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大齐朝堂因赵王之死而暗流涌动之际,远在西夏的国君李元昊收到了来自大齐暗谍传回的密报。
李元昊捏着密信的手指微微发颤,脸颊两旁的肌肉因兴奋而隐隐抖动。
“齐廷内乱,赵王身死,太子与皇帝不和,此事起因皆系于一女子——凤倾城。”
“好,好,好!”他忽地低笑出声,指腹反复摩挲着信纸末尾,“军师,我们的机会来了!”
张术见大王兴奋得双肩止不住颤抖,脸上不禁浮现疑惑:“大王的意思是?”
“大齐内乱,正是天赐良机。如今他们内部乱成一团,此时若不出手,岂不辜负了上天赐予的绝佳机会?”李元昊将手中的密信递了过去。
张术接过信细细浏览,沉吟道:“大王是打算对大齐用兵?”
他不由得想起一年前的延州之战,那并非一段愉快的回忆。
虽然大齐最后未能取胜,但党项同样损失惨重。
“军师难道不觉得这是天赐良机吗?”李元昊仿佛已经忘却从前的教训,全然不记得当时的挫败与恼怒。
“若大王认为这是机会,不妨先作一番试探。可派遣小股精锐在边境进行骚扰,观察大齐的反应与防御部署。若他们内乱严重,防御松懈,再大举发兵亦不迟。延州之战的教训犹在,大王切不可贸然行事。”张术谨慎进言。
李元昊微微颔首,眼中的狂热稍退,渐复冷静:“军师所言极是。那就先派小股精锐试探,此次我们不从正面强攻,改从他侧后方入手。”
“大王英明。”张术起身恭维。
“那军师认为该从何处着手?”李元昊目光灼灼地望向自己的智囊。
上次延州之战若他能听从军师全部建议,也不至于最后损失惨重。
这一次他定要吸取教训,凡事与军师周密商议,精心布局。
有生之年,他誓要让西夏扬眉吐气,令大齐俯首称臣。
“大王,大齐边境自延州一战后,防御已有所加强。若再从此处入手,恐难奏效。”张术轻摇羽扇,仔细端详墙上的舆图。
“依臣之见,此次不妨从关中一带下手。如今大齐重兵皆驻守边境,关中地区相较于延州、环庆等地较为薄弱。且此地距大齐腹地不远,若能顺利拿下关中,便可长驱直入,直取京都。”
李元昊连连点头:“军师言之有理。那我们该派多少兵力?”
他对大齐人的才智向来佩服。
单说这张术,便是百年难遇的军事奇才。若非大齐不识金镶玉,让他白白捡了这个大便宜,还不知他西夏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每每思及此处,他便庆幸自己能够慧眼识珠。
他又想起刘正与石渊成,心中一阵恼意。
这两位被他俘虏带回的西夏将领,无论他如何礼贤下士,都不为所动。
更让他扼腕的是,不久前那刘正竟病逝了。那可是百年一遇的帅才,可惜啊!
张术略作思忖后道:“此次试探,可先派一万精锐骑兵,分两路出击:一路出鼓阳城,一路出刘蹯堡。若大齐反应迟缓、防御松懈,后续可增派重兵,全力进攻关中。若他们防御严密,则可及时收兵,另寻他策。”
李元昊抚着下巴,眼中闪烁着精光:“好,就依军师所言。先派前锋一探虚实,此次定要让大齐见识见识我西夏的厉害。”
“不过大王,行动之前仍需做好万全的准备。延州一役的损失犹在眼前,此次定要吸取教训......”
“那是自然。”
---
东宫·幽芷院
陈素素看着面前的汤盅,一时无语。
谢大人费尽周折,带来的就是这碗早已凉透的银耳羹?
虽说情意可嘉,但羹汤已凉,此时喝下去怕会不舒服吧;若再加热,滋味也不比刚出锅了。
一旁的知行见她嘴角抽搐,心下明了:这银耳羹定然是被这位素素姑娘嫌弃了。
“素素,把这个拿去热一热。”凤倾城指着桌上的食盒笑道。
陈素素提着食盒退下,知行也随她一同出去。
“咳嗽可好些了?”谢知遥在她身旁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
“嗯,好的差不多了。今日衙门不忙?怎来得这般早。”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凤倾城心中微暖。
“不算忙。过几日就是端午节,你可想去看龙舟赛?”谢知遥望着她依旧苍白的面色,柔声问道。
“会不会太麻烦?”凤倾城蹙眉。
若外出再遇刺杀,岂不是又要连累他人?
她不愿再有人因她丧命。已经有太多无辜生命因她而没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待在这方寸之地,免得多生事端。
“有何麻烦?一点也不麻烦。就这么说定了,待那日我来接你。”谢知遥不容拒绝地说道,语气坚定而又温柔。
凤倾城看着他眼中闪烁的亮光,含笑点头:“好。”
“可想听曲?我还从未为你抚过琴。”谢知遥不知如何才能让她开怀,只好顺着自己的心意一一尝试。
这调养身体,不妨先从疗心开始。
“来人,取一架筝来。”凤倾城
谢知遥净手焚香后,端坐在琴案前,抬眼望向凤倾城:“初一,你想听什么曲子?”
“《阳春白雪》......随你心意。”凤倾城唇角微扬。
她看出他今儿是一心要哄她开心,才别出心裁的要抚琴。
真是难为他了,堂堂吏部尚书,竟要焚香抚琴,只为博她一笑。
谢知遥轻轻颔首,修长手指落于琴弦,缓缓拨动。
悠扬琴音如潺潺流水,自指尖倾泻而出,在幽芷院中回荡。
初时琴音舒缓平和,似春日微风轻拂心田,让人渐渐平静。
凤倾城静坐一旁,微合双目,专注聆听。她脸上浮现浅淡笑意,神情渐趋放松。
随着琴音流转,谢知遥指法愈显灵动,曲调渐转激昂,恍若阳春白雪中的风过——花雨纷飞。
一曲终了,谢知遥并未停手。
又是一曲弹来: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