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品牌首展当天,社区文化广场飘着红糖姜茶的暖香,“向阳手工” 的楠木展示架前围满了人 —— 浅粉羊绒围巾缀着李姐从旧胸针拆的珍珠,每颗珍珠用细棉线缠 3 圈固定;米白暖手宝套藏着张姐女儿旧玩具的小铃铛,铃音轻得像风吹树叶;毛绒挂饰的绒线拆了 3 件旧毛衣,洗 5 遍才攒出蓬松感,每件成品的吊牌都夹着压干的向日葵花瓣,冷风吹过,花瓣影子在布面上轻轻晃。
苏晚帮李姐整理围巾吊牌,指尖拂过 26 支精梳绒线:“别紧张,大家都是来感受你的用心的。” 李姐攥着围巾的手轻轻动了下,指节不再像以前那样发白,只是指尖蹭过珍珠花芯怕蹭掉 —— 她穿了件浅黄纯棉外套,是义卖收入买的,领口别着张姐用羊羔绒布缝的向日葵,袖口还缝了个迷你绒球:“这是我第一次织成的小物件,像个小勋章。”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创可贴(第一次穿针扎手时用的),深吸一口气:“我准备好了,想让大家知道,我们也能织出温暖。”
“晚晚姐!体验区不够用了!” 晓晓抱着空毛线筐跑过来,帆布包的小恐龙挂件沾了毛线絮,筐里剩几张皱巴巴的体验券:“练手毛线只剩 2 米,布片也快没了,20 多个小朋友等着织绒球,我临时手写了 10 张体验券先顶着!” 她掏出对讲机,声音急却稳:“直播区还卡顿了,弹幕刷不动,暖阳姐姐说可能是信号的事,观众都在问怎么看实况……”
苏晚心里一紧,顾?这时扛着楠木应急物料架走来,架上的应急盒贴了 “儿童专用”“成人备用” 标签:“阿杰怕不够,备了 5 卷 16 支迷你毛线团(每卷 20 米,适合孩子),20 张预剪布片,还有圆头剪刀和备用吊牌。” 他掏出手机联系物业:“请带便携信号增强器和插线板,现场要给直播供电。”
正说着,李姐突然跑过来,手里攥着半卷 26 支绒线:“有位阿姨想给早产孙女织小围巾,说练手毛线有点扎,我把样品线拿出来了 —— 本来想留着直播展示,可阿姨说‘想织条软的给孙女’,我…… 我想帮她。” 她话音刚落,就拉着阿姨往体验区走,还掏出小本子:“这是我记的织法笔记,你看,线拉松点就不扎了。”
苏晚拨通曼妮的电话,开免提:“能补点练手毛线吗?直播卡顿也需要帮忙。” 曼妮立刻应:“纺织厂送 10 米毛线来!4 米 16 支给孩子,2 米 24 支给成人,还有 35 张布片!我爸公司的技术人员也来了,带了便携信号增强器,5 分钟就能好!游戏官方还开了‘首展应急’任务,玩家捐 5 个虚拟毛线建模换 1 米现实线,还能同步看转播,已经有人捐了!”
阿杰推着小推车走来,车上的迷你应急模型泛着楠木光:直播信号增强器模型能打开,里面刻了 “应急频率 1800mhz”;物料盒模型的抽屉里刻了 “圆头剪刀 x2、棉线 x3”;每个模型底部刻了 “互助即暖”,还藏了李姐写的小纸条:“谢谢你帮我们,一起织温暖。”“捐 5 个建模或转发直播链接就能领,” 他挠挠头,“模型能当绕线器或书签,不浪费。”
十分钟后,游戏公告带阳光特效弹出:
【玄州城官方公告】:“首展应急” 开启!15 个毛线建模 = 1 米线实线,3 个布片建模 = 5 张布片;2转发直播链接获楠木模型;3游戏同步转播,每 100 人观看解锁李姐幕后视频!当前已捐 30 个毛线建模(6 米)、21 个布片建模(35 张),超额完成!
弹幕里满是暖意:【护城小兵 001】:“捐 25 个毛线建模!我妈在教小朋友织绒球,说大家都在攒绒球送妈妈!”【甜糕小厨】:“捐 15 个布片建模!我送了 100 块姜茶,大家喝了都暖和!”【曼妮女王】:“毛线到门口了!技术人员正在装信号增强器,游戏转播也同步了,玩家弹幕都在刷‘李姐加油’!”
“太好了!” 晓晓跳起来,抱着苏晚的胳膊晃:“我这就分毛线,给小手手小的小朋友拿 16 支,手大的拿 24 支,再帮他们缠成小圆团!” 她跑回体验区,蹲下来给小朋友递毛线:“咱们织完绒球,还能挂在书包上,像小太阳一样!”
下午两点,直播信号恢复,暖阳姐姐举着李姐的围巾对镜头笑:“大家看,这条围巾李姐练了三个月,从穿针手抖到织出珍珠向日葵,每针都藏着爱。” 镜头转向李姐,她正教阿姨织围巾,手指灵活地绕着线:“我以前总怕做错,后来发现,用心织,就能织出温暖。”
体验区里,张姐教一个小朋友缝布片,小朋友把缝错的地方拆了,用小剪刀小心剪断线头:“妈妈说做错了没关系,重新来就好 —— 就像织围巾的阿姨一样。” 她把布片举起来,花心点了个小红点:“这样就是小太阳啦!” 张姐摸了摸她的头,眼眶有点热:“你说得对,重新来就好。”
顾?和阿杰搭了临时 “故事角”,调整照片角度让光线照在对比照上:左边是李姐穿针手抖的样子,右边是她教阿姨织线的笑容;旁边放着李姐织坏的布片、张姐缝歪的挂饰,贴了小字:“这些‘不完美’,都是走向更好的第一步。” 市民围过来看,有人小声说:“原来这些手工品背后,有这么勇敢的故事。”
傍晚,首展接近尾声,李姐的样品围巾被一位老奶奶买走。老奶奶指尖蹭过绒线:“这么软,我孙女肯定喜欢,还能告诉她‘织围巾的阿姨以前也怕,现在却这么厉害,你也要像她一样勇敢’。” 李姐握着老奶奶的手,眼泪掉在围巾边缘:“谢谢您,这是我收到最好的肯定。”
离开时,夕阳把广场的影子拉得长,希望树的枝桠上挂着小朋友织的绒球、玩家送的向日葵挂件,风一吹叮铃响。苏晚拉着顾?的手:“你看,‘向阳手工’被大家看见了。” 顾?握紧她的手,避开旧伤:“这只是开始,以后要让更多姐妹靠自己的手,织出属于自己的阳光。”
回到家,苏晚把李姐送的小绒球挂在展示架上,旁边是首展照片和捐赠记录。顾?发了条动态,附广场的夕阳和希望树:“首展守护,不是结束是开始。每一米毛线,每一次互助,都是姐妹们的勇气。感谢每一位传暖的人,我们一起,让阳光照亮更多路。”
月光洒进来,小绒球的影子像个小太阳。苏晚知道,这场守护永远不会结束 —— 就像向日葵朝着阳光,“向阳手工” 会带着姐妹们的心意,走到更多地方,让每个带着向日葵印记的手工品,都传递一份勇气,一份靠自己挣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