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子,你把这尺寸给我,我回去问问爹能做出来不。”
余树比划了一个被龙骨围出来的四方格子。这一量才发现,这尺寸谁跟谁都不一样!
胡恩阳尴尬,照理说该是固定的,但,盖的时候谁心里都没底,说不准还要拆,就敷衍了些……
余树记了个最大的尺寸,回去找余父商量。
胡兴和胡恩阳又蹲在地头用泥搭了两个小模型,方桌大的灯笼纸,一分为二。一个用小块拼接糊上,一半用整张糊上。
蒸饺在门外看到,连忙找老皇帝报信儿。
顾南风和顾北风抬着一桶浆糊到地头,先一步到的文小点炸了。
“大哥,要糊的暖棚,就是个这?”
文小点手里拿个炊帚点了点地上那三尺长的小暖棚。
“嗯。纸太少了,大了糊不上。”
胡兴一本正经的解释。
“大哥!!!!就这么点个玩意儿,让我熬了一锅的浆糊???吐口吐沫都够用了。大哥,你不能因为我抢你媳妇的话本子,就这么整我!!”
气没撒出去,把自己底兜出去了。
“我说让你熬个浆糊,没让你熬一锅。”
“你明明说的是熬锅浆糊。”
“个。”
“锅!”
“个!”
“锅!!”
其余人:……
两人的争吵,在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传出去老远。
老皇帝坐在院门口,透过敞开的大门,看得津津有味。为了看热闹,还让人在院门口搭了个凉棚,摆上椅子小几,边看热闹边喝茶,那叫个惬意。
后悔了,当初不该反对来着,现在看热闹还得躲着找角度。
为了不浪费这锅浆糊,李氏和银子去庄子上抱了一堆纸回来,把家里窗户纸全换了。文小点这才消了气。
剩下的纸都给了胡二伯,让他没事用着玩。第二天,听说胡兴用这纸糊暖棚,李氏拿来糊窗户,在院中央跳着脚,连说了八个暴殄天物!
“二大爷,你消消气。这原是人家做了糊灯笼的,没那么金贵……”
小五上前解释,结果胡二伯更生气了。转身回去拿了两张写满字的纸出来,铺在一起,给大家看。
“二大爷,您以前用的纸还没窗户纸好呀?回头我买些好的送去。”
银子一眼看出好坏,赶紧顺毛。
“这些是明宣礼给的贡纸!!!贡纸!!你们拿来糊窗户的,比贡纸还好!你说,这是不是浪费?是不是暴殄天物?!”
老田瞬间理解,这就好比,把千年人参当萝卜吃,妥妥的暴殄天物!
“不能吧?怎么说明大爷也是身居高位,家里的纸怎么可能还不如个窗户纸?”
小五凑上来仔细对比。贡纸上的字迹边缘,有丝缕的墨迹洇染,窗户纸上的字迹却渗透均匀,边缘圆滑。
好坏,一眼便知。
“什么还不如窗户纸?”
老皇帝热闹没看够,在家扭捏半晌,还是拉着老馒头跟过来看他们怎么处理那桶浆糊。还没进门就听见胡二伯暴躁的声音。
“他明大爷,你家用的纸,咋还不如咱家的窗户纸呢?”
胡老汉叼着个烟袋锅子,漫不经心的给老皇帝添堵。
“不可能!我用的东西,都是天下最好的!”
老皇帝不信邪,上前仔细比对两张纸,小五好心帮他分出纸张的身份,他越看脸色越难看。
“馒头,去,把老七喊来。”
良久,老皇帝面色阴沉的吩咐道。老馒头拍拍跟在身后的蒸饺,孩子转身就走了。一刻钟后,明宣礼和明成就到了。
老皇帝把准备好的两张样纸给他,又把事说了一遍。得知就是普通未上防水料的灯笼纸,明宣礼回去就把纸张并一封信送进了东宫。
十日后,国库再次进账数十万两,戍边将士们的粮草精进了一个等级。太子送来的第四批人和全部安置费也送来了。
上次的人还没安排妥当,这又送来一批,太子还美名其曰:给哥哥省一笔费用。明宣礼气得跳脚,唯一值得赞扬的地方,就是这次没有罪臣,都是北境退下来的老兵。有些还是他的旧部。
“送了四回才把咱们要用的人给送来,死小子是觉得当了太子,我就不揍他了是吧?”
明宣礼端起茶壶灌了一壶冷茶,才压下些许火气。
“那你现在就动身去揍他,人还没到气都消完了。”
沈婉儿翻着名册头都不抬一下,都第四回了,她人都麻了。安排完这批人,就剩丰州的三个庄子还空着。
如果没猜错的话,还会有第五批,到时候庄子就能都安排满了。
因为有这批人的到来,余父造纸方面终于有了进展。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因为伤病不适宜再上战场,做起别的活也不含糊。
终于,七月末,胡兴的暖棚用上了整张的防水纸。
但防水层还不够厚,晨间的露水一多,就被渗进纸里了。斑斑点点的水痕,时间久了,肯定会坏掉。
前后试验了几次,晚上开窗通风还好些,但作用不大。
胡家人凑到一块商量,这纸还有没有造的必要。说到底都是纸,就算防水,沾了水还是会坏掉。一年下来,光纸也得用许多张,尤其是冬日,破洞就意味着冷风会把菜苗给冻死。
“造!必须造!造了让胡发拿出去卖都比给你那破泥棚子用强。”
胡二伯第一次主动发表意见,且态度十分坚定的支持继续造纸。
活了几十年,又四处游历了二十多年,市面上的纸张他见过用过,他敢打保票,这纸绝对是极品。可以做贡品的那种。
胡恩阳是本家侄子,余父又是胡恩阳的老丈人,四舍五入那就是自己人了。自己人的产业有搞头,必须支持!
胡兴尴尬了,暖棚折腾大半年了,除了杂草啥也没种出来。那些意外频出的失败品倒是挺受欢迎。
“防水的也得接着弄,有这个纸,那暖棚也能将就着用用。等找到合适能替代的材料,再换也来得及。”
山青接着胡二伯的话往下说。
“那我让爹再调调配方,看能不能再结实耐用些。”
胡恩阳见有人支持,暗暗松了口气,老丈人一家有了事业支持,也能住得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