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日内瓦湖,风里带着青草的香气。
陈凡沿着湖边散步,手里攥着大会主席送的纪念章,一枚小小的青铜镜,刻着“文物对话”四个字。
手机响了,是绍忆欣的消息:“团队在酒店等你,准备了庆功宴。”
后面跟着一张照片:“天宇”总部的员工们举着蛋糕,上面写着“恭喜凡哥夺冠”。
陈凡笑着回复:“马上到。”
他望着湖面上的月光,想起父亲当年在海城古玩街说的话:“小凡,等你长大了,要把中国的文物,带到世界上去。”
现在,他做到了。
但这不是终点。
他想起了皮埃尔临走前的话:“下次巴黎咖啡馆见,我想听听‘文物灵魂’的具体样子。”
想起了国际媒体对他的采访:“中国鉴宝师的视角,会给世界带来什么?”
想起了团队里年轻鉴定师的眼睛,他们盯着他的背影,眼里全是崇拜和向往!
“新的起点……”陈凡轻声说。
他掏出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让世界听见中国文物的声音,让中国鉴宝师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湖面上的月光更亮了,像铺了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陈凡知道,接下来的路,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是“天宇”的,是中国的,是所有相信“文物有魂”的人的。
陈凡走进酒店大堂时,团队成员一拥而上。
叶敏扑进他怀里,哭着喊:“凡哥,你是英雄!”
绍忆欣递过来一块蛋糕,奶油蹭在他的西装上:“这是‘天宇’的庆功蛋糕,上面有汝窑的莲花纹。”
唐峰举着平板:“凡哥,皮埃尔刚才发了推特,说‘期待与陈凡在巴黎的对话’。”
陈凡笑着切开蛋糕,甜腻的奶油在嘴里散开。
他望着眼前的伙伴,又想起远处的日内瓦湖。
“来,”
陈凡举起酒杯说道:“为我们‘天宇’的新起点,干杯。”
玻璃杯碰撞的声音,混着窗外的月光,飘出酒店,融入日内瓦的夜色里。
陈凡的公务机降落在国际机场时,机窗外的天空正飘着四月特有的杨絮。
他揉了揉发涩的眼睛,从日内瓦飞回来,跨越七个时区,他几乎没合过眼。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七次,最后一次是分公司鉴定师小李的声音,带着少见的急切:
“陈总,山西来的梅瓶,我觉得有问题……”
他扯松领带,抓起行李箱往出口走。
廊桥的灯光在他脚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一条通往文物战场的路。
“天宇”分公司的会议室里,小李正攥着放大镜,盯着玻璃展柜里的梅瓶。
听见脚步声,他猛地抬头:“陈总!”
陈凡的目光扫过展柜,那是一件元青花云龙纹梅瓶,青花发色蓝得像深海,龙纹盘绕瓶身,五爪如钩,须发飞扬。
外行人看,这是件能让人心跳加速的“国宝”。
“谁带来的?”陈凡戴上白手套,指尖轻轻叩了叩展柜玻璃。
“山西晋中的农民,说祖坟迁坟时挖出来的。”小李递过档案袋:
“买家是美国人约翰·史密斯,开价三千万,已经付了五十万定金。”
会议室门被推开,约翰·史密斯带着翻译走进来。
他穿着深灰色西装,金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捧着个檀木盒,盒盖打开时,梅瓶的蓝光在灯光下流转。
“陈先生,”约翰的中文带着生硬的卷舌音:
“这是我见过最完美的元青花。我要把它带回纽约,放在我的私人博物馆里。”
陈凡接过梅瓶,手套下的指尖触到冰凉的釉面。
他的神瞳悄然启动,淡蓝色的光在眼底跳动,这是他鉴定文物时的习惯,用“神瞳”捕捉肉眼看不见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