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少轩也不多寒暄,直接从身后里取出一卷图纸,在桌面上徐徐铺开。“几位请看,”他手指点过图纸,一一呈现给他俩。
“这一份,是英伦风格的公寓楼群;这份,是化工厂的详细构筑图;还有这个,兵工厂的扩建部分。还有这些咱慢慢聊。”
他目光扫过顾、张二人,“价钱方面,二位放心,定然公道。只是这京城地界上,各方协调、打通关节的琐碎事体,交由我来办便是。你们远来是客,此间龙蛇混杂,保不齐就遇上欺生的。你们只管放开手脚,组织人手,一心一意把工程做好、做快。上头的要求只有一个:又快又好。至于款项,绝无问题。”
顾爷与张爷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振奋。这一摞厚厚的图纸,涉及的工程量大得惊人,足够他们的“久记”忙上好几年的!
虽说对方给出的工期紧,但只要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多招募些工匠,日夜赶工,也并非无法完成。辛苦些怕什么?这分明是“久记”更上一层楼的天赐良机!
这两位从沪上来的商人,骨子里浸透着务实的本色。图纸一到手,略作研读,便迅速商议出了应对之策。
要想同时满足“快”与“好”这两个要求,分头并进、从小事入手无疑是最佳选择。两人当即决定:先做个小项目试试水,若是成功,则由顾爷坐镇京城,负责督建那批英伦式小楼;张爷则即刻动身前往津门,先行启动毛毯厂的工程;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如此安排,可谓一举两得。既能确保两边的工程进度齐头并进,互不耽搁;更能借此机会,分别在两地试试水。考察当地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摸清两地迥异的官商环境与潜规则。先以规模较小的项目入手,无疑是稳妥又精明的做法。
宋少轩在一旁静观,心下明了,这正是他们行事老道之处。不冒进,不大包大揽,而是以谨慎试探开路,待摸清所有门道后,再倾尽全力。这种稳扎稳打的作风,恰恰是他所欣赏的。
细节一经敲定,双方便不再拖延。顾爷、张爷与宋少轩当即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协议。合同明确规定,以六万大洋的总价,承建六栋设计新颖的洋楼。每栋楼设有三个独立门洞,均为两层结构,合计提供一十八户独立住宅。
这图纸出自杨安华,设计理念颇为超前,形制类似后世的双拼别墅。每个门洞对应一户人家,每户的居住面积约一百四十余平米,上下两层,布局合理。
更难得的是,每户还配有门前一方小巧的花园,楼顶则统一设置了保障日常用水的水箱、阁楼与可供晾晒的晒台。这在当时的京城民居中,算得上是相当考究与现代化的设计了一笔。
津门毛毯厂的项目也随即落定,以二万五千大洋的价格签订了承建合约。工程包括四大车间、一座仓储库房以及一栋两层办公楼,建筑总面积约三千平米,规划得清清楚楚。
津门的合伙人已通过晋商的老关系,打通了西北羊毛的采买渠道,计划大量购入当地初加工的羊毛原料。他们盘算着,凭借花旗带来的精加工手艺,将这些粗毛料制成上等毛毯,转而销往海外市场,赚取其中的差价利润。因为前期投入不小,所以毛毯厂是必须要加快建设的。
为稳妥起见,他们并未急于投入建设。而是先选了咖啡厅与居酒屋这两个小项目作为试水。由顾爷在京城寻址招揽施工人员,张爷则负责津门旧厂房的拆除清理。这般小步快跑、循序渐进的章法,恰是久经商场者特有的谨慎。
若论此时京城里的营造行当,这施工队里里外外便分作了三派,泾渭分明。
头一等的,是那些祖上专为皇家修园子、建宫殿的匠人班底。他们手里握的是真正“大内”流传下来的手艺,雕梁画栋、堆山叠石,无一不精。
如今,这些家族由于大清亡了大多已转向其他营生,除了少数几个老师傅还带着亲传弟子守着老本行,寻常的活计早已不入他们的眼。
他们等的,是内务府的传唤,要么入宫修缮,要么为王公贵胄的府邸翻新、修缮庭院。那点寻常工程的“便宜银子”,他们自是瞧不上的。
这第二档,便是由前朝倒了之后,大量失了皇粮供奉的工匠们抱团组成的各个“班”。他们或十几人,或几十人一伙,凭着各自的手艺,专接大户人家的宅院翻新、酒楼的起造、或是戏园子的搭台抬梁等活计。他们虽不及头一等那般清贵,却也是组织有序,技艺扎实,是这京城营造市场的主力。
最末一等的,境况便凄惨得多。多是些散兵游勇,或是刚入行没甚门路的学徒。他们既无固定的班底,也无稳定的活源,终日便是在各处的街口、市集晃荡,争抢些零碎短工。
这些人里,若手艺尚可,还能勉强糊口;若是技艺不精,那便是饥一顿饱一顿,全看老天爷是否赏饭吃了。
若是寻常商人初来京城,人生地不熟,多半要两眼一抹黑,不是吃了暗亏才学乖,就是得耗费大把时日去市井间慢慢打听,即便如此,也未必运气好、靠得住。
但顾、张二人是幸运的,他们的合作伙伴是宋少轩。宋少轩是何许人?老裕丰茶馆的掌柜。那茶馆是什么地方?是三教九流汇聚、京城里消息最灵通、舌头最长的地界。
在这儿,哪有问不出来的门道?他刚把寻施工队的意思稍稍透出,茶客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噼里啪啦站起来好些个热心肠,这个拍胸脯,那个竖大拇指,争相推荐。
宋少轩心里跟明镜似的。他筛掉了那些光会拍胸脯、说话爱竖大拇哥的,独独留意了两条实在的建议。
一是松三爷说的:“您自家茶馆前两回翻修,不就挺好?人家现在已经扩展成了“广盛营造”,工料扎实,价钱也公道,我看这家人行。”
二是周佥事的推荐,他如今又被聘为客席教授,早不在绍兴会馆赁屋,花了二千八百块大洋置办下一处四合院。那宅子买着便宜,却年久失修,后来添了不少钱请人修缮,正是“胡记工班”给干的,活儿做得又快又妥帖。
宋少轩心中掂量一番,觉得这两家都算知根知底,便把名号递给了顾、张二人。如此一来,他们便省去了大海捞针般的寻觅工夫,可以先实地看看这两支工班的手艺究竟如何,再行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