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北辰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枚定音的铜锤,重重地砸在会议室里每个人的心上。
“林主任,我们天枢科技的华东研发中心,就放在江东了。”
“明天,我就带队过去!”
那枚璀璨夺目的金色【信任】标签,就在陆北辰的头顶,安静地悬浮着,光芒温润而坚定。
王林像是被人点了穴,僵在原地,张着嘴,半天没能发出一丝声音。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眼前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科技巨擘,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反复碾压,然后重塑。
没有酒桌上的推杯换盏,没有会议室里的反复拉锯,没有优惠政策的讨价还价。
就因为一场十五年前的矿难复盘,一个总投资额可能高达数百亿的超级项目,就这么……定了?
这不官场,这简直是玄学。
李悦捂着嘴,眼泪终于没能忍住,顺着脸颊滑落。但这一次,不是委屈,不是挫败,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骄傲。她看着林望的背影,那个在巨大屏幕的光影下显得格外挺拔的身影,觉得这几天几夜的所有辛苦,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滚烫的回报。
技术狂人秦观,那个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气息的男人,此刻也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他看着屏幕上定格的灾难瞬间,又看看身边的林望,眼神里那种纯粹的技术性审视,已经悄然融化,变成了一种复杂的、混杂着敬佩与好奇的探究。他头顶那枚新生的【认可】标签,光芒愈发稳定。
“陆董……”战略发展部的方磊最先反应过来,脸上带着一丝苦笑,“这……是不是太快了点?我们连尽职调查都还没开始。”
“还需要调查什么?”陆北辰转过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扫过自己的下属,“最好的尽职调查,就是看对方的团队。林主任的团队,用两天时间,拿出了一份比我们内部研究院耗时一个月做的行业分析报告,还要深刻、还要接近问题本质的‘战书’。林主任本人,能用我们都忽略的‘非标数据’,复现一场我们用超级计算机都模拟失败的灾难。这样的人,这样的团队,就在我们面前,你还想去调查什么?”
他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方磊的头立刻低了下去。
陆北辰再次转向林望,脸上的赞许之色更浓:“林主任,我这个人,信奉效率。既然决定了,就不想浪费一分一秒。今天晚上,我的法务、战略、技术团队,会和你们对接。我只有一个要求,在我明天落地江东之前,我要看到一份框架合作协议的草案。”
王林一个激灵,终于从玄学的震慑中回过神来,官僚的本能让他脱口而出:“陆董,这……这不合规矩啊。这么大的项目,省里要成立专门的谈判小组,要上会研究,这……”
“王主任,”陆北辰打断了他,语气虽然客气,但内容却不容置疑,“规矩,是用来服务效率的,不是用来拖延时间的。如果江东省的规矩,会让我们这个项目拖上三个月,那我明天就会带队去隔壁的江南省。我相信,他们会为我们打破任何规矩。”
一句话,噎得王林满脸通红,再也说不出半个字。
林望笑了笑,拍了拍王林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他迎上陆北辰的目光,从容不迫:“陆董,江东的诚意,您已经看到了。江东的效率,今晚您会看到。”
他转头对王林和李悦说:“老王,你立刻联系省政府办公厅,向秘书长汇报情况,请求授权我们数字办,代表省里进行前期接洽。李悦,你马上和方总的团队对接,把我们的人员分组,法务对法务,技术对技术。”
林望的安排,清晰、果断,瞬间将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机遇,纳入了一个有序的执行轨道。
王林看着镇定自若的林望,心里那点“不合规矩”的嘀咕,瞬间烟消云散。他猛地一拍大腿,对啊,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能拿下项目才是硬道理!他掏出手机,手忙脚乱地走到一边,拨通了省政府秘书长的电话,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那一夜,天枢科技总部灯火通明。
一间能容纳上百人的巨大会议室,被临时改成了联合工作区。一边,是天枢科技的精英团队,清一色的年轻面孔,t恤牛仔裤,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讨论问题语速飞快,充满了技术术语和英文缩写。
另一边,是林望从江东带来的“草台班子”——王林、李悦,外加几个从省里相关厅局紧急抽调过来、连夜飞抵深圳的业务骨干。这几位老机关穿着一丝不苟的白衬衫,面对天枢那边如同另一个次元的工作方式,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关于数据跨境安全的问题,我们需要你们提供一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合规性说明,特别是GdpR(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适用性分析。”天枢的法务总监,一个看起来不过三十岁的利落女性,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王林这边负责对接的省厅干部,立刻就懵了,他下意识地回答:“这个……我们需要回去研究一下,走一下流程……”
“来不及了。”林望的声音从旁边传来。他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这是我们数字办之前做的《关于数字经济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研究》,其中第11章,专门分析了数据安全与国际法规接轨的问题。我们建议,可以采用‘数据脱敏+本地镜像+授权访问’的模式,在保障数据主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为研发提供便利。具体的技术实现,李悦,你和秦博士那边沟通。”
李悦立刻会意,抱着笔记本电脑就走向了技术组。
“关于研发中心选址,我们对电力的稳定性有极高要求,需要双路市电,外加独立的柴电备用,年均停电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天枢的基建负责人提出了第二个要求。
王林这边的干部又卡壳了,开始翻找手里的城市资料。
林望再次开口:“我们推荐三个备选地址。第一,省城江州的国家级高新区,优点是人才聚集,配套成熟;第二,云州市的临江区,优点是土地和电力成本低,靠近我们正在建设的智慧港口,有丰富的应用场景;第三……”
林望对答如流,天枢那边每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他都能立刻从自己之前的工作储备中,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或思路。他之前推动的优化营商环境、人才安居工程、数字基建规划,在这一刻,全部都变成了谈判桌上最实在的筹码。
王林看着在几个工作组之间游刃有余、从容应对的林望,嘴巴慢慢张成了“o”型。他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场神仙打架,而林望,就是那个手握剧本的神仙。他原以为林望之前做的那些工作,有些太超前,有些不接地气,直到此刻,他才恍然大悟——林望不是在为今天的工作做准备,他是在为江东省的未来做准备。
这场通宵达旦的“谈判”,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一场由林望主导的、对江东省未来潜力的全面展示。
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会议室时,一份长达五十页的《天枢科技华东研发中心暨超算节点项目框架合作协议(草案)》,静静地躺在了桌子中央。
陆北辰拿起草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抬起头,对同样一夜没睡、眼睛里布满血丝的林望说:“林主任,你们的效率,让我佩服。”
……
两天后,江东省政府新闻发布厅。
闪光灯亮如白昼,快门声响成一片。
省委书记亲自出席,与天枢科技董事长陆北辰并排而坐。省长担任发布会主持人。全省乃至全国上百家主流媒体的记者,将小小的发布厅挤得水泄不通。
当省长用洪亮的声音,正式宣布:“经友好协商,江东省与天枢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天枢科技将投资三百亿元人民币,在江东省设立其华东区域总部、人工智能研究院和超算中心……”
“轰!”
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舆论场。
三百亿!
人工智能!
超级巨头!
每一个词,都像是一针强心剂,狠狠地注入了正在寻求经济转型突破口的江东省的血管里。
《江东日报》头版头条,用鲜红的大号字体写着——《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三百亿项目花落江东!》
省电视台的晚间新闻,用了整整十分钟的时间,播报这一盛况,画面上,省委书记和陆北辰亲切握手,他们身后,林望的身影一闪而过,安静地站在第二排。
网络上,更是掀起了狂欢。“江东速度”、“江东赢麻了”的词条,迅速冲上热搜。无数江东籍的网民,在评论区里留下了骄傲的泪水。
省发改委,产业协调处。
孙处长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从早上开始就没停过。有恭喜的,有打探消息的,更多的是来询问,为什么这么大的项目,他们发改委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
孙处长脸色煞白地靠在椅子上,手里捏着那份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江东日报》,报纸的边缘已经被他无意识地捏得起了毛边。
他的脑子里,反复回响着前几天在座谈会上,自己对数字经济那些义正辞严的批判——“缺乏成熟案例”、“属于盲目跟风”、“要警惕浮夸风”……
现在,全国最大、最成熟的案例,就这么一巴掌,结结实实地扇在了他的脸上。
火辣辣的疼。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办公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王林拿着手机,正唾沫横飞地跟电话那头的人吹嘘:“……什么叫高瞻远瞩?什么叫运筹帷幄?我跟你说,我们林主任去深圳之前,就算到了!这就叫降维打击!懂不懂?哎,不跟你说了,省台的记者要来专访了,挂了挂了!”
他挂断电话,看着坐在办公桌后,正安静地看着窗外的林望,脸上的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
“林主任,你现在可是全省的大功臣!我听说,书记在常委会上,指名道姓地表扬了你,说你是‘有勇有谋、能打硬仗的年轻干将’!”
林望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的目光,落在办公室那张巨大的江东地图上。天枢科技的落户,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头“猛虎”真正在江东的山林里跑起来,带动整个产业生态,才是接下来更艰巨的挑战。
他的视野里,【情绪图谱】系统传来一阵温和的波动。
一枚全新的标签,正在他的头顶缓缓凝聚。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枚标签,不是代表情绪的彩色,也不是代表欲望的灰色,而是一种纯粹的、如同黄金般质地的金色。
标签上,两个厚重的楷书大字,沉稳地浮现出来。
【功勋】
这枚标签,没有耀眼的光芒,却有一种沉甸甸的、被岁月和实绩所认可的重量。
就在这时,办公室里那部红色的、线条最简洁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叮铃铃——”
清脆的铃声,仿佛带着一种特殊的穿透力,瞬间让喧闹的办公室安静了下来。
王林和李悦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部电话。
那是只有省委核心领导,才能直接打进来的专线。
林望站起身,走过去,拿起了听筒。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他十分熟悉的、沉稳平静的声音,是省委书记的秘书。
“林主任,书记请您现在过来一趟。”
顿了顿,对方又补充了一句。
“单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