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探索计划”的决议,如同一声集结的号角,穿透了理事会总部的厚重墙壁,也传遍了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的、曾经的战友耳中。没有冗长的动员,没有复杂的程序,当林野通过内部通讯网络,向那几位曾与他并肩穿越规则地狱的伙伴发出简短的询问时,回应几乎是即刻的,且不带一丝犹豫。
林野的通讯首先接通了浅川梨纱。她正在逻辑审核委员会的办公室内,面前悬浮着数十个需要她核准的规则衍生条款光屏。接到林野的通讯,她甚至没有从那些复杂的逻辑链中完全抬起头,只是手指轻点,暂时冻结了所有光屏的流转。
“星海探索计划,我需要一个能确保行动逻辑严密、并能快速解析未知文明规则结构的搭档。”林野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出。
浅川梨纱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这似乎是她在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几乎没有停顿地回应,语气一如既往地冷静:“解析未知规则体系,其逻辑复杂度将远超地球规则。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我的位置在那里。算我一个。”她甚至已经开始在脑海中构建针对外星规则的分析模型框架。
下一个通讯接入了汉斯的技术实验室。背景音是各种仪器低沉的嗡鸣和能量流动的嘶嘶声。汉斯正趴在一个巨大的、散发着青金色光芒的规则引擎原型机上,调整着某个核心符文阵列。听到林野的提议,他猛地直起身,眼中瞬间迸发出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
“跨星际航行?解析高维信号?与未知技术体系对接?”汉斯的声音因为兴奋而略微提高,“这比在地球上制定技术标准有意思多了!林野,你必须带上我!引擎、能源、防护、通讯……这些技术难题,没有我在现场调试优化,你们会寸步难行!我报名!立刻!马上!”他已经开始下意识地收拾手边的工具和数据板,仿佛下一秒就要出发。
伊万诺夫当时正在西伯利亚的一个新建安全部队训练基地,视察一支多国联合小队的协同作战演练。寒冷的空气中回荡着战士们雄壮的呐喊声。接到林野的通讯,他走到一旁,巨大的身躯在雪地中投下长长的影子。
“前线探索,风险未知,需要可靠的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林野说道。
伊万诺夫看着远处那些正在刻苦训练的、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面孔,对着通讯器沉稳地回应:“第一批探索者,需要最精锐的锋刃。我的经验和力量,应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我申请加入首批探索队伍。”他没有丝毫犹豫,仿佛这只是又一次理所当然的出击。
索菲亚的通讯来自亚马逊雨林深处的一个新建生态研究前哨站。她正与当地土着研究员一起,记录一种在规则之力影响下新出现的共生植物。听到“星海探索计划”,她美丽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对脚下土地的不舍,但随即被更宏大的好奇与责任感取代。
“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形态?它们的生态哲学是怎样的?是否也遵循‘天人合一’的法则?”她对着通讯器,声音带着一丝向往,“第一批接触者,需要有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尊重。我愿意作为第二梯队成员,为你们提供后方生态分析支持,并在必要时前往。请务必带上用于记录外星生态的设备!”她已经开始思考需要携带哪些样本采集和分析工具。
最后,林野联系了小夏。她正在京华的全球心理重建中心总部,主持一个关于如何帮助儿童应对“外星信号”带来心理影响的专家研讨会。听到林野的计划,她沉默了几秒钟,然后温柔而坚定地说:
“我的战场在这里,林野。”她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清晰而温暖,“探索队伍需要稳定的后方,需要知道他们的家园有人守护,需要知道如果他们在星海中感到迷茫或疲惫时,有一个可以倾诉和获得支持的地方。我会守好这里,为所有参与者提供心理支持,无论是前方的你们,还是后方担忧的民众。我会在这里,等你们回来。”
她没有要求同行,却用最温柔的方式,成为了队伍最坚实的后盾。
就这样,在计划公布的极短时间内,核心的“铁三角”——林野、浅川梨纱、汉斯——毫不犹豫地率先报名,成为了星海探索计划的第一批核心成员。伊万诺夫作为安全保障的核心,索菲亚作为生态顾问与第二梯队支援,小夏作为后方心理支柱,也以各自的方式迅速归位。
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煽情的告别。
只有通过加密通讯频道快速传递的、简洁而坚定的承诺。
仿佛他们从未分开,只是暂时在不同的岗位待命,如今号角响起,便自然而然地重新集结于共同的旗帜之下。
曾经在规则怪谈的绝境中相互扶持、彼此信任的伙伴,为了更广阔的星空,为了文明的下一次飞跃,也为了内心深处那永不熄灭的探索之火,再次集结。
最好的团队,已然成型。
他们将携带着人类文明的智慧、勇气与对共生的信念,去面对那浩瀚星海中最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