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首页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兵魂传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雅骚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即鹿 暴君闺女五岁半 谍影 汉阙 马前卒 大唐之最强驸马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全文阅读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txt下载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4章 赵高让刘邦破防,岳飞二度北伐,秦皇汉武激动失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中都皇宫之中,垂死的完颜吴乞买看着面前的诸谙班勃极烈(太子)完颜亶。

这位即将登基的金国皇帝,仅仅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而已。

从亲属关系来说,完颜亶是完颜吴乞买亲哥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应该叫完颜吴乞买一声叔爷爷或者叔公。

叔公传位给侄孙,这在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很奇怪的事情。

完颜吴乞买缓缓开口道:

“大金是皇兄的江山,朕把皇位传给你,也算是回报皇兄的信任,朕死后也对得起皇兄了。”

完颜亶忙道:

“孙儿绝对不忘陛下的大恩大德。”

完颜吴乞买勉强地笑了笑,道:

“恩德就不必了,你要好好的治理大金,就是对朕和你皇祖父的最好回报。”

顿了顿,完颜吴乞买轻声道:

“你过来,朕有话对你说。”

等完颜亶附耳过来后,完颜吴乞买轻声开口:

“朕给你安排的人已经全部到位了,留下的几个职位,你就放自己绝对信任的人上去。”

“等朕死去后,你不要先动手,一定得等宗翰和宗辅他们班师回来,解散军队之后再动手。”

“宗翰和宗辅是一定要除掉的,你若是不想杀他们,就免掉他们的官职,派人监视他们。”

“宗弼(兀术)虽然野心勃勃但能力不足,你可以利用他。”

“挞懒是个蠢货,如果将来犯错你就杀掉他。”

“宗磐是朕的儿子,朕已经和他交待过了,他会尽心尽力的服侍你。如果他做不到,你想杀就杀吧,给朕留一点血脉就行。”

“还有……”

镜头渐渐拉远,出了大殿。

几秒钟后,传出一声凄厉的哭声。

“陛下!!!”

【皇帝完颜吴乞买之死,立刻就引发了金国政坛内部的大洗牌。】

【无论是国相撒改的后裔完颜宗翰,还是完颜阿骨打的后裔完颜宗辅、兀术等人,都蠢蠢欲动。】

【由于完颜吴乞买死时这些大将都在外领兵,已经就任诸谙班勃极烈(太子)之位的完颜阿骨打长孙完颜亶非常顺利地登基,成为了金国第三任皇帝。】

画面中,一支金国大军正在浩浩荡荡地进入妫州,正是返程班师的金军主力。

妫州官衙之中,兀术双目通红,紧紧地握住了正躺在床上完颜宗辅的手。

“三哥,你、你怎么会这样……”

此时的完颜宗辅一脸的形容枯槁,显然已经病入膏肓!

【在南征作战中,“三太子”完颜宗辅感染风寒,随后病情迅速恶化,班师北上至妫州时,已经一病不起。】

完颜宗辅吐出一口气,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和苦涩。

“四弟,三哥……也只能到这里了。”

“我已经预感到了父皇和二哥的召唤。”

兀术身体冰凉,整个人心神散乱。

“不,不会的,你还年轻,你会好的!”

“兀术!”完颜宗辅重重地握住了兀术的手,艰难开口道:

“你先听我说。”

“我死后,你一定要隐瞒讯息,不要让宗翰那家伙知道。”

“然后你得立刻派人去通知陛下……”

兀术愕然道:

“陛下不是已经死了吗?”

完颜宗辅吐出一口气,道:

“新陛下。”

“兀术啊,如果新陛下让你……”

“……记住了吗?”

兀术脸色渐渐变得凝重,道:

“这样难道不会内乱吗?”

完颜宗辅笑了笑,道:

“大金的军队,现在还有谁听宗翰的?”

“你以为我和挞懒会无缘无故的对宗翰发难吗?”

“你以为这一次南征真的是为了打金国吗?”

听着这一连串的反问,兀术直接傻掉了。

过了好一会,他才开口道:

“为什么我之前都不知道?”

完颜宗辅叹了一口气,缓缓道:

“因为你输给宋国三次。”

这句话犹如一记耳光抽在兀术的脸上,将他脸上的血色抽得一干二净。

完颜宗辅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血沫从他嘴角飞溅出来。

兀术赶忙收起心神,给完颜宗辅拍背。

过了好一会,完颜宗辅终于勉强恢复了一些,对着兀术轻声道:

“我死后,你好自为之。”

“记住,对咱们那位年轻的皇帝恭敬一些,等待时机……”

“如果实在不行,你就好好的,当一辈子的大金名将。”

“大金是父皇的大金,只要皇帝还是父皇的子嗣,我们都对得起父皇……”

兀术沉默地听着,整个人似乎变成了一尊雕像。

【完颜吴乞买死后不久,完颜阿骨打的三儿子完颜宗辅也死在了班师回朝的路上。】

终于,金国主力大军班师回朝,各位将领奉命觐见新皇完颜亶。

和之前不同,由于金军并没有获得胜利,再加上旧皇刚逝,也就没有了各种胜利的庆祝仪式。

十六岁的完颜亶穿着一身孝服,接见了完颜宗翰、完颜挞懒、兀术等一干金军高级将领。

完颜亶少年的脸庞上还有些紧张,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完颜宗磐。

这位前不久还是大金国大皇子的金国皇族,乃是先帝完颜吴乞买留给完颜亶的头号心腹。

完颜宗磐点了点头,拿出一封旨意,对着众人宣读:

“惊闻左元帅完颜宗辅病故,朕失一肱骨,心痛之情无以言表。”

“特追封潞王,谥襄穆!”

站在大殿中的完颜宗翰闻言,大吃一惊,下意识抬起头来。

完颜宗辅死了?

怎么没人告诉我?

完颜宗翰下意识地看向了兀术、完颜挞懒等人,却发现这些人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显然早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完颜宗翰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极为不祥的预感。

还没等他想清楚这件事情,完颜宗磐已经继续诵读旨意:

“朕登大宝,乃顺应天命,大金国土辽阔,勃极烈之制度已然不合其时。”

“今废诸勃极烈制度,改为三省、六部共掌朝政。”

“完颜宗磐、完颜宗干为左、右相。”

说到这里,完颜宗磐突然抬头看了一眼完颜宗翰,随后继续念道:

“完颜宗翰身为主帅南征,无功而返,有负先皇厚望。”

“今免去完颜宗翰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职,任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位居宗磐、宗干之下。”

“免完颜希尹元帅右监军职,改任尚书左丞相兼侍中。”

“免高庆裔西京留守职,改任尚书左丞。”

“免萧庆平阳尹职,改任尚书右丞……”

完颜宗翰听着这些任命,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完颜希尹、高庆裔、萧庆……这些都是完颜宗翰的部下!

看起来他们似乎都已经高升,但问题是,军权没了。

从武将变成文官宰相,一个个都还都升官了,听起来好像是一件好事。

可这是大金,不是南宋!

在大金,一个没有兵权的文官,真的有用吗?

就在此时,完颜宗磐已经将旨意宣读完毕。

众人齐声开口:

“陛下圣明!”

随后,弯腰行礼。

只有完颜宗翰一个人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完颜宗磐目光锁定完颜宗翰,平静道:

“宗翰,你是对陛下的旨意有意见吗?还不快接旨!”

这一刻,完颜宗翰心中无数念头闪过。

但最终,他弯下了腰:

“臣接旨!”

……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死后,“三太子”完颜宗辅病逝,首任国相撒改之子完颜宗翰也被解除了兵权。】

【至此,金国开国一代的明君、名将尽数凋零,以兀术为首的第二代金国皇族将领成为了大宋的新对手。】

【就在北边的金国因为皇位更替而陷入短暂的混乱期时,南边的赵构也正陷入抉择和纠结之中。】

大宋左相赵鼎站在赵构的面前,劝说道:

“陛下,如今金国皇位更替,正是咱们大宋北伐收复大河以南所有领土的最好时机啊。”

“以吴玠收复关中,岳飞收复汴京,韩世忠收复山东,刘光世收复淮西,张俊可加入其中也可自成一路。”

“五路大军齐发,何愁大宋不能中兴?”

赵构听完,从脸上的表情来看显然还是颇为心动的。

他毕竟是从小在汴京长大,江南这边的景色固然秀美,但对一个华夏人来说,当然还是家乡最好。

但这种心动的表情很快就消失了。

赵构看着赵鼎,正色道:

“爱卿啊,朕是这样想的。天下已经动乱了这么多年,朕若是再发动战争,岂不是让百姓更加民不聊生?”

“完颜晟(完颜吴乞买)既然已经死了,新皇完颜亶据说是一个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皇帝,而且又颇为年幼,朕觉得和谈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先和谈稳固内政,等大宋内政完全好转了,再北伐也不迟嘛。”

【即便那些曾经让赵构闻风丧胆的名字大部分已经成为了历史,但赵构的心中依旧对金国充满了畏惧,即便是金国皇位交替内部政治斗争激烈,赵构依旧不敢趁这个机会发动北伐。】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又一次忍不住了。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个赵构,简直就是蠢材中的蠢材!”

“这都错过多少次机会了!”

“气死朕了,真是气死朕了!”

论掌握北伐时机这件事情,刘邦是真有话说的。

当年刘邦是第一个进入关中的。

当时反秦诸侯领袖楚王熊心曾经做出承诺“先入关中者王之”。

意思就是,谁先打进关中灭掉大秦王朝,谁就能当将来的秦王!

按照这个承诺,刘邦是当之无愧的秦王人选。

但有人违背了这个承诺。

谁?

项羽!

所谓的楚王熊心,其实只不过是项羽叔叔项梁在起兵反秦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号召各地楚人加入,在一处村子里找来的楚国王族后裔。

当时的熊心只不过是个放牛娃!

不过就算是个放牛娃,坐在了楚王的位置上,也自然会生出自己的野心。

就算没有野心,也自然有人会蛊惑他生出野心。

在项梁被章邯杀死之后,原本只是傀儡的熊心就生出了野心。

才有了那句“先入关中者王之”。

一方面是为了鼓舞反秦诸侯的士气。

另外一方面也是暗示大家,我熊心有资格封王,我是权威!

但项羽不听。

项羽压根就看不起熊心这个自家叔父扶立的放牛娃傀儡。

在得到机会后,项羽立刻杀掉了熊心派来的监军,然后领兵北上支援巨鹿。

巨鹿之战,项羽一战歼灭章邯、王离两大秦军主力军团,威震天下。

随后项羽带着诸侯联军西进关中。

进入关中后,项羽一度想要杀掉刘邦,这就是“鸿门宴”。

后来虽然没杀,但项羽当然也不可能去兑现熊心的承诺。

有人觉得不封刘邦为秦王是项羽政治智慧不足的表现,这显然过于片面了。

承诺是熊心做的,如果项羽兑现了熊心的承诺,就等于昭告天下熊心才是真正的老大,项羽只不过是熊心的臣子。

一个楚王熊心的臣子,有什么资格分封和楚王平级的赵王、韩王、齐王等诸侯?

所以项羽给刘邦封了一个汉中王,这就是“汉王”这个头衔的由来。

为了表彰刘邦的功劳,项羽不但把汉中封给了刘邦,还把汉中以南的蜀地也封给了刘邦。

从项羽的角度来说,他觉得这很公平。

刘邦只不过是一个街溜子,完全没有贵族血统,但项羽却给了他最大的一块封地,难道还不够?

在后世的华夏,贵族血统狗屁也不是。

可在春秋战国和秦朝时期,华夏人是认这个的。

不然陈胜吴广为何要喊出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项羽觉得自己足够厚道,但刘邦却是一肚子气。

明明说好的“先入关中者为王”,你给老子封到汉中和巴蜀这种破烂地方?

没错,在这个时代,汉中和巴蜀是不折不扣的贫瘠偏远之地。

刘邦气得当场就想要造反弄死项羽,却又只能忍住。

那时候的刘邦太弱了,根本没办法和项羽打。

只能在萧何等人的劝说下,无可奈何地带着部队去汉中。

巧合的是,刘邦的部下们也是这么觉得的。

汉中什么垃圾地方你就带我们去啊?

我跟你去汉中,还不如回老家去呢。

于是刘邦一路从秦岭南下,他的军队一路出现大量不告而别的逃亡士兵。

有一个投奔过来的人看不下去了,就跑去找刘邦。

“汉王,你若封我为大将军,我一定能帮你灭了项羽。”

这个人叫韩信。

刘邦看了一眼韩信,想起来了。

这不就是那个钻别人裤裆的怂货么?

就你?

吹牛皮吧!

当然刘邦是会做人的,拍着韩信的肩膀就一番亲热。

老弟,哥是懂你才华的。

你就是怀才不遇,给你机会你肯定是能发达的,哥都懂!

但哥现在手头也很紧……哦不,手下的官位都有人占了啊。

我要是给你大将军,其他跟着哥这么多年的老兄弟不服啊。

所以你就别当大将军了,你就去当个小官吧。

韩信一听,表面没说啥,回去收拾了一下行李就跑路了。

萧何听说韩信跑了,急眼了,当时就追去了。

事情太紧急,萧何甚至都没时间通知刘邦。

刘邦第二天就傻眼了。

不是,我的汉王国相都跑了?

要不大家还是散伙吧。

就在刘邦认真考虑要不要散伙的时候,萧何带着韩信回来了。

萧何当时就生气了。

大哥,韩信是我推荐的人,你不给他当大将军,你就是不给老兄弟这个面子。

你就说吧,到底给不给,不给我以后也不跟大哥混了,我金盆洗手回家带娃了。

刘邦一看,哎呀韩信老弟,你说你跟老萧是熟人,你早点告诉大哥啊。

大哥早知道,能和你那么客气嘛。

来来来,大将军归你了!

韩信被拜为大将军之后,立刻提议刘邦。

大哥……哦不,大王,现在是个好机会啊。

项羽分封在关中的三个王根基不稳,咱们立刻北上干碎他们,关中不就重新是大王你的了嘛?

刘邦当时就觉得韩信是在扯犊子。

项羽只是回家了,又不是去世了。

我特么北上打关中,我命不要了?

但看了一眼在旁边的萧何。

刘邦陷入迟疑。

如果从正常的军事角度来说,刘邦这个北伐的时机其实并不好。

作为汉王,刘邦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在自己获封的汉中、巴蜀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稳固秩序。

此时开战,是非常冒险的。

赢了自然是一切都好,可要是输了的话,刘邦怕是就要直接崩盘,从堂堂汉王被打回街溜子原型。

刘邦又看了一眼萧何。

娘的,老萧是个有主意的人,他看重的人差不了。

干了!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这场北伐“还定三秦”之战轻轻松松。

但事实上,开战之前,没有任何人能预知未来,刘邦也不行。

刘邦是真的在察觉到一个有利时机后,就豁出了全部身家压在韩信身上,赌了!

这就是刘邦为什么特别不喜欢赵构的原因。

登基之前就不说了,为了皇位无所不用其极,对大半辈子生活在最底层的刘邦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登基之后就不一样了。

登基之后的赵构,至少有七八次时机,但一次都没抓住!

七八次啊。

这让刘邦怎么忍?

反复破防好吧。

刘邦气冲冲地开口道:

“这个蠢材如果是朕的后代,朕非要打爆他的狗头不行!”

陈平忙道:

“陛下消消气,不必和赵构这个昏君一般见识。”

刘邦哼了一声,对着刘盈和刘恒两个儿子道:

“你们要记住,将来如果发现有好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朕可以容许你们做错事情,但绝对不能允许你们因为瞻前顾后,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却什么也不做!”

刘盈和刘恒赶紧点头。

恰好,外面已经是黄昏时分。

众人纷纷起身告辞,离开大殿。

吕雉对着刘邦笑道:

“陛下要不要去臣妾那里散散心?”

刘邦愣了一下,随后笑道:

“朕今天去薄妃那里,明天再去皇后那吧。”

说完刘邦就走了。

薄姬有一点好,就是很温和,不吵不闹,不会让本来就很烦的刘邦变得更加烦躁。

刘邦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很自由,很舒心。

反而是作为皇后的吕雉,总喜欢端着架子,说这个说那个。

本来就很烦了,还要被唠叨,这哪个男人能喜欢的?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刘邦只要心烦就去找薄姬,吕雉那边是从来不去的。

吕雉看着刘邦离开的背影,风韵犹存的俏脸上渐渐布满阴霾。

“又去见那个小贱人……”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赵鼎无法说动赵构,于是采取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

【他以广开言路的名义,请求赵构对之前的大宋宰相们征求如今大宋治理天下的良策。】

【这个计策被赵构所采纳。】

【赵鼎并没有想到,这个初衷是让主战派宰相能群策群力进谏赵构的计策,却给自己挖了一个超级大坑!】

很快,几名前宰相的奏章就送到了赵构的面前。

前左相李纲的奏章中非常鲜明地表明立场:“勿遣使者求和”、“北伐中原”、“决战河北”。

前左相吕颐浩的奏章则稍微温和一些:“可派使者求和麻痹金人,大军出其不意北伐中原,可一战功成。”

前左相朱胜非的奏章也让人意外地非常直接:“今大宋有三十万大军,金国皇位更迭内乱,若错此北伐良机,实在可惜。”

前参知政事李邴并未提及北伐,而是建议赵构重新启用李纲和吕颐浩两位名臣。

看完这四份奏章之后,赵构极为不满,愤愤地开口道:

“这些蠢材,一天天就知道北伐北伐,除了北伐就没有别的话了?”

赵构并不蠢,恰恰相反,赵构文武双全,是一个聪明人。

最开始当皇帝的时候,毫无经验的赵构被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个奸臣玩得团团转。

但扬州之乱,苗刘兵变,海上逃亡以及金军六次南征等诸多事情的轮番吊打下,赵构现在也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皇帝了。

“北伐,能赢吗?”赵构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又做出了回答。

“应该是有不小希望的。”

以前的宋军对金军,就好像是绵羊对老虎。

但去年宋军可是连续在关中、襄汉、长江三处战场上都击败了金军!

这足以说明,宋军现在拥有了金军掰手腕的实力。

北伐,的确是可行的。

但马上,赵构又喃喃自语。

“若拿下了中原,是不是就要夺回山东关中?”

“夺回山东关中,是不是就要夺回河北?”

“夺回河北,是不是还要灭掉金国?”

“灭掉金国,是不是他们……就回来了?”

赵构口中的“他们”,指的当然就是老爹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了。

这两人还没死呢!

虽然被金人封了“昏徳公”这种屈辱的称号,但宋徽宗赵佶不但没死,这几年甚至已经在金国的土地上又给赵构生了八个弟弟妹妹。

老爹宋徽宗都没死,更加年轻的哥哥宋钦宗自不必说。

以前赵构是觉得大宋打不过金国,所以只能求和。

现在赵构承认大宋能打得过金国了,但是他又害怕,万一真的北伐太顺利了,金国被迫把宋徽宗宋钦宗送回来怎么办?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宋徽宗和宋钦宗都是大宋真正的正统皇帝,赵构只不过是一个无奈之下的临时选择罢了。

只要宋徽宗和宋钦宗任何一个回到大宋,整个大宋的文武百官和子民们都会立刻抛弃赵构,重新成为宋徽宗、宋钦宗的子民。

这是赵构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

都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了,好不容易稳定住大宋局势了,这种时候让宋徽宗宋钦宗回来摘桃子?

绝对不可能!

和皇位相比,北伐收复的那点领土算什么?

华夏尊严,大宋苦难又算什么?

赵构咬牙切齿地骂了几句,定了定神,拿起了另外一份奏折。

这是来自于前右相汪伯彦的。

汪伯彦的奏章中讲了一个故事,是“决战将军”和“万全元老”的对话。

单看这名字就能知道,决战将军是主战派,万全元老属于主和派。

故事的最后,以决战将军被万全元老说服,不再开战而告终。

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主和的意味。

赵构看完这份奏章,脸色放缓不少。

“哼,这个汪伯彦还是有些见识的。”

“要不要召他回朝呢?”

赵构沉吟片刻,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方面,汪伯彦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臭不可闻那种。

召他回朝,舆论肯定是要翻天了,赵构没必要为了汪伯彦承担这个风险。

另外一方面,汪伯彦的无能是扬州之乱最直接的原因。

扬州之乱对赵构来说非常重要。

就是因为扬州之乱,赵构失去了一个男人最基本的功能!

赵构不可能怪罪自己,那自然就只能怪罪汪伯彦了。

信手将汪伯彦的奏折丢到一旁,赵构拿起了最后一份没看过的奏折。

“嗯,秦桧写的……”

秦桧这份奏折之中其实也是主和派的老一套,没什么新意。

在奏折中,秦桧还自我吹嘘了一番。

暗示大宋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因为秦桧当时的议和忍辱负重,给了大宋发育的时间。

赵构看完奏折,对奏折中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印象,反而盯着秦桧的名字看了半天。

“嗯,秦桧这家伙已经被证实和完颜挞懒有关系,这是得到完颜挞懒亲口承认的。”

“眼下朝廷之中全是主战派也挺烦的,如果有秦桧这么一个和金国有联系的主和派,议和的事情应该是可以快速推进的。”

“或许,也该到用秦桧的时候了……”

“嗯,不过赵鼎和张浚才刚刚拜相,无缘无故给他们免职也不行,最好还是等待一个机会……”

赵构陷入了沉吟之中。

【在这段时间里,金国和大宋之间由于各自的内部问题,维持了短时间的和平。】

【但这种和平很快就被打破了。】

【绍兴六年正月,右相兼都督张浚在镇江府召集诸多东南大将,进行了一场军事会议。】

镜头缓缓扫过房间,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杨沂中等人都在列。

去年冬天,宋朝朝廷将全国军队统一改称“行营护军”。

张俊部为中护军,驻建康府。

韩世忠部为前护军,驻承州、楚州。

岳飞部为后护军,驻鄂州。

刘光世部为左护军,驻太平州。

吴玠部为右护军,驻川、陕。

王彦率领的“八字军”为前副护军。

张浚站在巨大的地图面前,慷慨激昂地开口道:

“诸位,陛下已经同意北伐了!”

听到这句话之后,在场诸将脸色各异。

韩世忠和岳飞都显得颇为激动,刘光世面无表情,张俊皱起眉头,杨沂中则陷入思索。

张浚并没有去理会众人的表情,自顾自地开口吩咐道:

“韩世忠将军,你届时从淮东出兵,进攻京东路的淮阳。”

“若能取胜,则再视情况继续北上。”

“岳飞将军,你从襄阳府直取中原,尽可能地向北打,越远越好。”

“张俊将军,你从建康府北上屯驻在泗州,见机行事。”

“刘光世将军,你北上进驻庐州,见机行事。”

“杨沂中将军,你作为张俊将军的后援。”

“嗯,整个战线的布置就是这样。”

岳飞闻言,表情从一开始的激动变为疑惑。

韩世忠同样也是如此,忍不住问了一句:

“那吴玠将军呢?”

张浚道:

“吴玠将军因为关中、汉中战场距离我们太远,难以进行有效策应,所以这一次吴玠军不列入北伐计划之中,由他本人自行决定是否出战。”

岳飞默然片刻,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为何不是五路一起北伐?”

从张浚刚刚交代的任务来看,只有岳飞和韩世忠两支军队被明确安排了北伐。

刘光世和张俊的任务是“见机行事”。

见鬼了,就刘光世这个逃跑将军和张俊这个大草包,他们敢北上一步?

所谓见机行事,无非就是龟缩不动罢了。

不对,龟缩不动对他们来说可能都算是好的了。

说不定战争刚开,这两个家伙又要忙不迭逃回长江以南了。

至于杨沂中就更好笑了,竟然当张俊的后援?

张俊连北伐都不敢,需要什么后援?

所以大宋朝廷这个安排,事实上五路兵马只有岳飞和韩世忠两路是真正北伐的,其他三路充其量就只能算是个来助威的。

这就非常怪了。

大家都是大宋的将军,为什么要搞出有人进攻有人防守的样子呢?

金国内部刚换皇帝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种时候大宋北伐哪里需要什么防守?

听着岳飞的疑惑,张浚脸上的表情也微微有些僵硬,干咳一声道:

“岳将军,这是陛下和朝廷诸位相公商议过后的决策,你们只需要执行即可。”

张浚也是有苦说不出。

为了让赵构同意北伐,赵鼎和张浚这对左右相那真是费尽口舌啊。

不但要收买宫里的宦官说好话,还得向根本不想北伐的皇帝赵构让步。

最后搞出来的,就是这个不伦不类,五路兵马两攻三守的方案,才勉强让赵构点头。

指望赵构下令五路齐飞?

那是纯纯痴人说梦了。

会议结束之后,张浚特地把韩世忠和岳飞两人留下来。

“韩将军,岳将军,有些话本官也不方便说。”

“但国难当前,我等身为臣子纵然有许多险阻,也必须要为之。”

“只能请两位将军多多发挥了。”

看着堂堂大宋右相把姿态放得这么低,岳飞和韩世忠也不免动容。

韩世忠毕竟是常年驻守两淮,距离临安府朝廷更近,而且身居高位的时间更长,心中其实已经有所猜测。

这位大宋名将正色开口道:

“请张相公放心,韩某虽然驽钝,但也一定尽力而为!”

岳飞更是心情激动,情不自禁地抬高了声调:

“张相公放心,岳飞必会竭尽全力,收复更多失地。”

【这一次北伐虽然因为皇帝赵构的怯懦导致了两路主攻三路主守的怪异局面,但由于两位正宰相都倾向于北伐,故而在职权范围内给了韩世忠和岳飞大量支持。】

【此战中,划归给岳飞指挥的部队还有:】

【荆湖南路安抚司任土安、王俊诸部一万余人。】

【江西南路安抚制置司统制祁超、统领高道等部近一万人。】

【右相张浚都督府左军统制杜湛所部数千人。】

【再加上岳家军本部七万兵马,这一路的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人之巨,无论是数量还是军队战斗力都是大宋之冠。】

【且岳飞治军极为严谨,严格执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纪,声望同样也是诸军之冠。】

【凡是从大宋沦陷区南下投奔的起义军,十个里有九个都选择加入岳家军。】

【此时的岳飞,已经成为大宋当之无愧的头号战将!】

画面中,十万大军云集。

旌旗招展,人潮汹涌,声势浩荡。

无数将士都注视着前方,等待着那个男人。

一面大纛迎风而来,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中。

上有四个御笔大字。

“精忠岳飞!”

岳飞精神抖擞,策马来到诸军面前。

他举起手中长枪,直指汴京方向,高声大吼。

“北伐,复我河山!”

这一刻,他不再是大宋最顶级沉稳的战将岳飞。

他是一个想要北伐,想要光复河山,想要向金人报仇雪恨的大宋热血男儿!

十万将士齐声怒吼:

“北伐,复我河山!”

呼声震动风云,让天地都为之变色。

岳飞点了点头,心中燃烧着熊熊火焰。

“出发!”

十万岳家军,踏上了第二次北伐的征程。

这一幕,也让金幕面前的历朝历代皇帝心潮澎湃。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连连点头,一脸欣慰。

“好,好个岳飞!”

“终于成长起来了,终于变成了朕希望看到的样子了。”

扶苏同样也是心中激动不已。

“难怪,难怪岳飞会在视频中有这么多的篇幅。”

“好啊,北伐,杀金人!”

扶苏一脸斗志燃烧的模样,让人感觉如果他在大宋世界之中的话,下一刻肯定就要加入岳家军之中。

王离惊讶地看着扶苏。

一直以来,扶苏的性格都是沉稳、温和、儒雅等等,属于内向型特质。

没想到,今天扶苏竟然也被岳飞感染了。

秦始皇看着扶苏的模样,哈哈大笑。

“对,北伐,杀他娘的金人!”

秦始皇极为难得地蹦出一句脏话。

扶苏惊愕地看着秦始皇:

“父皇,您……”

秦始皇笑容不减,重复了一句。

“北伐,杀他娘的金人!”

扶苏愣了几秒,露出了同样的笑容:

“对,北伐,杀他娘的金人!”

父子两人对视,同时放声大笑。

王离站在一旁,只感觉热血沸腾,炽烈如火!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猛然起立。

“干他,干死这些金狗!”

这句话,直接让在场的大汉群臣呆若木鸡,心中无比震惊。

咱们这位皇帝陛下,年轻的时候虽然也是满怀斗志。

可等到老了之后,基本上就是只管着奢靡享受了。

没想到,竟然被岳飞激励,重燃斗志了?

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另外一个更大的声音出现。

“杀金狗,光复中原河山,给我杀,杀光他们!”

众人齐齐转头,随后更加愕然。

喊出这句话的人,是太子刘据!

等等,这位太子殿下,平日里不是最为沉稳的人吗?

除了金幕提问的时候,其他时间段甚至都很难看到这位太子殿下脸上的表情变化。

许多人私底下都说,若是没有金幕在,太子刘据的深沉感简直和汉武帝年轻时一模一样!

汉武帝好歹年轻的时候还热血过,猛揍匈奴多年。

刘据是真的从小到大就一个稳字,也就偶尔在金幕面前破防失态。

就是这样的一位太子,现在竟然如此热血地喊着口号,甚至比汉武帝还大声?

卫青深吸一口气,心中不由感慨。

“这金幕,还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东西啊!”

大唐世界,李治霍然而起。

“杀金贼,给我冲,冲冲冲!”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闪婚甜妻,总裁大人难伺候! 修罗战神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都市花语 月待圆时 学姐快住口!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重生之女将星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正道潜龙 美女如云之国际闲人 男儿行 明末边军一小兵 私密按摩师 小四,向着渣男进攻 景帝纪事 不良之谁与争锋 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 高危职业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游龙戏唐 刀笔吏 妃本佳人 明末永昌 犬子汉高祖 夏水流长 无敌天下内 大成王朝专务司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红楼情种 大燕风华 主播闭嘴!皇帝黑料都被抖出来了 儒侠英豪 赛克斯帝国 一尺河山寸寸血 锦世华裳 
最近更新无尽权谋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奇门故事汇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沈家大小事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大宋风云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风雨话东周 江汉儿女英雄传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txt下载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