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首页 >> 百越风云录 >> 百越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高危职业 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夏第一假太监 极品驸马 帝国霸主 贵女撩夫攻略 明朝那些事儿 谍影 重生之征战岁月 大明第一狂士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 百越风云录全文阅读 - 百越风云录txt下载 - 百越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8章 疯狗与人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申式南淡淡一笑:“我得筹谋在前不是。不管我去哪里,朝中都需要有人。有些事,别人会刻意避开与我关系亲近的人,小舅和岳父必然鞭长莫及。那个处处与我针锋相对的人,则会成为他们拉拢的对象。”

话里暗含的意思,钱樟落听懂了,她惊惧地左右看看,仿佛墙角就有锦衣卫暗中偷听。

申式南又一笑,道:“放心,我们家有只大鹅在,没有人能靠近我们。”

“什么大鹅?”钱樟落在钱塘居住的时候,家里是有养大鹅,可在京师,自己家和父母家都没养鹅。

申式南略有纠结,要不要告诉她实情,随即想想算了,有时候知道得少,才会更快乐。

于是脸上现出夸张表情,道:“哦,我是说回袖,她听力很好,跟大鹅一样警觉。方圆一里,只要有险情,都逃不过她的两耳。”

钱樟落没纠缠那个问题,而是思索着问:“你与他互为照应是明白了。可为何说他改变了你?”杨克定的事,钱樟落先前就知道。可申式南与叶知秋暗中交往,她却是不知。

“他和我讲过他的故事。他在云南做官时,曾用火药炸开巨石引水,事后他总结经验,写了一份奏疏,提议改进火药装备之法,然后用于开山炸石,修路筑坝,可节省五倍甚至十倍人力,免除百姓徭役之苦。”

缓了缓,申式南接着道:“他满以为,朝廷会大力推广此法。不料,他等来的,不是朝廷嘉奖,不是升官,而是朝廷的严厉申斥,警告他要做官就好好做官,再不要把不心思放在那些奇技淫巧上面。而且严令他将火药炸石之法封禁,决不可流传到民间。”

钱樟落脸上写满不解,但她没有打断他情绪的流淌。

“他也想不通啊,在石头上凿个洞,然后用火药把石头炸开,比人力一敲一凿地开山取石更省时省力。这还不是好好做官,那什么才是好好做官?过了几天,当初给他火药的那位指挥使大人请他喝酒……”

“喝得六七分醉了,指挥使大人才问他:‘每年各地兴修水利,朝廷是不是要从上到下一层一层征调徭役,调拨物资?’老叶当时就懵了,就说是。指挥使大人又问:‘朝廷调拨的银子和粮布,甚至药材等等,从户部、工部到布政司,到府,再到县,是不是每经手一道,都会被截留一部分?’”

“老叶不是官场新丁,这种事早已司空见惯,他只能点头说是。指挥使大人又问:‘按你的说法,火药取石可以免征二三成的徭役,对不对?那免征的这部分徭役,朝廷还会拨款吗?拨款少了,是不是就等于进各级官员口袋的银子少了?’”

“老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火药炸石之法,会挡人财路。原来朝廷要的是稳定,根本不是技术的革新。百官要的,也根本不是百姓疾苦减少,而是自身利益不能少。所以,火药发明至今,只能用来放放烟花,任何的往前多走一步,都会变成奇技淫巧。”

申式南说完,脸上尽是痛苦与无奈。钱樟落身为女子,感触没那么深,只隐隐感觉到荒诞。

钱樟落握着他的手,好一会儿才问:“那胡晓非呢?听说他很是张扬,有一次给户部郎中的夫人庆生,一出手就送了一株珊瑚树。”

申式南道:“人不是只有表现出来的一个样子。胡晓非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改变一部分人的命运。他的命运更加坎坷。他出身普通农户……”

胡晓非的故事,是那天酒宴上,其他人离席之后,他非要拉着申式南听他讲自己的过往。

按他醉眼迷离的说法,是申式南可能是唯一懂他的文官。虽然那时候的申式南并没有一官半职。

胡晓非不是大奸大恶之辈,相反,申式南有点佩服他身上的那种枭雄气息。于是顺水推舟听他讲故事。

胡晓非说的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他十二三岁时。他家附近的山上,盛产一种上好石材,采下的石料制成砚后,可与歙砚相媲美。

实际上,宋朝之后,歙砚用料的石材基本上已经被开采完毕。偏偏国朝流行歙砚,歙砚往往被卖出高价,且有价无市。

市场的繁荣催生了歙砚替代品的出现,胡晓非家后山石材就是最优的替代品。胡晓非一家田少地瘦,光靠种田,根本养不活一家人。采石制胚就成了他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可绩溪县的胚料收购被两户人家垄断,价格被压得很低,根本卖不出适合的价格。两户人家一东一南,偶尔他们也会放出风声,收购价比另一家高。

两家有时候也想收点上等胚料,就会预先提价。今天有消息说,南边赵家提价了,人们就一窝蜂地大车小车、肩挑腰背,把制好的胚料送去赵家。

后天有消息说,东边杨家提价,那些没卖掉,或者觉得价格不合适,舍不得卖掉的制胚人,又巴巴地带上几百斤胚料去往东边杨家。

其实价格也高不了多少,主要是胚料等级上,人家说了算。

同样的胚料,收购的人根据光泽度、块度、粒度和硬度肉眼判断,口松一点,可能就是乙等料,比丙等料要多得几十文钱。

胡晓非的哥哥是把采石好手,眼光独到,采到的很多石料不是甲等就是乙等。可人家负责验品的往往只是随便瞟一眼,开口就降一个等级。

这种时候,采石制胚的人根本无处讲理,只能任由欺压。不认这个等级也可以,带上你胚料走人。

可问题恰恰就在于,每次哪家提价,去往哪家的路上,就会有人拦路收买路钱。有时候同一段路,还会有两拨人收钱,另一拨人收的是过桥费。

不交钱就别想过去,可这笔钱一交,提价多得的那点钱又没剩多少了。如果不认人家喊的等级,硬要把胚料带回去,累死累活不说,下一次来还得再交一次过路钱。

这样三番两次折腾下来,上好的胚料也得砸在手里,胚料没卖掉,光是一路的开销和官府的税钱,就能让人赔得底朝天。

总有几个不开眼的,最后不得不一怒之下,将辛辛苦苦开采来,又辛辛苦苦制成胚的石料,当众砸碎在路边。最后又在验品人的冷笑下和同行的注目下,铁打的汉子也忍不住抱头痛哭。

很不幸,他哥就是其中一个哭过的汉子。

胡晓非是在多年以后才知道,东边杨家和南边赵家其实是一丘之貉,他们提价收购的那部分钱,又通过拦路收费回到了两家人的手中。

不过,当时的胡晓非并不知道这一点。他家人倒是听说,隔壁的歙县有人以高价收购他们这里的胚料,而且等级判得实打实。

为了多卖几个钱,十三岁的胡晓非和哥哥两个人,挑了十块甲等胚料和五块乙等胚料,装入两个篮子。趁着月色,连夜翻山越岭,把胚料背到歙县去卖。

那次,哥俩算运气好,卖得不少钱。可惜,没多久,就听说歙县那家制砚作坊被人告发,吃了一场官司后,倒了。

“那晚的月色,照在人迹罕至的山路上,有点暖暖的,我永远忘不了。”

胡晓非晃着半闭的醉眼,手拍胸脯道:“去歙县的那条山路,知道的人不多,一路上,鬼火时不时闪现。式南老弟,不是吹,那时我才十三岁,可那晚根本就没怕过鬼。”

“人,比鬼可怕多了!你同不同意?”胡晓非突然一拍桌子,然后趴在桌子上“呜呜呜”哭了起来。

雅间只剩他二人时,翠柳楼也只留了三四个侍女远远候着。申式南朝侍女比划了一下,侍女转身去拿了两块温热巾帕过来,申式南伸手接过,又挥手让侍女退远。

侍女们识趣,背过身去,并没有看他二人。

申式南拍拍他的肩膀,三五个呼吸后,胡晓非抬起头,接过巾帕擦了擦脸。等他再次端起酒杯,原本迷离的醉眼,变成了司马懿那样的鹰视狼顾。

“式南老弟,有这样一桩案子,如果你是知县,你会怎么判?”胡晓非接着讲起了他的第二个故事。

胡晓非家境太过普通,直到二十二岁中了秀才,这才有了婚配。为了筹备乡试费用,他爹胡老歪找县里的典当行借了点钱,又顺道去肉铺称了两斤肉。

路过一家酱油铺时,猛地蹿出一条癞皮狗,胡老歪一看那狗多半是疯狗,惊慌之下,将手中猪肉扔远吸引狗。好巧不巧,肉扔到了酱油铺旁边的门上,一下子没有掉下去。

那狗可能是饿了,顾不上咬人,奔着肉就冲了过去。谁知那门只是合上,并没有闩,疯狗猛冲之下,门被撞开。又一个收力不住,疯狗冲进了人家屋里。

没过一会儿,那屋里传来几声惨叫。紧接着,一个光不溜秋男子从里面夺门而出,屋里同时传来打斗声、狗叫声、男子哭嚎声和女人惊呼声。过一会儿,就只剩下女子微弱的求救声。

好奇之下,胡老歪进门找到一根竹竿攥在手里,蹑手蹑脚去看个究竟。

只见屋里矮桌上有一些吃剩的饭菜,房间床边地上躺着一只死狗和两个人,一个气喘吁吁,一个捂着下体哀嚎,还有一个女人半躺在床上。

屋里三个人和刚才冲出去的那个人一样,全是光不溜秋的。

胡老歪哪见过这阵势,完全不知所措。他本来只是想拿回自己那没被狗吃掉的肉,好奇之下多看了一眼。地上哀嚎的那人他见过,是县衙里户房的人。

“别声张!”就在他不知所措之际,另一个男子放开被他双手环抱勒死的狗,对他龇牙咧嘴说了这么一句。他小腿血流不止,显然他也被狗咬伤了。

胡老歪茫然地点点头,随后低头奔出,竹竿一扔,捡起门口的两斤肉,一路小跑着回家了。

胡老歪心中忐忑,回到家后闷闷不乐了好几天。可过了几天,也没见什么事找上门,他胆子开始大起来,便找了个机会,把这事跟胡晓非说了一下。

儿子毕竟是秀才,找儿子拿个主意,不丢人。

胡晓非一听就猜到,肯定是三男一女在一起鬼混。桌上有剩菜,熟肉比生肉香,那狗就闻着香味就去了找东西吃。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疯狗把两个男人都咬伤了。

事情过去半个月后,胡老歪突然被县里来人叫走。之后两天没回家,胡晓非打听之下,到县里一问,这才得知胡老歪被投进监狱,理由是纵狗伤人致死。

死的人正是当初捂着下体躺地上哀嚎的户房那位。两天前死的。胡老歪并没有养狗,可人家根本不听,说是有证人看到胡老歪用肉把狗引到蓝三娘家。

蓝三娘正是酱油铺的东家。蓝三娘先后死了爹娘和丈夫,只剩下她一个人守着爹爹留下的酱油铺子和酱油作坊的三四个帮工。

胡晓非决心自己查个水落石出,很快他就查到,证人是一个地痞无赖。

那地痞垂涎蓝三娘美色,好几次在酱油铺周边浪荡。那天他确实刚好看到胡老歪把肉扔到蓝三娘家门上,然后狗就扑了过去。

不过,那地痞见到屋里冲出来的那个男子后就跑了。胡晓非又找蓝三娘街坊邻居打听,终于有人记起,说见到过蓝三娘家被抬出来的那只死狗,正是蓝三娘以前的男人养大的。

男人死后,蓝三娘嫌那只狗烦,就把狗扔了。那狗似乎知道女主人不喜欢自己,于是四处流浪,自己养活自己。

有一次一家人杀过年猪,那只狗去桌下捡吃的,被人用一盆开水泼到半边身子,从此那狗就变成了癞皮狗,渐渐地就有点疯状。

正在这时,县衙刑房的小吏也死了,据说死状跟户房那位一样,也是死于疯狗病。

至此,胡晓非已经大致推断出整个案情的要点:刑房死的那位,很可能是当初蓝三娘房中勒死疯狗的那人。而疯狗之所以咬人,大概是以为曾经的女主人被欺负,这才奋力救主。

事情如果真是那样,那说明当初狗是被熟肉香味吸引过去的推断不成立。

事实上,胡晓非后面的推断是正确的。那狗之所以被蓝三娘抛弃,就是因为狗叫声影响蓝三娘与那三人同时偷情。来一个叫一阵,来一个叫一阵,蓝三娘心情肯定好不了。

讽刺的是,尽管曾经的女主人不要自己,可看到女主人“挨揍”,还被揍得嗯嗯啊啊时,那狗还是奋不顾身救主,上去扑倒坏蛋,最终两人一狗同归于尽。

就在胡晓非满怀希望为老爹翻案时,胡老歪死讯也传来。胡老歪受刑不过,死了。

胡晓非悲愤交加,发誓要报此仇,他要让那些所有陷害他父亲的人受到惩罚。

他已经推测出,幕后主使之人,多半是当初光身子逃跑,没被狗咬伤的那位。他害怕事情暴露,这才设计陷害胡老歪。要知道,按大明律,和奸(即通奸)是男方杖八十,女方有夫之妇杖九十。

虽说杖责可以花钱赎买,但这是四人和奸,事情一旦败露,非但在衙门里的职位不保,还有可能被指指点点,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做人。

掩盖事实真相,这就是幕后之人陷害胡老歪的动机。

为了查清真相,胡晓非暗中跟踪那位作证的地痞,瞅准机会蒙面把他绑了。最终,他从地痞嘴里逼问出,那个光身子逃走的人,正是县衙里的典史。

地痞认出典史之后,还找他敲诈了五两银子。

这就说得过去了,整个县衙,除了知县和县丞,就是典史最大。也只有典史,才有能力在幕后操作这一切。

虽然证据不充分,胡晓非还是找了几个证人,并将推断出的案情写了一份状纸,递送到县衙,要求知县重新审理父亲被诬陷一案。

遗憾的是,典史买通他其中的两个证人,反过来告胡晓非贿赂证人,捏造事实。更绝的是,那典史还买通了胡晓非的妻子,怂恿他妻子与他和离之后,他妻子也作证胡晓非捏造事实,贿赂证人。

胡晓非的官司一败涂地,知县念在他有功名的份上,判了杖责,并允许他花钱赎买。

心灰意冷的胡晓非从此离开绩溪县,并在沈姓同窗的资助下回到府学。

“所以,你也对官场失望了,对吗?”钱樟落听完申式南讲述的故事后,这样问申式南。

申式南叹了口气,道:“胡晓非后来是怎么攀上山西范家的高枝,这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他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了当初那位帮助过他的同窗,也就是盛丰钱庄的沈朝奉。”

“胡晓非曾说过,他要通过钱来改变人世间。可从沈朝奉的堕落来看,他并没有改变人间,只是改变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命运。所以我想尝试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在一个皇权力有不逮的地方,建立新的规则。”

申式南抬头斜看屋顶,目光似乎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与你为敌 综影视:路人甲穿越之旅 系统送我一见钟情 历代风云五千年 福艳之都市后宫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诡事绘 永不褪色的印记 吾为人,镇压神明 剑神在此 默读 爷爷奶奶说过的鬼故事 和男神齐穿兽世!兽夫们争宠忙 最后一作 独爱重生小妻 独醉天涯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无限群芳谱 一胎三宝,总裁爹地求复合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风云朝堂 deepseek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红楼之补苍天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楚武信君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道藏辑要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笔架叉将军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高门庶子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 百越风云录txt下载 - 百越风云录最新章节 - 百越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