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1719

晴空一度

首页 >> 伐清1719 >> 伐清1719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京门风月 高危职业 四季锦 红楼春 帝国霸主 抗日之铁血使命 乱世枭雄 明朝那些事儿 重生之征战岁月 
伐清1719 晴空一度 - 伐清1719全文阅读 - 伐清1719txt下载 - 伐清1719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实际上,崔玉一点都不慌,不遵守承诺的人又不是他,而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皇帝要真是打定主意赖账,借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真正去上门讨要。

不过好在皇帝宁渝还没无耻到那个地步,至少有些东西还是跟崔玉交了底,因此崔玉眼下也知道应该去怎么说。

“诸位都是工商界的代表,于北伐之战也是尽了力,至少北伐基金国债,你们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朝廷自然没有苛待之意。”

崔玉脸上笑眯眯的说道,却是让李东阳等人有些不悦,他们可不是来听这些官话套话的,毕竟像这些话,他们已经从工商部侍郎那里听够了,听腻了。

李东阳端着酒杯喝了一口,才缓缓道:“崔会长应该明白,无论是贡献也好,还是出力也罢,终究是为北伐大局着力,我等自然不会有二话。可是今天之所以请崔会长来,只为跟崔会长说一句实心话,朝廷的意思到底是怎么安排的?”

崔玉笑道:“李兄不要担心,实际上陛下的意思很明白,南北一统之大局,绝不仅仅只是军事之一统,更是政治、经济乃至于文化之一统,所以陛下既要严禁军事上对北地造成过大的伤害,也要防止其他方面对北地的过度侵入。”

听到了这里,众人的神色微微恍惚,如果皇帝真的这么想,固然是圣君之举,可未免也太过于仁慈了,毕竟南北弥合固然是大局,可是对于这些出钱出力的商贾来说可是亏大了,他们又不是来做善事图美名的。

再说了,商贾的背后也都是勋臣和一部分引导过来的士绅大族,他们如今利出一孔,可不会管皇帝的那些所谓大局,没给好处那就是昏君暴君。

当然了,凭借宁渝眼下的手段和武力,完全可以强行镇压下去,可是后面呢,好不容易立起来的信誉也就彻底没了,到时候还有谁会给皇帝出力?

“南北一统,我们自然都明白,可是有些东西,还需要崔会长交个实底,我等回去也要交差。”

崔玉微微一笑,低声道:“南北一统是大局,可是一统之后,其他地方可就算不得大局,而即将拿下的关外、蒙古、青藏诸地,将会是陛下给你们的头道汤,等到未来,朝鲜、日本、安南乃至于缅甸诸地,将会是给你们的第二道大菜。”

“这些地方看似贫穷,可是资源、人口那也是非常丰富的,像日本的金银矿产、朝鲜的人口劳力还有安南的肥沃土地等等,到时候也能够让我们获得十倍甚至百倍的利益!”

随着崔玉这番话说出来,众人只觉得有些口干舌燥,他们完全能够想象到从中获取到的巨大利益,可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崔玉真的能代表皇帝的意思吗?

如果再一次为他人做嫁衣裳,只怕谁都不会再相信朝廷了。

李东阳决定再试探一番,他故作姿态地喝了口酒,低声问道:“崔先生莫要玩笑话了,他国的利益,终究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如今说来却是太远。”

“你是怀疑我大楚军队做不到.......还是怀疑陛下没有这般决心?”崔玉似笑非笑道。

“呵呵......我大楚军队自然是能做到的,可是针对他国这般......只怕士林还有朝廷里的大臣会不同意。”这话说得却是众人都默默点了点头,像这样的虎狼行径只怕不会得到儒家大师们的认同。

崔玉微微一笑,“如今的情况,你们的心里应该有数才对的,陛下讲究的大局,是整个华夏,可不包括那些外藩之地,至于朝廷里有人说什么重要吗?要知道,陛下才是我们最大的支持者!”

这话却是说得硬气十足,可是放在李东阳等人眼里,却有显得十分理所当然。

三月初,宁楚工商部在南京召开工商行业南北促进大会,宁渝作为皇帝亲自坐镇,而南方商会一众人等,再加上北方一众代表商贾,也都参与了这一次具备深厚意义的会议,因为通过这一次会议,南北两地在经济领域上率先实现融合,而不是由一方去吞吃另一方,使得北方商贾率先归心。

在北伐之战后,宁渝需要通过整顿旧有官吏系统,推行新政改革等方式,来消化整合北方,在这个阶段当中,清廷的旧有官吏、顽固士绅严格来说始终都是宁楚的打击对象,根本不存在合作的空间。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宁渝现在手里得到了一张很好打的牌,便是联合北方工商领域,以此加强对北地财富的引导,进而转化能够从土地转到工商领域的士绅,实现对北方土地和百姓的掌控。

因此,在这一次会议结束之后,宁渝专门拉着即将派往北方各省的三司官员开小会,数十人汇聚一堂,其中连同地方各省总兵也都参与了进来,目的便是一个,那就是努力推行新政,不能有半分推诿之事。

在会议上,宁渝强调了一点,但凡有反对新政的北地大族,倘若有相关物证或者人证,可暂时进行收监,等到都察院以及地方大理寺进驻之后,再行查实,至于原先的田地、奴婢等,俱以新政而行,若依然有人敢于反抗或者是起兵作乱,可由地方总兵联系北伐诸师定之。

“对清廷的北伐打赢了,可是真正的北伐才刚刚开始,诸位一定要拿出战时之勇气与决心,以定天下之混一。”

........

三月初八,就在宁楚磨刀霍霍的时候,盛京方面的清军也趁着复汉军没有站稳脚跟,朝着朝鲜的方向进军,超过五万清廷大军,几乎势如破竹地一路南下,五日即陷平安道,到了三月下旬的时候,清军前锋已经踏足黄海道,很明显目标直指汉城方向。

而此时辽东方向的数万复汉军,却如同丝毫没看到一般,放任清军南下,而他们却在营地里展开日常训练,对盛京方向却是看都不看一眼,很明显楚清双方已经达成了无言的默契,至少对于清廷的南下是带着默许的态度。

烽火一路连绵不绝,很快就传到了汉城,而此时汉城的昌德宫前,也黑压压跪倒了一大片人,不过他们分成两个团体,彼此之间互相仇视着。

“王上,请诛杀逆贼,罢兵言和!”

“王上,清军已往汉城而来,请速速言和!”

“王上,天朝已经扫荡清鞑,不日将会攻下盛京!”

“王上,只要坚守些许时日,朝鲜之土皆回吾手!”

大臣们头上带着高高的官帽,身上穿着绯红色的官服,上面绣着各式补子,人人伏在地上高呼不止,却是让一旁站着的太监们,感觉到一阵心惊肉跳。

像这般大阵仗,也就前两年的时候才有吧!

然而,当大臣们在殿外请命时,朝鲜大王李昀却正躺在病榻之上,他的脸色有些蜡黄,床边则坐着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正是王妃鱼氏。

李昀听着殿外传来的阵阵呼声,却是沉默不语,他的性子原本就十分仁厚,哪怕前两年老论派逼宫的时候,他也只是将其中为首大臣废黜了事,并没有像前番几位大王那般大肆杀戮,因此眼下他也没有为此去大动干戈。

“鱼妃,朝野动荡,予心难安,如今却是苦了你了。”李昀握着鱼氏的手,脸上微微露出几分难舍之意。

鱼氏年不过二十,正是最为芳华的年纪,可是对于已经躺在病榻上的李昀,却始终都带着几分爱恋,她低声道:“王上只要能够养好身子,这些问题都会消失了。”

李昀却紧逼双眼,低声道:“若是之前,予只要有王世子诞下,问题自然就会消失,可是如今清鞑南下,重演丙子之役,百姓流离失所......可是他们,却盼望着予早死,好让王世弟继承大王之位。”

鱼氏听到这里,却不敢再多说,后宫干政是什么下场,张禧嫔已经是个最好例子,她可不想成为下一个张禧嫔。

李昀同鱼氏又说了一些话,便让她先行下去了,接着又派去小太监,将门外的对立的两派大臣都给请进了殿中。

等到两派大臣跪下行完礼之后,领议政大臣崔奎瑞当即便沉声道:“王上,如今清鞑已经侵犯黄海道,只怕不日即将抵达汉臣,还请王上能够早做打算,力避丙子旧事。”

所谓的丙子旧事,便是指当年皇太极率领八旗征朝鲜之事,当时的清军便是如此,渡过鸭绿江便一路,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下,直指汉城方向,却是将当时的朝鲜国王仁祖李倧吓到躲避至南汉山城,结果又被清军围困,四十余日之后便出城投降,最终成为了清廷的藩属国。

听到领议政大臣崔奎瑞提到旧事,不光是李昀脸上露出几分不悦之色,就连其他的大臣脸上,也带着些许阴霾,对于他们来说,丙子胡乱就是一道赤裸裸的伤疤。

李昀微微沉默片刻,方才低声道:“诸卿以为该当如何?”

老论派大臣申晚当即便往前挪动了一下身子,高声道:“清军前锋前来,我朝终究不可敌,不如遣使与之议和,至于先前言说与楚朝外交之事,则绝不可行,或许当请王上斩其人,以谢天下。”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当初谁说要派去宁楚求援的,就斩了谁,然后拿着人头去清军大营议和,妥妥的要投降的意思。

随后申晚不慌不忙地冷笑一声,睥睨着金一镜,“你以为向宁楚派遣使臣一事,清人会不知道吗?如今他们南下,正是你的过错。”

当下便有人勃然大怒,承旨金一镜冷哼了一声,怒视申晚,高声道:“还请王上诛杀此等奸细,未战先言败,岂有如此道理?况且楚军已至辽东,不久便会征伐盛京,到时候清军后阵既失,如何敢言战?”

此话一出,老论派大臣金龟柱、金尚鲁,洪啓禧,尹汲等人顿时便怒视金一镜,而少论派大臣如赵显命、李光佐、朴文秀、李宗诚、赵载浩等人,则同样跟斗鸡一样,怒视着对方,双方之间摩拳擦掌,恨不得就在李昀面前打起来。

李昀挥了挥手,有气无力道:“好了,清鞑还没有打到汉臣来,你们如今这等做派,到底是给看的?”

众臣听到李昀话语中的不善,连忙跪下,双方虽然不再看向对方,可是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却并未消除,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清鞑还是宁楚,终究都是排在后面的,他们真正最想杀掉的,还是彼此。

崔奎瑞却是不慌不忙道:“王上,臣以为,再去计较之前的事情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既然清人入寇,咱们也不妨派使臣前往打探一二,也好争取时间,至于楚人那面,也可让金世俊继续接触,最好是能够让楚人遣来援军,于朝鲜未尝不是好事。”

李昀深深点了点头,崔奎瑞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因此多少心里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

实际上,眼下的朝鲜大王是个相当难当的差事,当然这一点也要拜他老爸李淳所赐,他老爸在位四十多年,玩政争自然是一把好手,可是这样一来也使得当时的臣子们,跟高手过招切磋多了,都变得非常狡猾。

等到李昀继位之后,就发现自己面临了一个十分惨痛的局面,无论少论派还是老论派,其实都没有怎么把他这个大王当回事,而他的生育问题却成为了双方争斗的焦点,而当时的李昀为自身利益考虑,站在了少论派这一头,可是也担心少论派权力过大,便让崔奎瑞上台,成为了领议政大臣,实现制衡之策。

当然,崔奎瑞眼下也没有太多的势力,很多时候只能起到和稀泥的作用,可是今日这一番和稀泥,却明显得到了效果。

“崔卿此言甚为得当,可向清廷派去使臣,不如就由申卿前往。”

李昀在同意了崔奎瑞的建议后,却是把这份活交给了申晚,然后转头望向金一镜,轻声道:“虽然派去使臣,可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做,金一镜卿家可统帅大军,先行坚守汉城,等待王师来援。”

“是,王上。”

崔奎瑞、申晚以及金一镜深深伏在身子,只是申晚以及金一镜在低下头的那一刻,却是互相看了一眼,只见双方的眸子里,透着赤裸裸的杀气。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重生十岁救黑爹 与你为敌 红牌弃妇带球跑 历代风云五千年 先有后爱:豪门总裁的弃妇(全本)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爱吃香辣姜葱蟹的杨魔的新书 眸中万象:灵魂的隐秘侧写 潇湘书名 吾为人,镇压神明 剑神在此 我靠赚取功德值带飞全家 综影视知名贤惠人小秦氏穿越之旅 都市皇宫 末世虫潮 独醉天涯 我能提取熟练度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唐躺平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铜镜约 玉符传奇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云起惊鸿客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巨宋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伐清1719 晴空一度 - 伐清1719txt下载 - 伐清1719最新章节 - 伐清1719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