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首页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三国之召唤猛将 大夏第一假太监 无敌天下 红楼春 偷香 兵锋无双 抗日之铁血使命 乱世枭雄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2章 宣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杨如花看得拍手叫,小脸冻得红通通,却是十分高兴,她问道:“老公,我们为什么不买一些烟花玩儿?”

米柱一拍手中的折扇,说道:“本官贵为朝廷大员,搞这些玩儿,岂不是让人发笑?”

这么冷的天,街上的人不是披看厚厚的皮衣,就是手捧小铜炉,只有一种人,还是手持折扇,只是没有打开扇风,这就是书生们,扇子可是读书人装B的利器,米柱也不倒外。

杨如花气得翻白眼,她说道:“你这么大的官儿为什么喜欢躲在媳妇儿怀里睡觉?”

侍卫们忍着笑,远远闪开。

米柱恼羞成怒说道:“你怎么可以如此?让本官颜面何存?”

杨如花向他作了一个鬼脸。

米柱叹道:“这么大一个人。”米柱看见街上热闹繁华的样子,心中十分欣然,百姓可以安享太平,是因为有他这种人默默付出,修合无人见,勤缘有天知。

杨如花道:“老公帮我买个风车!”

“老公!我要小糖人!”

“老公!我要冰糖葫芦!”

“老公!我要!”

“老公!我要良乡粟子!”

……。

米柱一律不从,说道:“堂堂伯爵夫人,成何体统!”最后是买了一包桂花糖,条件是不允许当街吃。

杨如花很是高兴,特别是遇上当街表演耍杂、卖艺、表演戏曲的,更是挪不开脚步,她可是一个喜爱热闹的人,与性子清冷的米柱相当不同。

米柱并不喜欢热闹,他更像是一个看戏的人,冷眼旁观,默默注视,并不介入,他美其名曰叫上帝视角。

他们一行人,男主人俊美,女主人高贵,保镖们彪悍、凶神恶煞,全部配备武器,一看不是好惹的人,所以路上行人都是能闪则闪,这让米柱体会到特权的好处,他喜欢高高在上让人尊敬或者畏惧的感觉,这一切是他努力得来,他居之不疑。

他们来到一间外形高雅的酒楼,里面传出热闹的啰鼓声和丝竹声,并传来阵阵轰然叫好声,这是一家带戏院的酒楼,杨如花最爱的就是看戏,她高兴的道:“老公!我们去看戏吧?边城英烈传哎!说不定有你哩!”

《边城英烈传》是米柱让抢手写的章回式小说,说的是沈阳卫之战前后的英雄故事,当然是加入了许多美化吹嘘的成份,是现在最受欢迎的主旋律小说,红遍大街小巷,受全民追捧,一如后世《以人民的名义》。

现在有戏班子改编成京剧,结果大受欢迎,当然,这些戏班子是不会支付米柱版权费的了。

《边城英烈传》分为四部分《巡狩辽东》、《边城风云》、《边镇血战》、《精忠报国》,是现在大明百姓最受欢迎的戏曲,借着这一股东风,米柱也成为了一代忠臣,人气大涨。

现在上映的是《边镇血战》。

米柱是没有看过,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但架不住杨如花喜欢,硬是拉了进去,包了一个雅座,叫来茶水瓜子,开始看戏。

米柱很少看京剧,在他成长的年代,京剧己是高大上的国粹,真正流行的是电影电视作品,看惯了视觉特效大片,是对这些布幕戏提不起兴趣的,而且京剧,连布幕都少,全讲一个意景,更勾不起他们的兴趣了,这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娱乐。

这里讲到奴尔哈赤指挥六万大军围攻沈阳卫,日夜不停的攻打,城市危在旦夕,大帅定下策略,沈阳卫官兵以死相抗,力拒建奴,袁巡抚则亲率大军驰援,双方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钦差米大人,亲冒矢石、不畏艰险,冲上城头与敌厮杀,他大义凛然的拒绝了奴尔哈赤的招降,大声斥责建奴作乱,必遭殃及子孙,演员是一个红面小生,表明这是一个忠臣,正面角色,但是对方变着嗓音,连比带划咿呀咿呀的清唱,米柱是真心的听不懂他在唱什么。

杨如花则是听得津津有味,眼冒小星星,她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说道:“想不到你如此英勇。”

米柱道:“我的英勇你不是早就见识过了?”

杨如花道:“能不能不这么色,坏了人看戏的大好心情?”

米柱只好闭嘴,他就奇怪了,活生生的原型主角就在这里,你不迷恋,倒是去迷恋戏里的虚假人物,而且是假得这么离谱,我米柱的原型,脸如冠玉,丰神俊朗,而这个则是红脸汉子,米柱只好将注意力集中在磕瓜子之上,他就当这是陪老婆逛街购物的一部分。

好不容易戏完,杨如花才尽兴归家,才到了米柱最感兴趣的部分,这么冷的天,早在一个半时辰前就应该行周公之礼后睡觉,这才是正经。

大年初二,米柱和杨如花回娘家拜年,大年初三真正的在家休息一天,大年初四一早出发,前往东南。

米柱是持有圣旨的,圣旨的内容是代表皇帝,巡狩东南,各省文武官员,从旁协助,有全套仪仗和行头,与上次相比,这是少了宣旨的太监和大批物资,他们轻车简从,直趋大沽口,从海上乘船出发,直奔泉州。

在平时,他们可以在京杭大运河,坐船出发,现在运河冰封,此路不通,加上大雪封路,基本是道路不通,他们只有走海路。

当然,他们都是军人,精壮小伙子,可以雪地行军,直奔目的地,但是这会非常艰苦和缓慢。

冬季出兵,是兵家大忌。

他们从渤海水师调来几艘战舰,乘风破浪,直奔泉州,大明是禁海,也没有海军,只有属于沿海的水师,归地方管,这次他们提前从地方借调了四舰军舰,满载他一行六百人。

因为是冬季,极寒极冷,所以他们上船后除了必要的水手和岗哨,全部躲在船舱里,闭门不出,直至抵达目的地。

他们这一次行动,半保密性质,连内阁也不知米柱具体任务是什么,大新年的冒着风雪出发,又这么赶,这么低调。

一个七品巡按出京,巡抚地方,这都会引起轰动和关注,更不用说像米柱这种执掌厂卫,有生杀大权的厂督了,是对付地方豪族,还是抚督,是要收拾豪强,还是对付藩王?米柱的马队刚出发,就有无数探马飞奔出京,警告地方,小心东厂督公,突然来袭,像河东商人一样,让人一网打尽,想哭都找不着坟头。

米柱的某些做法也让人惊讶,离开京城之后,连有心人都找不到他的行踪,据说是沿运河官道南下,但沿途驿站也没看见米柱的马队,因为他们没有打开旗号,所以驿丞们也不知那一队是米柱的马队,或许是米柱知道,仇家极多,所以多路疑兵,扰乱视线。

有心人也发现,派出去的探子,都让东厂拿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无状可告,一条窥探重臣己是大罪。

米柱是国家重臣,又是厂卫长官,身份特殊敏感,你派人去监视他,这是找死。

米柱乘船南下,同行的除了亲卫队,还有杨如花,有美相伴,这旅途才不至寂寞。

米柱也在思考这大明海禁的事。

朱元璋这个人能力非常强,这才让他能够白手起家,成功在乱世中打出一片天下来,他顺利把元朝赶走了之后,自己也是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那么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更难的问题,那就是该怎么把国家给治理好,其实这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甚至比打天下要更难,之前的元朝可以说是把国家给祸害得够呛,国内存在着各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都留给了朱元璋,那么他上台之后也是采取了很多强有力的政策,这才把国家给稳定了下来。

其中他做出的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采取了海禁的政策,直接断绝了与海外的联系。

这个事情也让他受到了后世的诟病,其实在后世人们的眼里,只要你选择了海禁,似乎就是没有眼光,思想非常落后。朱元璋这个人估计一辈子都没有怎么真正接触过大海,本身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要不是自己赶上了乱世,或许他一辈子都是在家里老实种地,当时的农民是没有什么文化的,根本不会去了解什么海洋。

可他采取的海禁对于国家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这条政策在他儿子朱棣上位了之后也是被废黜了,事实也证明了朱棣的选择是对的,本身明朝正处在飞速的发展中,海禁对于国家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长期不交流的话就会让国家慢慢落后。

那么朱元璋他当初为何要选择这么做呢?其实他的思想肯定是没有那么先进,可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傻子,他那个时候的做法米柱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诟病他的人顶多就是从后来人的立场上来看的,自然角度就完全不一样。

米柱觉得他选择海禁,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要打击张士诚这些人的残余势力,要知道他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也是遇到了不少的强敌,其中张士诚就是一个非常不好对付的敌人,朱元璋靠着自己的实力把他给消灭了,可他的很多部下都有着非常强的水军,这些人不愿意投靠朱元璋,也就选择了来海上活动,他们不断骚扰着明朝的边境,这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朱元璋选择用海禁的方法来对付他们,是想要从根本上消灭这些势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亿万盛宠只为你 风水云雷电 大妆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网游之修罗传说 懒得说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盗墓之可单开族谱 重生豪门女学霸 恰似寒光遇骄阳 快穿之小鲤鱼的跃龙门之路 神秘老公,太危险 逆青春 足球裁决天下 都市花语 错约马甲 渣男洗白手册 堕落路西法 刺世天罡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问棠gl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重返十三岁 重生之项羽崛起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庭院带着我来到了古代 这里有家咖啡厅 刀镇寰宇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大燕风华 
最近更新冰临谷 大唐躺平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寒门状元路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唐代秘史 英烈传奇 锦衣血诏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清宫秘史十二章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