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首页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末边军一小兵 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 雄霸蛮荒 绣色可餐 老身聊发少年狂 快穿,渣儿!给你点颜色看看 快穿:珍爱生命,远离极品 (修真)破戒 在斗罗大陆玩王者荣耀 青云仕途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21章 药草喻品第五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药草喻品第五

这品经文里,佛讲了三千大千世界的风雨、山川、大树、草木、土地等等,以此比喻修行人的等级、境界、心地。佛经上讲的雨和地,都是比喻我们的真实智慧,指圆顿大法。雨是能润能化;地是能生能长;树呢,分为大树、中树、小树——大树是比喻别教法,中树比喻通教法,小树比喻藏教法等等;药草呢,有双重含义,既指普通的树木花草和普通的众生,又比喻修行人回小向大,进入菩萨道修行。要注意,此处特指为摩诃迦叶当机说法,又把摩诃迦叶喻为是药草。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只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

诸大弟子:就是前面的目犍连、迦旃延等。那么这几个人一起请法,即使一个人讲,也是表达的他们共有的这种心态。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统统包含在内。善哉善哉:赞叹摩诃迦叶像佛一样,打比方来说法。真实功德:不光《法华经》真实,是把在过去五时说法中佛所讲一切经典,统统「万法归一」,统统「会权归实」——具体是讲人、天、声、缘、藏、通、别,这七权归实。一实一乘化为三乘,一乘说为七方便。这就是真实功德。

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只功德:摩诃迦叶他们在见道位,就已经明白如来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无所不能,往事经过无量劫仍能现出来,未曾有之事,我们还可以搞想象发明创造。有其事必有其理,有其理必有其事。如果对这个法深信不疑,你就见到如来无量无边阿僧只功德。在圆教初住位的菩萨,将来一旦回归佛土,比方说是进入中阴身(实际上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中阴身),他能像佛一样示现无量色身三昧。将来我们在破除了我执以后,完全是随心所欲,再也不会在六道里轮回执着。只要你愿意,即使落入地狱,你一念变天堂,马上就出现。要好好用这个心,太重要太重要了,这就是破天机。为什么《楞严经》在灭法时代首先遭到灭顶之灾啊?因为它破了天机。

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有些同修问:「众生既然是无边,能不能度尽啊?如果能度尽的话,怎么讲无量无边啊?」众生无边,我们智慧也是无边嘛;你有无量烦恼,我也有无量智慧。但是具体讲什么时候能度尽,我也不知道。

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诸法之王:佛是人中人、天中天、鬼中鬼、风中风、雨中雨,他无所不知。他证得万法无非自己的法身真常,所以叫「诸法之王」。他与诸法皆得自在,诸法都是自己。不要把他当成山大王,那是曲解如来义。若有所说,皆不虚也:真正懂了《法华经》《楞严经》,戏论法是不是如来法呀?没有哪一句话是虚妄的,都是真的,叫「一真一切真」。你如果讲那个白骨精是假的话,阿弥陀观世音是不是假的?一假一切假。

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根据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众生的根机,随宜而说。「演说」就是说法的技巧,重在善于打比方。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无分别不妨分别,但分别还能回到无分别,所以「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一」就是不二,无量即一,一即无量;就是广大深远,无法不「切」,相互之间都是圆融圆满圆通,「切」是契合之义;「智」就是《楞严经》讲的「离一切相」;「地」就是《楞严经》讲的「即一切法」,任何一个法,它都有一个真实的处所。

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归趣」,万法归一,万法皆是一个念。你不能把「一切诸法之所归趣」解释为又是什么六道,又是什么三恶道,又是什么泥巴瓦块,那是分别法。归趣就是一个念,这是坚定我们的信念,也可以叫作随缘不变,不变的就是一个念。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我们平时是浅心、妄心,搞种种分别法。「深心所行」就是一实地,是一个念,都是一个阿赖耶识在变现。你的念、我的念、他的念有没有国界?有没有省界、县界、家庭界?有没有人界、天界、鬼界啊?统统没有啊。十方三世有情无情都是从一念而出,这叫「深心」。修心贵在回光返照。我们现在都随波逐流往外看、往外想,就不知道想想:这个能看的、能听的东西从哪儿来的?从心里来的。在没有听没有看之前,它有没有形相啊?虽然没有形相,它在不在啊?在。既然没有形相,我的这个东西,你的那个东西,他的那个东西,能不能分开啊?(不能)。这叫「一切众生深心所行」。所以「通达无碍」,是不是都回归到一个本体了,是不是「通达无碍」了?在凡在圣,有情无情是不是就一个东西啊?把这个「心结」一解开,你当下成佛,当下了生死。

又于诸法究尽明了:「诸法」一解一切解,怎么「究竟明了」啊?万法就是我一个念变现的,而且万法当下就是我一个念。孙悟空变成了茶杯,茶杯当下是不是就是孙悟空呐?那么孙悟空,他同时变茶杯,变话筒,变经本,变手套,这一切的东西当下是不是就是孙悟空啊?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众生本具「一切智慧」,佛不开不示,我们不能知之,因为佛是过来人。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三千大千世界:指众生世界。太阳系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在须弥山脚有一重香水海,然后一重金山。这个香水海和金山,都是围绕须弥山脚一圈。这样一重香水海、一重金山,一共是七重。在第七重金山外面是第八重海,叫咸水海,也叫苦海,咸水海之外就是铁围山。须弥山四周的国土,东部是东胜神洲;西部呢,叫西牛贺洲;北部呢,叫北俱泸州;我们在南瞻部洲。那么在须弥山的半山腰,是四大天王的国土。东方是持国天王的国土,叫「黄金埵」;南方是增长天王的国土,叫「琉璃埵」;西方是广目天王的国土,叫「白银埵」;北方是多闻天王,叫「水晶埵」。半山腰呢,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围绕须弥山而转,满天的这个虚空有无量的星星。山顶是第二层天忉利天天王和三十二个小天王的国土。再往上是「虚空天」,跟这个须弥山已经不是一片国土了。第三层天往上是依虚空而住。

山:比喻地水火风四大和合之色身,指「色阴」;

川:比喻「受阴」。我们一睁眼睛是不是感觉外面有东西呀?心对外界的第一感觉就是「受阴」。为什么以「山」来比喻「色阴」呢?它有形相,是坚固的物体,我们容易感觉到。「川」是山与山之间的平地,那个平地在下雨的时候有水,雨停以后它就可能变成干地,但似干似湿。就像「受阴」一样,有时感觉到有东西,或感觉到没有东西。比如眼睛睁开感觉到亮,闭起来感到暗。

溪:山涧的小河流,是不是弯弯曲曲的?它比喻「想阴」。我们的思想意识有时候是不是弯弯曲曲的?讲话不愿意直来直去,有时半明半暗的。这个「想」就是「受阴」感觉到以后——比如说感觉到亮了,觉得这个亮光很强——变出了第二念以后,它就是思想,叫「想阴」,它已经在分别了。「受阴」只有第一念分别,「想阴」的分别是无量的。

谷:两山间的夹道或两山之间。「川」与「溪」限于山与山之间的地面;「谷」呢,是上面的虚空空间,这是比喻我们的「行阴」,也就是第七识灵体。

土地:比喻「识阴」,「识阴」就是阿赖耶识仓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意识心是即生即灭,时过境迁就没有了,所以六种意识心它没有实体。但没有实体是方便说——如果没有实体就好了,你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谁也不会记你的帐,你不会受果报,你不吃白不吃,不玩白不玩,好好地玩;但是没有实体也糟了——你今天在这儿听经是白听,我在这儿讲经也是白讲,因为讲了以后又没有了,所以它并不是没有实体,这是佛的方便说,它永远都不会销亡。那么我们又感觉不到它哪里去了,其实它就跑到「识阴」到这个种子仓库里去了,是通过「行阴」,也叫「传达识」而跑进去的。那么我们将来轮回,又由第七识从第八识里选择一个已经成熟、占主导地位的这个种子来决定,你是做人、做天、做鬼、做畜生,成佛成菩萨也是这样。

明白这个道理,就懂得怎样行持好这一辈子,怎样抓住当下。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讲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情、动的每一个念,都保存在仓库里,永远都不会消失。佛讲,我们生生世世造的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之业,如果有形有相的话,尽虚空遍法界都没有办法容纳,幸亏它无形无相。但是生生世世跟随我们,不相舍离。所以特别是修行人呐,想成佛的人呐,明白这个道理何等重要啊!便宜真是给我们占光了!你这一念心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一念即成佛成菩萨。那么过去世造的种种业,可以成为你与广大众生结缘、帮助他们、教化他们这种媒介。所以佛要来教化我们,就是因为生生世世跟我们结下了善缘恶缘和佛缘等种种缘分,缘分在这里呀!所以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抓住当下,行正业、行佛业、行菩萨业。佛法讲三世因果报应,我们今生都是来酬业的。许多人把今生今世能发多少财、做多大官,看成是今生今世的劳动成果,这是迷惑颠倒。我们今生今世做的一切,在来世才能回报,因果通三世。

有人讲:「我哪有时间来学佛啊?我要挣钱,我要养家糊口啊!」你错了,你今生今世的福报前生前世早已定下。你要想既解决今生今世,又解决来生来世,你发大心修行正法。你的财产是前世布施供养的回报;你的健康和长寿是你前世不杀生、放生的回报;你聪明智慧能够管理国家、管理企业,是你前世听经闻法的回报;那么我们种种生老病苦,是前世杀生啊、偷盗啊,做种种有损于社会公德、人伦道德之事的回报。苦与乐这两种果报交织在一起,都与我们的修行密不可分。

发大心修行之人,不仅修来世,而且可以改变今生,用变数来改变定数。比如决定你今生今世当个什么县长,决定你今生今世能过七十岁,财产是一百万。如果你不学佛法,你怎么样都改变不了这个定数;那么你通过发大心,可以把今生今世的这个福报改得更大,增加寿命、减少疾病、增加财产,这是肯定的。再比如说你今生今世可能要被汽车撞死,你发了大心以后给你一条命,断你一条腿可能就了事了;你如果功德很大很大,可能做一个噩梦,被汽车撞一下,你就报掉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要好好发大心修行,都有诸佛菩萨护法神明在冥中来加持来管理。

所以,「山川、溪谷、土地」来比喻我们的「五蕴」之身。它被一切的烦恼习气所依靠,所以就造成我们生生世世轮回受报;而它的智慧功德,我们连亿万分之一都没有用起来。《楞严经》第九卷讲到,我们到一定的境界时,眼耳鼻、指甲、汗毛孔、皮肉筋骨、心肝脾胃,都有主人出来讲话开会。你只要会用心来控制色身,它就能够腾云驾雾,可以千变万化,这都是我们的本能啊!可是我们现在就是可怜地执着一点名闻利养。

所生卉木丛林:「卉」指华草的总称,「木」是树木的总称,「丛」就是草丛,「林」就是树林。及诸药草:比喻种种的有情众生。在后面讲的大树、中树、小树,是指菩萨等级;这里是佛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一切众生同时说法。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就是森罗万象,千变万化。「名色」:「名」就是假名,「色」就是实法。假名固然是各异,实体是不是也各异呀?虽然都是色声香味触法,但是各人配比的比例不一样呐。

「名色各异」,为什么会「异」呀?就是由我们各人你脑袋怎么想、嘴巴怎么讲、手脚怎么做来决定你配比的比例、成分不一样;那么配比的比例成分不一样,就决定我们受不一样的果报。所以要明白我们现在修行就是在决定我们未来:是做富人,还是做穷人、贱人,还是做二十八层还是十八层天人,还是做一个流浪狗,还是做一个宠物狗,还是成什么样的菩萨,就是靠我们现在给自己配比材料。大家明白吗?所以「命自我立」啊!我们要懂得抓住当下。同样是人,我们这里面的「色受想行识」的配备的比例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呀,我们要抓住当下呀!这是不是跟师父讲的《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第二关对起头来了?「名色各异」,实际上就是讲「非同非异」。

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佛前面列举了这么多万法,是一种前提。有一片大雨,看各自怎样面对这个大雨。「密云」:「密」是表佛之智慧无穷无量,不可思议,用凡夫心难以洞察。实际上就是真心本来面目拥有无量的智慧,而众生却在迷惑颠倒之中。「非密而密,非深而深」,深浅都是我们自己。「云」表慈悲心——诸佛出世就是为了教化众生。诸佛出世是我们自己的本体要来救护我们自己。「弥布」:「弥」是弥漫之义——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量周沙界,竖穷三世,无时无处无事不是我们自己的真心体现。可是我们却不觉知。看到一个烂泥巴不喜欢,看到个石头觉得讨厌,其实都是我们自己;乃至同修之间为一点点事情都能闹得不可开交。「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这里的「三千大千世界」是娑婆世界,以此比喻尽虚空遍法界。「一时等澍」:它是平等地来供养山河大地;「澍(shu)」同注,灌注之义。

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泽」是雨露;「普」就是普遍,一个不漏;「洽」是融洽、满足之义。老天爷下雨绝对不会说:「这个地方太干,多给它下一点。这里有水,就不要给它下了。」它是平等供养,好好理解。「雨」和「土地」一样表圆顿大法,它是平等心,下面的这些树木花草根机不一样。

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这段经文呢,是把小中大之根茎叶来分别来对照。所谓「根」,表信、信心;「茎」表戒律;「枝」表定力;「叶」表智慧。所以「根茎枝叶」表信、戒、定、慧。戒定慧由「信」而有,无「信」不立。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这里的「小」是比喻人天道;「中」是表二乘阿罗汉、辟支佛;「大」呢,表菩萨。

这一段经文是比喻一切的有情无情众生。老天爷下雨,是比喻佛对一切万法开示「如来藏」真义。下雨是平等供养佛法,比喻佛在天人大众之中一音说法,教化众生,都是以平等心法供养。而下面讲「随上中下,各有所受」,虽然佛平等心供养,但是众生根机不一样,所以它所接受的那种情况也不一样,这就是叫我们要把持好我们的心态。

一云所雨: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从质量讲都是一样的,要甜都是甜的,要咸都是咸的;一个从数量来讲,降水量都是一样的,这叫「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这个「种性」,如果从树木花草来讲,根茎力量大小各有不同,是表各人用心都不一样。由于性质不一样,它生出来的颜色一样不一样?大小形状一样不一样?可是老天爷供养的雨是不是一样呐?有智慧的人就应该明白了。「华」就是开花;「敷」是成就;「华果敷实」就是讲成就了事实。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同样一块土地能长出各种不同的树木花草。土地是平等的,雨也是平等的。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共一个阿赖耶识,(以气球手套示之)所有的东西是不是从这里(气球手套的空心)生出来的?这个拇指又短又胖,小拇指又小又瘦,是不是皆由「一地所生」呐?我们各人的第七识是不是都共一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有没有任何的国界障碍?什么众生都有,你是不是自己可以自由地选择啊?为什么释迦牟尼他能成为释迦牟尼?为什么我们就是众生?只看你怎样选择。我们当初平等地出来,平等沦为众生,那么现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化现成肉身佛,是不是又平等地教化我们呐?可我们在生生世世的遭遇平等不平等呐?那不平等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还是佛菩萨的问题呀?所以佛法里讲「命自我立」呀!佛法是平等供养,我们的根机都是一个根机,这就看各人用心。这个法可重要啊!所以通过看〈药草喻品〉,你就应该懂得怎样用好佛法这个药草来治你的病。从「本」是「一地所生」,从「末」是「一雨所润」,每个人都具足平等的条件。所以佛菩萨随时在接引我们,主意就由我们自己拿。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了,你高枕无忧。

而诸草木各有差别:同样修行人,也各有差别。《法华经》第十七品讲的,同样听了〈如来寿量品〉,有人证到初果罗汉,有人证到住位菩萨,有人证到回向位,有人证到十地位,还有证到等觉。可不一样呐!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盘者令得涅盘,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佛证金身,他把自己大说小说已经自在无碍,这就显示佛的威力。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你们还不赶快过来听我说法?该强的时候很强。该软的时候呢,就好像跪下来求我们:「《妙法莲华经》好啊!你不听我的话你要吃亏啊!」佛软硬兼施,用心良苦,无非就是叫我们来听经闻法。

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盘者令得涅盘:你看,斩钉截铁,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如果我们现在这样讲,你来读《法华经》,明白「如来藏」的道理,就是「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盘者令得涅盘」,这是对应「苦、集、灭、道」四圣谛而言。「未度者令度」,令其离「苦」;「未解者令解」,令其明白所受苦之「因」,知道了因就会有对治的办法;「未安者令安」,安于正法,安于「道」谛;「未涅盘者令得涅盘」,就是「灭」谛。你明白一个「妙法莲华」,这四种功德当下具足。

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有「今世后世」,就有十方万法。你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就真实知道你的本来面目,叫「如实知之」。你的本来面目就是万法,都是「我」一个念所变现。这些话要作为口头禅,作为座右铭,时时提起观照。

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一切知」,无非是「一心三藏」。「一切见者」,「见」解释为「证」。佛证金身、法身,十方法界一切万法没有他不知道的,因为他已经证道。「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是十八不共法中的「三业随智慧行」。「知道者」,是意业随智慧行;「开道者」,身业随智慧行;「说道者」,口业随智慧行。时时、事事、处处,都是自性流露。圆顿大法讲是讲三业随智慧行,其实你只要做到一业随智慧行,其它二业是不是自然就随智慧行了?它是圆融的。

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来干什么?听法。佛出世间就是讲经说法。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佛教化众生,首先用「意轮」鉴定众生根机。当然不是一个一个来,是观察整场法会的。一般地,相同根机的众生自然而然就能聚集到一起。阿赖耶识这个系统程序会自然调理。比如一百个人在一起,绝对不会所有的人同时拥挤到一个厕所去。冥冥中一种力量在调理,普天之下都是的,就这么不可思议。

佛就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化身,出来告诉我们自己的真实情况。他从那里过来,带个信给我们,是这么回事——你们要明白呀,我们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以为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有时不一定就是你自己在想。比如我们要想做什么坏事的时候,想到诸佛菩萨、天人鬼神大众,众目睽睽,你这个心是不是收敛呐?你不要以为没有人看到。

我们从出生那一天起呀,就有两个神明昼夜跟随,当本期生命结束的时候,到了我们该去的那个地方,专门有个大镜子,叫孽镜台——把你这一生的事情全部显示在那里,给你一个思考、反省的机会。据说我们每个人的全部档案资料,都存在第二层天的阿卡西图书馆。在中阴身期间自己都可以调出来看一看,你无量劫以来到底干了些什么?

皆令欢喜,快得善利:佛是良苦用心呐,费尽心机,而且要让接受教育的人感到欢喜。「快得善利」:很快就能成就道行。当年讲四十一年的小法,与我们无量的时空生命相比,是不是很快呀?最后八年又归入大法。我们这个「快」,是相对于修其它法门人而言更快,一步登天。严格地说,我们已经很惭愧了,你现在成佛都晚了,你还等待什么呀?现在这个世界千变万化,人命在呼吸之间。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想,我明天早上就要死,我现在该怎么办?作如是的观照,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你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你越推事情越多。

就有这样的人呐!说是媳妇坐月子,回去照顾几天。实际呢,现在几年了,可能孙子七八岁了,影儿都不见了。然后又变成几年:哦,等小孙子上了幼儿园;等小孙子大学毕业,然后再给他抱孙子的孙子。你越不丢下越丢不下,事情越来越多。你现在放下家庭放下儿女,今生能够了脱成就,你能帮助他们生生世世。否则你这一世帮不了多少忙,那么未来世呢?大家都一起完蛋。更何况我们还有生生世世父母儿女的生生世世,要想明白,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当下。你抓住了当下,功德无量。这是大慈大悲、大孝大顺。因为这个法是「快得善利」之法。

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上面是「意轮鉴机」,这里是「口轮劝诫」。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当下安稳。「现」就是现在;这个「世」就是当下一念,当下解除对死亡的恐惧。一个人如果不怕死的话,你已经解脱了一大半。「后生善处」这是来世的果报。「善处」一定是佛土。「以道受乐」:凡是明心见性之人,他生生世世都是大福报,或者在天上,或者在佛土,或者到人间。他生生世世都不会退转,「以道受乐」。你没有明白佛理,只知道念佛、拜佛、行善、积德,也能得到大福报,今生今世就能健康、长寿、发财,来生来世做贵人富人,但是超不过第三世,佛法里叫「三世冤」。往往这些官位很大、腰缠万贯之人,他看不起念佛人,因为这一念心他来世必受恶报,这叫痴福。有智慧的人不修人天福报。

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法有大小,闻小法也能慢慢离开烦恼习气和障碍,渐渐入道;闻大法你当下「离诸障碍」。

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佛反反复复打比喻,就是要令众生想明白。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不要忘记了把我们的心量打开。诸佛说法跟一云一雨道理是一样,关键在于众生要信、要解、要悟、要证。「佛不度人,唯人自度」。迷惑是你们自己的根性问题,不要去怨天尤人。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

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盘,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

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

一相:就是「一实相印」。用实相来讲:「无相之相」、「无不相之相」、「无相无不相之相」。用「如来藏」来讲:即「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真实理体。你怎么样讲它都是这个样子。一味: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以它指导我们修行。

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这三个名相又是在分别解释修行的原则次第。它们通小通大,通凡通圣,我们按照圆顿大法来解释。「所谓解脱相」,造业当下就是解脱,业障本来空。你明白了「一心三藏」,是非、好坏、圣凡、有情、无情、善业、恶业,当下都是这个念。你懂了,深信不疑,当下就解脱;在中阴身期间彻底解脱。

「离相」:为在相离相,烦恼即是菩提,迷惑即是般若。不是修禅宗眼睛一闭什么也不管,三十二相都是「无明相」。圆教看任何相都是佛相——在人相是佛,在泥巴相也是佛。守住这个念。我这个人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是;讲我是佛也是对的,讲我是牛马猪羊也是对的,在人相离人相。这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随缘显现的一个法而已。「离相」就是讲「烦恼即菩提」,不必为烦恼习气去着急,你不要理睬它,它就是菩提;但是可不是鼓励你去搞烦恼习气,如果这样,那说明你还没有离相。这是无上妙法!

「灭相」:苦即是法身。「灭相」无非是被生死所苦。我们明白了,现在生死是不是假的?我们从来没有生过,从来也没有死过。拳头变成手掌,拳头灭了没有?那手掌生了没有?是不是「生死不二」?手掌再变成拳头,手掌灭了没有?拳头生了没有?生灭是在表演而已。那来世怎么样个生法就大有文章可做啊!就看这一生怎么样行持。有些人一边在学「如来藏」,一边拼命地去吃喝玩乐,这就没有智慧。

许多朋友和弟子们请我吃饭,我说:「你请我吃饭的话,我一吃我心就痛。你把这个吃饭的钱能够拿来放生多好啊!这是对师父最大的供养。」我总是这样劝导,我们要把可以省下来的钱用来救度众生,明白吗?就是印几份光盘也就帮助人开智慧。就是毛主席讲的,节约每一个铜板,为了战争事业。我们现在要节约每一分钱,为了如来家业!这个很重要啊!

究竟至于一切种智:这「一切种智」分为「一切智」与「道种智」来观照。「一切智」就是知道我们的心能够变现出万法,在空见有,不需要现有,他心里就知道,这叫「明心」;「道种智」呢,知万法皆由我心变现,在相回光返照到心,这叫「见性」。所以明白了这个「一切种智」就叫「明心见性」。比如说这个拳头是不是一呀?在拳头的当下我们就知道能够现出锤子、剪子、扫把、木排、布、兔子的耳朵、狐狸的尾巴,它能现出一切,就在这个拳头上它就知道现出这么多相来,就知道心能现万法,这就叫「一切智」;「道种智」就是拳头现成手掌以后,知道它这个有形有相的手掌当下就是无形无相的拳头,还知道这个锤子就是这把剪子,这把剪子就是这把木排,这个扫把就是这块布,所以这里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这就叫「道种智」。只有圆教才能证得「一切种智」。

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这句点醒你了,我们修行佛法,证到什么功德自己并不知道。那不知道,怎么还说多少人成就了?多亏老佛爷交代标准答案。我们是根据标准答案对号入座。

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这个「种相体性」实际上是总结了前面的「十如是」。

所谓「相」:「佛种从缘起」,是表万法的「缘因佛性」。明白了「如来藏」,因缘法是不是也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啊?所谓「体」呢:「正因佛性」。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我们都是个「一心三藏」。所谓「性」:即「了因佛性」。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那种智慧叫「了因佛性」。佛知众生,是彻底了知。他看一个人不会有错。有些人怎么样都教化不了的。佛知道,但我们心里没有底,所以我们讲《法华经》,好在是诸佛把关,不需要我们自己去招生,是佛菩萨在搞招生办公室。能来的就来,不能来的就缺席。有的能来听一两分钟,都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报。有福报的人天南海北千里迢迢来听,没有福报的人,你在他眼睛鼻子底下,他都不来听一句。要珍惜啊!

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简单说,这段有几个关键词:「念、思、修、事、云何、以何法」,分别解释。

所谓「念」,可观照为「如是性」;「思」,「如是力」;「修」呢,「如是缘」;然后「念何事」,「事」即「如是相」;「云何念」:「云何」二字即「如是作」;「以何法念」:「以何法」就是「如是因缘」;「以何法得」:「得」就是「如是果报」。

这段经文可以回到「十如是」来观照。万法不出「十如是」。

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开头是知众生种种体性;中间经过了一些具体的提示;到最后这一段呢,再次概括唯有如来知道你怎么修怎么念,以什么办法来念,无所不知。「如实见之」:从你的全体状况,以此来现行观照。「明了无碍」:圆融、圆满、圆通,这是如来果地的功德。

从「十如是」角度观照也好,从佛在《楞严经》《金刚经》的说法也好,佛无所不通达。十方世界微妙无比,连身上的一根头发、一块废指甲,它都会跟我们讲话。比如说我们身体有某种疾病,我们就可以沟通:我身体里所有的皮肉筋骨,所有的细胞——健康的细胞、不健康的细胞,我们都是一个共同体,我们都在共同维持这个肉团身,大家要互相谅解,互相沟通——都要学会调理自己,来共同维护这个肉团的健康长寿,使它有利于我们今生今世的修行,有利于来生来世的解脱。我们体内的各种细胞都有灵性,要善于跟它们沟通,调动它们的积极性。每个人都有这个本能。但现在由于对现代科学过多地依赖,我们几乎失去了这种功能。

反复讲「唯有如来」,为什么「唯有如来」呀?因为他是过来人,究竟如来果地不可思议。「如实见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小孩从小长到大,有什么特殊的优点?有什么特殊的缺点?作为父母来讲都知道。你这段过程是父母亲眼所见。这是打比喻。「明了无碍」:佛证极果,圆融、圆满、圆通一切万法,没有任何障碍,为什么?都是自己一个本体。他看一切山河大地都是自己,到哪里都是不动而至。

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这里反复来拿这个树木花草打比方。树木花草它知道不知道自己的根性啊?(不知道。)但是人知道啊。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一相」就是真如相。「一味」就是圆教一乘大法。这「一味」就是「法华三昧」,就是「首楞严大定」,这是一味之法。「一相」就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一心三藏」之本体。对于「一心三藏」的观照明了,这就是我们的智慧之用,这就是「一味」。「一味」是「用」,「一相」是「体」。

佛把标准答案交给我们,叫我们「依法不依人」。虽然我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解脱,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佛(因为我们没有修证到圆满佛),但是佛知道。只要明白了「如来藏」,你就已经进入到佛土。佛反反复复讲这个法,能明白佛的良苦用心吗?也就是说:我为什么给你们授记?因为你们已经成佛,但是你们自己不知道。我告诉你们,让你们解除后顾之忧。你可不要不相信,我讲你是佛你就是佛,因为我是过来人。你自己不知道你是佛,就跟树木花草不知道自己的根性一样。

那么佛陀传了这个法以后,一直都有少数人不相信,而且把这个法说成是印广法师的法。但毕竟是少数,因为各人根机就是不一样。这段经文能不能体会出佛的这个用意啊?因为涉及到下面第六品专门是〈授记品〉,所以这就是为菩萨授记之前打预防针,扫除思想障碍。

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盘,常寂灭相:「解脱相、离相、灭相」,前面已作解释,不再重复。究竟涅盘:即为「无住大涅盘」。佛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不住中流,叫「究竟涅盘」。按圆顿大法来讲,任何一法当下「即空即有、双遮双照」。怎么叫「双遮双照」呢?比如说,拳头在相上是不是遮住了手掌啊?在性上是不是可以照到手掌呐?这是不是「一遮一照」?再比如,拳头表「空」,变现手掌以后成「有」了,手掌当下是不是遮住了拳?是不是相遮住了性?但心是不是可以看到手掌当下就是拳头啊?是不是又是「一遮一照」?「遮照」同时,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双遮双照」。懂得「双遮双照」,你就是「明心见性」。在有见空,在空见有,叫「双遮双照」,没有哪一法不是「双遮双照」。整个的十法界万法都是「双遮双照」,就是靠我们的智慧,这就叫「究竟涅盘」。

常寂灭相:「寂灭相」仍然是解释究竟涅盘、双遮双照。「寂灭」就是「遮」,「相」就是「照」;「寂灭」当下就是「相」,「相」当下就是「寂灭」,「寂灭相」就是「常」;「寂灭」就是「阿」,「相」就是「弥陀」。

终归于空:这里「空」,禅宗认为万法都是一个空,开口即错。禅宗解「寂灭相」,万相都是「寂灭」,无量的「弥陀」都是一个「阿」,他只见到空性。圆教大法解释「空」,说为「三空真如」;藏教讲「人我空」;通教和别教还讲「法我空」;到圆教呢,把这两个「空」也空掉,空「二空」,是不是就变成「三空」了?三空的话,是不是「真空妙有」?把两个空空掉了,是不是「从空出有」?当下这一个「空」,就表「空有不二」。「终归于空」就是讲「三空真如」,就是「一心三藏」。

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佛明白实相,又明白众生迷惑颠倒的心理。这就形成一种反差,叫「佛观众生心」。前面知「本」,后面知「末」,就是怎样把这个反差解决好。「心欲而将护之」:「将」是引导的意思,目的是覆护众生的清净心,让众生回到大光明藏这个本位。

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前面作了解释,是如来果地的智慧。为什么不立即说呢?防止众生升起怀疑心、恐惧心,反而把那已经得到的一点点功德丢弃。

汝等迦叶,甚为希有:为什么讲迦叶「希有」啊?前面讲了,至于过去世中已经有了菩萨根机的人,信解此法不为「希有」;一无所知的众生多听一听,也能听懂,因为他没有障碍,也不为「希有」,因为这是讲的我们本来的面目;作为摩诃迦叶这样的人,先修外道已经有了邪见,佛再以小法引导出来,又有了误会,他们要破除误会来重新认识大法,这个不简单,所以叫「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听《法华经》,闻佛「开示悟入」以后,对于过去所修的一切法,他明白都是《妙法莲华经》,这就是「能知如来随宜说法」。佛在前四说法时期,无非是把一乘开为三乘,无非是从人、天、声、缘、藏、通、别七个方便来开示佛法大义。当然这中间又通过《楞严经》,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内来投石问路、旁敲侧击,这就是「如来随宜说法」。

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有些菩萨说这个《楞严经》是「天书」,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懂的。错了!你真正把《楞严经》读懂了,你过去认为最好懂的那些书,才是真正的天书。你真正把《楞严经》读懂了以后,你就知道对佛过去的那些经典,你一句话都不懂,一个字都不懂,连世间法一加一等于二你都不懂。把《楞严经》读懂了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过去一切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只知道老鼠药不能吃、只知道两条腿能走路;只知道我们这个肩膀能挑一百斤担子,你肩膀能挑吗?如果你心里没有思想准备,把担子一压会不会把这个腰就压断呐?为什么?我们要挑重担的时候把气憋住,是不是用「心」在挑呀?只有把《楞严经》读懂以后,你才知道一切经典、一切非经典是怎么回事,才知道万法都是由我们一念变现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网游之奴役众神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大帝姬 武侠之气运掠夺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汴京春深 大宋之最强纨绔 斗罗世界的巫师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地狱电影院 北朝帝业 
经典收藏逆青春 网游之血御天策 渡仙玄记 灵蛇转世镇百怪 离婚后她成了财阀前夫的白月光 我在香江当陀枪师妹 青梅竹马但嘴硬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琳琅诡事录 海贼:我两面宿傩,乱杀 海贼:符咒恶魔面具?我全都要! 江湖公敌,从我做起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快穿了解一下只在女尊世界做任务 凤凰谋之吸血凰后 公主太子打赌,谁输谁要囚下苦 港综:我带曹达华当卧底 黑神话:吾为天命狼 斗罗:重生瑞兽麒麟,多子多福 身体互换,我替无能太子站稳朝堂 
最近更新田妹重生:改写命运之章 一袭幽梦 查理九世之泪雨流年 恶灵缠绕 叶谨:我的黑客能力震全球 我的蛇精病反派养父 火影,开局不死不灭我要收购忍界 炮灰不走剧情,主角死活随便 暮色沉溺 我能听到系统心声 恶魔霸总强宠,爱你就要狠狠虐 校园怪谈之惊魂异事集 癫!孤身边全是神经病! 四合院的一股清流 浊修 惹清徐 名字真难想说是 恶鬼附身记 我在无限副本中崩剧情 穿越女尊之宠爱小夫郎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