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驻马太行侧 高危职业 三国之召唤猛将 大夏第一假太监 红楼春 日月风华 抗日之铁血使命 乱世枭雄 明朝那些事儿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章 真个里外不是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次反了皇太极,我开始在锦州积极备战了。锦州的兵足足有二万人,可惜大多是步兵,关宁铁骑总共就剩一千五百人左右了。

我在步兵当中选了一些人,训练成骑兵,勉强凑够二千骑。虽然他们战斗力不如督师时的关宁铁骑,但也是我在乱世中最后的本钱。

意外的是,这次朱由检并没有降罪于我,反而升我为左都督。呵,他也学会收买人心了吗?

京城来的大太监对我很热情,一脸腻笑,我也一直陪着笑脸,但心里面有说不出的厌恶。

客套之后,大太监和我说,陛下一直挂念我,让我去京城觐见圣上。陛下挂念我?这是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

原来朱由检想玩这一套,我还会再上一次当吗。我决然拒绝,说军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去觐见皇上。

至今,我还忘不了大太监那惊愕的表情。等他离去,我绘声绘色地演绎了他的神态,兄弟们笑得前仰后合。

后来,朱由检又找了两次借口,想让我进京觐见他。我死活不去,就呆在军中,他爱咋咋地。

虽然我屡次抗旨,让朱由检非常不爽,但他还是忍了。估计,他也不敢到军中抓我,怕激起兵变。

不管怎么说,我也是为朱家守国门。虽然君臣之情义早无,但君臣之名份还在。只要他拨一天粮饷,我就为他守一天国门。

哎,君臣关系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有一天,我望着南方,一时忍不住,哭出声来。

回来锦州后,皇太极三番五次,派密使送来书信,有些是他写的,有些是我儿子祖可法写的。

信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变着口气,提醒我,不要忘了昔日登坛时,对天发下的誓言,把锦州献给皇太极。

皇太极手上沾满了辽人的血,我手上也同样沾满女真人的血,我们是宿敌,怎么可能把锦州献给他。

虽然如此,我还是再度被他折服了。所有来信,没有提我半点背信弃义,也没有拿我儿子祖可法的命来威胁我。

相反,暗探回报说,祖可法的生活过得不错,虽然被监视,但可以自由上街。罪人之子,承蒙关照,多谢!

弹指间,我守锦州城,一晃,就过去了七年。我盼望着,边关从此安宁,不再起风波。可是该来的还是会来的。这次,大清骑兵再次入侵。

当时,我屯兵在中后所。探子回报,有小股敌军正往中后所而来,大概五百多骑。就这点人马,还想大摇大摆地过来刺探军情。不行,我得教训他们一下。

我带着中后所仅有的八百骑兵,出城迎敌。九里外,小山冈,我们遇上了。是白甲兵,全是白甲兵!怪不得有恃无恐。

等等,领军的好像是老相识,是十五贝勒多铎。我告诉孩儿们,领军的一定要活捉。

他们的白甲兵,战斗力好像也不如以前了。才两轮对冲,就溃败了。多铎跑得是真快。他们的马好,我们追不上。

一清点战场,才打死九个白甲兵。还有一名白甲兵被撞下马,被俘虏了。首级就不割了,但他们身上的盔甲、武器都不错,扒下来,带回去。妈的,现在穷得连马都买不起。

收兵回去中后所,我用刑拷问那名俘虏。但他的嘴挺硬,没问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反倒被他骂我是背信弃义之徒。呵呵,天下骂我的人多了,你算哪根葱?

第二天,多铎又来了,人马很多,还有济尔哈朗的部队。他们在城外叫阵。老子就不出去,你们有本事就攻城啊。他们在城外骂骂咧咧了两天,走了。

我也开溜了,怕还有后援,回锦州守城。不久后,皇太极的大军并没有来,但他的密信来了。照例,还是劝降。

信中,他说这几年来,虽然我屡次与八旗军交锋,但各为其主,他十分理解。如今,大夏朝政昏暗,盗贼横行,大厦将倾,劝我早做打算。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字字攻心,其中有一句话,戳中我心中最痛的地方。

“崇祯帝猜忌将军久矣!若将军兵盛而胜之,则引杀身之祸;若将军兵弱而败,则身死且累及家人。勿忘自如之前事。”

皇太极看得很准,从万历、天启,再到崇祯,我们君臣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深。特别是朱由检的疑心病更重。督师死后,他就拼了命地去分化关宁铁骑,生怕我们结成一条心。

可是,一支不能抱团取暖的边军,又如何能御敌千里。

夜深了,我突然想提笔,写封信回复皇太极。可是想半天,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封密信越看越是苦恼,若是落到东厂番子手中,又是弥天大罪一条。只好把来信烧了,把笔扔了。

一弹指,我逃回坚守锦州,已逾十年了。

但就在这一年,我觉得我的武将生涯快到尽头了。

年前,暗探回报消息,说皇太极正在拼命屯粮练兵,大战将至。

我向京城发了塘报,请求派兵、调粮。然而,国内民变不能平息,已不能兼顾了。

六月,皇太极的大军真的陆续来了,前线总指挥是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并不攻城,只是在锦州、松山城外挖战壕,立火炮。

看样子,是准备瓮中捉鳖,兼围城打援了。

锦州城内,可以出去浪一浪的,只有三千骑了。我试了几次,除了有限的骚扰,并不能阻止济尔哈朗的计划。

还好,这么长的战线,每天消耗粮草、物资巨大,对皇太极来说,也是极难的事。能围多久呢?

围城已三个月了,城外的壕沟越来越大。看样子,战马是跃不过去的,想突围也没戏了。但是,我不怕,去年屯了不少粮,只是草料少了一点。

昨天,又来了一支大军,多尔衮也来了。玛戈壁,已经围锦州半年了,这次皇太极真的下血本了。

依然没有援军的消息。城内的草不够吃了,马瘦得吓人。听着战马哀鸣的声音,我的心好酸。没办法,只好陆续杀马,熬一天算一天吧。

我开始慌了。站在城头上,我望着东南方向。如果督师尚在,他会怎么破皇太极布的这个局。

哎,没想到吴参将叛变了。现在锦州外城也丢了,只能依靠内城坚守。还好,有几个人趁乱冲了出去报信。

被围九个月了,朱由检是想弃子了吗?

整整盼了十三个多月,朝廷的大军总算来了。洪承畴打败了多尔衮。我也趁机夺回外城。锦州被围了一年多,终于解了。

再没有粮食送进城里,我难道又要开始吃人了?

可惜养了这么久的战马都让兄弟们吃没了。

虽然打赢了第一仗,但是形势并不乐观。皇太极带着大部队也赶过来了。

败了,洪承畴败了,兵败如山倒。天意如此吗?

锦州再次被包围了。这次不单是我,连洪承畴也被围在松山。一夜之间,十三万援军就溃败了。应该不会再有援军了。

国运已经到头了吗?这一围,又是七个月。大凌河吃人的那一幕又重演了。我恶心之。

今天,城外的招降信又来了,里面还有洪承畴和松山守将夏承德的信物。

我在城里逛了一圈,兄弟们的眼神空洞,头发变白了。啊,他们也老了,也没有丝毫战意了。

罢了,罢了,我也降了。

锦州城门永远地向皇太极打开了。我他妈又降了。这次,我连谈条件的筹码都没有,败军之将以何来谈?

在押往盛京的路上,我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了,真他妈累了,也活够了。

在密室中,祖大寿回想着往事,抚摸了几遍银手镯,又带上了。

对大清国而言,祖大寿有三必死。第一,祖大寿是大夏众将中,抗击女真时间最长的将领。第二,祖大寿是杀女真人最多,战功最大的大夏将领。第三,祖大寿曾登坛誓天,说永不叛变,转头就复叛皇太极,而且一守锦州,就是十年。

尽管众贝勒欲杀之而后快,但是皇太极还是力排众议,并没有杀祖大寿,但同时也不用他。

皇太极、祖大寿两人心里都明白,祖大寿决不是真心投降,而是迫于形势不得不降。

突然间,祖大寿耳边响起,皇太极在大殿上对他说的那句话。

“尔背我,为尔主,为尔妻子宗族耳。联尝语内院诸臣,谓祖大寿必不能死,后且复降,然朕决不加诛。往事已毕,自后能竭力事联,则善矣。”

其实在心中,皇太极何尝不恨祖大寿。但是皇太极偏偏就是不杀祖大寿,为的就是树立一个典型,告诉天下人一句话。

我,皇太极,恩泽天下,愿降者既往不咎!

祖大寿蹒跚地走出两个密室,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他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就走这一小段,胸口就闷得发慌。

祖大寿闲着无事,再次掏出那枚关宁令牌。这是袁崇焕留给他唯一的遗物。阳光照耀下,显示出令牌上的几道裂痕。

在一次战斗中,一名火枪手在极近的距离,朝他胸口开了一枪。幸好,挂在脖子下的令牌替他挡住了子弹,但也因此而裂开了。

事后,祖大寿找来工匠,重新修补了这枚令牌。看着手中这枚令牌,祖大寿又想起许多人和事,包括曾经为他挡箭的刘清奎。

他和袁公子现在过得好吗?

正在这时,一个清脆的童声打断了祖大寿的回忆。

“爷爷,爷爷!”六岁的孙女祖亚楠蹦蹦跳跳向他走来。

祖大寿摸着孙女的头,说道:“亚楠,读完书了吗?”

“没有,今天先生请假。妈妈带我去逛街了。”

“哦,这样啊。”

“爷爷,我想问你一件事啊。”

“什么事啊?”

“上次,有个小孩说,你是汉奸。爷爷,汉奸是什么啊?”

祖大寿脸上的笑容突然凝固起来,脸色发青,半天说不出话了。他无法回答孙女的问题。

自己打了一辈子的仗,到底是为了什么?

祖亚楠第一次看到爷爷的眼色这么吓人,惊慌地跑去找妈妈。看着远去的孙女,祖大寿心中十分凄苦。

祖大寿想了想,站了起来,准备喊住孙女,好好和她讲他这一生的故事。他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

突然间,胸口火辣辣般的剧痛袭来,全身冒汗。祖大寿努力地张了张嘴,却没有任何声音发出来。

某月某日,盛京城外的一处宅院内,一个老人摔倒了,头部重重地撞在地上的青岗岩上。

一枚令牌掉在地上,碎裂成好几块。温热的液体浸漫了其中一块碎片,把上面刻的“令”字染红了。

宅院不远处的小山林深处,大风疾吹,露出一座野坟,上面的木碑十分简陋,只写了一个字“纲”。

……

许多年以后,周秋裤牵头众多史官,刚撰写完祖大寿的列传,但在归类上,却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有人主张将他列为名将,有人主张将他列为贰臣。周秋裤一时也没有了主见,只好先搁置争议,继续撰写其他人的传记。

几个月后,周秋裤跟在一名男子身后,在华阳宫中闲步。在一个别致的亭中,两人坐了下来。两名太监赶紧端上两杯茶。

那男子喝了一口,问道:“秋裤,大夏风云录写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怕是还要一年多光景,才能写完。”

“嗯,修史乃国之重事,不着急,慢慢写。”

周秋裤突然间想起几个月前的那场争议,便说道:“前段时间,臣等修好了《祖大寿传》,但众人颇有争议,不知该将其归类为名将,还是贰臣?”

“你自己说呢,秋裤。”

“臣以为,他战功卓然,当列为名将较妥。”

“可他毕竟两次降了皇太极,身份已不再是大夏武将了。”

“陛下的意思是该归类为贰臣吗?”

那男子突然站起来,叹了一口气,说道:“历史上很多人并不是非黑即白。他为国守边多年,收复永遵四镇,算不算有功?”

周秋裤恭敬地回答:“算!”

“他两次降敌,虽属无奈,算不算贰臣?”

周秋裤迟疑一会,答道:“也算。”

“他降敌之后,有没有屠杀过汉人?”

“臣等查不到这方面的记录。”

“他和洪承畴之流显然不同,列为贰臣亦不妥。”

周秋裤有点糊涂了,一时竟不知如何接话。那男子接着问道:“他这一生看似风光,实则悲苦。当时环境所迫,他不得不低头。不如就再设一类,叫异人吧。”

“臣,明白!”

《大夏风云录?异人?祖大寿传》最后一句话,这样评价他。

“一生戎马,转战关内关外,堪称往复有忠义;二次降敌,背负身后骂名,真个里外不是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徒之路 渔港春夜 官仙 风水云雷电 综影视:路人甲穿越之旅 同事姐姐爱上我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肥水不流外人田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一指流年错染红尘芳华 爱吃香辣姜葱蟹的杨魔的新书 神秘老公,太危险 我靠赚取功德值带飞全家 男欢女爱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独醉天涯 潇湘书名 刺世天罡 历代风云五千年 山海奇综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三国之重振北疆 大宋暴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乾风云起苍穹 寒门状元路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衣冠谋冢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笔架叉将军 北宋第一狠人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命理探源【译注】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