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交锋露锋芒 真知灼见惊四座
调研的最后一天,是与北阳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正式座谈会。
会议室里,北阳市方面几乎是全套班子出席,可见对这次省委青干班调研的重视——或者说,对借此机会向上反映困难、争取支持的期待。
市委书记首先致欢迎辞,随后市长做了全面汇报,内容与之前听到的大同小异,重点突出了历史贡献、现实困难和恳请省委省政府在转移支付、重大项目布局、债务化解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的诉求。
汇报过程中,北阳市的领导们表情凝重,充满了“等靠要”的期待。
终于轮到了调研组成员发言的时候。只见那位组长站起身来,先是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然后才缓缓地开始讲话。
他所说的内容大多都是一些诸如印象深刻深受启发困难理解等等之类的客套话语,但在最后的时候,他还是郑重其事地表示自己一定会把北阳市方面提出的各项诉求都原原本本地转达给上级部门。
接下来发言的其他几位组员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每个人说出来的话都是那种既不会得罪任何人又显得特别稳妥和圆滑的场面话而已,并没人愿意去轻易触碰那些隐藏得比较深的实质性问题或者尖锐矛盾点。
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之后,坐在台下的北阳市各位领导们的脸色不禁微微一变,虽然没有直接表现出什么不满情绪,但从他们那若有似无的眼神当中其实已经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着的些许失望之情了——毕竟像今天这般模样的应景式发言对于这些身经百战的领导来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
“感谢北阳市各位领导的详细介绍。通过这几天的调研学习,我们确实感触很深,不仅仅是看到了困难,更思考了一些问题。”
他话锋一转,没有延续之前的同情与理解基调,“我在想,为什么同样拥有厚重的工业基础,有些老工业基地能涅盘重生,而有些却陷入‘转型陷阱’难以自拔?北阳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
他这个问题极其尖锐,让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北阳市的领导们面面相觑,脸色有些不太自然。
陈临海没有等待回答,而是自问自答,结合他深入基层了解到的大量鲜活案例,条分缕析:
“我认为,首要问题在于‘路径依赖’和‘创新惰性’。北阳过于依赖传统的重化工业和大型国企,习惯了‘等政策、要项目、跑资金’的发展模式,对于市场驱动的、内生的、渐进式的创新重视不够,缺乏‘敢闯敢试’的魄力和‘无中生有’的智慧。”
“其次,是‘贪大求全’与‘脱离实际’的倾向。比如,前几年投入巨资打造的‘新材料产业园’,志向远大,但脱离了北阳现有的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和融资能力,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沉淀了大量资金,加剧了政府债务负担。这种‘空中楼阁’式的转型,值得深刻反思。”
“第三,可能也是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如果企业家在这里缺乏安全感,人才在这里看不到希望,再好的规划也是纸上谈兵。我们听到一些反映,某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甚至存在‘吃拿卡要’的现象;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久拖不决,伤了投资者的心。”
他每说一点,都举出具体的事例,时间、地点、人物、情况,清晰准确,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剖开了北阳看似复杂困局下的病根。北阳市的领导们开始是惊愕,随即是尴尬,到最后,几位主要领导的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因为他们知道,陈临海说的,都是事实!而且是一些他们不愿面对、或者试图掩盖的事实!
然而,陈临海并非只是为了揭短。在精准诊断之后,他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
“因此,北阳的振兴,或许不应该再寄希望于某个‘救命稻草’式的大项目,而应该回归现实,脚踏实地。我初步思考了几点,供各位领导参考:
一是‘盘活存量,嫁接新能’。下大力气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稳住基本盘。
同时,利用老工业基地的厂房、土地和产业工人优势,积极承接那些不适合在沿海高端地区发展、但又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业环节,实现‘老树发新枝’。
二是‘聚焦特色,集群发展’。放弃‘大而全’的幻想,集中资源,选择一两个最有基础、最有潜力的细分领域,比如特定领域的精密零部件加工、基于工业废料的循环经济产业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刀刃向内,优化环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政府自我革命,真正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尤其是要下决心厘清和解决‘新材料产业园’等历史遗留问题,重塑政府信誉。”
他的发言,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操作,既有犀利批评,又有真诚建议。会场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良久,北阳市市委书记缓缓站起身,神情复杂,既有被戳中痛处的难堪,更有遇到知音的激动,他用力握住陈临海的手:“陈组长……不,临海同志!感谢你!你这番话,振聋发聩,说到我们心里去了,也说到我们痛处了!你这几天的调研,比我们一些干部几年了解的情况都深、都透!你提出的思路,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我们一定认真研究,深刻反思!”
座谈会的气氛,因为陈临海这番石破天惊又鞭辟入里的发言,被彻底点燃。消息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了省委党校,再次引发了巨大震动。
谁都没想到,被“发配”到北阳的陈临海,竟然能在这样一个“次要”的战场上,打出了如此漂亮的一仗!孙子聪在深厦听到消息后,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原本想看陈临海的笑话,却不料反而成全了对方的又一次精彩亮相。
陈临海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真正的担当和能力,不会因环境的艰苦而褪色,只会因挑战的严峻而愈发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