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招展,队伍绵延数十里,铁甲与兵刃的寒光在春日下连成一片冰冷的金属海洋。
中军簇拥下,李世民御驾亲征的龙辇华盖显得尤为醒目。皇帝的目光越过重重山峦,似乎已能望见那座扼守辽东南北咽喉的雄城。盖牟之战的惨烈与守军的顽抗,非但没有挫伤唐军的锐气,反而更激起了将士们拔除这根硬骨头的决心。
然而,李世民与李积等将领心中都清楚,辽东城绝非盖牟可比。其城高池深,守军众多,粮草充足,守将更是高句丽名将,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硬仗。
行军途中,斥候如流水般往来奔驰,将前方情报不断送回。
“报——陛下,大将军!辽东城已四门紧闭,护城河引水充盈,城头守军密集,炮车、床弩林立,戒备森严!”
“报——据抓获的敌方信使供称,高句丽莫离支(相当于宰相)渊盖苏文已严令辽东城守将高惠真,务必死守待援,并已调动北部、东部兵马,意图增援辽东城,或袭扰我军后路!”
消息传来,唐军高层的气氛更显凝重。
辽东城显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敌军可能的援军,更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若不能尽快攻克辽东城,一旦陷入顿兵坚城之下,腹背受敌的境地,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日,大军抵达辽东城西十里外,依山傍水,开始构建规模更为庞大的联营。营寨层层叠叠,壕沟深挖,栅栏坚立,望楼高耸,将辽东城西、南两个方向围得水泄不通。
站在唐军营地的望楼上,已能清晰地看到远方那座巨兽般匍匐在地平线上的城池。城墙蜿蜒,依山势而建,远比盖牟城高大雄伟,城楼上旗帜飘扬,在暮色中透出一股沉甸甸的压迫感。
李世民亲率众将,策马至一处高坡,仔细观察辽东城防。
良久,他沉声道:“此城果然险固,强攻恐难速下,徒增伤亡。李积,你有何策?”
李积拱手,目光锐利如鹰隼:“陛下,臣观此城,西南地势较为平缓,利于我军展开。当以此为主攻方向。然硬攻非上策,臣意,先以土山居高临下,压制城头;再以炮车日夜不息,摧其墙堞;同时挖掘壕堑,隔绝内外,困敌于孤城。待其疲敝,再觅良机,一举破之。”
“准!”李世民点头,“此外,需派精骑游弋外围,警戒敌之援军。告知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令其突厥精骑,务必守住我军侧翼,若有高句丽援军至,务必阻其于外围,不得使其靠近辽东城!”
命令一道道传达下去,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围绕着辽东城高效运转起来。
土山营、炮车营、掘子营等特种部队开始在前沿阵地忙碌,无数士卒和征发的民夫如同工蚁般,开始堆砌土山,组装大型投石机,挖掘逼近城墙的交通壕和围城壕沟。一场比拼毅力、智谋和资源的攻城战,拉开了序幕。
唐军的战术意图明确,执行起来更是雷厉风行。
数日之间,在辽东城西、南两面,数座高大的土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其高度甚至逐渐超过了辽东城的城墙。土山上搭建起了坚固的平台,布置了强弓硬弩和观察哨,唐军射手可以居高临下,俯射城头守军,极大地限制了守军的活动,观测城内动静也一览无余。
与此同时,数以百计的大型投石机——不仅仅是旋风炮,还有需要数百人拉拽的“将军炮”——在阵前组装完毕。随着令旗挥下,巨石、点燃的油罐、甚至是装着石灰的陶罐,如同冰雹般日夜不停地砸向辽东城墙和城内。
轰鸣声震耳欲聋,城墙上的垛口被一块块削平,女墙坍塌,城楼起火,城内也不时传来建筑垮塌和人员哭喊的声音。
然而,高句丽守将高惠真也非庸碌之辈。
他一方面指挥守军利用城墙的坚固部分和藏兵洞躲避炮击,待唐军炮石间歇时迅速上城防御;另一方面,也组织城内的炮车和床弩进行还击,虽然威力不及唐军,但也造成了一定的骚扰和伤亡。更棘手的是,高惠真似乎预判了唐军可能采用穴攻(挖掘地道)的战术。
夜幕降临,唐军前沿的“掘子营”在盾牌和土垒的掩护下,开始了秘密作业。他们计划挖掘数条直通城墙底部的地道,然后用木柱支撑,最后放火烧毁木柱,使城墙因地基塌陷而崩塌。这是一项极其危险和艰苦的工作,士兵们在狭窄、潮湿、缺氧的地道中轮流挖掘,仅靠微弱的油灯照明。
校尉陈骁因在盖牟城先登有功,被临时调派至掘子营,负责一条主要地道的警戒和支援工作。他蹲在挖掘入口处的掩体后,听着里面传来的沉闷挖掘声,心中充满了不安。地道战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被守军发现,挖掘中的士兵将面临灭顶之灾。
果然,就在一条地道即将挖掘到预定位置时,异变发生。
地道前方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和士兵的惊呼,紧接着是混乱的喊杀声和兵刃撞击声。
“不好!遇敌了!”陈骁心中一凛,立刻拔刀冲入地道。
地道内一片漆黑,只有零星的火把摇曳。只见前方已然塌陷出一个大洞,浑浊的地下水正在涌入。而从塌陷处对面的土层中,赫然冲出了数十名高句丽士兵,他们头缠布巾,手持短斧和利刃,显然是守军派出的反地道挖掘兵。
原来,高惠真早已料到唐军会用地道战术,命令守军也在城内沿城墙内侧挖掘深壕,并派出耳聪目明之士监听地下动静。一旦发现唐军地道方位,便立刻派精兵挖掘拦截地道,进行反向突袭。
狭窄的地道内,瞬间变成了残酷的肉搏战场。双方士兵在泥水中翻滚厮杀,刀斧砍在泥土和人体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空间太小,长兵器根本无法施展,全靠短兵和蛮力。不断有人倒下,鲜血混入泥水,使得地面更加湿滑泥泞。
陈骁带着几名亲兵加入战团,他挥刀劈翻一名正在与唐军士卒缠斗的高句丽兵,大声吼道:“顶住!把他们压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