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府偏厅的烛火燃得静稳,灯芯偶尔噼啪爆响,在青砖地面投下摇曳的光影。
裴元峥独自坐在梨花木案前,指尖摩挲着案角冰凉的铜纹 。
他享受这一独处时刻,殿外的喧嚣与雨势被厚重的门帘隔绝,只剩下心跳与烛火的共鸣。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连日来筹划长安之事,神经紧绷得如拉满的弓弦。
影卫七营齐出,虽有李元芳总领,却终究是在敌巢行事,变数太多。
许善心、虞肃的态度尚未明朗,李建成与李世民的防备暗藏玄机,长安城内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若是能再有几位得力干将,此行胜算便又添几分。”
裴元峥低声自语,目光不自觉飘向虚空 —— 那里,藏着一个他许久未曾触碰的秘密。
这段时间以来,他忙于对付元家,早已将那伴随自己穿越而来的系统搁置一旁。
如今影卫精锐倾巢而出,正是用人之际,这被遗忘的底牌,该动用了。
“系统,上工干活了,开始兑换吧!”
【宿主许久未曾唤醒系统,是否需要激活功能?】
熟悉的机械音突兀地在脑海中响起,没有丝毫预兆,却让裴元峥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
他唇角勾起一抹淡笑,在心中回应。
“激活。先查询当前忠心值储备。”
【正在检索宿主忠心值...... 查询完毕!当前可用忠心值:1086 点。】
“一千零八十六点么......”
裴元峥指尖轻叩案面,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些忠心值,皆是麾下将士、依附势力真心归附所累积,平日里不显山露水,没想到竟攒下了千余点。
“足够了。”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锐利。
“系统,我需使用95点忠心值兑换武将,不侧重单一能力。”
【兑换指令确认!消耗 95 点忠心值,开启 9d 武将召唤界面......】
话音未落,裴元峥眼前的虚空骤然扭曲。
烛火的光芒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汇聚成一道金色的光柱。
光柱中,无数光影碎片飞速流转,最终凝结成一个立体的 9d 光屏,悬浮在他身前三尺处。
光屏边缘泛着流光,仿佛连接着千百年的时光长河,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紧接着,光屏中浮现出波澜壮阔的画面 。
滔滔淝水之畔,八万晋军列阵以待,对面是号称八十万的前秦大军。
阵前一员将领银甲白袍,手持长枪,目光坚毅如铁,正是东晋兖州刺史谢玄。
他振臂高呼,北府兵将士齐声响应,声震寰宇。
随后铁骑冲锋,前秦大军瞬间溃如蚁穴,草木皆兵。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东晋名将谢玄!系统给他安排的身份是鸽营精锐队正,潜伏长安城郊,对宿主的忠诚值高达 95。】
【姓名:谢玄】
【武力:78】
【谋略:89】
【统率:92】
【政治:75】
【各项数据目前已达巅峰】
裴元峥凝视着光屏上的属性面板,喉结微动。
“谢幼度...... 北府兵的缔造者,淝水之战的功臣。”
话音刚落,属性面板边缘泛起细密的波纹,如同淝水的涟漪。
谢玄的头像旁,一枚淡金色勋章图标缓缓凝结。
光晕中隐约可见北府兵战旗猎猎作响,长枪如林的虚影。
这枚特殊标识让裴元峥猛地前倾身体,眼中闪过惊喜。
随着图标展开,一行鎏金小字在背景中浮现:
【北府锐锋:谢玄率领精锐部队(小于500人)作战时,全军武力提升 3点,持续两个时辰。】
文字带着千年前的金戈铁马之声,在空气中震颤。
裴元峥心中暗赞,谢玄的技能恰好适配影卫的突袭战术。
有他在长安城郊接应,这次牵制行动必能事半功倍。
【系统提示:武将召唤触发历史羁绊,随机乱入相关人物。】
【现在公布乱入名单。】
【姓名:谢*】
【武力:52】
【谋略:94】
【统率:88】
【政治:93】
【各项数据目前已达巅峰】
“谢安石?”
裴元峥会心一笑。
谢玄是前线猛将,谢安是坐镇后方的谋主。
这对叔侄一同乱入,简直是天作之合。
“看来得找机会把这谢安石也寻来。”
裴元峥点点头,接着下令:“继续兑换。”
【消耗 95 点忠心值,开启第二次 9d 召唤......】
很快,光屏光影流转,画面切换。
这一次,映入眼帘的是唐代太原城外的战场 。
汾水之畔,一员将领身着明光铠,手持长戟,正在指挥士兵挖掘壕沟,阻断敌军粮道。
敌军围城数月,却始终无法突破他的防线,最终军心涣散,被他率军击溃。
此人正是唐代名将,北平郡王马燧。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唐代名将马燧!系统给他安排的身份是虎营校尉,已随伍奔潜入长安,对宿主的忠诚值高达 95。】
【姓名:马燧】
【武力:82】
【谋略:90】
【统率:91】
【政治:78】
【各项数据目前已达巅峰】
裴元峥看着面板,眼中闪过赞许。
马燧善用围城战术,又懂后勤统筹,有他辅佐伍奔,定能沉稳应对长安的突发状况。
属性面板再次泛起波纹,一枚淡金色勋章凝结而成,光晕中是壕沟纵横、旌旗林立的围城虚影:
【围城断援:马燧发动围城或牵制作战时,可使敌军士气下降 20%,持续三个时辰。】
“妙极。”
裴元峥低语,长安城外李世民的玄甲军需要牵制,马燧的技能恰好能发挥作用。
【系统提示:触发历史羁绊,随机乱入相关人物。】
【现在公布乱入名单。】
【姓名:浑*】
【武力:88】
【谋略:83】
【统率:89】
【政治:72】
“浑瑊?”
裴元峥拍了拍脑袋,不由感叹道:“还好老子是文科生,不然这么冷门的武将还真认不出来。”
不过这位大哥虽冷门,但却也是一位名将。
这位与马燧并肩作战的唐代名将,以骁勇善战、擅长防御着称。
后世亦有将其与李晟、马燧并称为唐德宗时三大名将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