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部红色电话机的听筒还带着一丝余温,但林望的心绪已经平静如水。
“林主任,书记请您现在过去一趟。”
“单独来。”
最后三个字,像三颗落在棋盘上的黑子,沉静,却分量十足。
办公室里,王林和李悦等人投来的目光,混杂着激动、探寻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天枢科技这颗惊天动地的炸雷,不仅炸响了江东的舆论场,也彻底炸开了林望在省委大院里的上升通道。
“去吧,快去吧!”王林压低了声音,脸上那股子狂喜劲儿还没过,他凑过来,像个送孩子上考场的老父亲,手足无措地帮林望理了理根本没有一丝褶皱的衣领,“书记单独召见,这是天大的荣耀!好好表现,不,你不用表现,你站那就行!”
他语无伦次,头顶那枚【与有荣焉】的标签,红得发紫。
林望对他笑了笑,没多说什么,转身走出了数字经济办公室。
门关上的瞬间,他能听到身后传来的、压抑不住的欢呼。
走在省委大院那条熟悉的、铺着灰色方砖的走廊上,林望的脚步不疾不徐。但与往日不同的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变化。
以往,他走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一种融入环境的平静,像一颗不起眼的水滴汇入大江。而今天,他感觉自己成了一块被投进水里的磁石,周围所有的铁屑,都在不由自主地向他偏转。
迎面走来的干部,无论级别高低,认识或不认识,目光触及他时,都会下意识地顿一下,然后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或是客气或是热络的笑容。
林望的【情绪图谱】系统,像一台超高精度的雷达,捕捉着这些流动的、无形的信息。
[羡慕]、[敬佩]、[好奇]……这些是大多数人头顶的标签,明亮而直接。
也有一些藏在角落里,一闪而过的灰色标签,比如[嫉妒],或者更深一些的[审视]。
林望一一点头回应,脸上挂着温和谦逊的微笑,仿佛对这一切毫无察觉。他知道,从天枢科技的合作协议草案摆上省委书记案头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藏在幕后、只负责出谋划策的“小林主任”了。
他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成了江东省政坛一颗冉冉升起、无法被忽视的新星。这既是荣耀,也是一道考题。
省委书记办公室的门外,那盆常青的君子兰,叶片油亮,舒展挺拔,一如这间办公室主人的风格。
书记的秘书小张,早早等在门口。看到林望,他脸上的笑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真诚,快步迎了上来,热情地帮林望推开了那扇厚重的木门。
“林主任,您来了,书记在等您。”
这声“您”,用得自然而然,透着一股发自内心的尊重。
林望走进办公室。
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一排排顶天立地的书架,一张宽大的、堆着半人高文件的办公桌,以及墙上那幅占据了整面墙的巨大江东省地图。
省委书记周海东正站在地图前,手里拿着一支红色的铅笔,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他没有穿外套,只着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袖口卷到手肘,显得干练而务实。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来了,坐。”
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太多的情绪,但林望却清晰地看到,他头顶那枚代表着【赞许】的标签,前所未有的明亮,几乎有如实质。
“书记,您找我。”林望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周海东没有立刻说话,他拿起桌上的紫砂茶壶,亲自给林望倒了一杯茶。滚烫的茶水注入杯中,茶叶翻滚,清香四溢。
这个动作,让林望心中微微一动。
“天枢科技的事,你做得很好。”周海东放下茶壶,在林望对面的单人沙发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非常好。”
他用了两个“好”字,第二个字,语气加重了几分。
“是书记您和省委高瞻远瞩,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是团队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些分内的工作。”林望的回答滴水不漏,这是官场的基本功。
周海东笑了,摆了摆手:“在我这里,就不用说这些套话了。我今天叫你来,不是想听工作汇报的。”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目光透过氤氲的茶雾,落在林望身上。
“新闻发布会上,该说的场面话,我都说了。但有些话,我只能在这里,跟你单独说。”
林望身体坐得更直了。
“去深圳之前,你有没有想过,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周海东问。
“想过。”林望坦然回答,“但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不,一点都不顺利。”周海东摇了摇头,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我知道你面临着多大的压力。陈老的那篇文章,发改委的那个‘二次评估’,还有社会上那些‘浮夸风’、‘洋跃进’的杂音……这些,我都看在眼里。”
林望的心脏,轻轻地跳了一下。
他看到,周海东头顶那枚【洞察】的标签,清晰地浮现出来。
“你顶着压力,没有退缩,甚至没有来找我诉苦。而是直接带队去了深圳,这叫‘担当’。”
“你没有拿着咱们的红头文件去跟人家谈政策,而是带去了一份直面问题的‘战书’,用我们的‘短板’,吸引来了最顶级的‘长板’。这叫‘智慧’。”
“在秦观那种技术天才面前,你不怯场,不回避,用最详实、最接地气的细节,赢得了对方的尊重。这叫‘专业’。”
周海东每说一句,林望就感觉自己肩上的分量,重了一分。他没想到,自己在深圳的一举一动,书记竟然了解得如此清楚。
“担当、智慧、专业。”周海东放下茶杯,做了个总结,“林望,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领导干部最稀缺的品质。你不仅为江东拿回来一个三百亿的项目,更重要的是,你为我们所有的干部,趟出了一条招商引资的新路子,上了一堂最生动的实践课。”
“这个功劳,谁也抢不走。我说的。”
最后四个字,掷地有声。
这番话,已经远远超出了“表扬”的范畴。这是省里最高领导,对他工作方法、工作思路,乃至个人品质的全面肯定。
这比任何文件上的嘉奖、任何会议上的点名,都来得更有分量。
林望头顶那枚金色的【功勋】标签,仿佛被这番话注入了能量,光芒愈发厚重。
“谢谢书记的肯定。”林望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真诚的感激,“其实,我只是把您常说的‘实事求是’四个字,用在了这次招商上。天枢科技这样的企业,不缺钱,也不缺政策,他们缺的,是能让他们一展拳脚的真实应用场景,和敢于让他们试错的政府决心。我们江东,恰好能给他们这两样东西。”
“说得好!”周海东一拍沙发扶手,“‘真实场景’和‘政府决心’!这八个字,就抓住了数字经济时代招商引资的牛鼻子!”
他站起身,重新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目光在上面缓缓移动,从北方的能源重镇宁州,到中部的省城江州,再到南方的港口城市云州。
“天枢的落户,是一步活棋。它不仅能直接带动我们省的信息技术产业,更像一条鲶鱼,能搅动我们钢铁、煤炭、纺织这些传统产业的池水,逼着他们去转型,去升级。”
周海东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林望:“所以,林望,拿下这个项目,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如何让这个项目真正在江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何让天枢的技术,赋能到我们成千上万的传统企业身上,这才是更艰巨、更复杂的挑战。”
“我明白。”林望重重点头。
“你不只要明白,你还要做好打更多硬仗的准备。”周海d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一场胜利,会带来鲜花和掌声,但同样,也会带来新的……‘复杂性’。”
林望的【危机意识】标签,敏锐地闪烁了一下。
“这个项目,是我亲自拍板,绕过了不少常规流程,特事特办。这在省委内部,是有不同声音的。”周海东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有人会觉得,你林望风头太盛,数字办的权力太大。有人会羡慕,有人会嫉妒,甚至会有人想方设法地,给你接下来的工作,设置一些障碍。”
他没有点名,但林望知道,他指的是谁。
省委常委班子,那才是江东省真正的权力核心。天枢这个项目,动静太大了,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和权力平衡。
“下周的省委常委会上,会专题讨论天枢科技项目的落地工作。”周海东看着林望,目光深邃,“到时候,你列席会议,亲自来做汇报。”
林望的心,猛地一跳。
列席省委常委会!
这对于一个非省委常委的干部来说,是极高的荣誉,也是极大的考验。那意味着,他将第一次,直面江东省权力金字塔最顶端的所有成员。
他将在那间小小的会议室里,接受十几位省部级领导最严苛、最挑剔的审视。
“你做的这份《框架合作协议草案》,我看过了,很全面,也很有远见。但还不够。”周海东回到办公桌前,从一堆文件中,抽出了一份文件,递给林望。
“这是省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等几个部门,对天枢项目提出的初步意见和问题清单。林林总总,几十条。”
林望接过文件,只扫了一眼,眉头就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项目用地指标如何解决?”
“三百亿投资的分阶段资金监管方案?”
“如何平衡对天枢的政策倾斜与对省内其他企业的公平性?”
“超算中心能耗巨大,我省的电力缺口如何弥补?”
每一个问题,都精准地打在了项目的软肋上。看似公事公办,句句在理,但组合在一起,就织成了一张巨大的、充满了掣肘和阻力的网。
“看明白了吗?”周海东问。
“明白了。”林望点头。
“所以,下周的常委会上,我不想只听你描绘蓝图。”周海东的目光,像一把手术刀,剖析着问题的核心,“我要你,针对这些问题,拿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能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的解决方案。”
“你不仅要当一个能冲锋陷阵的‘将军’,更要当一个能运筹帷幄、平衡各方的‘帅才’。”
“能不能做到?”
林望抬起头,迎上书记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
“保证完成任务。”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已是傍晚。
夕阳的余晖,将省委大院染成了一片温暖的金色。林望手里捏着那份沉甸甸的问题清单,走在路上,却感觉自己的脚步,比来时更加沉稳。
书记的这番话,名为敲打,实为提点;名为加压,实为赋权。
他正在用这种方式,将林望从一个单纯的“项目功臣”,推向一个更高层次的、能够协调全局的“操盘手”位置。
这盘棋,越来越大了。
林望深吸一口气,胸中那股因为胜利而带来的喜悦,已经完全沉淀下来,转化成了一种更深沉、更厚重的责任感。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而那间即将召开会议的省委常委会议室,就是他要面对的,下一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