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金銮殿上那场雷霆震怒,如同北地冬日最凛冽的寒风,将朝堂之上最后一股敢于公开攻讦赵小满与新政的守旧势力连根冻毙。余下的反对者,或噤若寒蝉,或悄然转向,朝野上下,终于迎来了一段相对平稳、全力推进革新的时期。
而在这股洪流之中,李青山的身份也悄然发生了蜕变。他麾下的“山野货铺”及其背后那张无形却高效的信息网络,早已不再局限于售卖特产、收集市井消息。随着与西域、南洋乃至更遥远国度的贸易与技术往来日益频繁,其触角已深入帝国经济的脉络,更成为了连接大燕与外部农业世界的重要桥梁。因其在促进贸易、稳定市场、传递情报(尤其是农情)方面的卓越贡献,皇帝特旨,钦封李青山为皇商,秩同五品,专司与农桑相关的内外商贸及信息统筹。
这一日,丰女村,农学院深处一间守卫森严、宽敞明亮的静室内。
与外界农学院那种充满泥土气息与学子喧哗的氛围不同,这间静室显得格外肃穆而……宏大。房间中央,占据了大半空间的,并非书案椅凳,而是一个巨大的、依据《大燕农桑水利概图》等官方舆图精确还原的全国农产沙盘。
沙盘之上,山川起伏,江河蜿蜒,州县城镇星罗棋布。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上以不同颜色的细小旗帜、琉璃珠乃至染色的米粒,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地的作物种类、预估产量、土壤特性、乃至“女户承田”的推进情况。高产区域点缀着象征丰收的金色,贫瘠或遭遇灾害的区域则挂着示警的暗色,一目了然。
赵小满正立于沙盘前,身着一袭半旧的青色官服,身形依旧单薄,但眉宇间那份因过度操劳而生的疲惫,已被一种沉淀下来的、运筹帷幄的沉静所取代。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规,缓缓扫过沙盘上的每一处细节,指尖偶尔会在一处产量标记上轻轻一点,若有所思。
静室的门被无声地推开,李青山走了进来。
他如今虽已是秩同五品的皇商,却依旧是一身利落的深蓝色锦缎劲装,只是用料比以往的粗布猎装精良了许多,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岁月并未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将那分沉静锤炼得更加内敛,如同深潭。他手中捧着几本厚厚的、封面材质各异的册子。
他走到沙盘旁,与赵小满并肩而立,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册子轻轻放在沙盘边缘的矮几上。
赵小满没有回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沙盘上陇西道的一片区域,仿佛知道他来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陇西今春少雨,恐影响粟苗分蘖。”她轻声开口,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身旁的人说。
李青山沉默地翻开一本册子,里面是他麾下商队从陇西各州县发回的详细报告,不仅有雨情记录,还有当地老农对墒情的判断,以及官府尚未汇总的零星灾情奏报。他取出一枚代表“旱情预警”的褐色小旗,精准地插在了赵小满目光所及的那片区域。
“商队回报,当地已有老农自发组织人力,挖掘浅井,引用山涧余水。”他低沉的声音在静室中响起,言简意赅,却提供了最关键的行动信息。
赵小满微微颔首,又指向江南道的一片水网密集区:“此地去年推广新稻种,产量增了两成,但米质稍显软糯,市价略低。”
李青山立刻翻开另一本用南洋棕榈叶压制的册子,上面记录着通过海贸收集到的,南洋及更南方国度对不同稻米品质的偏好与价格波动。“南洋诸国及沿海富庶之地,偏爱此等软糯香米,可引导此地稻米,走海贸精品路线,价可翻倍。”他取出一枚代表“贸易导向”的蓝色琉璃珠,置于那片区域之上。
接着,他又拿起一本用西域羊皮精心装订的册子。“高昌国后续来信,其枣树、沙棘长势良好,询问可否引种我朝西北类似的耐寒果树,以丰富物产。”
再翻开一本来自北方草原的、带着淡淡腥膻气的皮卷:“回鹘部希望能获得更多抗风固沙的草种,并询问羊毛除传统毡毯外,是否有更精细的加工之法?”
他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农情、需求、问题,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呈现在赵小满面前。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信息都切中要害。
赵小满听着,目光在巨大的沙盘上不断移动,心口那殷红的胎记传来温润而博大的搏动,仿佛与这沙盘上所呈现的、帝国乃至周边国度的农业脉搏同频共振。她时而蹙眉思索,时而了然点头。
她伸手指向沙盘上帝国中部一片广袤的平原:“此处水土俱佳,可设为下一批‘丰女二号’(旨在提升抗病性及口感的新品种)重点推广区。”
李青山便取出一把代表新种推广的绿色小旗,均匀而精准地插在那片区域。
她又指向沿海几处标注着盐碱地的区域:“此地可尝试引导女户,合作养殖耐盐碱的水产,或种植特殊经济作物,以地养地。”
李青山便取出代表“特种养殖\/种植”的白色贝片,仔细标注。
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多余的交流。往往赵小满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李青山便能立刻领会其意图,将对应的信息找出,或将她的决策精准地标注在沙盘之上。他如同她最敏锐的眼睛和最可靠的手臂,将她那基于“大地之心”感悟与深厚农学知识形成的战略构想,转化为沙盘上清晰可见的经纬脉络。
他填补了她对市场、对贸易、对更遥远地域具体需求的认知空白;而她,则赋予了他收集来的海量信息以灵魂与方向。
静室内,只有两人轻缓的呼吸声,册页翻动的细微声响,以及小旗、琉璃珠落在沙盘上的轻微碰撞声。阳光从高窗斜斜照入,将两人的身影投映在巨大的沙盘上,仿佛他们正并肩立于这帝国的山河社稷之上,执子布局。
不知过了多久,当沙盘上又多了数十处新的标记,矮几上的册子也基本翻阅完毕,两人才几乎同时停了下来。
赵小满轻轻吁出一口气,抬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李青山默然地将一杯一直温着的、她惯喝的提神药茶,递到她手边。
她接过,抿了一口,抬眸看向身旁这个沉默如山的男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有依赖,有感激,更有一种历经风雨沉淀下来的、无需言说的信任。
“幸好有你。”她轻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真实的疲惫,也带着无比的安心。
李青山没有回应,只是目光沉静地回望着她,那眼神如同最深的海,包容着她所有的决策、所有的压力、所有的理想。
他们就这样并肩立于巨大的沙盘前,一个代表着与大地共鸣的智慧与方向,一个掌握着贯通内外的信息与脉络。
配合默契,如左右手。
这间静室,这方沙盘,便是他们无需言语的战场。而他们的征途,是让这片沙盘上所标注的每一寸土地,都能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