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凉鄙夫

光阴默

首页 >> 三国之西凉鄙夫 >> 三国之西凉鄙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重生之女将星 高危职业 北朝帝业 奋斗在红楼 明朝那些事儿 大魏宫廷 
三国之西凉鄙夫 光阴默 - 三国之西凉鄙夫全文阅读 - 三国之西凉鄙夫txt下载 - 三国之西凉鄙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四八章 有利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墨守成规。

从这个成语里,可以看出墨家的固执。

生长在他们骨子里的恪守,只要认为是做正确的事情,哪怕身死族灭也不会犹豫半分。

但当先辈的辉煌,在沉寂数百年的今日,被华雄给提出来,还问及他们是否愿意再续的时候,他们眼眸里尽是狰狞。

他们本来都死心了。

以组织严谨,人人不畏生死,类似于军事势力的墨家结构而论,就不可能得到统治者的喜爱。

就如当年他们助力秦国崛起,四海一后被清算。

但他们的固执,却宁可沉寂消亡,也不愿更改先辈定下的内部规则。

不像儒家,秉承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在迎合汉武帝的统治主张,取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成就后,还一直源源不断的将诸子百家去芜存菁融入自身,形成如今的天下皆儒。

譬如昔日的纵横、阴阳、兵家等等。

所以呢,墨者听到华雄的询问后,第一反应就是愤怒。

他们觉得,华雄是想让他们放弃自己的理念融入儒家,成为儒家的一部分。

就算不是这个,也无非是想让他们墨家再走一次老路,和昔日助力秦国崛起一样帮助华雄,然后迎来清算。

没有别的可能了不是吗?

他华雄又不是当今天子,有什么权力、有什么能耐能让墨家学说显于世人呢?

“将军莫做谑言!”

初春甚寒的时节,依旧着麻葛短衣的墨者,深深的呼吸了下平复心情,才满脸肃然的回道:“我等墨者,以清贫立世,以兼爱助人,着眼实际,从不做无谓妄想。”

语气决绝,掷地有声。

也让席间的气氛,一下子就有了些弩张剑拔。

旁边的李俊,心中不由苦笑不已。

不是前来邀功以便以后能继续传承下去的吗,怎么刚开口就直接针尖对麦芒了呢?

但他也无法指责些什么。

墨者在人情世故上的不懂变通,是性情使然。而华雄如今尊为将军之位,和他先生阎忠一起尽掌武都权柄,想让内部变成一言堂,也是情理之中。

想了想,便拱了个手,半是劝半是利诱的打圆场,“墨家学说沉寂已久,墨者常年遗世独立,只专心于器械的专研,言辞冒犯之处还请将军莫要见怪。恩,军械署刀兵甲衣的锻造和曲辕犁、筒车的反复调试,皆赖他们辛勤之功。”

华雄听了,不由莞尔。

对墨者的性情,他又不是不知道,怎么会有怪罪之说?

况且,想让人出力,就得有容人之量嘛。

古往今来,有那个睚眦必报心胸的人,是能成事的?

“李从事言过了。”

摆了摆手,以眼神示意李俊放心,华雄徐徐而言,“墨者多次相助与我,我怎么会有见怪之说?今日提及想让墨家学说显于世人,并非戏耍于你们,乃是想知恩图报耳!”

说完,不等墨者的反驳,就将心中所想给说了出来。

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当今儒家长盛不衰,成为大汉的唯一显学,根基是在仕途之上。

以经学传家,教导世人,能得到朝野的敬仰。

譬如当今四海扬名的大儒郑玄,在黄巾之乱时居于乡里,仅靠名声就让黄巾贼寇绕道而行,不敢去惊扰。

而以经学入仕,则是世家豪强“富而思贵”的追求。

通过让家中子弟出仕,来庇护家族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虽然说,有许多大儒依旧秉承着“修身齐家治国”济世的高尚理念。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儒家也慢慢演变成为仕途的垄断,形成了钟鼎之家的传承根源。

如此一来,过于理想化的墨家陷入沉寂,也不出意外了。

食五谷杂粮,藏七情六欲。

人终究还是保留了动物的本能,一心为公者寡,谋求私利者众。

但在大汉朝,读不起书的黔首百姓,比传承经学的世家豪强要多得多。

这些生活于底层的人儿,和尤重艰苦实践的、“短褐之衣,藜藿之羹,以自苦为极”的墨家理念一脉相承。

所以,华雄对墨家的建议,是将根基植于芸芸众生中。

他打算在武都设立“百工署”,专注于农具、兵器、工具等器械的改造研究,让墨者来主事引导,形成共赢的局面。

对于华雄来说,百工署的研发,能让他麾下兵马有更加精良的军械,治下之民能收获更多的粮秣。而对墨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主事百工署,将墨家学说广泛传承,避免遗世独立太久而消亡。

至于以后双方理念不同而爆发冲突,那就就事论事,慢慢磨合吧。

反正没有事到临头的时候,谁都不敢保证会做出什么决定。

华雄语毕,墨者就陷入了沉默。

他们有些心动。

传承先辈的思想与学说,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也有些担心。

今日华雄提出来的合作,和当年墨家入秦国没什么区别,谁都不敢保证华雄以后强大了,会不会翻脸不认人。又或者,墨家学说的影响好不容易再度昌盛了,华雄迫于儒家的压力,会不会就改弦易辙不愿支持了,甚是态度转为打压。

武都李家和墨家利益同体多年,因而李俊也当仁不让的问出了这一层担忧。

对此,华雄也准备好了腹稿。

最长久的联盟,是让合作的利益,一直大于撕毁盟约的代价。

华雄打算依托墨者,建立情报系统。

墨家分裂后,西方之墨虽然以擅于专研器械着称,但也没有失去“以侠客的身份行侠仗义”的坚持。

许多西方墨者,至今还有游侠各地的传统。

因而华雄让他们在游侠四方的时候,顺便收集各方势力的情报。

如此一来,墨家就能涉及到华雄的军中机密,形成双方长期相互依靠下去的基础。

毕竟华雄以后想要抛开墨家,也要掂量掂量,能不能承受得起自己底细被墨家给全给兜出来的反击。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华雄还打算请李俊来主事情报系统。

这次,墨者不等李俊开口就拱手作别,声称此事他做不了主,要回去给墨家的主事人钜子禀报。

从脚步的急切和行礼的恭敬中看得出来,至少他是心动的。

而李俊看着他的背影,满嘴的苦涩。

以他对墨家的了解,知道当代钜子拒绝不了华雄的诱惑,也知道自己李家算是被拖下水了。

因为李家和墨家纠葛太深,一荣俱荣,让他拒绝不了主事情报系统的差事。

但是军中情报是机密,非亲信不可参与!

他李俊参与了,不就等于自己李家被彻底绑上华雄的战车?

至于拒绝,那就别做念想了。

破家县令,灭门令尹。

手握兵权的华雄,都想让武都李家从此消失,随便捏造个罪名就可以做到了。

唉.......

罢了,事已至此,多思无益。

至少,自己李家在这次权利过渡中,算是无损失的渡过了。又或者,华雄的仕途能继续顺畅,说不定能让李家以后更进一步。

心里自我安慰了一番,李俊也寻了个理由辞别归去。

华雄将之送至门口,看着他离去后,就整理衣冠,转往太守官署去见已经到任的阎忠。

本来,他是想请阎忠入住他府邸的,师徒本为一体嘛。

但阎忠拒绝了。

“你我都有官职在身,职责不一,老夫搬过去不妥。”

他是这么说的,直接入住了官署内。

其实大家都知道,阎忠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想帮华雄树立起权威。

让其他人明白,师徒关系是私,官职职责是公,有些征伐之事他这个先生不会参合,只有华雄说了才算。

徒步约莫一刻钟,华雄到了官署前,先让看门小吏前去禀报,然后整理衣冠等候。

他来寻阎忠,主要是为了三件事。

其一,是春耕将近,关于曲辕犁和筒车的试用。

民以食为天嘛。

为了谨慎起见,作为新型农具需要在不同的土地上反复的实验几年,得出是否能增收或节约人力物力等结论后,再大规模推广给黔首百姓使用。不然的话,万一造成减产或者颗粒无收,被千夫所指还是小事,害无数黔首百姓饿殍,那是真正的造孽。

会被雷劈的!

阎忠作为太守,农桑之事如何安排章程,由他来定是最好。

其二,则是关于临洮华车那边。

自从朝廷给华车封侯被授予官职后,陇西郡内的参狼种羌许多小部落,陆陆续续都派人来接触,想依附在华车的羽翼下。

这是西北羌胡的常态。

实力不足的时候,为了生存的需要,就会寻找一棵大树来乘凉。

被剥夺西凉叛军大首领的王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已经日薄西山。就算他能打下抱罕占据完整的河首之地,以后也无法抵御韩遂与马腾的觊觎之心。

况且,以如今的局势前去依附他,也会沦为战争的消耗品。

左右都看不到有利可图,这些小部落就想起了,华车也是出身参狼种羌,并且已经成为汉军的一部分,身后有武都郡作为依托,是能庇护他们繁衍生息的。

至于华车以后会不会征调他们参战,这个不需要考虑。

如今投靠任何一方势力,都免不了参与战事,何必去纠结?

既然如此,投靠系出同源的华车,不是更令人放心吗?

本来,这种事情华车是可以擅专的。

但收了几个小部落之后,却引发了无数小部落群起效仿,让他不敢再收,直接作书让人送来了武都询问华雄意见。

没办法,他如今的兵力无法压制太多人。

另一方面,则是担心这些依附过来的小部落里,有王国派过来的奸细!

华雄思来想去后,便有了主意。

他想将这些小部落,全部打散安置在望曲谷,和大汉疆域之外的西顷山以南:已经迁徙归来武都的白马羌,原先的栖息地。

将这些人放在身后,想闹事或者当奸细都难以得逞。

并且,他想让阎温过去主事。

阎温这些年,一直在羌道长庞柔的麾下当县吏,已经积累了许多处理政务的经验。而且以他是阎忠家中子侄的身份,可以让那些小羌胡部落不敢造次。

对于这个提议,阎忠听完,就颔首允了下来。

随即,又抚摸着胡须而笑,轻轻谓之,“狩元有心了。”

望曲谷和白马羌故地疆域很大,对比羌道都逊色了。

如今华雄将羌胡部落迁徙过去安置,以后就能上表朝廷,以归附的名义设置县或道,成为大汉朝扩大疆域的盛事。

作为主事人的阎温,也会迎来赞誉有加。

华雄此举,相当于以权谋私,报答西县阎家长期以来一直支持的恩情。

所以呢,阎忠想了想,便来了个投李报桃。

遣人送信回西县,让阎家家主从家中,挑选一女许给华车为妻。以姻亲的关系,让华车和阎温两人的配合更加亲密无间。

其三,是关于百工署和情报系统的建立。

当华雄将方才与李俊、墨者商议的事情,事无巨细叙述了一遍后,阎忠就揪着胡须,陷入了好久的沉默。

他是大户人家出身,也是儒家学说的得益者。

对于墨家学说的思想,虽说没有厌恶,但也谈不上喜欢。

“先生是否在担心,墨家与李家会由此坐大?”

看到阎忠许久没有开口,华雄便试着问了句。

“不是。他们既然是依附,再怎么坐大都无法反客为主。”

阎忠摆了摆手,然后就目光炯炯,反问了一句,“狩元,这就是你以前说的,不破不立吗?”

不破不立,是当初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华雄提出来的看法。

当时阎忠因为怂恿皇甫嵩南面称制不成功,弃了官职归乡里隐居。他对大汉朝的看法是积重难返,便想辅佐一人踢开刘姓汉室,从上至下改革,整顿时弊,让四海再度升平。而华雄则是认为应该推翻不断制造弊病的基础,打破以前的规规框框,将一切重新洗牌。

那时候,他们两人因为理念相同,所以才成为了师徒。

如今华雄想扶持起墨家,让他们学说思想有机会发光广大,阎忠将之看成“不破不立”做法的执行,也不意外。

现在是儒家的天下嘛。

想扶起墨家,势必会打破一些规矩。

被问的华雄,当即愣了愣,随后才露出了笑容,侃侃而言。

“回先生,雄对儒家与墨家,并没有什么喜恶之分。如今举国叛乱烦扰,我只想不拘一格收拢一切助力。将墨家扶起来,也是只想着它会有利于武都郡的民生,以及军中器械的打造。如果先生将之看成打破一些规矩,也算是吧。”

的确,有后世灵魂的他,对儒家也好,墨家也罢,都没有喜恶之分。

取决喜恶的标准,是对自己是否有利。

阎忠听闻,再度陷入了沉默。

半晌后,就直指事情的关键,“你扶持墨家,怕是会让人诟病中伤。”

好吧,这是在担忧一些食古不化的老学究,会跳出来指责华雄违背“士农工商”的世理。

想扶持式微的墨家,肯定要授予一些官职的。

到时候,士人们会觉得,华雄在侮辱他们,将一些工匠之流的地位,抬到了与他们比肩的地步。

“先生无需担忧,这点我也想好了。”

看到阎忠不再纠结儒墨之分,华雄心情大好,当即露齿而笑。

........................

三日后,原先的武都军械署,更名为“百工署”。

并向所有人宣告:不论出身,不拘门第,不管是在农桑、格物、还是锻造等方面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入署为吏食俸。

署前左右门楣,还挂着取自《论语·卫灵公》的两句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也就是说,奸诈的华雄,这是挂着儒家的皮,做着墨家的事。

当时阎忠看了,嘴角抽了抽,就转头离去,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

而成为百工署主事的墨家钜子,则是脸色黑黑的,在心中祈祷着三个月的时间能过得快点。

因为从墨子开始,儒墨两家就因为理念不同,彼此针锋相对。如今他主事的官署,竟然挂着儒家的言辞,这是对先辈的亵渎!

如果不是华雄信誓旦旦的许诺,三个月后就取下这两句话;并且解释这是权宜之计,为了让墨家学说能顺利宣扬的忍辱负重,他早就翻脸走人了。

对于他们的反映,华雄是不知道的。

他如今,已经与姜叙赵昂两人,率领武都义从和敢死营,前往沮县驻扎了。

落营的位置,是祁山道和陈仓道的交汇处(历史三国时期上,诸葛亮修筑武兴关隘之处)。

对外声称,是在那边操练兵卒,顺便护两道商贾来往的安全。

实际上,却是想做好谋取汉中郡的准备。

不过呢,他不知道的是,沮县秦姓氐人部落,因为他的陈兵于侧,连忙派人前去河池的窦姓氐人联系,商讨之前所议之事。

在东狼谷群盗被灭之际,他们两家就私下联合了。

而在沮县的西边,另一支很弱小的、栖息地横跨武都和广汉属国两地的符姓氐人,则是陷入了纠结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剑徒之路 渔港春夜 带着物资穿到年代搞事业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与你为敌 重生十岁救黑爹 官仙 风水云雷电 综影视:路人甲穿越之旅 历代风云五千年 神秘枕边人:boss,借个运 大妆 系统送我一见钟情 浅曈女帝 万古魔剑帝 永不褪色的印记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渣男洗白手册 大奉打更人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 大唐最牛女婿 穿越大康王朝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刀笔吏 deepseek 逍遥侯内 刀镇寰宇 回到明末做枭雄 
最近更新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唐躺平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楚武信君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三国之西凉鄙夫 光阴默 - 三国之西凉鄙夫txt下载 - 三国之西凉鄙夫最新章节 - 三国之西凉鄙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