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的百姓……至今还是不在上元节点灯吗?”
弘景帝喑哑了嗓音问。
宁王黯然地垂下了眼眸,沉重道:“……是,韵儿是在上元节仙逝的,云州的百姓为了感念她,这么多年没有点过一盏花灯。”
说完突然反应起来,这其实是对皇权的一种侵犯,拱手向弘景帝谢恩:“臣代云州的百姓和王妃谢陛下不罪之恩。”
弘景帝漠然地瞥了他一眼,语气生冷:“朕不怪罪又不是因为你。”
死的是容韵,他恨不得诏告天下让所有州府的百姓都不许在上元节点灯庆贺!
宁王好脾气地扯了扯嘴角,不和他一般见识——皇帝这是仗着自己快要死了越来越肆无忌惮了,惦记臣子的发妻还这么理直气壮。
好在他就快要死了,他不跟一个死人置气。
“谢陛下宽宥。”
宁王口是心非道,低垂着眼眸眼观鼻,鼻观心。
弘景帝不知宁王心中真实的想法,怒瞪了他一眼,托付给他一件事:“你在邺京的这段时间,替朕多指点指点小九吧。
他是朕最宠爱的儿子,和世子关系也亲厚,容韵在世时还和皇后给他们约定了儿女亲事。
可惜世子没能生成女儿身,否则朕现在就可以下旨给他们指婚了。”
这下宁王是真没忍住嘴角的抽搐。
心想那可真是不幸中的万幸,给你儿子当媳妇儿,有多少条命够活哦……
好在九皇子不像弘景帝,是个好孩子,坚忍不拔有毅力,经此一事也看出来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差事他领了。
“臣领旨。”
宁王拱手应下,心里盘算着,以弘景帝现在的身体状况,他在邺京应该也待不了多少天,至于怎么回去……
宁王沉了沉眸光,希望皇帝不要让他失望。
偌大的乾清宫有一股不可言喻的气氛在君臣二人之间流淌,弘景帝说了这么久的话精神有些撑不住了,摆摆手让宁王告退吧。
“臣告退,陛下保重龙体。”
宁王顺势起身,朝弘景帝拱手一礼,向殿外走去。
弘景帝望着他高大挺拔的背影,怕他因为过往的恩怨敷衍自己,不用心教小九,趁人还没走远赶紧叫住,放下帝王的架子以一种商量的语气拜托宁王:
“小九那孩子自小就崇拜你……想像你一样,当个上阵杀敌的大将军……
朕行将就木,再也庇护不了他了……太子虽然和他手足情深,但架不住总有小人想挑拨离间……
朕不求他闻达于世,只希望他有能力自保,快快活活地过完这一生……”
宁王脚下一顿,瞬间就听懂了弘景帝话里的意思。
想到他百年之后,世子可能会遭遇同样的境地,推己及人,终于被弘景帝的一片慈父之心打动了。
“请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
宁王向弘景帝保证。
弘景帝神色一松,终于放心了,朝宁王露出个尽释前嫌的笑容,目送他离开。
空旷的乾清宫又只剩他一人,弘景帝望着穹顶繁复的纹样,脸上虚情假意的笑容戛然而止,仿佛刚刚只是一场幻觉。
他和宁王积怨已久,不管是儿女私情、还是家国大事,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恩怨情仇”来总结了。
“师徒”这样的关系还是太过单薄,并不足以让手握重兵的宁王投鼠忌器,他需要更强而有力的筹码让宁王在他死后继续为朝廷效力。
太子为人太过宽和,只能当守成之君,万一登基后控制不住宁王,那大乾的百年基业就要断送在他们父子手里了。
弘景帝以己度人,觉得十分有必要给朝廷和北境之间再上一道保险,凝神细想片刻,把董忠叫了进来:“来人,替朕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