗帘缝照进来,在地上洒下一片银辉。
她想起白天琢磨的 “何去何从”,现在突然想通了:多活一天,就能多看看孙子的笑脸,多陪儿女吃几顿团圆饭,多看看这美丽的世界,这哪是负担,是福气啊。
月光洒在床前,她轻轻摸着被角,心里前所未有的安宁。原来老了不怕病,不怕痛,就怕心冷。如今儿女绕膝,孙儿承欢,连药都甜了几分。
来北海正好五个月了,在这里,栀兰好感觉哪方面都好,可不知道为什么,她时常会想家,但她自己又说不清楚到底是想谁,反正就是想,尤其是她的儿女们,几天不见,她就想得睡不着觉。
栀兰说,“过了五一我一定得回去了。”
一想到这,她的心里又开始矛盾了,不知道究竟要不要回去。她想回去是因为想那边的那些人,不想回去的原因呢,是这半年来,她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比在东北强多了。
可是不走呢,她的心里又总是过意不去,她怕儿媳妇太累了,怕时间长了会惹儿女们烦。栀兰就这样翻来覆去地想着,内心就像被风吹过的海面,一会儿大浪滔天,一会儿又风平浪静。
今天下午大儿子又来电话说,过几天他们可能要全家来这边看看,这个消息的确给栀兰添了一份惊喜。她一会儿说要买这个、一会儿又念叨要准备那个,连觉都睡不踏实。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她天天盘算着,“如果他们能把孙媳妇领来的话,那可真是锦上添花了。”一提起孙子,栀兰眼睛就亮了起来,心也跟着轻快了。
鹏鹏大学毕业在南昌一家动漫公司做了总经理,栀兰看到他事业上的发展,嘴里不住地念叨:“咱家祖坟冒青气了。”
听说鹏鹏明年开春就要结婚了,眼看快娶孙子媳妇了,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激动,同进又有些牵挂,总惦记着大孙子能早一家成个家。这次他们要是能把孙媳妇带来,见上一面该多好。
大外孙子宝宝大学毕业 留学澳大利亚,已经移民悉尼了。两口子都在澳大利亚工作了。他们年龄也不小了,鹏鹏娶完媳妇,他也该结婚了,跑那么老远,好几年见不上一面,栀兰想起来就抹眼泪。
二孙子政儿大学毕业,在健斌的公司帮助打理公理业务二大外孙子也有了对象。政儿踏实肯干,对象也是知书达理,两人计划着明年领证。
二外孙子去年考上了宁波诺丁汉大学。据说在学校里也有了对象了,四年的大学,在国内读两年,明年秋天就要去英国了。栀兰的心里又多了几分愁,担心也像大外孙似的,好几年见不着面。
媛媛在北京读大学明年就毕业了,在北京一家外企当高管。工作干得特别出色。欢欢乐乐在读高中,明年就要高考了,看现在的势头,也能考上不错的大学。
卓卓今年上初三,明年中考。栀兰相信自己最喜欢的老孙子,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
“唉!等他们都安定下来,我自己这把老骨头也就放心了。”看着孙辈们一个个成才立业,她心里像灌了蜜:“这些年的苦总算没有白吃,为了儿孙们的前程,就算吃再多的苦也值得了。”
如今孙子们各有天地,他们的父辈没能达到我的要求,下一代替他们实现了栀兰的愿望。栀兰的心里既满又空,满的是骄傲,空的是惦念。
视频通话时,她总忍不住凑近屏幕,数着孙子们长高的模样,听着他们讲新生活,一个个细节都深深刻进心里,生怕漏掉半分。
她笑着叮嘱每个孩子注意身体,嘴里念叨着“多吃点”、“别熬夜”,好像孙子们就在跟前。屏幕那头的笑脸是暖的,可挂了电话后,屋里又静得只剩钟摆声。
她望着窗外的晚霞,心想:若他们能在身边多待几天就好了。哪怕只是围坐吃顿饭,听他们吵吵闹闹,也胜过千里的视频画面。
当年她就希望她的六个儿女,大学毕业后,能分配在全国的各大城市,可是都回到她跟前,她从心里感觉不满意。如今孙子们终于飞向了更远的天地,她反倒欣慰地笑了。
“为人一世,要是不为名不为利的话,活着就没有意义了。”栀兰总认为,“不管能力大小,不管是为家庭还是为国家,总是要做点贡献的。一个人如果只管吃饭干活,那和畜生有什么两样呢?”
她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心中却亮着灯火。每个孙辈的身影,都像星辰般在她心里闪烁。他们走得多远,她的心就延伸多远。血缘是剪不断的线,牵挂是无声的歌。
她知道,自己种下的善与正直,已在下一代身上生根发芽。这份精神的延续,比团聚更深远,比陪伴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