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外黑水屯有个叫赵老六的棺材铺掌柜,五十多岁,矮胖身材,圆脸小眼,见人先带三分笑。他手艺精湛,一口棺材做得是严丝合缝,棺盖一扣,密不透风。屯里人都说,赵老六的棺材,连鬼气都逃不出来。
这年腊月,屯东头马家沟的王老太爷过世,王家儿子王大虎是个抠门的主,舍不得花钱买好棺木,只订了口最便宜的薄皮棺材。赵老六面上不显,心里却不痛快,连夜赶工,偷工减料,用了些朽木烂板,草草拼凑了一口棺材送去。
出殡那日,寒风卷着雪沫子,刮得人脸上生疼。八个壮汉抬棺上山,行至半道,忽然棺内传来“咚”的一声闷响。抬棺的人面面相觑,都不敢作声。王大虎脸色一白,强装镇定道:“定是山路颠簸,老爷子身子动了动,无妨无妨!”
话音刚落,棺盖突然“砰”的一声飞起三尺高,在空中打了个旋,直直朝山下飞去。送葬的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哭喊声、惊叫声混成一片。那棺盖不偏不倚,竟飞回了赵老六的棺材铺,“哐当”一声砸在院当中。
这事很快传遍了四里八乡。有人说王老太爷死得冤,阴魂不散;也有人私下议论,定是赵老六以次充好,惹怒了鬼神。赵老六嘴上强硬,心里却直打鼓,连夜请了屯里的神婆来看事。
神婆烧香请神后,脸色凝重地说:“六爷,你这是得罪‘棺中仙’了。”
“棺中仙?那是哪路神仙?”赵老六忙问。
“不是神仙,是棺材成了精。”神婆压低声音,“有些老棺材,年月久了,吸足了生死之气,便会生出灵性。你铺子里那口百年老楠木棺,怕是已成气候。它最见不得欺心之事,你以次充好,它便替你扬了名。”
赵老六心里一惊。铺子里确实有口祖传的老楠木棺材,是镇店之宝,据说是他太爷爷那辈留下的,木质黝黑发亮,叩之有金石之声。平日里他当宝贝供着,非达官贵人不卖。
自那日后,赵老六收敛了许多,再不敢偷工减料。然而半年过去,风平浪静,他那贪便宜的毛病又犯了。
这日傍晚,天色阴沉,一个外乡人急匆匆来到棺材铺,说要买口好棺材安葬老母,但银钱有限。赵老六见是生人,又起了歪心,将一口虫蛀过的棺材刷了厚漆,冒充上等棺木卖了出去。
外乡人前脚刚走,后院突然传来一声巨响。赵老六跑去一看,惊得魂飞魄散——那口百年老楠木棺的棺盖,竟自己掀开了一条缝,里面黑黢黢的,隐约有股异香飘出。
当夜,赵老六做了个怪梦。梦中一个黑衣老者,长须及胸,面色如铁,对他冷冷道:“赵老六,我念你是祖上血脉,上次已警告过你。如今你故态复萌,欺瞒外乡孤客,天理难容。三日之内,必遭报应!”
赵老六惊醒,浑身冷汗淋漓。第二天一早,他忙不迭地找到那外乡人,好说歹说换回了那口劣质棺材,还赔了不少笑脸和银钱。
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谁知第三天夜里,怪事还是发生了。
那夜子时,赵老六被一阵“吱嘎”声惊醒。他披衣起身,掌灯查看,声音竟是从后院停棺房传来的。他战战兢兢走到门前,透过门缝往里一瞧,吓得差点瘫软在地。
月光下,那口老楠木棺的棺盖正在缓缓移动,一股白烟从棺中冒出,渐渐凝聚成一个人形,正是梦中那个黑衣老者。老者飘至墙角,对着那些新做的棺材轻轻吹气,每吹一口,棺材便微微颤动。
赵老六魂不附体,连滚爬回屋内,蒙头缩在被窝里瑟瑟发抖,直到鸡叫三遍才敢探头。
次日,更惊人的消息传来——昨夜凡是在赵老六铺子里买了棺材的人家,都听到棺中有异响,有的甚至见到棺盖无故震动。
屯里顿时谣言四起,都说赵老六的棺材铺闹鬼了。生意一落千丈,连平日与他交好的人也都避而远之。
赵老六走投无路,只得备上厚礼,再次求助神婆。神婆这次请神后,沉默良久,方才开口:“六爷,棺中仙道行已深,我请不动它。唯有关外长白山的胡三太爷,或许能降得住它。”
胡三太爷是关外保家仙中的头面人物,道行高深,但性情古怪,极少过问人间闲事。赵老六犹豫再三,眼看生意彻底垮掉,只得硬着头皮,带上干粮,只身前往长白山。
长白山林海茫茫,赵老六奔波七日,衣衫褴褛,干粮将尽,却连胡三太爷的影子都没见到。第八日傍晚,他精疲力尽,靠在一棵老松树下抹泪,自叹命苦。
正悲伤间,忽见一只白狐从林间闪过,后腿似有血迹。赵老六本是猎户出身,见状心生怜悯,撕下衣襟,采了些止血草药,小心为白狐包扎。白狐也不怕人,睁着黑溜溜的眼睛望着他,随后一瘸一拐消失在密林中。
当夜,赵老六在树下宿营,迷迷糊糊中又见那黑衣老者现身。此次老者面色稍霁,道:“你今日救狐,积了阴德。我且问你,为何要做这棺材生意?”
赵老六跪地哭诉:“祖传手艺,只为糊口度日。”
“糊口?怕是贪心不足吧!”老者冷笑,“棺材本是人生最后一件衣裳,你以朽木欺逝者,良心何安?我本是你祖上收服的一缕善魂,封于这楠木棺中,督促赵家后人诚信经营。如今看你利欲熏心,实在痛心!”
赵老六恍然大悟,连连叩头:“先祖明鉴,晚辈知错了!从今往后,定当诚信经营,再不敢欺心!”
老者叹道:“念你尚有善根,今日又救狐积德,我便再给你一次机会。回去后,将铺中劣质棺材全部销毁,重做十口上等棺木,免费赠予穷苦人家。若再有欺心之事,必取你性命!”
赵老六惊醒,发现天已大亮,自己竟睡在一处山洞中,身旁还放着几个山果。他知是仙家指点,不敢怠慢,连忙下山回屯。
回到黑水屯,赵老六二话不说,当即劈了铺中所有劣质棺材,选上等木料,精心打造了十口厚实棺木,免费赠予贫寒之家。起初众人不信,后来见赵老六确实改过自新,棺材做得一个比一个扎实,这才渐渐回转。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棺材铺再无异响。那口老楠木棺依旧静静躺在后院,只是每逢月圆之夜,赵老六总会焚香祭拜,口中念念有词。
一年后的某个雪夜,屯里最穷的孤老李头去世,无钱安葬。赵老六不仅送上最好的棺材,还出资操办了后事。当夜,他梦见黑衣老者含笑点头,随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不见。
第二天清晨,赵老六发现老楠木棺上,不知何时落下一只玉扳指,正是祖传之物,多年前已然丢失。他知是先祖认可,从此更加谨守诚信,棺材铺生意日益兴隆,成了关外有名的“良心棺铺”。
至今,黑水屯的老人们茶余饭后,还会说起这“棺盖飞”的奇事,末了总不忘叮嘱晚辈:“做人要诚信,尤其我们关外人,就是对逝者,也得实实在在。要不然,保家仙看着呢,那棺盖说不定哪天就飞起来喽!”
而关于那只白狐,有人说它就是胡三太爷的化身,特地来试探赵老六的;也有人说,那是长白山的灵狐,报恩于他。种种说法,都为这故事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在关外的风雪夜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