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首页 >> 明末之新帝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女王 京门风月 高危职业 我要做皇帝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奋斗在红楼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乱世枭雄 三国之袁氏天下 春秋我为王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 明末之新帝国全文阅读 - 明末之新帝国txt下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7章 以逸待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刘布他决定把他在辽南的总部设立在旅顺,而不是许多人想象中的海洲,刘布把他这一位辽南总兵,行军元帅的行辕设在了旅顺这里一带,他在这里建立发动了数十万的官兵群众,建立了大量的工事和堡垒,他就准备在这里跟对方进行决战。

刘布他对于它的盖州、复州能守不守得住,他把握不多,但是对于他的吕顺它能守得住,却是实有把握的事情。

由辽阳沿千山山脉西麓而南,可直达金州、旅顺,此道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汉魏之际,此道便是辽阳通往山东半岛的干道,沿途有新昌、安市、汶县、平郭、沓氏等城,恰好就是由不他目前所控制的几个州形成了一条线就差海州了,在陆地上这一条线可以直达辽东半岛的核心地辽阳。

此道中,除了主干线通金州外,另外有两条重要的支线,可以横穿千山山脉并沿黄海岸以通朝鲜,第一条为由海城溯海城河谷而上,经析木而到岫岩,然后顺大洋河谷而下到孤山镇,略经千山南麓到丹东,渡鸭绿江便入朝鲜。此道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由朝鲜义州通辽阳的鸭绿江贡道,而海州,就是此道上的枢纽,为军事重镇,在唐代时,高句丽为防御唐军,便在安市(今海州附近)驻有重兵。

这也是许多人认为刘家军必然要攻取海州的原因,攻下了此处,就可以攻打辽阳或者是联系朝鲜。

第二条支线便是由盖州经碧流河谷而到花园口,唐代时,高句丽设有建安城。唐太宗伐高句丽时,欲由辽阳城越过安市,直接攻建安,但徐世积认为,安市在建安和辽阳之间,而唐军的粮道又在辽阳,不如先伐安市,李世民遂围安市,现在盖州便控制在刘家军的手上。

旅顺、金州处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为辽东半岛的交通枢纽,且山海险固,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早在唐代时,旅顺便是朝鲜和渤海国的海路贡道所必经之处。如唐代贾耽有记载:“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三百里,北渡乌湖岛,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自古以来,中原王朝欲用兵于朝鲜半岛或者辽东地区,旅顺和金州湾便是重要的军事据点。

如隋唐时期,高句丽便在此设有卑沙城以抵御隋、唐军。到了本朝初,太祖朱元璋为收复辽东,便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蓬莱沿庙岛群岛横渡渤海而到旅顺,然后北指辽阳。在天启三年,金州和旅顺全为建奴占领,登莱巡抚袁可立也是由此路收复旅顺和金州,此后,建奴与明军反复争夺旅顺和金州。

现在这一片土地落入了刘布之手,他把旅顺和金州合并命名为旅大,他是一口气把后世的两大城市旅顺和大连都合并起来。

所以刘布他在制定自己的策略的时候,也都是准备以三大城市作为依托,背靠大海对抗建奴,要知道当年的登莱巡抚袁可立也是占领过金州和旅顺,但是最终还是守不住,这就是因为在陆地上不是建奴的对手,最后还是会溜的,所以刘布他就吸取了这些的经验教训,在占领三州以后,没有贪心的深入内陆,而是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工事和军备,就依托几座城市应对建奴反扑的军队进行抵抗,只有把建奴打怕了,打狠了,才会让他们夹着尾巴走人以后,才是他们反攻之时。

可以这么说,如果在建奴主力没有受到他们致命的打击之前,他们要深入内陆海州,对付建奴也都不是优秀的战术。

就连刘布他都有了这样的想法,那就是任何一片地方都必须背靠大海,以免让建奴包了饺子,生擒了过去。

刘布始终对他刘家的海军抱有巨大的信心,那就是因为他们刘家的海军这是真心的强大,真心的厉害,只要见过这支庞大的海军,都会觉得他这是真正的武力真正的强悍。

别的不说吧,就以明军的一座城市为例,一座城市之上部署了几门红衣大炮就可以给攻城的建奴以巨大的打击。

但是刘家军海军的主力战舰,他们一艘战舰上可是部署十门红衣大炮,还是一侧,另外一侧也部署这么多,就是说一艘巨型的军舰上,他们上面就可以部署二十门红衣大炮,就是他们的中型军舰,也都可以部署五门大炮,这就让他们的火力变成的非常的强大,至少是这时代的陆军士兵无法想象的。

有了这样强大的火力,还用怕建奴的冲锋吗?

所以刘布他在进入了旅大以后,也都没有得意忘形,而是马上就组建了当地的民众,开始修建他的工事,修建他的将军府,刘布他知道一点,自己可能会呆在这里很久一段时间,所以这里也将是他很久一段时间的根据地。

他将会以这里进为依托,跟建奴进行交战,他一开始对于建奴的战术战法和习惯都不清楚,所以他肯定不会主动去冒险去进攻和攻打对方,而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跟对方进行交战。

在这方面刘布他拥有很多主动,那就是他根本不急,他在这里就是发展的,如果建奴不把刘家军在辽南半岛上的三颗钉子拔了,他们就不敢全力的南下去打蒙古也好,去打朝鲜也好,或者是南下大明也好,都会受到来自辽南方向明军的抯击。

正所谓卧蹋之侧有一头猛虎在这里酣睡,他们除了弄死这一条猛虎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所以刘布他才会定下策略,那就是他在这里布下了大军,就等对方来进攻,而且刘布他相信一点,这可是他结合了后来的战争一战和二战所的优点所建立的立体公事,这些公事里面都有很多是钢筋混凝土的产物了,有了这些东西,对于只使用这些原始武器的建奴来说,会令他们非常抓瞎的。

刘家军他们的铁甲普及率非常的高,那是因为他们在登莱境内发现了几个铁矿,现在都已经开始了开采了,另外一个就是刘布她召集了很多高手和匠人设计出了用使用焦炭来烧的高炉,焦炭所产生的千度高温让他们练出了钢铁。

这时代的钢铁也就算是民间所说的精铁或者是镔铁,用一般人来说那就是十斤普通的铁才能够打出一斤精铁,但是刘家军牛逼的地方,令许多人震惊和行业之内震惊的,就是他们已经完成了量产了,那就是他们在登州和莱州都建立了几个钢铁厂,开始烧制他们的钢铁了,虽然这些只是土制的高炉,土制的铁厂,但是其产铁的产量已经是比以前有了十倍的提升,要知道以前只是采来了矿石,让铁匠一一锤一锤的来练打,但是他们现在可以直接通过高炉来炼的,效率提高了十几倍都不止。

要知道现在的制铁术还是国家专营的,铁在很多时候都可以跟钱来相提并论,像大明他不能为每一名士兵佩戴铁甲,就是因为他们的产铁率不高,根本就无法产出这么钢铁来装备每一个士兵,而刘家军却是因为自己研制出了高炉,让他们的制钢技术大大的得到了提升,制造出来的钢铁质量更好更高,这就令他们整体实力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要知道钢制铁术就是国家的综合实力,这一点在几百年以后都没有变,现在的刘家军因为他们控制的地方内发现的铁矿,也都制造了几个铁厂,他们所用高炉所生产出来的钢铁,可是大明产量的几倍,在某些方面来说,他们已经可以碾压他们了。

高质量的钢铁可以让他们制造更多的武器,更多的盔甲,这些东西制造出来的,又会壮大他们刘家军的整体实力,也就是因为自己拥有了钢铁厂,自己拥有了制造钢铁的技术,刘家军他们才会如此的豪华,连普通士兵都开始装备铁甲了,对他们来说这根本就不算是什么事了,别人的一套铁甲光是成本就花到了上百两银子,试问哪一支军队可以把上百两银子花在普通的士兵身上去?刘家军他们却可以通过自己生产的钢铁,并且学习西方人的大型水力锻造机,他们直接用水力锻造机来打铁,打出来的整一块块的铁板,虽然有点像西方的板甲,他们刘家军的铁甲虽然看起来非常的丑陋,非常的难看,没有像什么鱼鳞甲、山文甲这样穿起来如此的威风,如此的美观,但是它却是非常的实用。

刘家军他们普通士兵的铁甲,其实就是两片铁板,前面一片,后面一片,中间还有些相连,人穿上去的就是像一个铁皮桶子一样,虽然很难看,但是以现在的刀剑想想砍破他,也都不容易,要对他造成伤害,只能使用大刀大斧或者是狼牙棒这些东西,才能对穿着这样铁甲的士兵造成伤害,正因为有了这样深厚的底蕴,自家的铁厂里面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钢铁,所以刘布才会给普通的士兵开始装备铁甲,所以他也都不急,因为他玩得起,他拖得起,而对面的建奴他们未必就玩得起,拖得起。

刘布在他将军府得意洋洋的说:“皇太极,我等着你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官囚:红颜难觅 不嫁霸道冷总裁 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 唯有爱难言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豪门叛妻 逍遥人生 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一拳崩碎山河,你说他只会种田? 良缘美田 重生之黑暗系商女 人道大圣无错字精校版 白话西游记:精编 超刺激异能暗杀 重生局大佬重返人间 花都太子 灵藏 城与郊:新的开始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最近更新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 乱世帝匪 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大唐仵作笔记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侯门第一纨绔 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权香枭婿 大谋谋天下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 明末之新帝国txt下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 - 明末之新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