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让宗室子弟,去打理这些产业呢!
这个念头一出,崇祯皇帝自己,都吓了一跳。
这,简直是疯了!
自古以来,皇室宗亲,都是被“圈养”的,朝廷给他们最优厚的俸禄,最奢华的府邸,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安安分分地当一只“吉祥物”,绝不允许他们接触任何实际的权力,尤其是财权和军权。
让他们去经商?去管账?去跟那些市井小民打交道?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是对皇室尊严,最大的“玷污”!
此念头看似离经叛道,荒唐至极。
但崇祯皇帝,却越想,越觉得,可行!
甚至,是绝妙!
他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对啊!朕怎么没想到!”
他解决了两个最大的难题!
第一,执行人找到了!宗室子弟,是皇帝的家人,是“自己人”。
他们与朝廷的文官集团,天然地存在着隔阂与对立。
由他们去执行属于皇帝私人的“内帑”增收计划,名正言顺,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第二,也是更妙的一点!
崇祯终于为那群闲得蛋疼、只会惹是生非的宗室米虫们,找到了“活儿”干!
让他们去经商,去管账,去跟人打交道!
让他们也尝尝,赚钱的艰辛,世事的繁杂!
这不比让他们圈养在京城里,为了点鸡毛蒜皮的破事,斗殴争风,败坏皇家颜面要强一百倍?
这,简直是一石二鸟,不,是一石三鸟的绝世妙计!
当然,崇祯皇帝也没有被这个突如其来的灵感冲昏头脑。
他深知,这群被圈养了几代人的天潢贵胄,早已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让他们去赚钱,恐怕比让他们上阵杀敌还难。
更重要的是,人一旦沾了钱,就容易起贪念。
这群人,平日里花钱就如流水,一旦让他们手中掌握了巨大的财富,恐怕会比那些太监,还要贪婪!
必须,给他们套上一个,最严厉的,让他们想都不敢想去触碰的……枷锁!
崇祯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一个狠辣而又周密的制度,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成形。
“凡参与内帑经营之宗室,其俸禄,可按其业绩,予以翻倍!”
“但!凡有贪墨之行,无论数额大小,一经查实……不必下狱,不必抄家,只一条。”
“革去其爵位!将其宗籍,自《玉牒》中划去,贬为庶人,永不叙用!!”
有奖有惩,一个胡萝卜一个大棒。
崇祯皇帝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对于这些皇亲国戚来说,什么最重要?
不是钱,不是命。
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身份”,是那份让他们可以作威作福、高人一等的“爵位”!
革去爵位,贬为庶人,这比杀了他们,还要让他们感到恐惧和痛苦!
而且,崇祯皇帝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没有说出口的算盘。
他料定,这群人里,肯定会有管不住自己手的蠢货。
只要他们敢贪,自己就能名正言顺地,革掉他们的爵位。
革了爵位,那他们世世代代的俸禄,自然也就不用再发了!
这,简直是一个完美的“自动清洗”系统!
他用这群米虫自己的贪婪,来为内帑,为自己,减轻未来的负担!
计划已定。
接下来,就是找一个,能替自己,将这个惊世骇俗的计划,推行下去的人。
这个人,必须在宗室之内,有足够的威望。
而且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和手腕,镇得住那群骄纵的王爷、郡王。
还必须绝对地忠于自己。
崇祯皇帝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一个人选。
他的九弟,大宗正司知宗,康王赵构!
“康履。”
“老奴在。”
“传康王赵构,即刻入宫见朕。”
......
康王赵构,是在一片愁云惨雾中,被宣入宫的。
他以为官家召见自己,还是为了济王和肃王那点破事。
这两家王府,自从太子出面强行“调解”之后,表面上是消停了。
但私底下,依旧是暗流涌动,互相拆台,搞得他这个大宗正司知宗,焦头烂额。
“臣弟,参见陛下。”赵构有气无力地行礼。
“九弟来了,平身,赐座。”
出乎赵构意料的是,官家今日的心情似乎格外的好,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
“谢陛下。”
“九弟啊,”崇祯皇帝开门见山,“朕今日召你来,是想给你,也给咱们赵家的所有子孙,派个好差事。”
“好差事?”赵构一愣,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以自己对皇兄的了解,只要他说什么好事,那就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不错。”崇祯皇帝站起身,走到赵构的身边,拍了拍小老弟的肩膀:“朕,思来想去,觉得我赵氏子孙,皆是太宗血脉,人中龙凤,终日无所事事,圈养于京城,于国无功,于己无益,实在是……屈才了啊!”
“朕心甚忧之!”
赵构听得是眼皮直跳。
太宗血脉都是人中龙凤?
太宗的名声可不咋地啊,什么“高粱河车神”、“好色狂魔”等民间给上的恶名,都传了上百年了。
还有官家方才说“屈才了”,那往往,就是要让你去干苦差事了。
赵构门清!
果然,只听崇祯说道:“朕决定,成立一个全新的衙门,名为内务府!”
“此衙门,不归中书,不归六部,只对朕一人负责!其职能,便是总揽朕之内帑,以及天下所有皇庄、宫产的经营、管理!”
“而这个内务府总管大臣,朕,想让你来当!”
“什么?!”
赵构惊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让他,一个亲王,去当一个……管家头子?
这,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陛下!万万不可!”赵构赶紧起身,拱手道:“臣弟何德何能,敢当此任!况且,自古以来,便无宗室亲王,掌管内帑,经营商业之先例啊!此事若传出去,恐为天下人耻笑,有损皇家体面!”
“体面?”崇祯皇帝笑了。
“九弟,朕问你,是像现在这样,被圈养在京城,如猪狗一般,无所事事,为了点鸡毛蒜皮的破事,内斗不休,等着被天下人戳着脊梁骨唾骂,有体面?”
“还是,凭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为国分忧,为君分劳,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挣下一份实实在在的前程,有体面?!”
崇祯的话说的很难听,句句扎心,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赵构的心上!
赵构,呆住了。
崇祯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继续将自己那盘算已久的计划,和盘托出。
他告诉赵构,这个“内务府”,将全部由宗室子弟组成。
最后,他坦诚告诉赵构,这是户部尚书吕颐浩想出来的法子,连内务府这个名字也是那老头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