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首页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高危职业 唐砖 贞观憨婿 青鸾乱 1908远东狂人 唐朝工科生 三国之袁氏天下 清末之雄霸天下 重生之征战岁月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70章 老赵的婚礼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有了钱财方面的问题,保不准就要有人一切向钱看了。”李复说道:“或许两位会说,在书院招人的时候,一定要看品德如何。”

“就这么说吧,古往今来朝廷的官员,都是要看品德的,贪官少了吗?”

“实际上都是一回事。”

“那书院长此以往,总不能一直都这样,泾阳王府难道要一直补贴书院,书院离开了泾阳王府,就开不下去了吗?”颜思鲁蹙眉。

“没事,以后就算是没有泾阳王府,也会有朝廷,没有朝廷,也会有其他办法。”

“眼下只是一切刚刚开始而已。”李复面带微笑地回应着:“往后书院分院一开,步入正轨之后,有很多事情,都是能够挣钱补贴书院的。”

“比如说工学院一开,研究出什么新的东西,学生要有奖励,但是研究出来的这个新的东西对外,是不是要收钱?”

“再比如说,农学院,万一以后要是研究出什么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了,又或者是研究出什么新的种子了,不跟百姓收钱,那是不是也要上报朝廷,向朝廷收钱?”

最大的挣钱对象,是朝廷。

李复心心念念的惦记着国库呢。

“还有其他,有什么新鲜的好东西,老百姓享用不起的,给长安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他们好意思不掏钱吗?

真要是说好意思,那我可要看看,谁家这么不要脸,好给他广而告之。”

此言一出,陆德明和颜思鲁都沉默了。

大户人家,明面上,要脸。

开设书院的这位副院长,泾阳王殿下,实际上,也有几分无赖做派嘛。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将来可以放心的就是,书院,吃不着亏。

有些人,吃亏就吃亏在太过于看重面子。

陆德明想到此处,看了一眼颜思鲁。

不过,这个事儿换个说法,也叫文人风骨。

“分院的事情,很重要,明年的话,这边附近要建造行宫,书院的三期工程,还要往后推,就算是明年开设分院,也是要在目前书院现有的院落里改造出分院的学堂来。”李复思索着:“最少要后年甚至大后年了。”

“不过好在,第二批学生,第三批学生什么的,中间差着年份呢,第一批学生,到分院之后,分到各个科目下的人数不会太多,事情还有缓冲的余地。”

庄子上的工期紧挨着,但是一点也不碍事,事情一件一件的做,排好序就是了。

如此一来,也算是井井有条。

“太上皇的行宫,有工期吗?”陆德明问道。

“得两年。”李复如实回答:“这还是因为阎立德他们早就将图纸给弄出来了,而且,现在就已经开始提前安排能够安排的事情,尽量节省时间了。”

“这要是换了别人,两年都干不出来。”

“好歹是太上皇的行宫,不能差事儿吧?我那宅子都建了快三年了,要是太上皇的行宫,还赶不上我那宅子的,那我真是.......”

李复用手掌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他只是个郡王,而李渊,是太上皇。

差着等级呢。

而且,李复这个侄子是真心实意的想要给叔叔修个度假用的行宫,能凑合吗?

钱都花了,事都办了,那不得办好了?

如果说糊弄的话,那钱不白花了吗?还能表示出李复这个孝顺侄子的心意吗?

那就不能够了。

“说的也是。”陆德明感慨一句。

他住在庄子上的这两三年,也是亲眼见证了泾阳王府花钱如流水。

真是花的比流水还快呐,跟大坝决堤一样。

但是人家也挣钱。

茶叶生意的利润,旁人是想象不到的。

不仅支撑了泾阳王府,还让宫中富裕起来了。

最直观的就是逢年过节,宫中给群臣的赏赐,那跟以前都不一样了。

以前,也不好意思说宫中抠抠搜搜的。

因为朝臣也都知道,国库紧张,陛下的内帑,也不富裕.......能发的出来,就算不错了。

“关于书院,分院什么的,两位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写下来,到时候咱们还是坐在一块,商议商议。”

“以前这书院里,商议事情,就只有我跟老陆,俩人有时候还两种意见呢,如今颜老先生也来了,三个人商议,比两个人强。”

群策群力嘛。

李复在读书方面,着实没有什么天赋,但是这两位就不一样了,天赋型选手,还比正常人更努力,条件更好。

读书,教书,这俩人,都是行家。

“好,那我们两个,也就听从怀仁的安排,有什么想法,到时候就尽管提了。”

见颜思鲁在书院里乐不思蜀的,李复也就放心了。

颜思鲁这老头儿,甚至将自己的儿子也留下来了。

要让颜相时在书院里给他们两个老人家跑跑腿,办办事。

可怜颜相时,岁数也不小了,而且身体还那样,还要被亲爹使唤。

这也就是亲爹啊。

但是听老陆那意思,让颜相时多干点活儿,反而是好事。

再加上颜相时在庄子上,陪伴自己的老父亲。

这事儿,整挺好。

李复琢磨着,带着伍良业离开了书院。

“郎君,咱们现在去庄子上吗?”伍良业问道:“昨天我听石头说,今天庄子上,赵叔的新房子那里,要搭青庐。”

“才开始搭建吗?”

“很多事情都是要头一天忙活的,不过好在咱们这边人多,大家都搭把手,办事儿也快,材料什么的,都是提前准备下的,今天青庐就能搭建好,这东西,提前搭建了,也不好。”

李复微微颔首。

“行,那咱们就过去看看,今天老赵和陈娘子都在忙活他们成亲的事儿呢,柳娘也去了。”李复念叨着。

“别说柳娘了,石头也去了,还有宅子里不少人,都去帮忙了,老宅子那里,也腾出了不少人手呢。”伍良业笑道:“昨天我们跟石头坐在一块,稍微喝了点酒,石头就跟我们说这事儿呢。”

“这小子.......”李复无奈一笑:“那今明两天,庄子上可就热闹了。”

“对了。”

李复突然想起一件事。

“关于陈娘子她的事情,我还没仔细了解呢,只知道自己带着孩子过了好些年,早年间,死了男人。”李复问道:“她娘家人呢?怎么,离着咱们这儿还挺远?”

“娘家人啊,不能说是没有吧,只能说是够呛能找到了。”伍良业解释着:“听石头说,陈娘子也不是这边的人,当初跟着父母逃难过来了,到了这地方,老杨家给了她家一些吃的,她就被她父母留下来,嫁给了老杨家的儿子,也就是杨大壮他爹。”

李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人家给口饭,然后给人家一个媳妇。

这样,自家女儿能在灾荒年活下去,也报恩了,一举两得。

命运弄人呐,谁能想到,陈娘子在老杨家,也没过上几年好日子,杨大壮他爹就撒手人寰了。

不过,倒是给老杨家留了根苗。

“当年长安城周围,不少外地逃难的过来,不过,天下安定之后,都就近上了户籍,官府重新给他们分了土地,也就在长安城附近安顿下来了。”

“这要是搁在以前,长安城周围哪儿有地方能接纳他们?”伍良业也是感慨:“打仗打了这么多年,人都打没了,长安城周围都地广人稀的了,外地迁过来的,能安置的就给安置了吧,好歹是大唐的国都,周围要是没人怎么能行?”

“不过,哪怕是到了武德年,这周围的百姓过日子,也都是提心吊胆的,不说其他,草原上的突厥人时常过来打秋风,陛下又生气又无奈。”

“当年不是个跟草原上正面对决的时候。”

伍良业当年做暗卫,为秦王府刺探消息,干脏活儿,知道的也是不少。

只是一些事情,放在当年算是秘闻,但是放在现在,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禁忌,就算说出来,也无伤大雅。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庄子上走着。

到了庄子上老赵的新家,远远的就看到周围十分热闹,人影绰绰的,都在忙活。

搭建青庐的人吆喝着,指挥着。

眼下,青庐已经搭建了一半了。

上午就能将这事儿给弄好。

老赵的婚事,在李复的授意下,也是办的大张旗鼓的,到时候来的客人也肯定不少,青庐搭建的要大,不然到时候席面安排不下,那可就丢人现眼了。

一桌八个人,得摆上几十桌呢。

庄子上的人要请,乡里乡亲的,当年都是一块苦日子熬过来的,相互之间的情谊非比寻常。

王府两卫,给他们在军营里加餐就够了,用不着到这边来吃。

要是拉到这边坐下吃饭,好家伙,那一千多号人呢。

这是成亲啊,还是阅兵啊。

书院那里,老陆要带着颜思鲁来吃席,说是要让颜思鲁感受一下庄子上的风土人情,既然都到书院教书,住在庄子上了,那就不要端着什么架子了,大家伙儿坐在一块乐呵的不挺好吗?

给书院准备了三桌,用来安排书院来参加婚礼的先生们。

另外,老赵在长安城里也有几个朋友,到时候也会过来,要单独安排一桌。

老赵成亲的消息肯定是提前递给他们了。

不管是出于私交也好,还是他们的主家冲着泾阳王府的面子也罢,都会让他们来的。

有的甚至还会主动来送礼庆贺。

长安城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想要打开交往圈子,那就要在事情上,上赶着去网上贴,一来二去的,大家也就熟络了。

宅子外宽敞的地方全都收拾出来了,青庐搭建的很大,外面要支很多桌子,卫生什么的,都要提前打扫。

空地上,连临时的厨房都支起来了,柳娘在指挥着几个人安排着搭灶台架锅。

在外头现垒土灶肯定是不行,所以当天做饭,用的全都是木炭。

临时的厨房周围要用木板全都遮挡起来,沿着围墙搭了挺大的一片,人多,做饭的也累,到时候宅子里的厨子,帮厨,小厮,全都要过来帮忙。

李复两口子当天也要到,而且还要全程见证呢。

李复和伍良业两人来到这边,周围的人见到两人纷纷打招呼。

老赵在宅子里外忙的脚不沾地,在这边干活儿的人,许多事情都要询问老赵,老赵也是焦头烂额,不过好在一切都很顺利。

陈娘子则是在自己家中,准备出嫁的事宜。

杨大壮最近两天没有去书院,在家里帮衬着做事。

自己的母亲,没有娘家人主持,老杨家,也就剩下他这一根独苗了,老人家前些年已经去世了。

“娘。”杨大壮看着自己的母亲在收拾着屋里的一些旧衣裳。

陈娘子抬起头,看向自己的儿子。

“怎么了大壮?”

杨大壮摇摇头。

“也没什么,就是突然很感慨。”杨大壮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大壮,你心里要是不得劲,就跟娘说,到了这个地步,如果你心里实在是过不去这件事,娘就算是得罪了人,也不会再往前走一步。”

大不了,往后当牛做马的,给人家赎罪就是了。

她如今就这么一个儿子。

杨家对于她来说,是婆家,也是曾经的恩人。

如果没有当初杨家的一顿饭,别说是自己了,便是父亲母亲和弟弟,也都饿死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父亲母亲和弟弟,过的好不好。

是否在当年那个混乱的世道里,活下来了。

按理说,都走到长安周围了,在长安城周围安顿下来,等着官府救济一二,日子多少也能凑合过下去。

可是这么多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她没有离开这个庄子,父亲母亲他们也都知道自己在这里,如果一切顺利,都安顿好了的话,闲下来,应该来找找自己,见个面什么的。

至少知道,双方一切安好.......

“不是的,娘,我没有那个想法,我是觉得,往后你能过好日子了,我很开心,就是怎么说呢?突然之间,跟以前的日子就不一样了,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形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官道之色戒 都市皇宫 花都太子 无限之信仰诸天 特种兵在都市 西游之大娱乐家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林岚秦小雅 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重生之暗黑系小魔女 金粉 风水大相师 红尘都市 都市神级超人 重生长嫂奋斗记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妃本佳人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红楼之补苍天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回到大明当才子 我被丧尸了100年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水源王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穿越大明朱雄英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