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明珠市,王小莎的关怀则以另一种更为细致和强大的方式,笼罩在袁凡的周围。
她没有像姜如烟那样事必躬亲地操持生活琐事,但她对孙子的关注,却无处不在,无微不至。
她在明珠大学附近,一个安保严密、环境清幽的高档公寓小区里,拥有一套视野极佳的大平层。
这里,成了她在明珠的落脚点,也成了袁凡在校园生活之外,一个可以放松、可以感受到家庭温暖的“港湾”。
这个周末,她没有安排任何商业会谈,特意空出时间,让司机将袁凡从学校接了过来。
公寓的装修是现代简约风格,却又在细节处透露出不凡的品味和奢华。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黄浦江壮丽的景色和陆家嘴璀璨的天际线。
但此刻,吸引袁凡的并非窗外的繁华,而是餐桌上摆满的、他从小爱吃的美食,以及奶奶脸上那不同于商场上杀伐决断的、纯粹属于祖母的慈爱笑容。
“快来,小凡,看看奶奶让人准备的,都是你爱吃的!”王小莎拉着袁凡的手,将他带到餐桌前。水晶虾仁、葱烧海参、清蒸东星斑、蟹粉豆腐……琳琅满目,香气四溢。
“奶奶,太多了,吃不完。”袁凡有些无奈,但心里是暖的。
“多吃点!你看你,在学校肯定吃不好,都瘦了!”王小莎不由分说地给他夹菜,目光在他脸上仔细端详,仿佛要找出任何一丝不适的痕迹。
吃饭间隙,王小莎看似随意地问起袁凡在学校的情况,学习紧不紧张,和同学相处愉不愉快,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她的问题看似家常,实则敏锐而富有层次。
袁凡大致讲了讲近期的事情,包括项目进展、月度考核,以及吴俊作弊风波。
他讲述的语气依旧平静客观,没有夸大,也没有隐瞒。
王小莎安静地听着,不时点点头。
当听到袁凡带领同学联名支持老师、最终维护了考试公平时,她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赞赏。
“做得对,小凡。”她放下筷子,语气认真,“规则之内,据理力争;规则之外,善用其势。
团结能团结的力量,做正确的事情。你爷爷要是知道,也会为你骄傲的。”
她没有过多追问细节,比如袁凡是如何想到那些具体方法的,仿佛这一切在她看来都是理所当然。
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和肯定,给了袁凡莫大的支持。
饭后,王小莎没有像往常一样处理公务,而是泡了一壶茶,和袁凡坐在落地窗前的沙发上聊天。
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瑰丽的橘红色,江面上的游船如同移动的星光。
“小凡,你知道奶奶最看重的是什么吗?”王小莎看着窗外,忽然问道。
袁凡想了想,回答道:“是商业上的成功和影响力?”
王小莎摇了摇头,转回头,目光深邃地看着孙子:“不完全是。商业成功只是手段和过程。奶奶最看重的,是掌控自身命运的能力,以及保护想保护之人的力量。”
她轻轻抿了一口茶,继续道:“这个世界,很复杂,也很现实。有阳光下的规则,也有阴影里的交易。
你爷爷在台上,执掌的是明面上的规则和秩序;而奶奶在商场,很多时候,需要应对的是那些规则之外的力量和潜流。”
“我希望你明白,知识和能力是你的立身之本,但智慧和资源,则是你行走世间的铠甲和利剑。
要学会分辨,何时该用知识讲道理,何时该用智慧破僵局,何时……又需要动用资源来守护你认为值得守护的东西和人。”
她的话语,不像爷爷袁泽那样充满政治的隐喻和哲学的思辨,而是更直接,更现实,带着商场博弈中淬炼出的冷冽和通透。
她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孙子勾勒这个世界的另一幅图景,传授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与“术”。
袁凡认真地听着,将这些话记在心里。他知道,奶奶的教诲,与爷爷的引导,如同两条不同的河流,最终都将汇入他成长的海洋,塑造他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放心吧,奶奶,我会把握好分寸的。”袁凡郑重地承诺。
王小莎欣慰地笑了,拍了拍他的手背:“奶奶相信你。”
傍晚,王小莎的司机将袁凡送回学校。临下车前,司机递给他一个崭新的、最新款的轻薄笔记本电脑和一个便携式移动硬盘。
“这是王总吩咐给您的。”司机恭敬地说,“电脑配置应该能满足您学习和项目的需求。硬盘里是一些商业数据和案例分析软件,王总说您可能会有兴趣看看,了解一下市场一线的逻辑。”
袁凡接过东西,心中了然。这不仅仅是奶奶给他的“工具”,更是一种无声的期望和引导,希望他能将学术视野与现实的商业世界连接起来。
他抱着电脑和硬盘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秋夜的凉意袭来,但他心里却充满了被家人关爱和支持的暖流。
母亲的细腻关怀,父亲的深沉期许,奶奶的强势庇护,还有爷爷的高瞻远瞩……这些来自不同维度、却同样深厚的爱,如同最坚固的基石,支撑着他在陌生的环境中,勇敢而坚定地前行。
……
而在京州那个清冷的家里,夜色渐深。
袁天终于处理完手头紧急的文件,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准备休息。
他走到客厅,发现姜如烟还没睡,正坐在沙发上,就着一盏落地灯,低头缝补着他一件衬衫上松脱的纽扣。
灯光勾勒出她柔和的侧脸轮廓,神情专注而安详。飞针走线间,带着一种旧式女子的温婉和坚韧。
袁天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他走过去,坐在她身边。
“这么晚了,还不睡?明天再弄吧。”
“马上就好了。”姜如烟头也没抬,手指灵巧地打着结,“你明天还要穿呢。”
袁天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这一刻,什么省长重任,什么宏图大业,似乎都远去了。
只剩下这昏黄灯光下的妻子,和那枚被细细缝牢的纽扣,构成了他漂泊宦海中,最真实、最温暖的锚点。
家的剪影,或许就是这样:没有太多的言语,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是在平凡的细节里,在无声的牵挂中,在遥远的守望下,凝聚成一股足以抵御世间所有风雨的、温柔而强大的力量。
这一夜,京州的灯火,明珠的星光,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深情,跨越千山万水,悄然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