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汇报完毕,他稍作停顿,给出了自己的初步判断:“马董,我个人的建议是,我们应该积极考虑,拿下天眼影业手中的这部分份额。”
屏幕那头的马芸没有立即表态,他微微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身前,神情若有所思。办公室背景是他那间闻名遐迩、充满禅意的书房。
“张总,”马芸开口,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他特有的腔调和节奏,“首先,你要明确一点,对阿里,对阿里影业而言,我们看中的,不仅仅是这一个项目可能带来的账面利润。几亿的投资,哪怕票房达到30亿,扣除所有成本,算上风险,其纯粹财务上的回报率,或许并不能让资本市场惊艳。”
他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地盯着屏幕,仿佛在与张强直接对视:“我看重的,是三个方面,或者说是三个层次。”
“第一,是品牌。阿里影业成立时间不长,我们需要在内容领域树立起一块金字招牌。参与投资周星池的顶级项目,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品牌背书。这向市场、向用户、向合作伙伴宣告,阿里影业有能力,也有决心参与到最头部的内容竞争中来。这不是简单的贴牌,而是深度绑定,是将‘阿里影业’与‘顶级内容’画上等号的关键一步。”
“第二,是战略。阿里大文娱是一个整体,我们的目的是构建一个从内容生产、发行、营销到衍生品开发、线上票务、用户服务的完整生态。优土需要顶级内容拉动会员,淘票票需要独家宣发资源抢占市场,阿里也需要顶级Ip进行衍生品开发……《美人鱼》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项目,正是我们打通生态、实践‘内容+电商’模式的最佳试验田和引爆点。它的价值,不能仅仅用票房分账来衡量。”
“第三,也是你刚才稍微提到但未深入的一点,”马芸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是人。是周星池本人。”
张强心神一凛,知道马芸点到了最关键的核心之一。
马芸继续道:“周星池,不仅仅是一个导演,一个演员,他是华语电影的一个符号,一个时代的记忆,他本人就是一个超级Ip。与他的合作,不能局限于一部《美人鱼》。我们阿里影业想要长远发展,必须与这些顶级的创作人才建立长期、稳固、互信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次如果我们能帮助解决《美人鱼》的排片困境,甚至以较高的价格接盘,展现我们的诚意和实力,这对于我们未来与周星池及其星辉公司的深度合作,意义重大。这可能是打开一扇门的钥匙,而这扇门后面的价值,远超一部电影。”
张强心悦诚服地点头:“马董,您说得对,是我考虑得不够全面。确实,与周星池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战略意义远大于单部影片的投资回报。”
其实马芸说的那些,他张强哪里会不知道,但是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还在体制里也待了不少时间,他明白个人能力是一方面,关键是会来事儿,会给领导找到属于他发挥的舞台。
“从市场数据层面来看,也支持我们介入。”张强操作电脑,调出几份图表,共享给马芸,“根据我们大数据团队的分析,基于历史票房、周星池品牌效应、春节档容量增长模型以及《美人鱼》目前的网络热度指数(提及量、搜索量、期待值),我们预测其票房落点在25亿至30亿人民币区间的概率超过80%。即使我们以6.5亿的成本计算40%的份额,在票房达到28亿左右时,即可基本覆盖成本并实现微利。超过28亿,便是纯收益。而考虑到今年春节档的大盘,在《美人鱼》和天眼自家《寻龙诀》的双重拉动下,整体大盘容量有望突破50亿,这为《美人鱼》冲击更高票房提供了坚实基础。”
他切换图表,继续分析:“此外,从竞争格局看,乐视虽然是我们的主要对手之一,但其生态化反模式对现金消耗极大,能否拿出并长期持有数亿现金投入一个内容项目,存在变数。华艺与周星池交恶,基本出局。万达更倾向于发行和自家院线,直接高价接盘投资份额的意愿未必强烈。藤讯影业虽然不差钱,但其在内容领域的布局更偏向Ip孵化和泛娱乐联动,对于这种纯财务投资兼资源捆绑的项目,决策流程可能比我们更长。因此,目前看来,我们阿里影业是既有意愿、也有实力,同时决策效率相对较高的最佳接盘方之一。”
马芸认真听着张强的数据和分析,不时点头。他欣赏这种用数据说话的方式,这与阿里的文化一脉相承。
“那么,关键问题就在于价格和谈判策略了。”马芸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8个亿,毫无疑问是杨简开出的一个试探性的高价,或者说,是一个‘惩罚性’的报价,主要针对的是江智强和安乐。但我们不能按照这个价格去谈。”
“是的,马董高见。”张强不着痕迹的拍了个马屁。
“你的谈判策略是什么?”马芸直接问道。
张强成竹在胸,显然早已思考过各种方案:“我建议,双管齐下。”
“一方面,我会亲自带队,组建一个包括财务、法务、内容评估专家在内的谈判小组,正式与天眼影业的张彤彤接触。我们的开场报价不会太低,以免显得没有诚意,初步可以放在5亿到5.2亿之间。同时,我们会明确指出8亿报价的不合理性,用我们的大数据模型和分析报告,论证一个更符合市场规律的估值区间。”
“另一方面,”张强压低了声音,“我们需要利用好中影这个关键节点。实际上,在这件事情里,天眼影业掌握主动,着急的不止江智强,还有中影的喇裴康,这件事一天不解决,他心里的疙瘩就一直在。我会与喇裴康保持沟通,向他传递阿里影业的合作诚意。中影虽然是龙头老大,可他们现在和天眼影业的合作没有之前那么亲密,他喇裴康肯定不会拒绝一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另外,周星池的那边我们也会去拜访,这件事他没有决定权,但我们会表达出应有的诚意。”
马芸听完,沉吟了片刻,补充道:“你们可以告诉中影,如果达成合作,可以承诺调动阿里系的全平台资源,为《美人鱼》进行宣发推广——不仅仅是淘票票的流量倾斜,还包括支付宝、淘宝、天猫等核心App的开屏广告、信息流推送,优土土豆的专题页面,微博的热门话题运营等等。将这些资源进行量化,折算成市场价值,作为我们合作的一部分。让中影和星辉看到与我们合作能带来的额外价值。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天眼退出以后,他们会在这方面吃亏。”
张强眼睛一亮:“妙!马董,这一招很高明。阿里系的全渠道宣发能力,正是传统影视制作公司的短板和急需的资源。尤其是对于电影票房冲刺,线上营销和票务拉动至关重要。中影和星辉肯定会倾向于我们,让他们也帮我们去向天眼影业谈判。”
“没错。”马芸满意地点点头,“记住,我们买的不仅仅是份额,更是未来的可能性,是战略的支点。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可以展现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底线要清晰,超过某个阈值,风险与收益就不再匹配,我们需要果断放弃。阿里的钱,要花在刀刃上,既要敢于投入,也要精于计算。”
“我明白,马董。”张强郑重应道,“我们会设定一个严格的财务模型,计算在不同票房预期下的投资回报率,并设定一个最高授权报价。一旦超过这个价格,除非有极其特殊的战略补偿条款,否则我们将退出谈判。”
“好。”马芸最后拍板,“这件事就由你全权负责。谈判过程中有任何重大进展,随时向我汇报。我希望尽快看到一份详细的、包含多种情景分析的可行性报告以及谈判预案。另外,我可以授权给你,低于7个亿,你可以自主决定。虽然我们要精于算计,但不要在一些数目上计较,以免错失更多的机会。”
马芸担心的是,阿里这边一旦犹豫,杨简会把份额转让给藤讯、万达,甚至是乐视。乐视目前在资金方面虽然紧张,但谁能保证贾会计不会为了刺激股价,放手一搏?8个亿的资金是不少,但是如果能通过《美人鱼》刺激股价,就算涨个几块钱,别说8个亿,就是80亿都能赚回来。
“请马董放心,我立刻着手去办,最晚明天上午,报告会发送到您的邮箱。”张强当即承诺。
视频通话结束,屏幕暗了下去。
张强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与马芸这样的人沟通,每次都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不过这次的沟通,让他也获得了充分的授权。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项目投资,更是阿里影业在内容领域打响品牌、实践生态协同的关键一役,他一旦做好了,就能让他彻底在阿里大文娱板块站得更稳。
他立刻按下内部通话键:“通知战略投资部、财务部、法务部、内容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半小时后第一会议室开会。同时,让大数据团队把关于《美人鱼》和春节档的最新分析报告送过来。”
半小时后,阿里影业第一会议室。
张强主持召开了内部项目评估会。各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
大数据团队负责人首先展示了详尽的分析报告:
历史对比:回顾了周星池之前作品《西游降魔篇》在2013年春节档取得的惊人成绩(12.46亿,当年冠军),并分析了其长尾效应。
市场增长:展示了近年来春节档票房大盘的快速增长曲线(从2014年14.5亿到2015年36.2亿),预测2016年春节档在优质内容拉动下,有望冲击50亿甚至60亿大盘。
用户画像:分析了周星池电影的核心受众年龄层(80后、90后为主,正处消费能力巅峰)、地域分布(一二线城市基础雄厚,三四线潜力巨大)以及与阿里系平台用户的重合度(高度重合,便于精准营销)。
舆情监测:显示了《美人鱼》在网络上的超高期待值,预告片播放量、微博话题阅读量等数据均遥遥领先同期其他影片。
风险评估:也指出了潜在风险,如观众审美疲劳、同档期《寻龙诀》的分流效应、影片口碑不及预期等,并给出了概率评估和应对预案。
财务部门根据大数据团队的预测,搭建了详细的财务模型,模拟了从5亿到7亿不同收购成本下,对应不同票房成绩(从20亿到35亿)的投资回报率(RoI)和内部收益率(IRR)。模型清晰显示,在成本6.5亿,票房28亿的情况下,项目可实现盈亏平衡;票房超过30亿,回报将相当可观。
法务部门则开始草拟可能的投资协议框架,重点关注份额权益、版权归属、衍生权利、宣发责任、退出机制等条款。
内容研发中心的专家则从专业角度评估了《美人鱼》的剧本、制作团队和成片质量(尽管未看全片,但通过内部看片人和行业信息可以判断),认为其保持了周星池一贯的高水准,商业元素丰富,爆款潜质巨大。
经过激烈而高效的讨论,会议最终达成了共识:全力争取《美人鱼》份额,设定初步报价区间为5.2亿-5.5亿,理想目标成交价控制在6亿左右,授权张强在7亿以内可根据对方提供的报价灵活决策,超过7亿需再次上报马芸。
......
位于东二环附近的光线影业总部大楼内,却仿佛自成一方天地,隔绝了窗外的萧瑟。光线的工作氛围更偏向于一种沉稳、务实,带着影视行业老牌劲旅所特有的底蕴和节奏。
董事长办公室内,王常田独自一人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他没有像贾会计那样俯瞰城市车流,也没有像大小王那样在雪茄烟雾中运筹帷幄,他只是静静地坐着,面前摊开着几份文件,其中一份正是关于《美人鱼》项目的最新简报,以及光线影业作为投资方之一所持有的10%份额的相关协议条款。
办公室的装修风格简洁而雅致,没有过多奢华的装饰,墙上挂着几幅国内知名导演和演员的签名海报,记录着光线这些年来在影视圈打拼的足迹和辉煌。王常田本人,气质也更接近于一个儒雅的文人或者精明的制片人,而非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弄潮儿。他戴着眼镜,眼神锐利中透着谨慎,是业内公认的“算盘打得精”的代表。
此刻,他的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上的那份简报。窗外灰蒙蒙的光线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正如他此刻复杂的心绪。
《美人鱼》所引起的这起小风波,在圈内早已不是秘密。
从纯粹的商业利益角度出发,光线这10%的份额,无疑是坐上了风口。如果真如市场传闻,最终成交价能谈到6亿以上,那么光线仅仅凭借这10%的原始投资,就能获得数倍的投资回报。这是一笔任何理性商人都难以拒绝的快钱,尤其是在影视投资风险极高的行业环境下。
但是,王常田考虑的,远不止这账面上看得见的利润。
他的思绪飘回了光线影业与天眼影业合作的点点滴滴。从最早的《那些年》开始,到后来共同投资《唐山》、《囧》系列、《唐探》等一系列票房黑马,再到邀请杨简入股的深度绑定,更近的是他又跟着天眼影业投资了《湄公河行动》、《寻龙诀》、《九层妖塔》、《火星救援》等顶级项目……可以说,光线影业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影市场始终保持一线地位,与天眼影业这位超级合伙人的紧密合作密不可分。
杨简这个人,年轻得过分,却拥有着仿佛能洞悉未来的眼光和魄力。他不仅带来了无人能及的剧本判断力和项目操盘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构建了一个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辐射投资、制作、宣传、发行乃至衍生品开发的强大生态。而这个生态,对于光线这样的传统影视公司来说,是极具吸引力和依赖性的。
更关键的一层关系,柳亦妃更是持有光线影业10%的个人大股东,这就相当于杨简是光线的股东。这个身份,将光线与天眼的关系,从简单的商业合作伙伴,提升到了近乎盟友甚至一家人的层面。
王常田很清楚,杨简这次对安乐影业出手,单纯的是在立威,是在划定圈子,是在告诉所有人,触碰他和他所构建的秩序底线,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这是一种强势的、不容置疑的江湖地位的宣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光线影业不做出点表示,那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背弃盟友。
意味着在杨简需要统一立场、展现力量的时候,光线选择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这不仅仅是商业决策的分歧,更是一种人情的背叛,是对彼此信任基础的严重侵蚀。
起码在王常田看来是这样。
尽管天眼影业没有要求光线做什么,但王常田觉得他们光线是时候展示一个合格盟友的态度了。
失去了天眼系这棵大树,光线或许依然能靠自身底蕴生存,但想要再像现在这样,持续不断地获取顶级项目、分享行业最大的一块蛋糕,恐怕难上加难。资本市场会如何看待一个与“内容之王”杨简关系出现裂痕的光线影业?其股价和估值恐怕都要承受压力。
“江湖不只是打打杀杀,更是人情世故。”王常田低声自语了一句,这是他混迹这个圈子多年悟出的道理。
有时候,看似最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选择哪一方都不得罪,光线不表态,可能不会得罪喇裴康,也不会得罪安乐,但从长远来看,可能是最愚蠢的。光线,在外界看来,本就是杨简一边的盟友。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两位副总李晓萍和李德来。
几分钟后,两位核心高管来到了办公室。李晓萍是一位精干的中年女性,对数字极其敏感;李德来则是拥有将近二十年媒体行业工作经验,负责内容制作,对项目价值和市场风向有着直觉般的把握。
“王董。”
“王董。”
“关于《美人鱼》我们那10%的份额,你们怎么看?”王常田开门见山,将问题抛了出来,他想听听专业层面的意见。
李晓萍率先开口,她尽量用客观的语气说道:“王董,从财务角度分析,转让份额是目前最优的选择。根据我们最新的测算,如果天眼那边的转让价格能达到6亿,对应项目总估值就能达到15亿,我们这10%的份额可以作价1.5亿转让。扣除我们最初4000万的投资成本,以及可能需要承担的部分前期费用,净收益超过1亿,投资回报率超过250%。这是一笔极其丰厚的利润。即便最终成交价在6亿以内,我们的所收获的回报率也超过200%。而如果持有到期,假设《美人鱼》票房达到30亿,我们作为投资方,扣除所有成本、税费和院线分成,最终能分到的利润大概在8000万到9000万之间。两者相比,转让的收益显然比持有的收获更大,且是确定的、无风险的现金。持有则需承担票房不及预期的风险。”
她的分析清晰明了,数据支撑有力,指向性非常明确——卖!
王常田不动声色,看向李德来:“内容投资部呢?你们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