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皇宫的鎏金大殿内,寒气透过雕花窗棂悄然渗入,却被殿中林立的甲士身影与浓烈的议事氛围驱散。殿顶的琉璃瓦在白日天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泽,
映照着主位上那道身着玄色龙纹锦袍的身影——李世民端坐于九阶玉座之上,腰间悬挂的七星剑鞘上镶嵌的宝石随呼吸微微晃动,眉宇间凝着几分沉凝。
他目光扫过堂下按文武分列的群臣,左手轻轻敲击着身前的白玉案几,案上摊开的舆图用朱砂标注着各方势力的疆域:东北部的倭国列岛、辽东半岛与高句丽本土连成一片,是他们如今的根基;
向南望去,中原腹地被四大势力分割——刘备占据青州、冀州、幽州及鲜卑六城,根基稳固;
杨滔的龙夏国横跨并州、西凉、关中、豫州、兖州、南阳、汉中、西川,疆域最广;
嬴政据淮南、徐州,兵锋锐利;
朱元璋则坐拥江东、荆南四郡、江夏、南郡、荆州、交州,水师强盛。而北方草原,铁木真的势力如同一头蛰伏的苍狼,与鲜卑六城隔草原相望。
“诸位,”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打破了殿内的寂静,“我军三次挥师攻打刘备的幽州,皆因鲜卑六城的援军驰援,功败垂成。
幽州地势险要,与鲜卑六城互为犄角,若不先拔除鲜卑六城这颗钉子,幽州便如同铜墙铁壁,再难撼动。
如今我意已决,暂缓幽州攻势,集中兵力攻打鲜卑六城。今日召你们前来,便是要议一议——我们是否该联合草原的铁木真,共讨刘备?”
话音刚落,殿下文武便有了细微的骚动。武将列中,身材魁梧的尉迟恭率先踏出一步,他身披黑铁鱼鳞甲,脸上的刀疤在光影下格外醒目,
双手抱拳朗声道:“陛下!末将觉得可行!那鲜卑六城的守军皆是悍勇之辈,刘备又派了赵云、张飞两员猛将镇守,我军单打独斗确实吃力。
铁木真的草原骑兵天下闻名,冲击力冠绝四方,其麾下哲别、速不台等人皆是猛将,若能联手,正好可以借助他们的骑兵优势,冲垮鲜卑六城的防线!”
他说着,一掌拍在身前的青铜柱上,震得灰尘簌簌落下,“末将与秦二哥、士信兄弟几次与鲜卑骑兵交手,
深知其冲击力之强,若铁木真能从北向南施压,我军从辽东向西进攻,两面夹击,定能一举攻破六城!”
“敬德此言差矣!”尉迟恭话音刚落,谋士列中的范雎便缓步走出,他身着青色儒袍,手持羽扇,神色沉稳,“铁木真乃草原雄主,野心勃勃,其势力早已觊觎中原。昔日他统一草原各部,杀伐果断,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此等人物,岂会甘心做他人的棋子?今日我们与他联盟,助他拿下鲜卑六城,他日他羽翼丰满,必然会调转枪头,攻打我辽东与高句丽。
此乃引狼入室之举,万万不可!”他顿了顿,羽扇指向舆图,“鲜卑六城虽地势险要,但人口稀少,粮草补给多依赖幽州。我军只需派一支精锐截断其粮道,
再以李靖、李孝恭二位元帅的统帅之才,辅以秦叔宝、裴元庆等猛将,稳扎稳打,未必不能攻克。何必引虎狼之师入境,给自己埋下后患?”
“范先生所言有理,但也未免太过谨慎!”统帅列中的傅友德上前一步,他身着银色战甲,面容刚毅,“刘备势力如今日益强盛,麾下不仅有关羽、张飞、赵云等顶级猛将,
还有诸葛亮、庞统等谋士运筹帷幄,其统帅诸葛亮的谋略值更是高达99。若我们不联合铁木真,拖延日久,刘备必然会进一步巩固鲜卑六城的防御,甚至可能与杨滔、朱元璋结盟,
到那时,我军将腹背受敌。铁木真虽有野心,但眼下他最大的敌人是草原上的其他部落残余,以及刘备在鲜卑六城的势力。我们与他联盟,不过是互相利用,待攻克鲜卑六城后,
我们可占据六城的核心城池,控制交通要道,将铁木真的势力挡在草原之外。以陛下的雄才大略,难道还怕日后无法制衡他?”
“傅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文臣列中的魏征出列,他神色严肃,直言不讳,“联盟之事,最忌人心不齐。铁木真的骑兵虽强,但纪律松散,所过之处极易劫掠百姓,这会让鲜卑六城的民众对我军产生抵触,不利于后续的治理。更重要的是,
杨滔、嬴政、朱元璋三人皆是野心勃勃之辈,若见我军与铁木真联盟,必然会担心我们势力壮大,极有可能联手干预。杨滔的龙夏国拥有西凉铁骑
统帅李孟羲更是勇冠三军);嬴政的秦军精锐善战,其麾下蒙恬、王翦等统帅作战风格凌厉;朱元璋的水师更是独步天下,若他们从侧面夹击,我军将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魏大人此言甚是,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谋士列中的敬翔抚须说道,“我认为,联盟可行,但必须设定严格的盟约。
第一,明确划分战国,鲜卑六城的核心城池、人口归我军,草原与六城接壤的部分土地归铁木真;
第二,限定铁木真的出兵范围,不得越过鲜卑六城的南界;
第三,要求铁木真提供粮草补给支援,毕竟草原骑兵的补给消耗巨大。同时,我们需暗中部署兵力,在与铁木真接壤的边境设防,以防他背信弃义。
此外,可派使者前往嬴政、朱元璋处,许以小利,让他们保持中立,牵制杨滔的势力。”
“盟约?不过是一纸空文!”伍子胥上前,面色冷峻,“铁木真这种枭雄,岂会受盟约束缚?当年他与王罕结盟,转头便吞并了王罕的部落,此等前车之鉴,不可不察!我军若要攻打鲜卑六城,
当以自身实力为主。末将愿率三万水军,从辽东沿海出发,奇袭鲜卑六城的东部港口,截断其海上补给;李靖元帅率主力部队正面进攻,李孝恭元帅侧翼迂回,裴仁基将军镇守后方,保障粮草运输。
以我军的兵力(总兵力约五十万,其中精锐步兵二十万,骑兵十五万,水军十五万),再加上诸位猛将的武力,未必不能攻克鲜卑六城。”他顿了顿,补充道,“末将与李靖元帅曾推演过战术,
鲜卑六城虽相互呼应,但城与城之间有草原相隔,我军可集中优势兵力,逐一击破,再以逸待劳,迎战刘备的援军。”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武将列中突然传来一声稚嫩的呼喊:“打!杀!好玩!”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元霸双手握着一对八百斤重的擂鼓瓮金锤,圆睁着双目,脸上带着孩童般的兴奋。
他智商仅如三岁孩童,听不懂众人的争论,只知道“打”和“杀”,但那对巨锤所散发的威慑力,却让殿内众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李元霸是整个势力中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
秦叔宝上前一步,轻轻拍了拍李元霸的肩膀,柔声道:“元霸,别闹,陛下在议事呢。”随后,他转向李世民,抱拳道:“陛下,元霸虽年幼,但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鲜卑六城的守军虽悍勇,但我军猛将如云,秦五灵、秦赟、李峰、徐茂、高圣、殷灭、石诚、罗阳、沈奉等将领,皆是能征善战之辈,再加上元霸、裴元庆、罗士信,正面攻坚绝非难事。
但联合铁木真,确实能减少我军的伤亡。依末将之见,可派使者前往草原,试探铁木真的态度,同时暗中收集他的情报,再做决定。”
“叔宝所言甚是。”情报组织统领雨化田出列,他身着绣着暗纹的黑色官服,面容俊美却带着几分阴鸷,“属下已命情报人员潜入草原与鲜卑六城,据回报,鲜卑六城的守军约有十五万,其中骑兵八万,
由赵云、张飞分别统领,赵云,张飞,防御极为严密。而铁木真近期正与草原上的突厥残余势力交战,虽占据上风,但也消耗了不少兵力,他若要与我们联盟,必然会提出苛刻的条件。
此外,刘备已察觉我军可能攻打鲜卑六城,正从青州、冀州调兵支援,预计一月内便可抵达。”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密报,呈给李世民,“这是鲜卑六城的布防图,以及铁木真的兵力部署情况,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接过密报,仔细翻阅着,眉头微蹙。这时,谋士列中的李耳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大道之行,顺势而为。攻打鲜卑六城,是为了打破刘备的犄角之势,此乃顺势;联合铁木真,虽有风险,但可加速战局,也属顺势。但顺势并非盲从,需懂得趋利避害。
铁木真的野心是隐患,但眼下的主要矛盾是攻克鲜卑六城,剪除刘备的羽翼。我们可与他联盟,但需牢牢掌握主动权,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做好应对他背盟的准备。”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此外,可派墨翟先生前往鲜卑六城周边,安抚当地百姓,宣传我军的仁政,瓦解守军的民心;再让李德裕、李善长二位大人负责后勤补给,确保粮草、军械充足;长孙无忌、任国明大人制定盟约条款,务必做到权责清晰,不留漏洞。”
“李耳先生所言极是。”文臣列中的墨翟出列,抱拳道,“属下愿前往鲜卑六城周边,以墨家的守城之术与民生之策,争取当地百姓的支持。鲜卑六城多为游牧与农耕混杂之地,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若我军能给予他们安定的生活,他们必然会背弃刘备,转而支持我军。”
“后勤方面,陛下尽可放心。”李善长上前说道,“我军在辽东与高句丽囤积的粮草足够五十万大军三年之用,军械也已准备就绪,长孙无忌大人与我已拟定了详细的补给方案,可确保前线供需无忧。”
李世民听着众人的发言,目光逐渐坚定。他将密报放在案上,站起身来,走到舆图前,手指划过鲜卑六城的位置:“诸位的意见,朕都已明白。范雎先生的顾虑,朕深表认同;敬翔先生的盟约之策,朕觉得可行;
李靖、伍子胥二位元帅的战术部署,朕也颇为赞许。综合各方所言,朕决定——与铁木真联盟,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战果划分,鲜卑六城的核心城池(包括龙城、柳城)及人口归我军,草原与六城接壤的三百里土地归铁木真;
第二,铁木真需出兵十万骑兵,从北向南进攻鲜卑六城的北部三城,我军出兵二十万,从西向东进攻南部三城,两军不得越界;
第三,联盟期间,铁木真的军队不得劫掠百姓,粮草补给由双方各自承担,若需支援,需提前商议;
第四,联盟期限为攻克鲜卑六城后三个月,期满后双方各自撤兵,互不侵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李靖听令!命你为西路军主帅,统领十万步兵、五万骑兵,进攻鲜卑六城的南部三城(徒河、昌黎、棘城),秦叔宝、裴元庆、罗士信为副将,务必于两月内攻克;李孝恭听令!命你为东路军主帅,统领五万步兵、五万水军,奇袭东部港口,截断鲜卑六城的海上补给,
傅友德、李孟羲为副将;伍子胥听令!命你为后勤总管,统筹粮草、军械运输,确保前线供需;范雎、敬翔听令!命你二人作为使者,前往草原与铁木真商议盟约,务必严守我方条件;
雨化田听令!命你加强情报收集,密切关注刘备、杨滔、嬴政、朱元璋的动向,若有异动,立即回报;魏征、李德裕、李善长、长孙无忌、任国明、墨翟听令!你们留守高句丽,处理内政,安抚百姓,确保后方稳定。”
“末将(臣)遵旨!”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震彻大殿。
李元霸见众人都在行礼,也学着样子,双手抱着巨锤,重重地磕了一下,嘴里喊道:“遵旨!打!杀!”引得众人一阵无奈又好笑,但谁也不敢轻视这位武力值满点的傻弟弟——攻克鲜卑六城的战役中,他必然会成为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李世民看着麾下群英荟萃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豪情。他知道,这场战役不仅是攻克鲜卑六城的关键,更是他逐鹿中原的第一步。联合铁木真虽有风险,但他有信心掌控局面,待剪除刘备的羽翼后,下一步便是挥师南下,与杨滔、嬴政、朱元璋一争高下,最终统一天下。
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李世民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握紧了腰间的七星剑,目光坚定地望向舆图上的中原腹地——那里,将是他最终的战场。而此刻,远在草原的铁木真,
收到李世民的联盟提议后,正对着舆图冷笑;青州的刘备,得知李世民的动向,已急调关羽、诸葛亮前往幽州驰援;
长安的杨滔,徐州的嬴政,金陵的朱元璋,也都收到了消息,各自在暗中谋划着……中原大地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