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首页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宋小吏。 绣色可餐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女巫说,今晚是个平安夜【无限】 港岛大亨 武侠之神级大师 在斗罗大陆玩王者荣耀 乡村猎艳记 继室千金 我的老婆是双胞胎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四第45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虚妄根尘」,是六根对六尘产生六种意识心,这个局限在当年小乘法里,叫做「法生心生,心生法生」。「何处颠倒」,我们这个虚妄根尘颠倒在哪里啊?就颠倒在六根门头。六根门头,一般说为后七转识。后七转识跟前七转识是不是一个东西啊?它无非是一个前后分工的问题。当我们停止妄想的时候,七转识成了半分末那,它这个时候专门在攀缘第八识。

所以「颠倒」,第七识把第八识里的种子通过前七转识转到后七转识,后七转识来指挥前面的六根之性,来指挥意识心作分别。它又能把前面的六种意识心所造之业再通过后七转识储存在第八识这个仓库里。它有这两种转换作用。明白了这个道理,真心无非是真妄这两种妙用。东西是一个,他有两种妙用。那现在按照净法把染法转过来,是不是又颠倒过来?当你观照到根本之处的时候,你那枝末之处当下是不是就是根本之处啊?前面六种意识心跟第七种意识心是不是一个东西啊?你一定不要当成七个东西或者有两个东西,无量的心、无量的万法就是一个东西。这是佛没有办法的办法,开方便门,示真实义。

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这虽然是讲第二个决定义,是不是还是强调悟后进修?「取如来位」是方便说,我们本来就是如来。

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再打一个比方。比如想要把一根绳子的结解开,如果你连结都看不到,能不能解啊?不能解。要看到结在哪里,才能解啊。所以我们要想了生死,你首先得知道生死之结在哪里。

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又打个比喻。我们能不能咬虚空一口啊?不能。你能不能踢它一脚啊?为什么不能?它没有形段,没有数量可言。所以往往佛以虚空来比喻真空,比喻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我们在凡夫位到处是结,想解结,要把它找准了。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我们的身体有形有相,有形有相本身就是结;那现在要解的这个结呢,是结中之结。我们这个结是表面现相,根本之结是凡夫的心态,是不容易明了的那种六根之结。

对于这句经文的解释,一般情况下经家从六根、六尘、六识来解释。把外六尘说为是外贼,把六识说成家贼,把六根说成是贼媒。这种解法可以参考。如果按照我来看呢,把它调一调更好。把六根判为家贼,把六识判为外贼,把六尘为贼媒。贼媒起媒介作用,没有东西做媒介的话,两个贼不能产生联系。这段文字不太圆满的地方来讲,就少一个六尘。如果我们会用心的话,就会看出它又包含着六尘。六根那个肉团根有没有离开六尘啊?它本身就是六尘。那么佛这里仍然是方便说。小乘人的智慧都知道这个肉团是个贼,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害得我们生生世世六道轮回吃尽了苦。在地狱里的日子可不好受啊!阿罗汉即使愿意弘扬《妙法莲华经》,他也不愿意到娑婆世界。因为我们这里有六道轮回,其它佛土没有三恶道,大部分只有人道和天道,所以他生怕再落入三恶道里去。敢到娑婆世界来弘法的,都是明心见性的菩萨再来。检点一下自己的境界,这一期往生以后,我还愿不愿再来娑婆世界?阿罗汉发不了这个心。如果你能发心再来,这说明你的根机很深,否则那么多的菩萨到哪里去了?

那么修大乘法的菩萨,当明白了这个肉团身是贼的时候,当下它就是法宝。要利用这个贼、这个法宝来教化众生。这就是圆顿大法的妙用。

「自劫家宝」,由于我们执着于这个肉团身,所以自己就在毁坏、伤害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多一分情执就少一分慧命,这是方便说;究竟说,情执当下就是法身慧命。

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怎么「不能超越」?因为身界,所以你把这个肉团身当成是我。为什么把它当成是我啊?原因还是在这六根。前面讲168个字时讲过:「一念无明从妄起见,即为根身器界」,从此把我们这一精之明就局限在地、水、火、风四大所造成的六根肉团身之中,把这个对外攀缘的妄想心当成真我,把肉团身当成是我所,把外尘境界也当成是实有。所以把心障碍在肉团六根里面,心和身障碍在外尘境界里。这个「器世间」就是外尘境界。既不能超越自我,也不能超越他我,因为有身见。这叫「不能超越」,也叫「缠缚」。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是时间,我们这个心执着在过去、现在、未来;「界」是方位,我们同时执着在无量的方位。

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无量的方向概说为十个方向,这是恒顺世间的习气。「界」是从横向、从空间的角度来说明问题。过去未来现在为世:这个「世」,是从纵向、从时间的角度来解释众生世界。方位有十:方位有无量,概括为十个方位。流数有三:时间的迁流有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织妄相成」,每一个人都是在十方三世这个织妄之中执着。什么叫「妄」呢?十世古今是不是当下一念啊?可是我们把它变成过去、现在、未来,是不是妄啊?讲十个方位,十是表无量,有无边无边的恒河沙数国土。祖师大德怎么讲啊?「自他不隔毫端」。无量的太虚空就是我们当下这一处,可是我们却把它变成多么多么遥远,这是不是妄啊?这就是织妄相成,我们在这种迷惑颠倒之中。

身中贸迁:「贸」是做生意、搞经营;「迁」是迁流;「贸迁」就是我们在造种种之业。世界相涉:无非是十方与三世再重重交涉才形成现在的万法。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为了讲法的简明扼要,也是根据世人的习惯心态,把十方又概说为东、西、南、北四方。「上下无位」就是上下不谈,「中无定方」是找不到「中」。一天当中这个「中」就不断地变化,我们走到哪里都是整个宇宙的中心。也可以说没有中心点,也可以说哪里都是中心点。因为这个宇宙没有穷尽。

四数必明,与世相涉:「四数」,就是东南西北这四方;「相涉」,就是相交,相互作用与反作用。那世与界是怎么相涉的呢?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前面是「三四」,后面是「四三」。「三」,是表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四」,是表四方,有东、西、南、北。以世涉方,每一世都是四方,三世就是十二方;以方涉世,每一方都有三世,四方就是十二世。十二方,十二世,这叫「宛转十二」。

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三叠」是通过流变而有。怎么流变法呢?从纵向来看,时间在迁流变化;从横向来看,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动,在几个方位中不断地变化。「一十百千」,就是一叠十二、二叠一百二、三叠一千二,可见,一十百千是个缩写。

第一叠,上面讲了,三四四三,宛转十二,这是十二功德;第二叠呢,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法界都有十二种功德,这就是百二十功德;第三叠,这一百二十个法界,每一个法界都具足这十个如是,就是千二百功德。

真心本来面目可以变现为无量的法界。所以佛呢,硬着头皮把无量法界概括为十法界:佛、菩萨、阿罗汉、辟支佛四圣法界,天、阿修罗、人、畜生、鬼、地狱六凡法界,加起来是十法界。十法界十种类型,大家注意,法法圆融。比如,我现在是人,我身上有没有佛的特性呐?有没有鬼的特性呐?有时候鬼头鬼脑的,比鬼还鬼。有没有那畜生的特性呐?有时候那个牛脾气来了比牛还牛啊。这样来讲,本来我们是人法界的十二种功德,又同时具足了十法界的功德,是不是第二叠啊?百就是一百二。

那么在《法华经》,把每一个法都用十如是来表达:「如是性、如是体、如是相、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这十个如是是通过我们的本体妙用、力量、能与所能,以及我们自己的本因、周边的因缘,当下造什么业就有什么果,到时候再来报应;然后从根本到枝末来讲,都是一个念。这一个念就是无量法,叫本末究竟。那刚才讲这一百二十个法界,每一个法界是不是都具足这十个如是啊?也就是第三叠,一千二百功德。所以「总括始终」,实际上是无量种功德。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一样的道理。我们这个人当下有千二百的功德,那具体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根,是不是各有千二百种功德?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阿难,就是你在这个六根之中,来选择评判其优劣之处。「克」,是选择、获取;「定」,是选定。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统论所作:这是统论眼睛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上面讲「三分言功」,也就是把一千二百功德分成三分,前方、后方、左右方,各占三分之一。每一分是不是四百呀?眼睛本来具足一千二百种功德,但是在用的过程中,能看到前方,看到左右方,看不到后方,这是特对地球人而言;天人的眼睛没有前后左右的。后面看不到,叫「一分无德」,是不是眼睛具足八百功德?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果后面的人讲话,耳朵要不要转过头去才听到?在特定的范围内,他四面八方随便从哪个方向都能听到,叫做「十方无遗」。并且十个人在这讲话,耳朵是不是同时都能听到啊?耳朵是一种直觉(不分别),而且没有声音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也就是听到静音,它始终在听中。所以耳朵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鼻子能吸,是不是一分四百功德?能呼是不是一分四百功德?而阙中交:呼吸中是不是有停顿?那个停顿没有讲它有什么功德。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舌头讲经说法,讲正法也讲邪法,它什么都能讲。「方分」,它都有分寸,每句话不管是好话坏话。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有没有讲舌头什么话不能说的?它什么都能讲,至于该不该讲,愿不愿讲,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它的功德是一千二百。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身体可以感到违与顺。比如夏天穿棉袄感到热,这就是违。冬天穿棉袄感到暖和,就是顺。

合时能觉,离中不知:那么这种功德要合起来才知道有一种违顺的感觉,离开了以后能不能感到违和顺呐?不能。离一合双:合的时候是两分功德,离的时候是一分功德没有了。

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也就是说违觉是一分,顺觉是一分,感觉不到违觉与顺觉了,这是「三分阙一」,所以身根具足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这是讲意根,都不用解释了。阿赖耶识是不是包容一切万法呀?没有哪一法在心外。默容:是默默地包容,不默的时候是不是也包容啊?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

逆生死欲流:就是背尘合觉,了生脱死。之所以在生死轮回,就是由于你的种种的欲望。你在物欲洪流中挣扎,想出离,必须要看破放下。返穷流根:就是返璞归真,仍然叫背尘合觉,回到大光明藏中去。「穷」就是彻底搞明白,彻法底源,「流」是生死之流,「根」就是根本。至不生灭:这就是成佛。注意,这里不是禅宗的见空性,要善于区别。

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你要去体验、选择这六根,哪个是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哪个是不圆满的。「谁合」,在六根中,鼻根要闻香,舌根要尝味,身体要有接触,是不是从合中才能得到受用啊?眼睛离得老远,它要不要合啊?耳根离得老远,要不要嘴巴咬住你耳朵才听到啊?意根呢,更不需要合。所以就这两方面来看,是合起来的容易修,还是离开的容易修?从这一步一步地往下逼近。

谁深谁浅: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当下就能知道。意根在里面要拐弯抹角,而且它要间接地通过前面的五根对五尘再产生这五种俱生意识,在脑子里它才能间接地得来。所以它现在是不是显得很深?那么从深和浅来讲,是深好修还是浅好修啊?

谁为圆通?谁不圆满:具足千二百功德的就是耳根、舌根和意根,而眼根、鼻根、身根都是八百功德,不够圆满。就深浅来看,耳根又胜于舌根和意根,更好修。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如果选择一个好的法门,他修行一天的功德与你选的不圆通的法门相差多少啊?「日劫相倍」。一劫少说五十二亿年,多说百亿千亿年,天壤之别!所以我们修行是不是要不断地选择最好的法门啊?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

备显:这六根,个个功德都给你讲明白了,由着你来选。六湛圆明:是就六根之性,明明白白就是这样,根性都平等具足一千二百种功德,是特指地球人的特征。数量如是,功德多少就是这回事。

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你好好地仔细地选择一下,哪个适合于你的这一根?看是针对阿难,其实是不是佛讲给我们所有人的?你如果觉得可以的话,我再给你作具体的开示。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十方诸佛各各以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为本因、为下手之处——虽是讲十八界,其实包含无量法门——都能得到圆满的成就。「无上菩提」,也就是无住大涅盘。这是讲法法平等,都能成就。但为什么还要让阿难来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法门呢?紧接着就是讲原因。

但汝下劣:这是讲没有明心见性的人。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明心见性的菩萨是真修,一般不要问老师,他怎么样修都行,他能圆融一切人事一切万法,也就是心能转境。人家打我、骂我、诽谤我、骗我、害我,我都生不起嗔恨心来,这就是证道位了。有的生起烦恼以后当下就知道不对,但当下又改不了,可能两三天以后改掉,这都叫修行。

我有一个弟子很古怪,我说:「根据我对你的观察,你从小到大眼睛里就没有一个好人,包括你父母在内。你好好想一想。」他也不作声,非常顽固。我问他:「这个寺庙里有没有一个你认为行的人?你指出一个来给我看看。」他也不讲。大概大半年以后发信息来了:「非常感恩师父。我现在已经知道我是个坏东西,从小眼里就没有一个我认为好的人,所以师父你讲到我的要害处了。」修行是个扎扎实实的事情,来不得半点的虚伪、浮躁和骄傲,分分己获,要明白。

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就是大菩萨再来都是一门深入,但这个一门深入并不是孤军深入,而是你有了主导方向,不妨多方面综合。目的是为了圆融圆满对一心三藏的理解,这叫一门深入,而不是杂修。入一无妄:是就自己六根中其中的一根能解决问题,清净了。

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比如说我修眼根,专门盯着那个摄像机看的时候,当看到精神专注的时候,眼根清净了,在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摄像机;你这个时候耳朵能不能听到声音?鼻子能不能闻到香味?这叫六根一时清净。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逆流:是停止向外攀缘,往内看,回光返照。平时我们眼睛往外看,耳朵往外听,然后去分别色尘、声尘如何如何,这叫「出流」。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须陀洹果:就是初果罗汉。见所断惑:这个「见」就是身见,讲前面五浊时讲过。

无始虚习:有具体的分别。一种呢,是初果罗汉破除了身见以后还要破除思惑。思惑主要是指贪、嗔、痴、慢、疑等等九种烦恼。这九种烦恼在欲界住地和四个禅天住地再加四个空天住地,一共是九地,九九八十一,在九地这九种烦恼都有不同的特征,越往上这个烦恼越坚固、越细,越不容易觉察,这是一种「虚习」,也叫粗惑。那证到阿罗汉以后还有尘沙烦恼,叫细惑,是前面这九种烦恼的那种阴影习气。

以吃肉为例:那个粗惑呢,就是贪味,不想戒。那不吃了,不贪味了,粗惑就断掉了;但虽然不吃了,有时仍闻到味,这就叫细惑。尘沙烦恼断了以后,就已经破除了一分灭相无明,登圆教初住位。这时还有四十一分无明微细烦恼需要破除后,才能成圆满佛。

彼习要因修所断得:我们通过不断观照一心三藏,不断加功用行,就能逐步破除这些微细烦恼。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这就是刚才讲的,无明微细烦恼也称为四相无明。四相无明细说为四十二分,总说为生、灭这两相。分剂头数:前面不是讲生、住、异、灭吗?每一个阶段都有生、住、异、灭。比如小孩刚刚出生才一天,这一天中他就不断地生、住、异、灭。灭中有生、住、异、灭,住中有生、住、异、灭。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

现前六根,为一为六:这六根到底是六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这是从它的本性、从本来面目来看,到底怎么回事。

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履」就是走路。如果六根是一的话,那耳朵为什么不能看,眼睛为什么不能听,头为什么不走路?脚为什么不能说话?问就问得很滑稽。当我们解除了烦恼习气的时候,脑袋会不会走路啊?两条腿会不会讲话呀?都会讲。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如同我现在在这个法会上跟你们讲首楞严这样的无上妙法,在你的六根中是谁在听、在学、在接受?

阿难言:我用耳闻。

阿难又糊涂了,他说他在用耳朵听。

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你既然讲耳来听,那你为什么嘴巴来帮腔啊?为什么身体还要站起来请法?为什么眼睛还盯着我看?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所以要明白,不能非要把一偏说为六,也不能把六偏说为一。终不能说你这六根本来是一或本来是六。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阿难你要知道,我们这个根性也不是一,也不是六。注意,这是双非法门。「非一非六」,就是即一即六,都是我们一个念随缘显现。

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无始」是没有开始,真心本性不从他得,不从后得,它本来就是这样。你不能讲它什么时候该亮,什么时候不该亮。这里的「颠倒」就是《楞严经》讲的三细六粗,由根本无明到枝末无明而形成了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分开来说呢,无明妄想在造业,我们这个肉团色身在受报。其实受报是不是还是这个心啊?只有心才能感觉到痛苦。

故于圆湛,一六义生:这里的「圆湛」可以理解为真心本来面目,一精之明造成了六根和合之性、之相。「一六义生」,就形成了这样的现状。

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阿难已证初果,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不会对六尘再打妄想,这叫「六销」。怎么「犹未亡一」呢?我还有一个灵体、一精之明,执着这个灵体是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宋檀记事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大帝姬 武侠之气运掠夺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靠!怀上了! 小村长的幸福生活 大宋之最强纨绔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皇家小娇妻 地狱电影院 北朝帝业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经典收藏逆青春 网游之血御天策 团宠小医宝逃荒种田开挂了 桃运特工俏佳人 灵蛇转世镇百怪 我在香江当陀枪师妹 青梅竹马但嘴硬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琳琅诡事录 海贼:我两面宿傩,乱杀 海贼:符咒恶魔面具?我全都要! 富贵美人 套路玩的妙,总裁跑不掉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公主太子打赌,谁输谁要囚下苦 港综:我带曹达华当卧底 庶女当自强 斗罗:重生瑞兽麒麟,多子多福 身体互换,我替无能太子站稳朝堂 仙君追逃妻到蓝星挖自己墙脚 
最近更新田妹重生:改写命运之章 一袭幽梦 查理九世之泪雨流年 恶灵缠绕 踏天之路! 夫君是反派?逃荒路上我杀疯了! 我的世界:开局认魔王为主公 双城之战:都是家人,忠诚! 叶谨:我的黑客能力震全球 言出法随,我请天雷劈!劈!劈! 你以为的禁欲权臣,是我裙下疯狗 撩她入瘾 高冷学神之攻略手册 真千金野又撩,引男主们尽折腰 有了兽夫后,小雌性她被爆宠了 人在有风,娶妻许红豆 满门殉国你悔婚,我娶嫂嫂你哭什么? 爽爆!被暗恋大佬娇养了 娇软美人二嫁:疯野糙汉沦陷 砺刃!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