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内,晨光透过残破的朱雀门,洒在城南的校场上。
这片曾是北宋皇家禁军操练的场地,如今挤满了金军南路军的将士 —— 五万河南精锐列阵整齐,骑兵披着玄色马甲,马首挂着锋利的马刀。
步兵握着长矛,矛尖映着阳光。
弓弩手背着箭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箭簇。
完颜彀英骑着一匹黑色大宛马,马鬃梳得油亮,他穿着亮银色山文甲,甲叶上錾刻着完颜氏的族徽,腰间系着父亲完颜银术可留下的鎏金腰带,目光扫过将士时,带着几分与生俱来的孤傲之气。
“弟兄们!” 完颜彀英的声音透过校场的风,传到每个士兵耳中。
“陛下命我等率部奔袭济州,断那辛弃疾叛军的后路!想那叛军不过是些汉狗草寇,只是靠着偷袭赢了几场,就以为能抗衡大金啦?”
他猛地拔出腰间马刀,刀刃指向东方,“三日之内,咱们拿下济州!先斩守城狗头,献俘中都!有功者,赏银百两,封猛安!退后者,军法处置!”
“杀!杀!杀!献俘中都!” 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校场周围的老槐树叶子簌簌飘落。
完颜襄骑着马,跟在完颜彀英身侧,他年轻的脸上满是锐气,对着身边的副将道:“传令下去,先锋营由你统领,带五千骑兵先行,扫清济州外围的叛军斥候,我与元帅随后跟进!”
副将高声应诺。
完颜彀英勒住马,看向完颜襄:“小子,你年轻,锐气十足,可是你要记住 —— 叛军虽弱,却善设伏,那几战全是咱们轻敌中伏,所以沿途务必派斥候探查,不可冒进。”
这话虽带着叮嘱,语气里却依旧透着骄纵之心 —— 在他看来,叛军就算设伏,也挡不住他大金的 “铁浮屠”、“拐子马”。
完颜襄躬身应道:“元帅放心,末将省得。”
他心里却暗忖:陛下已在传信中言明义军的厉害,但是完颜彀英元帅却全然没放在心上。常言说,轻敌者必败,这完颜彀英元帅,怕是有点太瞧不上叛军了,只能小心为上啦。
校场边缘,几个汴梁百姓躲在墙角,偷偷望着阵中的金军。
一个白发老叟叹了口气:“这金狗是要去打辛将军的义军了吗,他们能顶住吗?”
身边的中年汉子攥紧拳头:“听说辛将军连破二十万金军,一定能挡住他们!俺们等着义军打回来,重归大宋!”
老叟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麦秸编的 “宋” 字小旗,藏在袖中 —— 这是他偷偷编的,盼着义军早日归来。
完颜彀英没注意到百姓的目光,他抬手一挥:“传我将令!全军开拔!”
号角声响起,五万大军如黑色潮水般涌出校场,朝着济州方向疾驰而去。
马队扬起的尘土,遮住了汴梁的晨光,也遮住了这古城里百姓的期盼。
与此同时,济州港的清晨,海风裹着麦香,拂过停靠在岸边的五百艘战船。
义军主力刚抵达港口,三万将士穿着深色战袍,整齐地列在码头,与李宝的水师、吴拱的淮西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辛弃疾仍旧穿着那件玄色皮甲,他快步走向码头中央的李宝和吴拱,老远就拱手笑道:“李元帅、吴元帅,一路辛苦!”
李宝穿着水师战袍,快步迎上来,握住辛弃疾的手:“辛元帅客气了!能与元帅并肩作战,是李某的荣幸!某今日定要助元帅拿下汴梁,让金狗知道咱们大宋军民的厉害!”
吴拱也上前一步,目光扫过义军将士的阵容,眼里满是敬佩:“辛元帅率领义军,以少胜多,大破金军十万精锐,吴某早已敬佩不已。陛下命吴某带军支援山东,吴某定守住济州、济南,为元帅奇袭汴梁稳住后路!”
辛弃疾道,“既如此,那就多谢二位元帅啦!”
三人走到码头的舆图前,辛弃疾指着汴梁的位置:“闲话不多说,贾瑞将军正在加固城防,稍后会赶来。多谢二位来援,如今已耽搁数日,徒单合喜想必已从中都出征,咱们需尽快出发,火速奇袭汴梁减轻河北压力。”
“吴元帅,山东之地就交给你了 —— 若完颜彀英来攻,请务必缠住他,为咱们争取时间。”
吴拱躬身应诺:“元帅放心!吴某定守住山东,不让金军前进一步!”
他从亲兵手中接过一面 “吴” 字帅旗,递给副将:“你率五千将士随我去济南府坐镇支援各路,余下五千将士驻守济州,听从贾瑞将军调遣!”
不多时,贾瑞率领济州守军赶来。
他穿着粗布短褂,脸上带着风尘,见到吴拱,连忙拱手:“吴将军!济州盼援军久矣!城内粮草已备好,城防也加固了,就等将军来!”
吴拱拱手道:“贾将军辛苦了!咱们现在就去查看城防,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两人带着亲兵,朝着济州城而去。
沿途的百姓们早已闻讯赶来,有的捧着麦饼,有的提着水囊,围在队伍两侧。
一个老妪拉着吴拱的战马缰绳,递过一篮煮熟的鸡蛋:“将军,俺这老婆子没别的本事,这点鸡蛋你们带着,打退金狗,俺们给你们摆庆功酒!”
吴拱翻身下马,双手接过鸡蛋,躬身道:“大娘放心,吾等定不辱使命!”
百姓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孩童们举着 “宋” 字小旗,跟着队伍奔跑,嘴里喊着 “将军必胜!义军必胜!” 的口号。
阳光洒在队伍身上,映着将士们坚定的脸庞,也映着百姓们期盼的眼神 —— 山东的安稳,此刻全压在这支援军身上。
济州港的午后,风渐渐大了起来。
辛弃疾和李宝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望着即将启航的水师和义军。
五百艘战船已做好准备,船帆升起。
义军将士们陆续登船,水师则有的在搬运火油,有的在检查弩机,有的则对着岸边的百姓挥手。
辛弃疾走到船舷边,对着将士们高声道:“水师兄弟们!咱们今日合作,奇袭汴梁!那汴梁曾是大宋的故都,是咱们汉人的根!金狗占了它这么多年,今日,咱们要把它夺回来!”
他拔出腰间的横刀,刀刃映着阳光,“拿下汴梁,不仅能报仇雪恨,更能让天下人知道,汉人不会屈服,大宋不会灭亡!”
“夺回家园!复我大宋!” 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盖过了海浪声。
李宝走到辛弃疾身边,举起腰间的弯刀:“辛元帅放心!水师已备好火油、弩箭,沿途若遇金军战船,定将它们烧得片甲不留!”
他转身对着水师将士下令:“各船注意!一队在前开路,二队护左翼,三队护右翼,旗舰居中指挥!启航!”
号角声响起,战船缓缓驶离济州港。
岸边的百姓们挥舞着手臂,高喊着 “元帅保重!早打胜仗回来!”
孩童们追着战船奔跑,直到战船消失在海平面尽头。
辛弃疾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汴梁方向。
李宝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杯水:“辛元帅,咱们预计三日后抵达汴梁外的黄河渡口,到时候趁夜突袭,定能一举拿下城门。”
辛弃疾接过水杯,点头道:“李元帅,既如此,某就让将士们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准备迎接大战!”
战船在大河上航行,海风扬起船帆,阳光洒在甲板上,将士们的脸上满是斗志。
远处的水鸟正在跟着战船飞翔,仿佛在为这支正义之师引路 —— 一场决定中原命运的奇袭,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