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首页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快穿:变美后,我赢麻了 明末边军一小兵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快穿,渣儿!给你点颜色看看 学长凶猛 (修真)破戒 武侠之神级大师 玉妃养成记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四第46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

虚空本来就是这样,它圆来现圆,方来现方,异来现异,同来现同。但你不能讲这个虚空就是同,或者就是异。它什么也不是,它是随缘显现。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一精之明既不是一精,也不是六根。随缘现一、现六、现三,它是随缘。一、六、三、五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啊?

从这里来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是不是佛啊?是不是菩萨?是不是人啊?所以你讲是的时候同时就讲了不是。你不能讲他是佛,不能讲他是菩萨,也不能讲他是凡夫,也不能讲他是牛马猪羊,他什么都不是;但他又什么都是——他可以随缘现佛相、菩萨相、人相、马相、狗相。这就是真正的念佛,这是一真法界的佛。我们平时所念的那些佛是十法界里的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他们是佛,我们是凡夫,你自已分别心来念佛。其实你还没有见到佛。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把它看成同或不同已经是颠倒,你再把它说成是「非一」,是不是颠倒加颠倒啊?同不同就是异不异,同就是异。所以我们这个分别妄想就是一重复一重,重重加码。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这里也是讲这个道理。六受用根不能讲它一,也不能讲它不是一。不能讲它是六,也不能讲它不是六。因为它是性中相知,你不能说它是六。因为它在用中相背,相互不能取代,所以你不能讲它是一。这就体现出圆顿大法的圆融圆满圆通,六即是一,即一即六。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从这里开始,佛分别开示六根形成的来龙去脉,方便法讲是形成,究竟法是叫显现。这段经文是讲眼根的形成。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明暗」是色尘的两种形相。这个色尘集中在光亮上来看有明和暗。我们眼睛看到明叫看见,眼睛看到暗是不是看见?明和暗都是色尘。怎么相形呢?相对照显现。如果没有明,我们能不能觉察到暗?没有暗,我们能不能觉察到明呢?不能。

于妙圆中,黏湛发见:外面的明和暗这两种色尘作用于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在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统统叫「妙圆」。「黏」,就是作用的意思;「湛」,是空如来藏;「发见」,是真心本性被这个明、暗二色所作用,可以说为前七转识、见分。

见精映色:这个「见精」就是前七转识;「映色」,为了把这个法讲得更细一点,我们把「映」字作为中七转识,就带有反作用。

结色成根:通过作用与反作用,我们的前七转识被作用以后又再反作用,这个时候色心连持为一体,成为这个眼根。同时呢,七转识已经被局限在眼根之中,跟前面是不是显然不同?它已经带有所谓的那种分别心,所以我们把它说为后七转识。前中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把心分细一点来知道怎么样形成的。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我们这个眼根从原始的形成来看,实际上是一种「清净四大」。「清净四大」是讲胜义根,它也是地、水、火、风。但是胜义四大用肉眼看不到,高层次的天眼才能看到。现代的那些高尖端的仪器也能看到一部分。「清净四大」类似于神经元、神经纤维细胞之类的,是类似于,但不能当真。这里「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根」是浮尘根,它本来的面目还是清净四大。

因名眼体,如蒲萄朵:因此把它说成眼体。眼根像葡萄一样,葡萄这个眼是浮尘根。要明白,我们这个人从本体上来讲,是色心连持为体,从某一个部位来讲,比如眼睛,也是色心连持为体。怎么连持法?讲到这里的时候,这个法要当下破除。怎么破除呢?它是色、心和合成的蒲萄朵吗?色也是心,心也是心,地也是心,水也是心,火也是心。无论是胜义根,无论是浮尘根,是不是本来就有的?它仅仅是随着这种缘而显现。佛是没办法的办法,开方便门,示真实义。如果不这样讲的话,大部分人不能明白。你说我们的眼睛就随着明、暗两种尘出来了,随缘显现出一个眼睛,这样讲人家是不是感到跟天方夜谭一样啊?

浮根四尘:「浮根」,就是指这个葡萄这个肉团;「四尘」,是对这个肉团又一个补充说明。哪四尘呢?色、香、味、触。

流逸奔色:「流」,就是出流;「逸」,带有不规矩、不严肃;「奔」,是狂奔。我们这个见精就依托这个眼根向外攀缘——当眼睛这个葡萄出来以后,一精之明就通过眼根——当通过眼根的时候,这个见性跟原来的见性一样不一样啊?它变成后七转识。后七转识就可以产生一念分别,它有直觉。它这个一念分别其实才是无量念在分别。它一念是1280万亿亿次的生灭,因为它太快了,所以把它说成一念分别。所以你是「流逸奔色」,它无量的无量的集中为一念,我们感觉就是一念,因为它太快了。这说明众生这种贪心习气非常猛烈。所以当我们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理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会减少乃至当下停止这种狂奔。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这是讲两个耳朵的形成。大家感到《楞严经》是不是很亲切啊?就告诉你耳朵怎么来的,眼睛怎么来的,可不是你爹妈给的,那你爹妈的是谁给的?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声音有动、静二尘。如果没有静,我们能不能听到动啊?不能?反之亦然。「相击」,是相互对显。无动不足以显静,无静不足以显动。于妙圆中:这个「妙圆」就是讲一心三藏。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黏湛发听:「湛」,对应为空如来藏,是别教意义上的真心。「发」,是作用,作用于那个真心,而成就第七识、见分,在这里是前七转识。

听精映声:「听精」,就是发听的那个听,前七转识已经成就了。「映」,就是它成就了以后反过来作用于那个声尘、动静二尘,这是它的反作用,对应为中七转识。卷声成根:「卷声」,就是第七识与声尘发生作用与反作用,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中本来的性具功德应运而显,随缘显现出这个耳根。此时,这个一精之明已经被耳根束缚起来了。所以这个时候把它叫做后七转识,它已经开始分别,叫直觉。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里的「根」就是我们现在的肉团根、这个浮尘根;「元」,是它的本来面目;「目为」,就是说为;「清净四大」,是表胜义四大。

因名耳体:这是给它一个假名,叫「耳体」。如果一开始把耳朵叫眼睛,把眼睛叫鼻子,行不行啊?都是假名,不要当真。如新卷叶:一开始像树叶一样。

浮根四尘:「浮根」,就是肉团根;「四尘」就是色、香、味、触。流逸奔声:从现在起,我们的一精之明在眼睛就通过眼睛往外攀缘,在耳朵就通过耳朵往外攀缘。「流」,就是出流;「逸」,就是不加检点;「奔声」,就是肆无忌惮地向外攀缘。怎么「奔声」呢?爱听好听的话,爱听美妙的乐曲,不喜欢听批评的话、不好听的话,是这样的攀缘,是对着名闻利养来奔。前面的奔色是不是要看到鲜花、看美色,是在环境里执着,这都是在贪图享受。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这几段文字风格都是千篇一律,这是讲鼻根的形成。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通和塞是香尘,香臭这种味道也叫香尘。于妙圆中:「妙圆」就是一心三藏。黏湛发嗅:「湛」,是空如来藏;「发嗅」,是成就了能嗅的这种嗅觉。这个嗅觉,注意,仍然叫一精之明、见精、见分。这里的「嗅」是前七转识。

嗅精映香:「嗅精」,就是前七转识;「映香」,是反过来自然地反作用于这个香尘。纳香成根:嗅精与香尘作用与反作用,使得我们这个鼻根随缘显现出来。前面的这个「映」说为中七转识。那么到这里「成根」了,嗅精已经被这个鼻根束缚在里面了,此时就是后七转识。它已经有了知觉,可以起一念分别。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鼻根本来就是清净四大,是胜义尘法。因名鼻体:给它一个假名号,叫鼻根。如双垂爪:这两个像不像双垂爪啊?真像。浮根四尘,流逸奔香:鼻精、嗅觉通过这个浮尘根,通过这个有形有相的肉鼻孔而肆意地向外攀缘,喜欢鲜花味道,喜欢闻各种香水,做饭也要追求种种的香味。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这是讲舌根的形成。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恬变」,是味尘的两个特性。「恬」,是没有味道。我们平时这个舌头有没有什么味道啊?没有味道也是一种味道,没有味道它才显现出香甜苦辣。「变」,香甜苦辣都叫变味。「相参」,就是相对、相显。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幸亏一个「妙圆」,一个「湛」,解释起来很方便。「妙圆」,就是一心三藏;「湛」,就是空如来藏;「发」的这个「尝」解释为前七转识,就是见精,就是一精之明、见分。

尝精映味:「映味」,就是反作用,解释为中七转识。你既然成就了我,我就开始对着你来事了。绞味成根:这里的「绞」也好,前面的什么也好,都是通过作用与反作用,「绞」是不是翻来覆去的?前面讲「卷」是不是也是翻来覆去的?所以这里的「根」就是后七转识,已经形成了肉团根。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它当初还是个胜义四大。肉眼看不到,慢慢地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因名舌体,如初偃月:舌头是不是像初三初四的月亮啊?

浮根四尘,流逸奔味:「浮根」,就是舌根;「四尘」,是色、香、味、触这四种尘;「流逸奔味」,这可能是我们在这名闻利养中第一最,由于这个奔味我们就参与了杀生。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这是讲身根的形成。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离合」这二种感觉是触尘的基本形式。如果没有合能不能感到离?没有离能不能感到合?不能。我们没有感觉之前,这种离合的感觉在不在?一定在。要注意,这个触尘不是触物。「相摩」,也是相互对显。那离和合它怎么摩啊?它只能对显。

于妙圆中:「妙圆」,还是一心三藏,或者讲叫真真如。黏湛发觉:后面的「湛」就是空如来藏,或者叫真如;「发觉」,就是离合作用于真心本来面目,我们有了感觉,造就了觉精,就成就了一精之明,这叫前七转识。

觉精映触:「映」,就是对触尘的反作用,把它说为中七转识。抟触成根:「抟」,印度人现在吃饭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吃,他们过去把饭放在树叶上,然后用手抟着吃。所以这个「抟」呢,也是讲作用与反作用。「成根」,然后形成了身根。此时的触觉就被这个身肉团根局限在四大四尘之中。这个时候它可以起一念分别,也就是后七转识。七转识把它分成前中后,大家能理解就行。因为佛法里没有这种说法,是我在佛开方便门的基础之上再开方便门,这样解法方便大家理解。有个过程是不是容易开智慧啊?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注意,眼睛、耳朵是不是身根啊?都是身根。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叫不叫触啊?也叫触。注意,前五根跟身根有特别的关系,其它的五根统统具足身根的这种触,同时又具有它的个别性。所以我们不能把眼根、耳根降低到身根,如果降低到身根,你还谈什么眼睛,谈什么耳朵啊?所以这个身根在开始阶段,它还是个清净四大。

因名身体:给它取个假名,叫根身,或者叫身根。如腰鼓颡:你看小孩敲的那个腰鼓,人是不是像腰鼓啊?特别是长得比较庄严、比较富态的同修。

浮根四尘,流逸奔触:「流」,就是背觉合尘,离开本身的菩提智慧,在尘世间攀缘执着;「逸」,就是放逸,这个时候已经迷惑颠倒了,也就是玩世不恭;「奔触」,就是在攀缘名闻利养,这里的「触」可以解释为一切的吃喝玩乐。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这是讲意根的形成。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生灭等二种」,就是我们能够回忆和忘记,对应为法尘,它没有真实境界可言,它是前尘影事。于妙圆中,黏湛发知:「发知」,这就是前七转识,成就了能见的见分,也叫见精,也叫见性,也叫一精之明。

知精映法:知精、嗅精、见精、尝精,都是讲见性,都是讲见分。其实在变成知精、嗅精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中七转和后七转识。在前七转识的时候没有分别心;见精开始对待法尘来反作用,这个叫中七转识,已经开始无念分别。那我们这里讲无念分别,是指前七转识还没有来得及工作,它只是个存在。这属于方便说,方便说就是方便说,这帮助我们开智慧,没有真实义。揽法成根:这里的「揽」,前面的「绞、卷」等等等等,都解释为交互作用。由于这种因缘就显现出了这个意根。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意根当初之际是个胜义的地水火风。因名意思:「意思」就是意根。如幽室见:心脏就像房间里没有灯光一样,虽然没有灯光,我们在幽室里知道不知道自己在啊?所以「意思意思」,心脏是不是自己知道自己?虽然肚子是黑的,但是它知道自己。这是我们的本能。

浮根四尘,流逸奔法:「浮根」,就是讲肉团心脏。「四尘」,它又本具色、香、味、触这四尘的特性。「流逸奔法」,就是背觉合尘。这个一精之明把我们本有的大光明而当下转变为能见的见分之光,从此就一门头往外看,而不知道自己的本。众生可悲就可悲在这里,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我们所面对的万法是谁。「奔法」,就是对在我们八识田中所储存的各种各样的法尘、业种不停地打妄想。既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又可以暗里搞各种阴谋诡计。

关于意根这个法呢,要多说几句。一般说来,这个意根是第七识和第八识,与心脏没有关系,跟其它五根不同。但是佛有时候就是为了凑成六根,给众生一个方便引导,把心脏说为意根。为什么把它说为意根呢?因为心脏开合就形成我们睡觉与清醒,睡觉和清醒这两种状态都形成回忆和忘记,由回忆和忘记作用于一精之明而产生意识心。因为我们回忆和忘记是通过睡和醒这两种相——睡和醒这两种相本身有没有睡肉团、醒肉团?没有。它不像眼根对明暗二尘直接经过。回忆和忘记所对应的就是睡和醒是这两种状态,而明和暗这二尘所对应的是个真实的肉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意根没有肉团,它特指第七识和第八识。那么从睡觉和清醒,它也是经过心脏来完成,所以也可以方便把心脏说为意根。只要懂得了万法都由心所变现,你怎么样说都无碍。只要有利于帮助众生开智慧就好,都是引导过程。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在这里「觉明」呢,说为本觉、本明。由于我们的本觉本来就是明的,但是生相无明也是我们的性具功德,由生相无明开始打妄想,然后形成了「明明觉」。这个「明觉」从根本无明到枝末无明,统统包含。

失彼精了:就是我们的本觉、本明被外尘境界所迷惑执着以后,本觉本明倒反而变成了傀儡。它被见分把它本有的大光明藏转为能见的见分之光、所见的见相之光。真正的主人却被我们忽略,叫「失彼精了」。其实失了没有啊?没有。

黏妄发光:我们以上讲那个山西阳曲老居士,念佛念到九点半,外面并没有开灯,他却能看到。那是什么光啊?打比方,那就是真心本来面目之光。他老婆回来以后,叫了一下,把他吓了一跳,说黑咕隆咚的。他有了黑咕隆咚,是不是「黏妄」了?就发出了黑光,然后同分妄见开灯才能亮,又发的是白光,明白吗?所以我们现在是不是「黏妄」了?白天黏那个太阳就发那个白光,黏那个黑夜之光就发黑光。如果定力深的人,他排除一切杂念妄想,白天黑夜都是一样的。

《虚云年谱》不是有记载吗?有一天虚云老和尚在山上散步,遇到两个出家人打着灯笼,他们看到虚云老和尚惊呆了。因为当时已经天黑很多了,伸手不见五指呀,不知道老和尚怎么在这里?虚云老和尚是下午就进山散步的,本来眼前清清楚楚,一听到说伸手不见五指,当下两眼一黑,什么也看不到了。因为他已经修到四禅八定,他心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妄想,散散步就忘记了时间和空间。他在这个高度的禅定中,就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生和死、睡和醒,也没有区别。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如果离开了明和暗,没有见体了,它想象不出来还有什么能见的东西在那里,这叫背觉合尘。因为合了明暗之尘,把觉忘记了,这就是众生的悲哀。

离动离静,元无听质:只知道攀外界的声音——动静二尘,而不知道里面能听的是谁。无通无塞,嗅性不生:如果离开通塞二尘,就不知道在里面那个能呼、能吸的东西。

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这是讲我们的六根,自从六根之性被六根之相所束缚,六根之性就通过六根之相出流攀缘色、声、香、味、触、法,攀缘以后呢,又执着在眼识、耳识等六种意识心里,而忘记了六根见性,不懂得回光返照能看、能听、能嗅的那个东西。也就是由于能缘、所缘、所缘缘这三种缘,所以就忘记了我们里面真正的见性。前面佛是怎么讲的?叫「缘所遗者」。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这个十二相是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色法分为明、暗;声法分为动、静;香法分为通、塞……依次类推。这个十二相没有了,没有所缘能不能产生所缘缘?能不能产生这个意识心?不能。那么回到这个眼睛来,佛又有另外一个办法,能见的是心而不是眼睛,是不是自然就回到见性来了?抱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就看到这里来了。

「不循动静」,离开这十二相。佛前面讲怎么离啊?还呐,八还辨见呀。我们不理睬它,不理睬十二相就行了,还掉了,这些办法是不是很通俗易懂啊?这个明暗相一离开就还掉了,就没有眼识了。那这个眼睛能不能还得掉呀?还不掉,然后在眼睛做文章,再进一步知道能看的不是眼,是见性,更加还不掉了。

「随拔一根」,以眼根为例。「脱黏内伏」,明暗相是不是黏呐?脱了这个明暗之相,这个感觉是不是没有了?眼识是感觉,没有了尘还有没有受啊?它没有感受了。那还到眼睛的时候,我们又知道能见的是心不是眼睛,人死了以后眼睛能不能见啊?不能见。如果能见的话,眼睛能不能见自己眼睛呐?前面已经破除了。「内伏」,是不是伏到见性了?离开了眼睛肉团根,伏到了前七转识(见性)。

「伏归元真」,是一精之明。如果再细一点,一精之明是不是后面真元?我在没有动之前还有不动的东西,在前面六种比较粗重的意识心动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里面有个不动的东西。当我们再回到里面不动的东西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还在动啊?感觉到后面还有个不动的东西。

「发本明耀」,你成就了阿罗汉、辟支佛的解脱,破除了肉团身的生死。也可以从究竟义来看,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乃至极果如来。「本」,就是本来的、根本的。阿罗汉的那种「发本明耀」带有相对性,但是比起凡夫、比起二十八层天来,他带有根本性。如果与明心见性的菩萨那种人我空、法我空的「发本明耀」来比呢,他仍然是有漏。明心见性菩萨那种「本」再与极果如来相比较而言呢,仍然是有漏。所以漏与无漏,不能执着于某一个层面来观照。后后胜前前,上上胜下下。「发本明耀」和「耀性发明」,基本上是一个意思。「耀性发明」呢,就是再进一步提升。

「诸余五黏应拔圆脱」,眼睛「发本明耀」了,耳、鼻、舌、身、意同时解脱。这就是一门深入,一根解脱就六根皆解脱。比如修耳根,注意,什么也不听,当你耳朵静止到别人叫你你都不知道的时候,你就是眼睛瞪在这里,人家前面走了,你知道不知道是谁呀?不知道的。就是有桂花香、牛肉香,你能不能闻到呀?你都闻不到了。一根定了,其它根自然而然都定下来了。因为我们就是一个念、一个心。

明不循根,寄根明发:前两句以我们眼睛来讲,山西阳曲那个老居士划道道念佛划到九点多,没有光明,没有黑暗,他心里就能看到。「明不循根」,那我们知道,没有灯的情况能看到,是不是眼睛能看呐?不是眼睛能看的。那他老婆一叫,他眼睛还在不在啊?怎么就看不到了呢?是不是体现出「明不循根」?与眼睛有没有关系啊?「寄根明发」,是一精之明通过它表现出来而已。

由是六根互相为用:在第三禅天以上的人他六根通用。还可以把六根解释为万法,万法即是一,一即是万法。以六根为例,六根所能起的作用,任何一根都能起,任何一根都能起六种作用。以浅悟深,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你可别认为这是个塑料袋,它就是释迦牟尼佛,它也有灵知性;但是无情物要成佛,一般而言,它首先要转变为有情。我在这传法它听到没有呀?这就是它将来得度的因缘。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憍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阿那律陀,无目而见:阿那律陀双眼失明,他用头顶看。还有人眼睛长在手掌心里,长在脚板底。

跋难陀龙,无耳而听:他用什么东西听呢?头上的龙角。所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呀!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殑伽神女」是个河神,「殑伽」翻译成汉语叫天堂来。这条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雪顶,有一个叫阿耨达池,河水是从那里而来。她是殑伽河的河神,没有鼻子她也能闻到香味。

佛在这里举许多例子就证明,我们这个能知、能见不一定就执着于所谓的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讲究竟义,这个能与六根没有关系的。有六根也好,没有六根也好,它都能显现出来。按照同分妄见是眼睛能见,耳朵能听……按照别业妄见,它可以打破常规。所以通过同分妄见与别业妄见交错,来证明我们的见性不一定非要依靠这个六根来显现。

憍梵钵提,异舌知味:憍梵钵提这个菩萨的舌头跟人家不一样。像个老牛的舌头一样。前面我们介绍了,虽然不一样,他也能知道食品的味道。

舜若多神,无身觉触:舜若多神是个虚空神,实际上就是四空天的天人,他没有身体;但是他同样能觉察到冷暖、涩滑,因为这是他的本性。

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通过如来的神力,在如来光中让这个舜若多神显现一下子,让大家看到他也就是像一股气流一样,像风一样,他没有肉体。

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诸灭尽定」,是指四果罗汉。「灭尽定」,已经没有受,没有想,也叫灭受想定。他同样有肉团身,同样有六根,他没有感觉。你把他一块肉割下来,肉还照长出来,也不痛。即然没有受,他有没有想呀?「久灭意根」,意根都灭了,还有没有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注意,讲怎么样灭不等于把我们肉团身就灭掉或者就怎么样,它是不是还在呀?这个时候已经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圆明了知」,照样跟其他人一样,说话、走路、吃饭、开玩笑,这都是「圆明了知」。「不因心念」,不需要脑袋思维,他是信口开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莽荒纪 武侠之气运掠夺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汴京春深 大宋之最强纨绔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皇家小娇妻 洪荒之太上老子 地狱电影院 北朝帝业 
经典收藏逆青春 网游之血御天策 渡仙玄记 桃运特工俏佳人 灵蛇转世镇百怪 离婚后她成了财阀前夫的白月光 我在香江当陀枪师妹 重生逃命,竟敲开京圈太子的房门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琳琅诡事录 海贼:我两面宿傩,乱杀 海贼:符咒恶魔面具?我全都要! 江湖公敌,从我做起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凤凰谋之吸血凰后 公主太子打赌,谁输谁要囚下苦 庶女当自强 快穿之大佬自救系统 斗罗:重生瑞兽麒麟,多子多福 身体互换,我替无能太子站稳朝堂 
最近更新田妹重生:改写命运之章 一袭幽梦 查理九世之泪雨流年 恶灵缠绕 踏天之路! 夫君是反派?逃荒路上我杀疯了! 我的世界:开局认魔王为主公 双城之战:都是家人,忠诚! 叶谨:我的黑客能力震全球 言出法随,我请天雷劈!劈!劈! 穿书狐狸精,奈何剑尊他强夺 全家要我做纨绔,我靠漫画名天下 你以为的禁欲权臣,是我裙下疯狗 高冷学神之攻略手册 有了兽夫后,小雌性她被爆宠了 人在有风,娶妻许红豆 破局:黑暗中的正义曙光 满门殉国你悔婚,我娶嫂嫂你哭什么? 娇软美人二嫁:疯野糙汉沦陷 砺刃!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