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首页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女将星 庶女有毒 大宋的智慧 即鹿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神医毒妃 亿万盛宠只为你 重生之征战岁月 明天下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章 京师之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明清全面开战以后,清廷全部武装力量都压了上去,从八旗到绿营,满蒙汉八旗,只剩下了正黄旗留守北直隶,新军十二镇,也都推上了前线,就连只能沦为辅助力量的旧绿营兵马,也全部往前线调动。

整个北直,除去不满编的正黄旗留守北京外,只有两三万老绿营兵丁驻守分散各府县、关隘、堡寨。

北直隶九府二州,数十县,还有长城边上的若干关隘、堡垒,分散下来,一个县城里面能有两三百兵丁,都算“兵强马壮”了。

保安州作为北直隶的直属州(明清的州相当于今天的省直属县)位置紧要,亦不过三百多步卒而已。

王愬所部出发前,拢共是四百二十骑,再途中减员了五十余骑,眼下还剩下三百七十二名将士,以及七百八十匹马。

从张家口获得补给后,王愬不敢在这里停留,先带人跑到了洋河北岸的山野,寻了一个废弃堡寨,休整了一日,随后就迅速往南。

此时的张家口周边,明军到来的消息已经开始传播,王愬虽然在和消息赛跑,但却没有隐瞒自己身份的意思。

毕竟他们此行,战略目的大于战术目的,若只是以“马匪”的身份兴风作浪,反而没什么意义,唯有打着大明的旗号,在这北直腹地搅风搅雨,方能让某些人如坐针毡,令许多心中活泛的地方豪强、士绅们蠢蠢欲动。

为了突袭,一人双马的王愬等人,一日疾行一百五十里,次日就抵达了保安州城。

保安州只是个县级单位,所以城池并不大,周围只有四里多些,守城的三百兵丁,分作两班,一般只是守在城门,一方面维持治安,另一方面也是收缴“入城捐”。

从“捐”这个名称就能看出来,这玩意不是啥正经税收,无论是清廷还是明廷,都没有收录过此等税种。

但这玩意却是在大江南北广泛存在,属于是地方摊派杂捐的一种。

这其实才是古代官兵的主要社会职能,这年头没有警察一说,所谓衙役,数量有限,而且武力威慑步卒,维护统治秩序才是官兵的首要工作,打仗倒是其次的。

-------------------------------------

小雪飘飘,天一早,兵丁将城门打开,检点百姓入城。

由于天气转冬,而且又近年关,入城的百姓不多,零星七七八八而已。

突然,一行装扮略显奇怪的商队,拉着十来匹大马,穿得严严实实的,缓缓靠近城门。

兵丁见对方高头大马,一看估计就是山西那边来得豪横商团,虽说想捞点油水,却也得先旁敲侧击一番,以免碰上硬钉子,于是打算将对方放进后盘问。

自不必说,这帮人便是王愬带着十来个精干手下装扮的。

此时,王愬袖中,正有兵刃,且厚厚的棉衣袍服之下,亦有甲胄加身,腰下另有两枚掌雷,以及火折子。

若是与对方盘问,恐怕顿时就要露馅,好在,王愬从来没想过要瞒天过海,他只需要靠近对方即可。

此处是州城北门,门前轮值的,只有三十多员兵卒。

只是靠近到城门数步内,那兵卒刚要盘问,就见那为首商人锐利双眸,忽得有些慌乱。

正当他要喊出来时,却是已经来不及了。

“锃!”

锋刃横立,直冲数步,干净利落,便是一颗人头带着数尺猩红,洒落雪地之上。

“动手!”

这十几人都是军中好手,面对这些个绿营丁壮,以一敌三不成问题,又加上是突然发难,出其不意,不一会儿,地上就多出十几具横尸,其余人都轰散逃跑。

这边才刚刚动作不久,城外两里开外,三百骑士已经勒马扬鞭,冲驰而来,迅速占领城门,随后往城内突入。

王愬等十余人也上马扬鞭,带头进城。

保安州城不大,半个时辰都不到,就完成了占领,那些个绿营兵丁,要么被杀,要么缚手投降。

王愬等人,便在天色一早,众目睽睽之下,进入保安城。

同样是搜检补给,马匹,而后留下旓旗、告示。

宣告全城百姓明军的存在。

城中百姓议论纷纷

“官军打回来?这保安州离京师只有几百里啊......”

“我都听说了,天子亲领六师,带着八十万大军,已经打到保定府了,这些军爷啊,乃是天子麾下的先锋......”

北直是整个北方政权的核心,此地距离京师不过几日马程,突然出现了明军旗帜,所造成的轰动效应自然不言而喻。

“参佐,眼下我们还要继续往西吗?保安州虽然不大,却是桑干河上要紧地方,此番被我军拿下,恐怕清军反应过来也就是这三五日的事情了。”

手下厢总向王愬请示道

王愬却是思忖后,决然道

“不管了,就是因为鞑子快要反应过来,所以才要行动迅速,无论如何,此番必须要在北京城外扬旗勒马一回!”

-------------------------------------

年关将近,南面的各个战线,进入对峙状态后,战事逐渐减少。

可作为满清大后方的北直隶,却突然传出阵阵惊闻。

十二月初九,保安州失陷

十二月十一,怀来失陷

十二月十四,延庆失陷

顷刻间,京师西侧边地起火,多地陷落,消息传到北京城中,令多尔衮等人目瞪口呆。

怎么回事?明军隔这最近也有上千里呢,莫非是插了翅膀会飞?

怎么一跃跑到了北直腹地来了?

不过多尔衮也不蠢,略一思索,大概就猜出了这股明君是从哪来的。

虽说明军主力主要集中在江淮、襄樊,但陕西方面的明军,却是临近草原,再加上之前察哈尔八旗传来,关于鄂尔多斯诸部投靠明廷的消息,不难猜测出。

明军大可以派出一股精锐,跨过草原,躲开察哈尔,跑到这北直地方来搅动风云。

只是这明军也真是大胆,此地距离陕北,横跨近两千里之遥,风霜雨雪,且都是戈壁草原,部落陈杂,又有察哈尔部和诸多亲善满洲的蒙古诸部,一不小心就是全军覆没。

多尔衮面上阴晴难定,察哈尔部也着实废物,从情报上看,此番来犯的明军全员骑兵,应是在几百骑上下,居然就眼睁睁放对方进了关内。

不过此时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京师只有不满编的正黄旗还在,能防守京城就算不错了,实在分不出多少人马来,而其余北直各地,都只有些散落的绿营兵卒而已。

虽说这股明骑不过几百,可纵观北京周边三百里内,还真是找不出能调动围剿的兵力来!

想到此处,多尔衮不禁长叹,他听说过,明廷派驻川陕主持大局的是文安之,没想到这老小子居然如此有魄力,竟是作了此番豪赌,让自己进退两难。

虽不至于危及大局,可长此以往,这股明骑在京师周边攻城拔寨,损失些绿营人马和辎重粮草倒是小事,关键是,顿时引得人心浮动,谣言四起,许多心旌摇动,野心难定之辈,必然要趁势而起,兴风作雨。

最终,也只得召见了直隶总督索尼,让他尽量从正黄旗以及在京八旗兵丁中,抽调人手,增强京师防御。

而后命令各地府县,严加防守,都闭门锁城,通缉这股明军,一旦发现痕迹,随时上报。

同时,派人传令,让关外的察哈尔部,调兵自宣府入关,围剿此部。

不过调察哈尔部来围剿,跨越数百里,先后传令、调兵,少说也是十余日以后的事情了。

而只是多尔衮做出决策后的第三日,一件震惊北京城的事情就发生了。

十二月十八日,三九第一天,天上雪花渐起。

一面明字红旌大旗,出现在了北京城西边二十里开外的西山......

当日,北京城全城关门紧闭,严加戒备。

王愬却是登上了西山,从望远镜里远眺北京城。

他是天子外戚,若是承平年间,估计就是这四九城内的一个纨绔子弟。

但没成想,这却是身为天家贵胄,第一次看见北京。

虽说从法理上,朱由榔从来没有放弃过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地位,这与适不适合无关,而是一种政治态度。

毕竟拿下金陵后,江南地区本来就有不少“偏安”思潮,若是朝廷再说出什么取消北京首都地位,以后只以南京为都的幺蛾子,恐怕那些个江南士绅出身的大臣,顷刻间就会“领悟圣意”了。

故而朱由榔不仅没有淡化北京,反而但凡朝会、诏书,几乎每次必提。

言必称“先皇陵寝在北,祖宗基业在北,宗庙社稷,沦于胡尘,偏安者,大不孝也。”举起道德绑架的大旗,将整个江南捆绑在北伐的战车之上。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谁能带兵光复北京,“光复国都,重昭社稷”,那是何等光照百代,彪炳史册的伟业?纵使与昔日收复两京的郭子仪相比,也未尝多让吧?

故而,此时站立在西山之上,眺望偌大北京城的王愬,心中却是心潮澎湃,难以平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男欢女爱 无限之信仰诸天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大帝姬 名门艳旅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御心香帅 抗战之烽火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快穿女配冷静点 后宫春春色 江湖尘事 网游之修罗传说 诸天刀皇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至尊神农 吃鬼的男孩 清穿皇妃要娇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大宁第一衙内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刀笔吏 魔妃快投降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世子请叛逆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带着战神回明末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齐之君上传奇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御赐监察使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穿越之铁血捕快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三国之现代魂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