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雄达成见不得光的交易后,位极人臣的镇国公名号,加上北伐草原的赫赫武功,使得刘骏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各地庆祝的余温未散,一股新的潮流开始涌现。淮安、广陵、九江、庐江、寿春、下邳、北海……乃至草原上新建的“镇北”、“安北”、“平北”三镇,处处张灯结彩,百姓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与自豪。
各地的庆祝活动持续了数日不止。
只见夜市通明,人流如织,商贩叫卖声不绝于耳。各种小吃、杂耍、戏曲表演,吸引了无数人驻足。
刘骏势力范围内,仿佛一夜之间,战乱突然消息了一般。
许多从兖州、豫州、甚至荆州、关中逃难而来的流民,看着眼前这恍若太平盛世的景象,无不大受震撼,莫名泪落。
路边,一名靠沿路替人写信逃难至徐州的书生,忍不住感慨连连:“此处乱世竟已去矣?”“镇国公治下,安定如斯乎!”
一客人不耐,催促道:“先生,别感慨了,快,给某写信回乡,让某村里人都搬过来!”
“啧,有辱斯文。”说完,书生铺开笔墨开始写信。
没多久,他的摊位前就围了一圈的人,皆是要写信回乡者。他们大多是打前站的“勇士”,主要是先来看看刘骏治下是否与传说中那般美好。
受封国公后,经报纸大肆宣扬,通往刘骏治下的官道,开始人流如织。各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拖家带口,一日比一日多的向着刘骏控制的州郡涌去。
一路上,百姓们疯传:“去镇国公的地盘!那里没打仗,有饭吃!”
“听说那边开荒免税三年,官府还管修水渠!”
“徐州、青州的工坊一直在招人,去了就有活干!”
流民如潮,刘骏治下富庶、安定的传言在他名声远扬后被彻底坐实。加之他治下军事实力强大,不只百姓,就是士兵绅大族也纷纷意动。虽然刘骏不允许地主兼并土地,但他治下商业发达,机会同样很多。
无数百姓的涌入并没有引发什么动乱。各地官府有条不紊地接收、登记、安置——垦荒地、以工代赈、进入工坊……一整套的流程早已成熟。
与此同时,淮安城的招贤馆和淮安大学,门槛几乎被踏破。
来自兖州、豫州、甚至荆州、益州的士子、工匠、医者、乃至落魄寒门,怀揣着梦想和才学,汇聚于此。
“学生颍川石韬,字广元,慕镇国公威名,特来投效!”
“在下汝南孟建,字公威,愿为国公效力!”
“小老儿会些机关之术,不知……”
此等言语每日在淮安城中响个不停。
人才络绎不绝,让负责文教、选拔人才的诸葛亮、徐庶等人忙得脚不沾地,却乐在其中。
至此,江北扬州二郡、徐州、青州、冀北、幽州,再到新辟的草原,刘骏的势力范围连成一片,虽地势狭长,但随着大量人口持续流入,经济蓬勃发展,其军事实力亦在稳步提升。
更重要的是,刘骏不缺马了。
他的骑兵部队在攻下草原后,便开始疯狂增长数目。更有甚者,他连后勤部都安排上了大量马匹,大军的机动性得到极大加强。
刘骏花大力气增加骑兵,目的是为了防谁?或者是为了打谁?此,路人皆知!
天下有识之士都已看清,北方双雄并立的格局已然形成。刘骏和曹操,必有一战。而胜者,当为天下主!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两头猛虎,却同时偃旗息鼓,将利爪伸向了别的猎物。
一时之间,人人愕然。
徐州,镇国公府。
经过多方筹备,刘骏召集南线主要将领和谋士正式下发命令。
“甘宁何在?”
“末将在!”甘宁出列。他如今是水军都督,总领全军水师,威震长江。
“命你水军各部,加大演练强度,尤其注重登陆作战,水陆协同。所需船只、器械,优先补给!”
“诺!主公放心,儿郎们早就手痒了!”甘宁兴奋道。
“黄忠、张绣、陈望!”
“末将在!”三将齐声应道。他们分别镇守庐江、九江、广陵,直面江东。
“加固城防,整训士卒,多派斥候探听江东动静。侍我命令,随时准备出击!”
“谨遵主公将令!”
刘骏又看向贾诩:“文和,【打更人】在江东的活动,可以再加强一些。
重点挑拨山越与孙权的关系,散播孙权穷兵黩武,欲强征山越为民夫的谣言,以乱其后方。
另外,江东对我等心存好感的士族,可以多接触,多争取。我军势力远胜孙权,想必他们知道该如何取舍。”
贾诩微微躬身:“诩,明白。”
“元直,后勤粮草,军械储备,由你与子仲总责,务必确保充足。”
徐庶拱手:“必不辱命。”
随着刘骏一道道命令发出,整个刘骏集团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为南征江东全力运转。
长江北岸,战云密布,孙权顿时不安。
可就在刘骏积极备战的同时,南郡荆州襄阳,州牧府内的气氛却日益凝重。
刘表的病情时好时坏,大部分时间卧病在床,州郡事务逐渐被蔡瑁、蒯越等人把持。
刘备屯兵樊城,广施仁政,招揽流民,实力慢慢增长,引得蔡瑁等人忌惮日深。
这一日,蔡瑁与蒯越密议。
“刘备在樊城,羽翼渐丰,长此以往,必图荆州!”蔡瑁语气阴沉。
蒯越则沉吟道:“刘备深得民心,又有关羽、张飞这等万人敌,及庞统这等智谋之士相辅,急切难图。况且,江夏那边,与江东的战事还未彻底平息……”
蔡瑁来回踱步,突然停下,眼中闪过一丝狠毒:“明的不行,便来暗的!我有一计……”
这一日,刘表精神稍好,蔡瑁、蒯越急忙前去探望。
“主公,感觉可好些了?”蒯越关切地问道。
刘表摇摇头,声音虚弱叹息:“不过苟延残喘……近日,有何大事?”
蔡瑁拱手道:“回主公,东面刘骏获封镇国公,声势极盛。南面孙权,虽暂休兵,但周瑜一直虎视眈眈,仍驻江夏,且据有我方数县之地,不肯退去。”
刘表咳嗽几声:“刘备……在樊城如何?”
蔡瑁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刘备在樊城广施恩惠,收买民心,且招揽流民,训练兵马,如今樊城百姓只知刘玄德,不知有主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