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朝廷终是下了决断——再次任命段颎为护羌校尉,命他即刻乘驿马赴凉州赴任。
过去一年,凉州早已彻底失序。
像唐玉、贾家这样的豪族,尚可凭坚固坞堡与私兵稳住一方局势,但对大多数百姓而言,日子早已在无休止的混乱中水深火热。
整个官吏系统全面停摆,直到此时,朝廷才不得不放下顾虑,让段颎回来主持凉州大局。
这决定实在是万般无奈。
自刘秀开国以来,中央朝廷便对凉州势力忌惮三分。
当年卢芳、隗嚣等凉州豪族,曾借羌胡兵力割据西北,让朝廷心有余悸。
是以数百年来,朝廷始终极力割裂凉州豪族与羌胡的联系,还刻意肢解本地势力,杜绝其借部族力量壮大、威胁中央的可能。
哪怕凉州时有叛乱,也多调关东的中央兵平乱,官员将领亦从外地派遣,从不让本地人执掌大局。
可这些年下来,朝廷派来的人根本镇不住凉州的乱局,反倒让局势愈发糜烂。
朝廷才不得不启用段颎、皇甫规、张奂这些凉州出身的豪族。
他们既有行军打仗的真本事,在本地又威望深重,能最快平定叛乱。
可每次乱局一稳,朝廷便立刻将他们调走,绝不允许其在凉州根基过深。
可凉州的病根,从来不是打几场胜仗就能根除的。
如今乱局再起,朝廷耗不起钱财粮草,只能再次请段颎回来收拾烂摊子。
不过这些旧怨旧事,并非贾诩来信的重点。
凉州的局势,他与唐玉早已心知肚明。
信中最关键的消息,是朝廷的一项新决策——默许凉州豪族募集乡勇,参与平叛。
这话翻译过来,便是朝廷允许凉州豪族拥有合法的私人武装了。
这无疑是一步险棋,必然会让凉州势力进一步壮大,可若不如此,混乱的凉州便会像个无底洞,生生拖垮中央朝廷。
对唐玉这些凉州豪族而言,这却是天大的喜讯。
有了合法渠道统领兵马、参与平叛,家族势力便能借着战事名正言顺地壮大,还能让族中子弟凭军功获得朝廷认可。
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机遇。
消息传开,整个凉州的豪族都翘首以盼,等着段颎的到来。
唐玉接到召见时,已是次年春天,延熹七年的春耕正忙。
她放下手中事务,即刻赶往姑臧见段颎。
“见过段公!”
唐玉上前,潇洒行了一礼,一身劲装衬得她身姿挺拔,眉宇间自有一股凛然气势。
段颎抬眼打量她,当即笑了。
“先前便听闻你的事迹,说你天生神力、屡败羌人,我还以为是个勇猛粗壮的女娃娃,倒没想到竟如此钟灵毓秀。”
唐玉坦然一笑,语气带着几分狡黠。
“许是我这模样太过迷惑人,那些羌人总免不了轻视于我,最后才会败在我手下。
这对我而言,倒是个不错的优势。”
这番话逗得段颎抚须大笑。
“如今朝廷派我回来平定羌乱,我定然要提拔凉州本地人才,让故土重归稳定。
我倒要亲眼看看,你这女娃娃在战场上究竟有多勇武,若真如传言般神勇,我必不拘一格重用你!”
唐玉当即躬身行礼,顺势献上了自己筹备已久的两条计策。
“段公谬赞,晚辈倒有两样小东西,或许能为大军平叛略尽绵薄之力。”
她所说的,是两种早已在唐家坞堡试过的便携粮草。
一种是干饭饼与肉脯压缩包——将粟米、麦粉混合少量油脂与盐巴,蒸制后彻底晒干,耐储存且轻便,骑兵可随身携带,既能减少对粮道的依赖,又能支撑长途突袭;
另一种是马料预制包,将苜蓿、豆饼、麦麸混合压制晒干,体积小、热量高,随马携带,能避免战时马匹因缺粮掉膘,尤其适合草原奔袭作战。
段颎常年征战,最懂后勤补给的重要性。
听完唐玉的介绍,他当即大喜过望,望向她的目光里再也没有半分怀疑。
即便尚未见她战场表现,仅凭这两样贴合实战的发明,便知她绝非浪得虚名。
至于唐玉心中早已成型的马镫改良之法,她暂时并未提及。
改良马镫需依赖充足的铁矿与精湛的锻铁工艺,如今条件尚不成熟,不如暂且搁置。
从这年春天开始,唐玉便率领唐家与张家的联合骑兵,带着族中子弟随段颎一同对羌人展开大规模作战。
段颎的战术本就以铁血迅猛着称,唐玉的加入,更让这支大军如虎添翼。
她熟悉凉州的山川地形,更懂羌人的作战习性,率领的骑兵又皆是精锐,打起仗来悍勇又灵活。
她常常率领轻骑深入羌人腹地,趁夜发动突袭。
某次奔袭三日夜,直捣羌人最大的聚居点,斩杀羌人首领及骨干三百余人,俘获牛羊数千头,解救被掳汉民近千人。
又一次,她识破羌人诱敌之计,反将其引入山谷,以少胜多,斩杀来犯羌骑五百余人,让周边部落闻风丧胆。
还有数次,她带着精锐骑兵,在羌人必经之路设伏,夺其粮草、烧其营帐,让羌人前线不战自乱。
这几年里,唐玉率军参与大小战役数十场,亲手斩杀的羌人首领便有十余人,累计毙敌逾两千,突袭羌人老巢、截断粮道的战绩更是数不胜数。
她的骑兵来去如风,作战狠辣,每次出征必有所获,从无败绩。
段颎的铁血镇压与唐玉的灵活突袭相辅相成,短短一年时间,便斩杀叛乱羌人上万,俘获大量牛羊马匹,无数羌人部落被迫投降。
但这场战争并未就此结束。
凉州地域广阔,羌人部落分散,东羌的叛乱仍在持续,段颎决意一鼓作气,将所有叛乱势力彻底肃清。
而此时的唐玉,已从十四岁的少女长成了十八岁的高挑少女。
这几年沙场磨砺,让她褪去了最后一丝青涩,眉眼间更添几分杀伐果断的英气。
她凭借赫赫战功,成为了凉州乃至整个西北都赫赫有名的女将军。
唐玉二字,不仅是羌人的噩梦,更成为了凉州百姓心中的定心丸。
段颎对她赞不绝口,朝廷也下旨册封她为讨寇将军,虽是杂号将军,却已是对女子的极高认可。
唐家的势力,也随着她的军功一路水涨船高,成为了凉州最举足轻重的豪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