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文岳

首页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马前卒 调教太平洋 唐砖 北朝求生实录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抗日之铁血使命 游戏民国 谍影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文岳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txt下载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2章 伍子胥被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周敬王三十六年春,越王勾践派大夫诸稽郢领着三千士兵,去帮吴国攻打齐国。吴王夫差呢,也不含糊,征集了九郡的兵力,大张旗鼓地要去讨伐齐国。他还提前派人在句曲建了个别馆,种了好多秋梧,起名叫梧宫,让西施搬到那儿避暑,打算等打败齐国回来,就在梧宫过完夏天再回姑苏。

吴国军队马上要出发了,伍子胥又跑出来劝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大王啊,越国才是咱的心腹大患,就像扎在肉里的刺;齐国嘛,顶多就是个小疥癞,挠挠就没事了。您现在兴师动众,带着十万大军,跑老远的路,去争那疥癞一样的小毛病,却把肚子里的大毒瘤给忘了。我担心啊,这齐国还不一定能打赢,越国的大祸可就先到了!”

夫差一听这话,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眼睛瞪得像铜铃,怒吼道:“我发兵的日子都定好了,你这老东西净说些不吉利的话,在这瞎搅和,坏我大事,你说你该当何罪?”其实夫差这时候已经起了杀心,旁边的伯嚭看出了他的心思,赶紧凑过去悄悄说:“伍子胥是先王的老臣,杀了他名声不好。大王不如派他去齐国约战,借齐国人的手除掉他。”夫差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说:“太宰这计策好啊。”于是写了封信,历数齐国攻打鲁国、对吴国不敬的罪行,让伍子胥去见齐王,心里想着最好能激怒齐王,把伍子胥给杀了。

伍子胥也知道吴国离灭亡不远了,就偷偷带着儿子伍封一起去了临淄,把吴王的信交给齐王。齐简公看了信,气得吹胡子瞪眼,当场就想把伍子胥杀了。这时候鲍息站出来劝道:“大王,伍子胥可是吴国的忠臣,他在吴国屡次劝谏吴王,吴王不听,两人早就闹掰了。现在吴王把他派来,就是想让咱们杀了他,好给自己洗脱罪名。咱们可不能上这个当,不如放他回去,让他们吴国自己窝里斗,到时候夫差肯定落个坏名声。”

齐简公听了鲍息的话,觉得挺有道理,就好好招待了伍子胥,还定下了春末交战的日期。伍子胥以前和鲍牧认识,所以鲍息才会劝齐侯别杀伍子胥。伍子胥私下里跟鲍息打听吴国的情况,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流泪,啥也不说,只是把儿子伍封拉过来,让他拜鲍息为兄,把儿子寄养在鲍氏家里,还嘱咐以后只称王孙封,别用伍姓。

鲍息看着伍子胥,叹了口气说:“伍子胥这是知道自己回去要被吴王杀了,提前在这给儿子找条后路啊。”

先不说伍子胥父子分离的惨事儿,再说吴王夫差选了个黄道吉日,从西门出兵。走到姑苏台的时候,停下来吃午饭。这夫差也是个没心没肺的,吃完饭倒头就睡,还做了一堆怪梦。等他一觉醒来,心里直发慌,就把伯嚭叫过来,说:“我刚才睡了一会儿,做了好多奇怪的梦。我梦见自己走进章明宫,看见两口锅在那煮饭,可怎么煮都煮不熟;还有两只黑犬,一只朝着南边叫,一只朝着北边叫;又看见两把钢锹插在宫墙上;还有流水哗哗地流进殿堂;后房里传来不像鼓也不像钟的声音,倒像是打铁的声音;前园里也没种别的,光长着梧桐。太宰啊,你给我算算这些梦是吉是凶?”

伯嚭这货为了讨好夫差,赶紧跪下磕头,满脸堆笑地说:“大王啊,这梦可太吉利了!我听说,章明宫的‘章明’,那就是说大王这次出征肯定能破敌成功,声名远扬;两口锅煮不熟,那是因为大王您德行深厚,气数旺盛;两只黑犬一南一北叫,这是说四方的蛮夷都会臣服于您,诸侯都来朝拜;两把钢锹插宫墙,那是说农民和工匠都尽心尽力,国家富足;流水进殿堂,那是邻国都来进贡,财宝多得都堆不下;后房打铁声,那是宫女们高兴,欢声笑语和谐动听;前园长梧桐,梧桐能做琴瑟,这是说国家上下和和美美,就像琴瑟和鸣。大王这次出征,肯定是事事顺利,大吉大利啊!”

夫差虽然听着这些奉承话挺高兴,可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又把王孙骆叫过来,跟他说了自己的梦。王孙骆挠挠头说:“大王,我这人没那么多弯弯绕,不太懂这些解梦的事儿。不过城西阳山有个叫公孙圣的奇人,见多识广,大王要是心里不踏实,为啥不把他叫来问问呢?”夫差说:“那你赶紧去给我把他叫来。”王孙骆领命,立刻驾车去迎公孙圣。

公孙圣听说吴王夫差叫他去解梦,一下子就哭了,趴在地上不起来。他老婆在旁边看着,忍不住笑话他说:“你这人就是没出息,一听说能见大王,就吓得哭成这样。”公孙圣仰天长叹,说:“你个妇道人家懂啥!我前几天给自己算过命,就知道我的死期就在今天。这一去,咱俩就永别了,我能不伤心吗?”

王孙骆在旁边催他赶紧上车,公孙圣没办法,只好跟着去了姑苏台。夫差见到公孙圣,就把自己做的梦详细地跟他说了一遍。公孙圣听完,皱着眉头说:“大王,我知道我把这梦的意思说出来,肯定活不成了。可我要是不说,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大王啊,您这梦可不吉利啊!这‘章明’,其实是说打仗要失败,到时候狼狈逃窜;‘两釜炊而不熟’,那是说大王您会打败仗,连口热饭都吃不上;‘黑犬嗥南嗥北’,黑色是阴邪的象征,这是说您要往阴邪的方向走,恐怕有性命之忧;‘两锹插宫墙’,那是越国的军队要打进吴国,把咱们的社稷都给挖了;‘流水入殿堂’,这是说吴国要发大水,把宫殿都淹了,后宫也空了;‘后房声若锻工’,那是宫女们都要被俘虏,只能在那唉声叹气;‘前园横生梧桐’,梧桐是做棺材的材料,这是说要有大丧事,等着给人殉葬呢。大王啊,您赶紧打消伐齐的念头吧,派太宰嚭去给勾践赔礼道歉,把帽子摘了,光着膀子去求人家原谅,也许还能保住吴国和您的性命。”

伯嚭在旁边一听,气得跳起来,指着公孙圣说:“你这乡巴佬,胡说八道,妖言惑众,就该杀头!”

公孙圣也不甘示弱,瞪着眼睛大骂:“你这太宰,拿着高官厚禄,不想着怎么报效国家,就知道在大王面前拍马屁。等越国的军队打进来,把吴国灭了,我看你还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脑袋!”

夫差本来就心烦意乱,听公孙圣这么一说,更是火冒三丈,大声吼道:“你这无知的野人,在这瞎咧咧,不杀了你,还不得把大家都带沟里去!”转头对旁边的力士石番说:“给我拿铁锤来,把这乱说话的家伙砸死!”

公孙圣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就仰天大呼:“老天爷啊,您知道我是冤枉的!我一片忠心,却落得个被杀的下场,死得不明不白。我死了以后,尸体也别埋,就扔在阳山脚下,我要变成厉鬼,让大王知道他错杀了好人!”

夫差可不管这些,让人把公孙圣的尸体扔到阳山脚下,还恶狠狠地说:“让豺狼吃你的肉,野火烧你的骨头,大风把你的残骸都吹散,看你还怎么能兴风作浪!”伯嚭这时候赶紧端着酒杯凑过来,满脸谄媚地说:“大王,恭喜恭喜,这妖孽已经被除掉了。大王喝杯酒,咱们这就出兵吧。”有个史官还写了首诗:

妖梦先机已兆凶,骄君尚恋伐齐功。

吴庭多少文和武,谁似公孙肯尽忠。

夫差亲自率领中军,太宰嚭当副帅,胥门巢带领上军,王子姑曹带领下军,一共十万大军,加上越国的三千士兵,浩浩荡荡地朝着山东进发。还提前派人去跟鲁哀公约好,一起攻打齐国。伍子胥在半路上称病,先回吴国了,说啥也不肯跟着去打仗。

再说齐国的大将国书在汶上屯兵,听说吴国和鲁国联合起来攻打齐国,赶紧召集将领们商量对策。这时候有人来报:“陈相国派他弟弟陈逆来了。”国书和将领们赶紧迎到中军帐,问陈逆:“你这次来有啥事儿啊?”陈逆一脸严肃地说:“吴国的军队已经长驱直入,过了嬴博了,咱们齐国现在是危在旦夕。相国怕各位将军不肯出力,派我来督战。今天这场仗,咱们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只有战死,没有活路。军中只许击鼓进攻,不许鸣金收兵。”将领们听了,都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我们誓与敌人决一死战!”国书一声令下,拔营起寨,去迎战吴军,双方在艾陵碰上了。

吴国的上军将领胥门巢先到,国书看着下面的吴军,问:“谁去打头阵?”公孙挥这时候跳出来,拍着胸脯说:“我去!”说完,就带着本部的车马,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胥门巢也不含糊,赶紧迎上去,两人就在阵前厮杀起来。这一仗打得是昏天黑地,你来我往,打了三十多个回合,也没分出个胜负。

国书在后面看着,心里着急,一股热血涌上心头,忍不住亲自带着中军冲上去夹攻。齐国的军队士气大振,鼓声如雷,喊杀声震天。胥门巢渐渐抵挡不住,大败而逃。

国书打了胜仗,得意洋洋,觉得吴国的军队也不过如此。他让军士们在阵前都带上一条长绳,还说:“吴国人都留短发,等会儿抓住他们,就用绳子把他们的脑袋穿起来。”齐国的士兵们听了,都像打了鸡血似的,以为很快就能把吴国的军队消灭干净了。

胥门巢带着残兵败将回去见吴王夫差,夫差气得脸都绿了,当场就要杀了胥门巢。胥门巢赶紧跪下求饶,说:“大王,我刚到,还没摸清敌人的虚实,所以才打了败仗。您再给我一次机会,要是下次还打不赢,我甘愿受军法处置!”伯嚭也在旁边求情,夫差这才哼了一声,把胥门巢骂了一顿,让大将展如代替他统领军队。这时候,鲁国的将领叔孙州仇带着军队来会合,夫差赏赐给他一套剑甲,让他当向导,在离艾陵五里的地方扎下营寨。

国书派人给吴王夫差下战书,夫差看了,批了三个字:“来日战。”

第二天一大早,两边的军队都摆好了阵势。夫差让叔孙州仇打第一阵,展如打第二阵,王子姑曹打第三阵,让胥门巢带着三千越国士兵,在阵前跑来跑去,引诱敌人。他自己和伯嚭带着大军在高处驻扎,随时准备救援,还把越国的将领诸稽郢留在身边观战。

齐国的军队刚列好阵,陈逆就让将领们都含上一块玉,说:“今天这仗要是死了,就直接用这玉给你们收尸!”公孙夏、公孙挥让军中的士兵都唱起送葬的歌,还发誓说:“要是能活着回去,就不是男子汉大丈夫!”国书看着士气高昂的士兵,说:“大家都抱着必死的决心,还怕打不赢吗?”

两边的军队面对面,胥门巢先出来挑战。国书对公孙挥说:“这就是你上次打败的那个家伙,这次可别让他跑了。”公孙挥拿着戟就冲了出去,胥门巢转身就跑。叔孙州仇赶紧带着军队上去拦住公孙挥厮杀,胥门巢又掉转马头回来。国书怕公孙挥被夹攻,又派公孙夏出去迎战,胥门巢又跑,公孙夏在后面追。这时候,吴国的大将展如带着军队冲出来,接住公孙夏就打,胥门巢又回来帮忙。齐国的将领高无平、宗楼一看,也火了,一起冲出来,王子姑曹毫不畏惧,一个人挡住他们两个,打得是难解难分。

两边的军队都拼死战斗,死伤惨重。国书看吴国的军队一直不退,亲自拿着鼓槌击鼓,把所有的军队都派上去助战。吴王夫差在高处看得清清楚楚,见齐国的军队十分勇猛,吴国的军队渐渐有点招架不住了,就赶紧让伯嚭带着一万军队去接应。

国书见吴国又有援兵来了,正想分兵去抵挡,突然听到一阵金声大作,钲铎齐鸣。齐国的人以为吴国的军队要撤退了,没想到吴王夫差亲自带着三万精兵,分成三股,反而用鸣金作为进攻的信号,从斜刺里冲进齐国的阵地,把齐国的军队截成三段。展如、姑曹等人听说吴王亲自上阵,勇气倍增,杀得齐国的军队七零八落。展如在阵上抓住了公孙夏,胥门巢在车中把公孙挥给刺死了,夫差亲自射中了宗楼。

闾邱明对国书说:“元帅,咱们的军队快不行了!您赶紧换上便服逃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国书叹了口气,说:“我带着十万大军,却被吴国人打败了,还有什么脸回去见人呢?”说完,就脱下盔甲,冲进吴国的军队里,被乱军杀死了。闾邱明趴在草丛里,也被鲁国的将领州仇给搜了出来。

夫差大获全胜,将领们纷纷来报功。这一战,共斩杀了齐国的上将国书、公孙挥两人,活捉了公孙夏、闾邱明两人,当场就把他们斩首了。只有高无平、陈逆两个人逃走了,其他被擒杀的士兵不计其数,齐国的八百辆战车也都被吴国缴获了,没有一辆逃脱。夫差看着诸稽郢,得意地说:“你看看,我吴国的军队厉害吧?你们越国的军队跟我们比怎么样?”诸稽郢赶紧跪下磕头,说:“吴国的军队天下无敌,越国的军队哪能跟吴国比呢?”夫差听了,哈哈大笑,重赏了越国的士兵,让诸稽郢先回去报捷。

齐简公听说吃了败仗,吓得差点晕过去,赶紧和陈恒、阚止商量对策。最后决定派使者带着大量的金币去吴国,向夫差谢罪求和。

夫差这时候却想显示自己的霸主风范,主张齐国和鲁国重新修好,以后互不侵犯。齐国和鲁国都不敢不听,只好乖乖地接受盟约。夫差这才得意洋洋地带着军队凯旋而归。有个史官写了首诗:

艾陵白骨垒如山,尽道吴王奏凯还。

壮气一时吞宇宙,隐忧谁想伏吴关?

夫差回到句曲的新宫,见到西施,笑着说:“我让美人住在这,就是为了能快点见到你。”西施赶紧跪下磕头,感谢夫差的宠爱。这时候正是初秋,梧桐的叶子长得正茂盛,凉风吹来,夫差和西施在台上喝酒,好不快活。

到了深夜,夫差突然听到有一群小孩子在唱歌,仔细一听,歌词是:“桐叶冷,吴王醒未醒?梧叶秋,吴王愁更愁。”夫差听了,心里一阵发毛,让人把这些小孩子抓来,问:“这歌是谁教你们唱的?”小孩子吓得哆哆嗦嗦地说:“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孩,不知道从哪来的,教我们唱完就走了,我们也不知道他去哪了。”夫差生气地说:“我是上天注定要当王的,有什么可愁的?”说着,就要杀了这些小孩子。西施赶紧劝住他,说:“大王,小孩子不懂事,可能是随便唱着玩的,您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伯嚭也在旁边说:“大王,春天来了万物都高兴,秋天到了万物都悲伤,这是自然规律。您现在的心情和季节变化一样,没什么可担心的。”夫差听了他们的话,这才消了气。

在梧宫待了三天,夫差就起驾回吴国了。回到吴国,夫差升殿,百官都来迎接祝贺。伍子胥也来了,但是一句话也不说。夫差看着他,心里就来气,说:“你之前劝我不要伐齐,现在我得胜回来了,你却一点功劳都没有,你不觉得羞愧吗?”伍子胥气得满脸通红,挽起袖子,大声说:“老天爷要是想让一个国家灭亡,就会先给它一点小甜头,然后再给它一个大灾难。这次打败齐国,不过是个小甜头罢了,我担心大灾难马上就要来了!”夫差听了,不耐烦地说:“我好久没见到你,耳根子还清净些。你今天又来这唠叨,烦死了!”说完,就闭上眼睛,捂着耳朵,坐在殿上。

过了一会儿,夫差突然睁开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大声叫道:“怪事!”群臣都被他吓了一跳,问:“大王,您看到什么了?”夫差惊魂未定地说:“我看到四个人背靠背站着,一会儿就朝着四个方向跑开了;还看到殿下有两个人面对面,朝北的那个人把朝南的人杀了。你们有没有看到?”群臣都摇摇头,说:“没看到。”伍子胥上奏说:“大王,这四个人背靠背跑开,是四方离散的征兆啊;朝北的人杀朝南的人,这是以下犯上、臣子弑君的凶象。大王您如果不警惕,吴国必定会有身死国亡的大祸。”夫差听了,气得拍桌子,怒吼道:“你这老东西,净说些不吉利的话,我最讨厌听这些。”伯嚭却在一旁说:“大王,这四方离散,说不定是各国的人才都纷纷跑到咱们吴国来,吴国即将称霸天下,取代周朝。这也是以下犯上的吉象啊!”夫差听了伯嚭的话,脸色缓和了些,说:“太宰的话,让我心里舒服多了。伍子胥这老家伙,真是老糊涂了,他的话不可信。”

过了几天,越王勾践率领群臣亲自来到吴国朝拜,还祝贺夫差战胜齐国。吴国的大臣们都收到了越国的贿赂。

伯嚭得意洋洋地说:“大王,您看,这就是各国人才纷纷跑到咱们吴国来的征兆啊。”吴王夫差在文台摆酒宴请越王,越王勾践小心翼翼地在一旁陪坐,大夫们都站在旁边侍奉。夫差喝了几杯酒,说:“我听说,‘君主要不忘有功之臣,父亲不能埋没有力之子’。现在太宰嚭为我治理军队,立下大功,我要封他为上卿;越王你对我孝顺恭敬,始终如一,我要再给你增加封地,以酬谢你助我伐齐的功劳。各位大夫觉得怎么样?”群臣都纷纷附和:“大王赏功酬劳,这是霸主该做的事啊!”

伍子胥听了,气得浑身发抖,趴在地上大哭起来:“呜呜呜,这真是忠臣闭口、谗夫当道啊!歪理邪说、阿谀奉承的话被当成真理,这是在养乱蓄奸,吴国迟早要被灭掉,宗庙社稷将成为废墟,宫殿将长满荆棘。”夫差一听,火冒三丈,大骂道:“你这老贼,诡计多端,就是吴国的妖孽,还想专权擅威,颠覆我的国家。看在先王的份上,我不忍心杀你,你赶紧滚吧,别让我再看到你。”伍子胥站起来,泪流满面地说:“我要是不忠不信,怎么能成为先王的臣子呢?就像龙逢遇到桀、比干遇到纣一样,我今天虽然被你杀了,吴国也离灭亡不远了。我和大王从此永别,再也不见面了。”说完,伍子胥大步走出宫殿。夫差余怒未消,伯嚭又在旁边火上浇油:“大王,我听说伍子胥出使齐国的时候,把他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大臣鲍氏,他这是有背叛吴国的心啊,大王您可要小心。”

夫差听了伯嚭的话,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属镂”之剑。伍子胥接过剑,仰天大笑:“大王这是想让我自杀啊!”说完,他脱下鞋子,走下台阶,站在院子中间,对着天空大声呼喊:“老天爷啊,老天爷!当初先王不想立夫差为太子,是我拼命力争,他才得以继位。我为他攻破楚国,打败越国,让吴国威震诸侯。现在他却不听我的话,反而要赐我死。我今天死了,明天越国的军队就会打进吴国,把他的社稷挖掉。”然后,伍子胥对家人说:“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打进吴国。”说完,伍子胥自刎而死。

使者拿着伍子胥的剑回去复命,把他临终的话告诉了夫差。夫差听了,不屑地说:“伍子胥,你死了还能知道什么?”说完,他让人把伍子胥的头砍下来,挂在盘门城楼之上,把他的尸体装在鸱夷之器里,扔到江中,还恶狠狠地说:“让日月晒你的骨头,鱼鳖吃你的肉,把你化成灰烬,看你还能怎么样?”

伍子胥的尸体随着江水漂流,涌起的波涛不断冲击着江岸。当地的百姓害怕伍子胥的冤魂,就偷偷把他的尸体捞起来,埋在吴山。后来,人们就把吴山改称为胥山,山上还建有伍子胥庙。陇西居士写了一首古风来纪念伍子胥:

将军自幼称英武,磊落雄才越千古,

一旦蒙谗杀父兄,襄流誓济吞荆楚,

贯弓亡命欲何之?荥阳睢水空栖迟,

昭关锁钥愁无翼,鬓毛一夜成霜丝,

浣女沉溪渔丈死,箫声吹入吴人耳,

鱼肠作合定君臣,复为强兵进孙子,

五战长驱据楚宫,君王含泪逃云中,

掘墓鞭尸吐宿恨,精诚贯日生长虹,

英雄再振匡吴业,夫椒一战栖强越,

釜中鱼鳖宰夫手,纵虎归山还自啮,

姑苏台上西施笑,谗臣称贺忠臣吊,

可怜两世辅吴功,到头翻把属镂报!

鸱夷激起钱塘潮,朝朝暮暮如呼号,

吴越兴衰成往事,忠魂千古恨难消!

夫差杀了伍子胥后,就提拔伯嚭为相国。他还想给越国增加封地,但是勾践坚决推辞,夫差也就作罢。勾践回到越国后,更加紧锣密鼓地谋划攻打吴国。而夫差却完全没有把越国放在心上,变得更加骄横放纵。

夫差征发数万百姓,修筑邗城,开凿邗沟。邗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连接江淮水,向北可达沂河,向西可达济水。太子友知道吴王夫差又想和中原各国会盟,心里很着急,想劝谏又怕触怒夫差,就想用委婉的方式让他醒悟。

一天早上,太子友带着弹弓,从后园走来,浑身湿漉漉的。夫差看到他,奇怪地问:“你这是怎么回事?”太子友说:“父王,我刚才在后园游玩,听到秋蝉在高树上鸣叫,就想去看看。我看到秋蝉迎着风欢快地叫着,以为自己找到了好地方,却不知道螳螂正沿着树枝悄悄地爬过来,伸着腰,举着爪子,准备捕食秋蝉;螳螂一心盯着秋蝉,却不知道黄雀正在绿树丛中徘徊,准备啄食螳螂;黄雀一心盯着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正准备打它。我一心盯着黄雀,却不小心掉进旁边的空坑里,所以浑身都湿透了,让父王见笑了。”夫差听了,笑着说:“你这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后患,天下没有比你更愚蠢的人了。”

太子友听了,趁机说:“父王,天下还有比我更愚蠢的人。鲁国继承了周公的传统,又有孔子的教化,从不侵犯邻国,齐国却无缘无故地去攻打它,以为这样就能占领鲁国,却不知道吴国倾尽国内的兵力,长途跋涉去攻打齐国,虽然打败了齐国,却不知道越王勾践正在挑选敢死之士,从三江口出发,进入五湖之中,准备攻打我们吴国,灭掉我们的宫殿。天下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了。”

夫差听了太子友的话,顿时大怒,骂道:“你这是伍子胥的老生常谈,我早就听腻了。你还拿这些话来烦我,是不是想破坏我的计划?再敢多说一句,就不认你这个儿子。”太子友吓得不敢再说话,默默地退了出去。

夫差还是按照计划,让太子友和王子地、王孙弥庸留守吴国,自己率领国内的精兵,从邗沟北上,先在橐皋与鲁哀公会面,又在发阳与卫出公会面,最后和诸侯们在黄池大会,想要和晋国争夺盟主之位。

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已经离开吴国,就和范蠡商量,派出两千名熟悉水性的士兵、四万名精锐士兵和六千名君子军,从海道进入长江,偷袭吴国。越国的前队畴无余率先到达吴郊,王孙弥庸出城迎战。没打几个回合,王子地带着军队前来夹攻,畴无余的战马突然跌倒,他被王孙弥庸活捉。

第二天,勾践率领大军赶到,太子友想要坚守城池。王孙弥庸却不以为然地说:“越王的军队还害怕我们吴国,而且他们远道而来,已经疲惫不堪。我们再打一次胜仗,他们肯定会退兵。就算打不赢,再坚守也不迟。”太子友听了他的话,犹豫不决,最后还是让王孙弥庸出城迎敌,自己带着军队在后面接应。

勾践亲自站在阵前,指挥军队作战。双方刚一交战,范蠡、泄庸率领的两翼军队就呐喊着冲了上来,势如风雨。吴国的精兵都跟随夫差出征了,留在国内的都是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而越国的军队是经过多年训练的精锐之师,武器精良,士兵勇猛。范蠡和泄庸又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吴国的军队根本抵挡不住。很快,吴兵就大败,王孙弥庸被泄庸杀死,太子友陷入越军的包围,左冲右突,怎么也冲不出去,身上中了好几箭。他害怕被越军俘虏受辱,就自刎而死。

越军一直打到吴国城下,王子地紧闭城门,率领百姓上城防守,同时派人去给吴王夫差报信。勾践留下水军驻扎在太湖,陆军驻扎在胥、阊之间,让范蠡去焚烧姑苏台,大火烧了一个月都没有熄灭。吴国的大船都被搬到湖中,吴国的军队不敢出城迎战。

再说吴王夫差和鲁、卫两国的国君在黄池与晋定公争盟主之位,双方互不相让,争论了好几天都没有结果。

突然,王子地的密报传来,说:“越军已经攻入吴国,杀了太子,焚烧了姑苏台,现在正在围城,形势十分危急。”夫差听了,大惊失色。伯嚭担心消息泄露会影响军心,就拔剑杀了使者。夫差看到伯嚭杀了使者,生气地问:“你为什么要杀使者?”伯嚭说:“大王,这消息还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让使者把消息传出去,齐国和晋国会趁机生事,我们怎么能安全回国呢?”

夫差着急地说:“你说得有道理,但是吴、晋两国还没有确定盟主之位,又收到这样的消息,我是应该不参加会盟就回去呢,还是参加会盟但让晋国当盟主呢?”王孙骆上前说:“这两种做法都不行。如果不参加会盟就回去,别人会看出我们的危急;如果参加会盟却让晋国当盟主,我们以后就得听晋国的指挥。我们必须想办法当上盟主,才能保证安全。”夫差问:“那有什么办法能当上盟主呢?”王孙骆小声地说:“现在情况危急,大王可以下令击鼓挑战,先在气势上压倒晋军。”夫差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说:“好,就这么办。”

当天晚上,夫差下达命令,让士兵们吃饱饭,喂饱马,然后在嘴里塞上枚(一种防止士兵出声的器具),悄悄地向晋军营地前进。到了离晋军营地只有一里远的地方,吴军摆成方阵,一百个人为一行,一行树一面大旗,一百二十行为一面,中军全部乘坐白色的战车,打着白色的旗帜,穿着白色的盔甲,拿着白色羽毛的箭,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白色的茅草在风中摇曳。吴王夫差亲自拿着钺(一种兵器),举着白色的旌旗,站在阵中;左军面向左边,也是一百二十行,乘坐红色的战车,打着红色的旗帜,穿着红色的盔甲,拿着红色羽毛的箭,看上去像一片火海,由太宰嚭指挥;右军面向右边,同样是一百二十行,乘坐黑色的战车,打着黑色的旗帜,穿着黑色的盔甲,拿着黑色羽毛的箭,宛如一片黑色的墨汁,由王孙骆指挥。吴军一共有三万六千名带甲之士,黎明时分,阵势摆好,吴王夫差亲自击鼓,军中的万鼓同时敲响,钟声、铎声、丁宁声、錞于声交织在一起,惊天动地。

晋军被这突如其来的鼓声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晋国派大夫董褐到吴军营地询问情况。夫差亲自接见了董褐,说:“周天子有旨,让我主持中原各国的会盟,以弥补周朝的不足。现在晋君违抗王命,争夺盟主之位,一直拖延不决。我担心使者往来奔波太麻烦,就亲自来听候晋君的答复。今天晋君必须做出决定,到底是服从还是不服从。”董褐回去向晋侯报告,鲁、卫两国的国君也在旁边。董褐私下对赵鞅说:“我看吴王夫差说话强硬,但脸色苍白,好像心里有很大的忧虑,也许越国已经攻入吴国了吧?如果我们不答应让他先歃血(古代会盟时的一种仪式,表示盟主的地位),他可能会对我们不利。但是我们也不能白白让他当盟主,必须让他去掉王号才行。”赵鞅把董褐的话告诉了晋侯,晋侯就让董褐再次去吴军营地,传达晋侯的意思:“吴王既然以王命宣布于诸侯,我们晋国当然不敢不敬奉。但是晋国从祖上开始就主持会盟,而吴王却自称为王,这让周朝怎么办呢?吴王如果去掉王号,改称公,我们就听从他的指挥。”

夫差觉得晋侯的话有道理,就下令收兵回营,然后与诸侯们见面。在会盟仪式上,夫差自称吴公,先进行歃血仪式,晋侯次之,鲁、卫两国的国君按照顺序歃血。会盟结束后,夫差就率领军队从江淮水路回国。在途中,夫差不断收到国内的告急消息,士兵们得知国家被越军袭击,都吓得心胆俱裂。再加上长途行军,疲惫不堪,都没有了斗志。

吴王夫差仍然率领军队与越军相持,但是吴军已经没有了战斗力,很快就大败。夫差害怕了,对伯嚭说:“你之前说越国不会背叛,我才听了你的话,放回了越王。现在事情变成这样,你得去越国为我求和。不然,伍子胥的‘属镂’之剑还在,我就把它送给你。”伯嚭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去越军营地,向越王勾践磕头求和,答应的犒军礼物和当年越国送给吴国的一模一样。范蠡对勾践说:“现在吴国还不能被灭掉,我们姑且答应求和,算是给太宰嚭一个面子。从今天开始,吴国就一蹶不振了。”勾践听了范蠡的话,就答应了吴国的求和,然后率领军队回国。这是周敬王三十八年的事。

第二年,鲁哀公在大野打猎,叔孙氏的家臣鉏商捕获了一只野兽,这只野兽身子像麋鹿,尾巴像牛,角上还长着肉。鉏商觉得很奇怪,就把它杀了,然后拿去问孔子。孔子看了看,说:“这是麒麟啊!”再看看麒麟的角,上面还系着赤绂,孔子认出这是颜母当年系上的,不禁感叹道:“我的道已经走到尽头了!”孔子让弟子把麒麟取来埋葬了。现在巨野故城东十里有一个土台,方圆四十多步,俗称获麟堆,就是麒麟埋葬的地方。孔子拿起琴,作了一首歌:“明王作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欲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然后,孔子根据《鲁史》,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获麟这一年,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进行删改修订,写成了《春秋》,与《易》、《诗》、《书》、《礼》、《乐》一起,被称为《六经》。

这一年,齐国的右相陈恒知道吴国被越国打败,外面没有了强敌,国内也没有了强大的对手,唯一阻碍他的就是阚止。于是,陈恒派他的族人陈逆、陈豹等人去攻打阚止,齐简公被迫出逃。陈恒追上齐简公,把他杀了,还消灭了阚止的党羽,立简公的弟弟骜为君,这就是平公。陈恒从此独揽齐国大权。孔子听说齐国发生政变,斋戒三天,沐浴之后去朝见鲁哀公,请求出兵讨伐齐国,为齐简公报仇。鲁哀公让孔子去告诉鲁国的三家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孔子说:“我只知道有鲁君,不知道有三家大夫。”

陈恒也害怕诸侯们来讨伐,就把侵占鲁国、卫国的土地都归还给了两国,在北方与晋国的四卿交好,在南方派使者到吴、越两国访问,重新实行陈桓子的政策,散发财物粮食,救济贫困的百姓,齐国的百姓都很高兴,对他心悦诚服。后来,陈恒逐渐除掉了鲍、晏、高、国等家族以及公族子弟,把齐国的大半土地都划成了自己的封邑,还挑选了齐国身高七尺以上的女子,纳入自己的后房,人数不下百人,并且放纵宾客出入,不加禁止。他一共生了七十多个儿子,想以此来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齐国的都邑大夫宰,几乎都是陈氏家族的人,这是后话。

再说卫世子蒯聩在戚地,他的儿子出公辄率领国人拒绝他回国。大夫高柴劝谏出公辄,但是出公辄不听。

蒯聩的姐姐嫁给了大夫孔圉,生了一个儿子叫孔悝,继承了孔圉的职位,在出公辄手下执掌卫国国政。孔氏有个家臣叫浑良夫,这人长得高高大大,相貌英俊。孔圉死后,浑良夫和孔姬(即蒯聩的姐姐)私通。

蒯聩得知国内的情况后,便打起了复位的主意。他紧紧握住浑良夫的手,言辞恳切地说:“兄弟,你要是能助我回到卫国登上君位,我保你以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穿金戴银,出门有豪车,还让你当大官。要是食言,让我不得好死!”浑良夫被这巨大的诱惑冲昏了头脑,回去后就把这事跟孔姬说了。孔姬也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她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让浑良夫穿上女人的衣服,前往戚地去接蒯聩。

到了晚上,浑良夫和蒯聩都乔装打扮成女人,坐着温车,偷偷摸摸地进了城,然后藏在孔姬的房间里。孔姬见弟弟来了,便悄声说:“这卫国的大权现在都在我儿子手里,他这会儿正在公宫喝酒呢。等他回来,咱们就吓唬吓唬他,让他乖乖听咱们的,这样事儿才能成。”接着,她安排石乞、孟黡和浑良夫都身披铠甲,怀揣宝剑,在一旁等着,又把蒯聩藏在台上。

不一会儿,孔悝喝得醉醺醺地从公宫回来了。孔姬一见,立刻把他叫住,皮笑肉不笑地问:“儿啊,你说这父母两边的亲戚,谁是最亲的呢?”孔悝迷迷糊糊地回答:“父亲这边的伯叔,母亲这边的舅氏呗。”孔姬一听,脸一沉,提高了音量说:“你既然知道舅舅是母亲最亲的人,那为啥不让你舅舅回来呢?”孔悝一听,酒也醒了一半,知道大事不妙,赶紧起身说要去上厕所。

孔姬使了个眼色,石乞、孟黡立刻跟在孔悝后面。等孔悝从厕所出来,两人不由分说,架起他就往台上走,去见蒯聩。孔姬站在一旁,大声喝道:“太子在此,孔悝你还不跪下拜见?”孔悝没办法,只好下拜。孔姬趁热打铁地问:“你今天肯听舅舅的话吗?”孔悝吓得浑身发抖,只好说:“一切听凭母亲吩咐。”孔姬马上杀了一头猪,让蒯聩和孔悝歃血为盟。

接着,孔姬留下石乞、孟黡看守孔悝在台上,然后以孔悝的名义召集家甲,让浑良夫率领他们去袭击公宫。

出公辄正醉得迷迷糊糊,打算睡觉呢,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大乱,赶紧让左右的人去叫孔悝。左右的人惊慌失措地说:“大王,这叛乱的就是孔悝啊!”出公辄一听,吓得脸都白了,立刻收拾了一些宝器,坐上轻车,逃往鲁国去了。那些不愿意归附蒯聩的大臣们,也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逃窜。

仲子路是孔悝的家臣,当时他正在城外,听说孔悝被劫持了,心急如焚,心想:“我吃着孔家的饭,怎能在这关键时刻当缩头乌龟呢?”于是,他不顾一切地往城里冲。在城门口,他遇到了大夫高柴正从城里出来。高柴连忙拉住他说:“兄弟,门已经关了,这事儿你管不了,别去送死了!”子路瞪大眼睛,满脸涨得通红,大声说:“我最瞧不起那种拿了人家的好处,却在人家有难的时候躲得远远的人,我今天一定要去救孔大夫!”说完,趁着有人从城里出来开门的机会,冲了进去,直奔孔悝被劫持的地方。

到了台下,子路仰头大喊:“仲由在此,孔大夫可下台来!”孔悝在台上吓得不敢出声。子路见没人回应,四处一看,发现旁边有堆柴草,便想放火烧台,逼蒯聩他们放了孔悝。蒯聩在台上吓得直冒冷汗,赶紧让石乞、孟黡下去抵挡子路。

子路手持长剑,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毫无惧色。石乞、孟黡两人拿着戟,恶狠狠地朝着子路刺来。子路左挡右突,奋力抵挡,但毕竟寡不敌众。不一会儿,他的冠缨就被砍断了,身上也受了重伤,鲜血直流。子路知道自己不行了,但他仍然强撑着,用最后的力气说:“礼仪不可废,君子就算死,也不能免冠。”说完,他艰难地放下剑,双手颤抖着整理好自己的冠缨,然后缓缓倒下,壮烈牺牲。

孔悝无奈之下,只好奉蒯聩即位,这就是庄公。蒯聩立次子疾为太子,任命浑良夫为卿。

当时孔子正在卫国,听说了蒯聩之乱,他皱着眉头,深深地叹了口气,对弟子们说:“柴啊,他应该会平安无事地回来吧;由啊,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弟子们都很奇怪,问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孔子神色凝重地说:“高柴深知大义,懂得明哲保身。而仲由呢,性格刚直鲁莽,只知道勇往直前,不懂得审时度势,这次恐怕是难逃一劫了。”

话还没说完,高柴就匆匆忙忙地回来了。师生相见,又是悲伤又是庆幸。紧接着,卫国的使者也来了,见到孔子,恭恭敬敬地说:“我们新君刚刚即位,对夫子您十分仰慕,特意让我给您送来一些美味。”孔子连忙起身,拜谢之后接过礼物。打开一看,竟然是肉醢。孔子脸色一变,立刻让人把它盖上,然后对使者说:“这是不是我的弟子仲由的肉呢?”使者惊讶地说:“夫子真是料事如神啊!正是仲由的肉,您是怎么知道的呢?”孔子泪流满面,悲痛地说:“如果不是这样,卫国的新君不会用这样的东西来送给我。”说完,他让弟子把肉醢埋了,然后放声大哭:“我一直担心仲由会不得好死,没想到今天真的应验了。”使者见状,默默地告辞离去。

没过多久,孔子就一病不起。公元前 479 年,夏四月己丑这一天,孔子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史臣们对孔子评价极高,称赞他:

尼丘诞圣,阙里生德,

七十升堂,四方取则。

行诛两观,摄相夹谷,

叹凤遽衰,泣麟何促?

九流仰镜,万古钦躅!

弟子们把孔子安葬在北阜之曲,坟墓占地一顷。说来也怪,从此以后,鸟雀都不敢在墓旁的树上栖息。后来,历代帝王都对孔子尊崇有加,不断加封,尊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到了后世又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天下各地都建立了文庙,春秋两季进行祭祀。孔子的子孙后代世袭衍圣公的爵位,一直传承不绝,这些都是后话了。

再说卫庄公蒯聩对孔悝始终心存疑虑,总觉得他可能还心系出公辄。一天,他心生一计,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邀请孔悝前来。孔悝不知是计,欣然赴宴。酒过三巡,蒯聩看孔悝喝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套他的话,问他对出公辄的看法。孔悝虽然醉了,但还是保持着一丝清醒,含糊其辞地应付着。蒯聩见问不出什么,心中大怒,却又不好当场发作,只好强忍着。等孔悝喝醉了,蒯聩便让人把他关了起来,准备找个机会治他的罪。

孔悝的家人得知消息后,赶紧偷偷地把他救了出来。孔悝知道自己在卫国待不下去了,便带着家人,连夜逃往宋国。

蒯聩听说孔悝跑了,气得暴跳如雷。但他此时也无可奈何,因为国内局势刚刚稳定,他还需要时间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且,由于之前的叛乱和战争,卫国的府库已经空虚,蒯聩为了筹集资金,充实府库,便召来浑良夫商议对策。

浑良夫眼珠一转,凑到蒯聩耳边,神秘兮兮地说:“大王,您看啊,这出公辄虽然跑了,但他毕竟也是卫国的公子。咱们何不把他召回来呢?说不定他还能带着一些财宝回来,这样既能解决咱们的燃眉之急,又能显示大王您的仁慈和大度。”

蒯聩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他又担心出公辄回来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该不该采纳浑良夫的建议。

欲知蒯聩是否会召回出公辄,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莽荒纪 大帝姬 白袍总管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汴京春深 大宋之最强纨绔 武侠从神雕开始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皇家小娇妻 洪荒之太上老子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地狱电影院 北朝帝业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风花醉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这里有家咖啡厅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最近更新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狂魔战神杨再兴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紫鸾记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穿越三国做将军 什么!越娶妻越强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江山百美图 穿越娶妻就有奖励 西北雪原:我开局土匪头子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文岳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txt下载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