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长风听雪

首页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亿万盛宠只为你 男儿行 江山美色 调教太平洋 青鸾乱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崛起之第三帝国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长风听雪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全文阅读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txt下载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99章 各处动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宋瑾听到苏温言的话,先是一楞,而后脸上便露出了一个笑容,看着苏温言挑了挑眉头,一脸感兴趣的问道:“苏卿,依你所见,这事情应该怎么做?”

宋瑾话音刚落,殿内众人目光再次聚焦于苏温言。

他略一沉吟,上前半步,声音沉稳有力:“官家,商人所求之名,需是体面且能传世者。寻常赏赐不足以动其心,需得让这名头与家国大义相连,既显其功德,又不逾礼法。”

“哦?具体说来。” 宋瑾身子微微前倾,显然来了兴致。

“臣以为,可设‘助国义商’三等爵位 —— 上等赐‘忠惠伯’虚衔,赏鎏金腰牌,准予其子弟入国子监旁听;中等授‘诚义子’称号,赏御笔亲题匾额,许其在商铺悬挂;下等赠‘善济郎’名帖,免其三年商税。” 苏温言语速不急不缓,将盘算许久的章程和盘托出,“且捐粮数额需明码标价,上等需捐粮万石,中等五千石,下等三千石。如此一来,商人既能凭钱粮换得名望,朝廷也能按需筹粮,公私两便。”

“虚衔?” 魏林忍不住插言,语气中仍有疑虑,“若只是虚名,恐难让那些巨商动心。”

苏温言转头看向他,目光锐利却不失恭敬:“魏尚书有所不知,商人虽富,却常被士人轻视。这虚衔虽无实权,却能让他们摆脱‘市井之徒’的标签,其子弟更能沾染书香,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之物。至于御笔匾额,对商铺而言更是千金难买的活广告,日后生意必定更加兴隆。”

孙元良也附和道:“苏指挥使所言极是。臣听闻京中最大的锦记布庄,东家为让儿子进私塾,曾愿捐银千两而不得。如今只需捐粮五千石,便能入国子监旁听,这般诱惑,他们断无拒绝之理。”

宋瑾闻言连连点头,手指轻叩御案:“好一个‘名利相连’!苏卿此计甚妙,既不伤国本,又能筹得粮草,还能让商人感念皇恩。” 他略一思索,又道,“御笔匾额朕亲自来写,鎏金腰牌让工部加急打造,务必精致体面。”

“官家英明。” 众臣齐声附和。

正此时,苏温言又补充道:“臣还有一议。为防商人虚报数额、以次充好,需派专人督查捐粮事宜。可令户部与兵部联合组建‘督粮署’,由臣亲自带队,逐一清点核验。同时,将捐粮商人的姓名、数额、所获头衔刻于‘助国碑’上,立于朱雀大街,让万民瞻仰。如此一来,既保粮食成色,又能让商人名利双收,更能激励其他商户效仿。”

“此议甚妥!” 宋瑾拍案叫好,“就依苏卿所言,孙尚书,你即刻拟旨,昭告天下;魏尚书,着吏部配合督粮署抽调人手;其余各部,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众人齐齐躬身领命,声音震得殿梁微微作响。

魏林望着苏温言挺拔的背影,心中虽仍有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这计策的精妙。

他暗自盘算,自家名下的粮铺或许也该捐些粮食,若能得块御笔匾额,既能堵住他人之口,又能从中拿到些许好处,倒也不算吃亏。

.....

在众人讨论之后,这一件事情便在第二日的朝堂之上,被萧良臣当着百官的面,给提了出来。

有着萧相以及六部尚书的提醒,下面的百官也知道此事已经成了定局,改变不了什么,于是便也都同意了下来。

而就在所有人同意的下午,诏令便颁布了下去,整个京城之中的商户都沸腾了起来,纷纷向着方法为朝廷捐粮。

朝廷自然是都接纳了下来,不过几日的时间,粮草就已经筹措了一万五千石。

秋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京郊的官仓之上,将晾晒在空地上的谷穗镀上一层金辉。空气中弥漫着新粮的清香,伴随着驴车轱辘碾压石板路的 “吱呀” 声,还有督粮署吏员清点粮食的吆喝声,一派忙碌景象。

苏温言身着墨色锦袍,腰间系着鎏金双鱼佩,正站在粮仓门口核查账册,指尖划过 “李氏商会,捐粮一万五千石” 的字样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清脆的女声。

“世子殿下,金安。”

苏温言闻声转身,只见一名身着月白色襦裙的女子俏立在不远处,乌黑的发髻上仅插着一支碧玉簪,素净的面容上带着浅浅笑意,手中提着的食盒还冒着袅袅热气。

他眉头微蹙,脑海中飞速检索着相关记忆 —— 李氏商会、捐粮一万五千石、李定之女.....两息过后,他才恍然记起对方身份,脸上随即绽开和善的笑容:“李小姐,好久不见。”

李若兰原本还略带忐忑,怕自己只是三年前曲江宴上惊鸿一瞥的过客,早已被这位声名鹊起的苏世子遗忘。

此刻见他准确叫出自己身份,眼底瞬间闪过一丝惊喜,她捂着嘴轻笑起来,声音如清泉叮咚:“没想到苏世子还能够记得草民的名字,真是令我受宠若惊。”说话间,她微微屈膝,行了个标准的万福礼,举止端庄得体。

苏温言摆了摆手,目光越过她,望向身后绵延的驴车队伍。

每辆车上都盖着青色粗布,掀开一角便能看到饱满的稻谷,吏员正拿着木斗逐一称量,米粒簌簌落入斗中,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不由感慨道:“没想到,你们李氏商会居然会一次性捐出这么多粮食。一万五千石,足够我们用很久了。”

李若兰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着自家商行的伙计们有条不紊地卸粮,语气轻柔却坚定:“这也是想着帮帮世子还有朝廷。家父常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今叛军在北境作乱,若真让他们攻进京城,我们这些仰仗京城安稳做生意的商人,又岂能独善其身?倒不如趁此机会,为家国出一份力。”

她说这话时,眼神清亮,没有半分商人的市侩,反倒透着几分家国大义。

苏温言闻言,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敬佩。

他原以为李氏商会捐粮,不过是为了那些虚名和一点小利而已,却没想到李若兰一个女子,竟有如此见识。

他微微颔首,语气诚恳:“这次便多谢李小姐了。朝廷的赏赐,工部正在赶制御笔匾额,不日便会送到李氏商会府上,至于免三年商税的文书以及国子监的旁听名额,我会让户部尽快拟好。”

“不必客气,世子殿下。” 李若兰浅浅一笑,没有丝毫借机攀附的意思,“这些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眼下粮仓事务繁忙,我便不打扰世子了,先告辞了。”

说罢,她再次屈膝行礼,提着食盒转身离去。月白色的裙摆随风轻扬,宛如一朵淡雅的梨花,在喧闹的粮仓中留下一道清丽的背影。

苏温言挑了挑眉,目送她远去,眼中多了几分探究。

他此前虽听闻李定有个女儿聪慧过人,常帮着打理商会事务,却未曾想她不仅有商业头脑,更有这般格局。看来这京中的商人,也并非都是只知逐利之辈。

他收回目光,看向账册上“李氏商会”四个字,指尖轻轻敲击着纸面,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念头 —— 或许,日后朝廷与商人打交道,这位李小姐,会是个不错的桥梁。

不过苏温言也只是在脑海中稍微思索了一下,便不再考虑这些,如今还是好好筹措粮草才行。

有了李氏商会的打样,其余京中的大商会也是纷纷表态了起来,表示支持抵御叛军的行动。并且王公贵族手中的商户,也纷纷捐出了不少粮草。

一时之间,京中缺粮的情况一下子便得到了好转。

北辽王府的议事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苏瀚翎棱角分明的脸庞。他手中捏着那道染着明黄绫边的诏令,指尖轻轻摩挲着“勤王”二字,眼底没有丝毫意外,反倒掠过一丝了然。

早在三日前,他便收到了苏温言派人快马送来的密信,信中详述京城粮荒与叛军异动,字里行间想要表达的意思,他这位父亲又怎能不懂。

“王爷,朝廷诏令已到,是否即刻点兵?”抗纛大将邹柏魁粗哑的声音打破了厅内的寂静。

他身材魁梧,肩宽背厚,此刻正双手按在腰间的佩刀上,眼中满是跃跃欲试。

一旁的北辽振威中郎将陆锦则手持陌刀,刀身斜倚在地面,寒光透过刀鞘缝隙隐隐外泄,他虽未言语,眼神却坚定的落到了主位上的北辽王身上。

苏瀚翎将诏令轻轻放在案上,起身走到窗边。

窗外,北境的秋风正卷着枯叶呼啸而过,庭院中那棵老槐树的枝干光秃秃的,尽显萧瑟。

他沉声道:“温言早有预料,本王已让军需营备好粮草,战马也喂足了精料,就等这道诏令了。”

他顿了顿,转身看向二人,语气坚定,“传本王将令,命玄甲卫全体,白袍游骑一千,以及朔戎卫随本王出征,目标 —— 琼京!”

“得令!”邹柏魁与陆锦以及一众北辽将领齐声应道,声音震得屋顶的瓦片微微颤动。

半个时辰后,北辽城外,北辽军营的校场上,五万铁骑如黑色洪流般汇聚。

苏瀚翎身披玄铁铠甲,甲片在秋日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腰间悬挂着那柄伴随他征战多年的长刀,刀柄上的缠绳早已被岁月磨得光滑。

他翻身跃上通体乌黑的战马,手中马鞭一扬,高声喝道:“将士们!京城危急,官家有召,我等身为大乾将士,当以血护家国,随本王南下勤王!”

“勤王!勤王!”五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音响彻云霄,震得远处的山峦都隐隐回响。

邹柏魁扛着那面绣着“北辽”字的北辽大纛走在最前,黑紫色的旗面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如同燃烧的火焰;陆锦则扛着陌刀与苏文杰苏沛武两人并行跟在苏瀚翎之后。

队伍出发时,朝阳恰好从东方地平线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却丝毫冲不散那股肃杀之气。

铁骑奔腾,扬起漫天尘土,连绵数里的队伍如同一条黑色巨龙,沿着官道向着南边疾驰而去。

北辽境内,百姓看见离开的队伍,心中不由的为他们祈祷。这些人之中,也许有他们的儿子,有他们的丈夫,有他们的兄长,总之,他们都是北辽的亲人。

苏瀚翎勒住马缰,回头望了一眼渐渐远去的北辽城,而后又看向了正前方。

口中喃喃道:“儿子,你在京城稳住局面,为父这就带援军赶来。待平定叛军,咱们父子再好好聊聊。”

他轻轻拍了拍战马的脖颈,调转马头,马鞭再次扬起,“加速前进!早日抵达京城,护我家国!”

黑色的铁骑再次加速,蹄声如雷,朝着京城的方向,不断前行。

.....

就在乾朝准备的时候,湘王也没有丝毫闲着,北湘军队一刻不停,向着西宁不断推进,蚕食着西宁的版图。而西宁各处的地方守军,也在北湘的攻势下,纷纷投降,各地的县令,有的投降,有的被湘王下狱。

一时间,整个西宁也几乎尽数被湘王收入囊中,同时,湘王的军队继续向前,向着广宁关前去。

广宁关,是大乾防备罗斯的第一个关卡,此刻沉寂多年的罗斯帝国,也再一次忍不住露出了他们的爪牙。

十万大军,陈列在广宁关外,虎视眈眈的看着这个阻挡了他们数百年的关隘。关外只有两里的位置,十万大军的营帐已经被搭建了起来,攻城器械也在有条不紊的制作。

楚岳与自己儿子楚江槐立在城墙之上,看着下方数量众多,一眼望不到头的军队,心里渐渐的沉了下去。

此刻的他们,对于能不能守住已经没有了把握,他们现在就如同孤悬海外的小岛一般,被北湘与罗斯包围在这个地方,不能够动弹。

“父亲,我们应该怎么办?”看着下方的军队,楚江槐不由的询问起自己的父亲。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剑徒之路 恶毒女配 逆战狂兵 新白蛇问仙 武道凌天 强势占有,慕少情难自控 美女总裁的极品高手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校花之贴身高手 寻常书 我的沙漠星,每天都在疯狂爆兵 为奴 神秘老公,太危险 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满唐华彩 明末风云:开局卖掉辽阳城 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 大宋小农民 大唐最牛女婿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 穿越大康王朝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游龙戏唐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重生之项羽崛起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最近更新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 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帝业从捡垃圾开始 五世同堂记 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 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 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 重生1949海外争霸 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 再造山河三十年 靖康逆转:易枫传 大明博弈 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 梦主:从拾荒开始 朕的大学时代 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 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长风听雪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txt下载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最新章节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