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的核查程序,如同精密而冰冷的机器,在收到秦宇轩主动配合的表态后,迅速而低调地启动了。正如秦宇轩所预料,他本人按规定回避了与自身举报相关的调查环节。由省纪委韩书记亲自牵头,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了专项核查组。
表面上,省政府大院依旧秩序井然,各项工作按部就班。但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同低气压般笼罩在核心圈层。一些敏锐的官员已然察觉风向不对,各种猜测和流言在私密的小圈子里悄然滋生。往日里门庭若市的省长办公室,似乎也清冷了几分。
方文谦按照秦宇轩的部署,高效地运转起来。他协调省政府办公厅及相关业务部门,将“新农汇”自成立以来参与的所有政府项目资料,分门别类,整理成册,内容详实,流程清晰,随时准备接受核查组的调阅。同时,他通过隐秘而可靠的渠道,开始调查苏晓明近期的动向。
这项工作进展得异常艰难。对方显然早有准备,切断了大部分明面上的线索。苏晓明本人也如同人间蒸发,电话不接,住处无人,连他常去的几个地方也不见踪影。
就在方文谦感到棘手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出现了。
这天晚上,秦宇轩在家中,与妻子苏晓棠进行了一场沉重而必须的谈话。
苏晓棠在听闻弟弟的所作所为后,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是巨大的震惊和铺天盖地的悲痛。她脸色煞白,眼泪无声地滑落,整个人仿佛瞬间被抽走了力气。
“宇轩……我……我对不起你……”她哽咽着,声音破碎,“是我没管好晓明,我早就觉得他心思活络,提醒过他无数次,可他……他怎么能做出这种糊涂事啊!”
秦宇轩看着妻子痛苦的模样,心中亦是酸楚。他握住苏晓棠冰凉的手,声音低沉却坚定:“晓棠,这不怪你。晓明是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他到底怎么了,是被胁迫,还是利欲熏心。”
“他前段时间,确实有点反常。”苏晓棠努力平复情绪,回忆道,“好像突然闹气了很多,换了新车,还说要投资什么大项目。我问过他钱哪来的,他只说是生意上的正常收益,还让我别操心……现在想想,肯定有问题!”
“他有没有提过,接触了什么特别的人?或者,有没有什么不寻常的消费和行程?”秦宇轩引导着问道。
苏晓棠凝神思索,忽然想起什么:“有一次,他好像无意中提过一句,认识了一个‘京里来的朋友’,能量很大,能帮他打通很多关节……当时我没太在意。还有,上个月他说要去海南谈生意,但神神秘秘的,具体和谁谈,也没说清楚。”
“京里来的朋友……海南……”秦宇轩眼神微凝。这两个关键词,与他之前的某些隐忧隐隐吻合。
就在这时,方文谦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带着一丝发现线索的急切:“省长,查到一点眉目了!通过技术手段和关系网交叉比对,发现苏晓明在上个月中旬,确实有一趟秘密的海南三亚之行。与他几乎同时入住同一家高端度假酒店的,还有一个人——京城‘鼎泰资本’的副总经理,赵瑞龙。”
“赵瑞龙……”秦宇轩重复着这个名字,瞳孔微微收缩。鼎泰资本,背景深厚,在资本市场以风格彪悍、长袖善舞着称,其触角延伸至多个领域,传闻与京城某些势力关系密切。而赵瑞龙此人,更是以其纨绔作风和复杂的人脉网络而闻名。
“还有,”方文谦继续汇报,“我们设法拿到了苏晓明最近三个月的部分通讯记录分析。除了与赵瑞龙号码有密集联系外,还有一个未经实名的境外网络电话号码,与他有过几次短暂但时间点很关键的通话,都是在举报信提及的几笔关键‘合作’发生前后。”
线索渐渐串联起来。京城的影子,资本的介入,境外的联系……对手编织的这张网,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和庞大。他们利用苏晓明的贪念和短视,布下了这个几乎难以挣脱的陷阱。
“继续深挖赵瑞龙和那个境外号码,但要格外小心,注意方式和分寸,不要打草惊蛇。”秦宇轩指示道,“另外,核查组那边有什么新动向?”
“核查组的工作非常严谨,目前正在逐项核对‘新农汇’的项目资料和企业合作账目。暂时没有对外释放任何信息。”方文谦答道,“不过,我听说……组织部和京城那边,似乎对这件事关注度很高。”
这是必然的。一个封疆大吏被至亲实名举报,无论在哪个层面,都会引起极大的震动和审视。秦宇轩知道,他现在就像航行在暗流汹涌海域中的一艘船,不仅要面对水下的暗礁(核查本身),还要承受来自各方的风压(舆论和上层关注)。
“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清者自清。”秦宇轩沉声道,“真相水落石出之前,保持定力。”
挂断电话,秦宇轩将方文谦查到的情况选择性告知了苏晓棠。听到弟弟可能被京城来的资本大佬和境外势力利用,苏晓棠更是忧惧交加。
“宇轩,晓明他……会不会有危险?”她紧紧抓住丈夫的手臂。
“目前看,他们还需要晓明作为‘证人’,暂时应该是安全的。但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大。”秦宇轩冷静地分析,“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他,让他迷途知返,说出真相,这既是为了帮我,更是为了救他。”
他沉吟片刻,对苏晓棠说:“晓棠,你现在能不能想办法联系上晓明平时最信任,或者可能知道他下落的一两个朋友?通过他们递个话,就说家里出了急事,爸妈身体不好,非常想见他,让他务必露个面,或者打个电话回家。不要提我知道举报的事,更不要提我们在查他。”
苏晓棠立刻明白了丈夫的意图,这是要在不惊动幕后黑手的情况下,寻找与苏晓明直接沟通的机会。她用力点头:“好,我试试!他有个发小,关系很好,也许知道点什么。”
家庭内部的微弱灯火,试图照亮迷途者前方的黑暗。而在更广阔的战场上,无形的较量仍在持续。
几天后,专项核查组的一位副组长,一位以铁面无私着称的老纪委,约谈了秦宇轩。谈话在严格保密的环境下进行,气氛严肃。
“秦宇轩同志,根据目前核查情况,‘新农汇’平台参与相关扶贫项目的流程,从书面材料看,基本符合规定,未发现你本人有直接的违规批示。”老纪委语气平稳,但目光如炬,“但是,举报信中提到的那几家与苏晓明有业务往来的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问询时,有人含糊地表示,确实‘感受到某种来自上面的压力’。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确凿证据,但这种‘感觉’,在定性时,可能会成为需要慎重考量的因素。”
他顿了顿,看向秦宇轩:“另外,关于你爱人苏晓棠老师,是否曾利用你的影响力,为其弟的生意提供过便利?哪怕是无心之言?这也是核查组需要厘清的问题之一。”
秦宇轩面色平静,心中却是一凛。对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他们不需要伪造确凿的证据,只需要制造出一种“可能存在”的模糊空间,利用“省长亲属”这个特殊身份,就能最大限度地消耗他的公信力和政治资本。
“我理解组织的核查程序,也会继续无条件配合。”秦宇轩坦然回应,“关于我爱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她一向洁身自好,对我的工作全力支持,从未利用我的职权谋取私利。对于苏晓明的事情,她和我一样,是最近才知道,并且感到非常震惊和痛心。我欢迎组织对她进行任何必要的了解。”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至于那些企业负责人所谓的‘感受’,我无法替他们解释。但我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工作中所有的决策和指示,必须经得起阳光的照射和制度的检验。请核查组深入调查,我相信,事实和细节会说明一切。”
老纪委记录着,脸上看不出喜怒:“我们会秉公办理。也请秦宇轩同志稳住心神,继续抓好省里的重点工作,不要受此事过多干扰。”
话虽如此,但秦宇轩深知,这场风暴远未结束。核查组的谨慎态度,说明举报信带来的疑云并未轻易散去。而隐藏在幕后的对手,也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启动一次核查。
就在与核查组谈话后的第二天,秦宇轩接到一个来自京城的加密电话。电话那头,是他仕途上一位重要的引路人,如今虽已退居二线,但影响力犹存。
老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宇轩,S省的事情,我听说了几分。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你现在是众矢之的,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记住,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来自外部的攻击,而是内部的裂痕。处理好家事,方能安定天下事。”
老人的话意味深长,既是提醒,也隐含着一丝担忧。秦宇轩知道,他面临的不仅是一场政治危机,更是一场对人性和智慧的终极考验。他必须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同时下好几步棋:配合组织证明清白,保护家庭减少伤害,查明真相反击对手,还要确保省里的改革发展大局不受影响。
暗流更加汹涌,礁石若隐若现。秦宇轩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天地相接的地方,目光沉静而锐利。他知道,最艰难的阶段,或许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