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闻言恍然,再度端详画作:侧脸轮廓巧妙化解了正脸仅七八分相似的局限;耳环与北国服饰的细节,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女儿家应有的风姿。
他将画卷仔细卷起,递与沈浪:“那便有劳浪哥了。”
“客气。”沈浪接过画卷,翻手间便消失无踪。
——
时间回溯至秦易与沈浪初上山那日。
马良像往常一样,在高阁中作画。那日学子们意气风发,他心中一动,便要把这一幕记载下来。
然而画成之后,却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抬头四顾间,恰见沈,秦二人入场,在看台落座。
马良顿时明悟——画中缺少了生活气息,少了观景之人。
于是他在画中看台添上沈,秦二人的身影。
问题却由此而生:画沈浪时,无论起笔收笔皆觉滞涩,画出的人物徒具其形,不见其魂。
马良心知这男子定是修为高深之辈。
故而转画秦易,同样的难题再现。他不住揉眼,怎么看这少年都该是与自己相仿的年纪。纵是魔道巨擘,也不可能在十七岁便成就宗师之境?
由此,才有了后来那场唐突的对话。
——
视线再归当下。
马良返回居所。夕阳余晖漫洒窗前,他来到支架前挥笔作画。
画作完成,画中人分明是秦易的模样,皮相骨相皆备,唯独第三要素——“魂”,无论如何都难以捕捉。
尤其是那件“武器”——酒葫芦。
不画,它缺了一块;画上,又显得极度违和。仿佛……那不是秦易该有的东西,却又是他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
剑城往北数百里,便是扶风道——作为万剑山最早设立的四道之一,辖下一县六乡。其中守望,铸星,远行三城皆为苏家直辖,三城环抱的千里水域,便是闻名北地的苏湖。
道会扶风县。张书澈一行人正在一家羊肉铺内用午食。
长歌一口气干了七碗羊肉泡馍,中场休息,问道:“老师,俺们这是要去啥地方?”
张书澈摇了摇头,随之取出四本书册,摆在案上,答道:“我亦不知。”
伯光最先抽起一本,翻开一看,竟是《山北军官训练手册》。
彦祖沉思片刻,会心一笑:“难不成……是在为下一个历练地做准备?”
刘苏闻言,面露欣然。毕竟在得知段良,甘霸等人去的是山君遗迹后,他心中未尝没有羡慕。
“看来这是我们守馆成功的奖励啊。”长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一边继续胡吃海塞。
这说起守馆一战,若非提前掌握了对手的关键情报,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现在看来这一连串的举动,显然表明苏家已经开始发力,准备全力培养刘苏与苏长歌这两位“苏家九房双骄”了。
思及此,众人神色各异。
伯光:取之有道。有着“非其所有,一毫莫取”的自足精神。
譬如入学初那三月苦练,被天狼卫坑钱时,五虎之中也唯有他与长歌履行了那笔霸王账单。
如今因长歌之故,得以享有本属前列排名者的历练资源。此刻他看向长歌的真诚眼神,岂能有半分虚假?
彦祖:福祸相倚。他选择试金一道,无可厚非。
然而眼见同窗修为日进,唯独自家进展迟缓,差距渐显,心境难免起伏。
此次获得前往山君仙地的历练机会,于他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他望向长歌的目光虽复杂,却多是感激。
刘苏:左右为难。他姓刘,可苏家待他如此之好,反令他心生不适。
老祖宗的话音犹在耳,白门榜的出现更让他无所适从。他只觉一切馈赠,皆已在命运中暗中标价。
张书澈:“老师”二字重若千钧。其师沈浪,乃自创剑道之人,可门下五个弟子,却个个身负反骨。
可如今他教导学生的方式,竟大多承袭自沈师。
遥想当年求学之时,他可没能踏入“山君仙地”一历。而今却因弟子之故,得以一窥秘境,这无疑为他突破五品,成就四品之境,又添一线契机。
如此想来,他终究比自己的老师幸运得多。
——
扶风县外,群山深处,藏着一片宽阔的谷地。一道溪流如银色哈达蜿蜒穿过,将谷地一分为二。
这里没有富丽堂皇的建筑,只有数间简陋的木屋散布其间。人影不见几个,马匹却随处可见。
若不知内情,任谁都会将这里当作寻常马场。实则,此地正是北军士官学校所在。
类似的士官学校,在山东,山南,山西亦各设一所,主要用以训练并提升军队士官的综合素质。
由于剑山体系的规制,剑院学子毕业后大多直接派往各地任职,起点不低。唯独军中不同——无论背景出身,一律从底层做起。
因此,每逢晋升之际,军官们便需进入对应的士官学校,接受更为系统的训练。
张书澈一行是下午抵达的。
“嚯,我愿称它为马中彦祖。”伯光收剑落地,一眼便瞧见几步开外,一匹通体雪白,毫无杂色的骏马正悠闲地啃食青草。
一旁的彦祖闻言,忍不住白了伯光一眼,可目光落到那匹白马身上时,却再也挪不动步子,眼中放光。
长歌也是同样神情,只是他望的是另一头——一匹暗黑色的高头大马静立远处,犹如一堵厚重的城墙。
不待几人细赏,远处草场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名汉子骑着一匹栗色壮马,如一团滚动的火焰,踏着绿浪疾驰而来。马蹄翻飞间,人马已冲至近前。
随之,那汉子猛一收缰,栗色马前蹄倏地抵入草地,后蹄借势扬起,整个身躯在空中凝滞一瞬,随即稳稳钉在原地。草屑纷飞间,只留下一声高亢的嘶鸣在场中回荡。
那汉子一礼,朗声问道:“来者可是学院的张老师?”
张书澈回礼:“正是。”
汉子声如洪钟:“先生随我来!”
张书澈闻言快步向右奔去,就近选中一匹马,利落地翻身而上——动作娴熟,不过两三下便已稳稳驾驭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