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调查员的二次到访,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却像一根无形的鞭子,抽打着姜小勺和林薇的神经。他们深知,官方特殊部门的耐心是有限的,下一次,对方可能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然而,另一位“合伙人”杨玉环,却似乎并未感受到这份紧迫,或者说,她将其转化为了更强大的动力。自那日“商业蓝图”初稿被陈调查员瞥见后,她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像是被激发了斗志,研究热情空前高涨。
这次她带来的,不再是潦草的草图,而是一份用蝇头小楷工整书写在洒金宣纸上的、厚达十几页的《时味居·贵妃雅集企划案》!其内容之详尽,逻辑之(自认为)严密,令姜小勺和林薇叹为观止。
企划案开篇便是宏大的愿景:“旨在融盛唐风华于当下,汇古今美学于一炉,打造顶级仕女文化交流与形象提升之殿堂。” 接着,她详细规划了“核心业务板块”:包括但不限于“宫廷妆容定制”、“唐代发髻教学”、“礼仪姿态训练”、“华服穿着指导”,甚至还有“古典乐器鉴赏(琵琶为主)”和“宫廷茶点品鉴(需姜掌柜配合)”。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她居然无师自通地加入了“市场分析”:“此世女子,虽妆容精巧,器物便利,然于气韵风骨、古法传承之上,多有欠缺。吾之雅集,正可补其不足,扬其优势。” 她还初步设想了“收费标准”,不是用现代货币,而是用“等值古玩玉器”、“稀有香料药材”或“协助解决特定难题(如之前应对奸商)”来结算。
“此乃初步构想,二位以为如何?”杨玉环将企划案推到姜小勺和林薇面前,凤目中满是期待,仿佛在等待臣下赞扬的君主。
姜小勺拿着那沉甸甸、散发着墨香和淡淡宫廷熏香味的企划案,手都在微微发抖。这哪里是企划案,这简直是架在他脖子上的又一把刀!如此详尽的“古代文化商业计划”,要是再被陈调查员看到,他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夫人……此案……精妙绝伦,思虑周全。”姜小勺搜肠刮肚地想着委婉的拒绝之词,“然则,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首先,纪先生、和先生难以常驻,缺乏权威品评与价值核定;其次,所需之古玩玉器、香料药材,于此世难以估价与变现;再者,规模稍大,必引外界瞩目,恐再生事端,于夫人清誉亦是有损……”
他苦口婆心,几乎将能想到的风险都罗列了一遍。
杨玉环听着,脸上的兴奋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质疑和不被理解的不悦。她正要开口反驳,一旁始终沉默的林薇却忽然眼睛一亮,拿起那份企划案,快速翻阅着,口中喃喃道:“等等……或许……未必不行?”
姜小勺和杨玉环同时看向她。
林薇指着企划案中关于“收费标准”的部分,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夫人提出的‘协助解决特定难题’这个思路,或许……可以变通一下。”
她看向姜小勺,压低声音道:“姜老板,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搞定‘寰宇餐饮’的吗?纪先生的口诛笔伐,和大人的算盘惊雷……如果我们把贵妃娘娘的‘雅集’,定位为一个极其高端、隐秘的‘文化交流与资源对接平台’,只面向经过严格筛选的、极少数顶级圈层的人开放。入场的‘门票’,不是钱,而是……‘信息’、‘人脉’,或者解决某些‘特殊问题’的能力呢?”
姜小勺瞬间明白了林薇的意思!她是想将杨玉环的“雅集”,包装成一个超级高端的“俱乐部”,利用穿越者们带来的独特资源(知识、信息、甚至某些超越时代的能力),去交换现代社会中某些顶级圈层才能提供的资源或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能满足杨玉环的“事业心”,还能为时味居构建一个强大而隐秘的“保护伞”和“资源库”!
“妙啊!”姜小勺忍不住拍案叫绝,“如此一来,规模可控,目标精准,而且其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极高的壁垒!就算陈调查员有所察觉,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也不敢轻易动一个可能牵扯到众多庞大人脉和利益的‘高端文化俱乐部’!”
杨玉环虽然对“俱乐部”、“资源对接”等词汇一知半解,但看姜小勺和林薇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知道自己的计划得到了“升级”,顿时转怒为喜:“既如此,那便依林仙子之言!这‘雅集’章程,还需细细斟酌!”
三人顿时凑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如何设定准入门槛,如何包装宣传(仅限于特定小圈子),如何确保安全隐蔽……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专注于规划这宏大的“跨界俱乐部”蓝图时,一双眼睛,正透过时味居对面一家新开业的书店二楼窗户,静静地观察着他们。
正是陈调查员。
他没有坐在窗边,而是隐藏在书架后的阴影里,手里拿着一个高倍望远镜,桌上放着一个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时味居内部的实时监控画面(来源不明)和一系列不断滚动的数据流。
他看着店内姜小勺、林薇和杨玉环围在一起,对着那份显眼的古风“企划案”热烈讨论,眉头紧锁。
“又在策划新的‘沉浸式项目’?”陈调查员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深深的疑惑,“那份文书……材质、形制都非同一般。还有那个‘杨女士’……”
他切换了一下电脑屏幕,调出了之前抓拍到的杨玉环几个特定角度的面部特写,以及对其服饰、仪态的初步分析报告。报告结论显示:该目标人物的服饰细节、妆容发型、行为仪态,与已知的唐代宫廷复原资料高度吻合,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更加考究和……逼真,其自然程度远超任何已知的专业演员或研究者。其使用的宣纸和墨锭,经远程光谱分析,成分亦与现代产品有微妙差异。
“演员?还是……”陈调查员揉了揉眉心,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世界观都受到了挑战。他负责处理各类“异常现象”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棘手的情况。明明处处透着诡异,却总能被看似合理的解释掩盖过去。
他关掉监控画面,打开了一个内部数据库,输入了“时味居”、“姜小勺”、“林薇”以及“未知古装人员”等关键词,开始了更深层次的背景调查和信息交叉比对。同时,他决定向总部申请调用更高权限的监测设备和……一位研究古代历史与社会学的专家顾问。
“看来,需要‘进修’一下唐宋元明清的历史了,尤其是宫廷生活细节和服饰礼仪……”陈调查员合上电脑,看了一眼对面依旧在热烈讨论的时味居,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他有种预感,这家看似普通的小饭馆,背后隐藏的秘密,可能比他以往处理过的任何“异常”都要惊人。而破解这个秘密的关键,或许就藏在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沉浸式剧场”和那份古风盎然的“企划案”之中。
时味居内,姜小勺忽然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悸,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窗外,对面书店二楼的窗帘微微晃动了一下。
“怎么了?”林薇注意到他的异样。
“……没什么。”姜小勺摇了摇头,压下心中的不安,继续投入到“贵妃雅集2.0版”的讨论中。
风暴尚未降临,但乌云已然汇聚。这场由一口铁锅引发的古今奇谭,正悄然滑向一个更加复杂和危险的深渊。而身处漩涡中心的姜小勺,能否在官方调查员的步步紧逼和各位“穿越合伙人”的奇思妙想之间,找到那条艰难的平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