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首页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京门风月 我在大唐有块田 北朝帝业 帝国霸主 奋斗在红楼 日月风华 抗日之铁血使命 乱世枭雄 帝国吃相 大明第一狂士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4章 老臣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个马天成大怒,大声道:“公等以维护法律而审马某,却自己在触犯法律,无视法律,秋审和朝审,形同虚设,这岂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充许百姓点灯否?”

儒家一直主张“恤刑慎杀,先教后刑“的思想,早在汉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

隋唐以后,重案要案一般需中央复审复核,死罪更要多次复奏后由皇帝亲笔勾决。明代又引入了“秋审““和“朝审“制度。每年霜降后十日,三法司同三品以上高官会审京畿附近的死囚,称为“朝审“;而每年八月中旬复审各省死刑案件则称为“秋审“,朝审与秋审后把死刑案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祖四类,除情实类由皇帝勾决后执行死刑外,其他三类均可免除死刑。

但是这巡抚直接勾决,大理寺卿当场拍板复审,这是绝了他一切念想,身为封疆大吏,士大夫中的精英,居然像一普通人士一样被勾决,这马天成十分愤怒,对方是铁了心置他于死地呀,所以他愤而咆哮,发出震耳发聩的质问之声。

陈所学道:“尔所犯之事,十恶不赧,此乃人神共愤之举,在人证物证面前,尔若以为抵死不认,便可以免罪,未免天真儿戏?此乃谋逆大罪,本官引谋逆罪立诛,有何不妥?难道本官判决,还要听从尔等高兴不高兴与否?”

陈所学作为一省巡抚,上管军,下管民,这马天成和胡兰成一伙,是十几年前就扎根干于此,并形成一个庞大的贪污集团,但始终是在他任上爆发,他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他迅速而果断的接手此事,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这也意味着必须分一大块好处给东厂,没有好处,这东厂是不会放手的,对于东厂封杀奸商们所得,这陈所学不闻不问,也没有听韩爌之言,跟着聂正上崩下跳的起哄,连查官所得,也分上东厂一份,这十八岁的东厂之主米柱,相当上道,将此事交给了陈所学主导,他和东厂联手,基本可以主导此事,让其按他的设想结束。

至于上崩下跳的聂正,他也有办法对付,这个聂正一直在忙活,其实是瞎忙活,他没有目的,没有章法,这个陈所学是忍不住指点:“河东藩台出缺,这聂大人就没有兴趣?大人久居庙堂,没有制宪地方之资历,上可高居庙堂,下可守牧一方,才是为名臣之道。”

聂正这才如梦初醒,他请教道:“大人有何指点?”

陈所学道:“这河东藩台,首要地方的缙绅支持,聂大人有韩阁老的关系在,若得地方缙绅的支持,藩牧河东,又有何难?”

这话是推心置腹,说到了点子上,纵观这聂正履历,自进士及第后授山东临清推官,按察使,得座师赵志之荐,入大理寺任主事,赵志万历二十二年五月进入内阁,担任首辅,这是他最风光时刻,由主事升郎中、寺丞,但在赵志在万历二十九年九月卒后,他用十六年由寺丞、少卿至卿正,不慢也不快,他的短板是无帮无派,现在到了大升迁之年,不进则退,他是有些着急了,就想找一个好码头,完成转秩。

有了这一点想法,这个秋后雨、马后炮开始度得活跃,主动配合陈所学,快速勾决走私大案,还有在处决几位首犯之后,他开始网开一面,从宽处理了许多人,赢得地方一片赞誉之声。

这轰动一时,令三晋大地人心惶惶的河东走私大案至此结束,这是由两大案组成,分成官方和民间两方面,最后并案为河东走私大案。

不过时人称,这是皇帝杀肥猪之举,河东官场大清洗,十二大商行团灭,晋地官场,河东商帮元气大伤,而皇帝则吃饱。

阁臣韩爌就上书奏曰:“河东十二(四家脱身)家,人人称百万,抄其家资只有十七万,未免侮辱人智慧,有司在其中上下其手,令人触目惊心,骇人听闻耳,求皇上派专员,复勘有司,查个水落石出。”

占了天大便宜的皇帝和内廷现在是提前过年,皇帝朱由校在拟冬至赏赐名单是大手一挥,内阁六部、勋贵宗室,人人眉开眼笑。

王安公公在走路时是轻飘飘的,有一种出尘的风采,魏忠贤则是横着走路,大摇大摆的土豪作派,连他一向都礼遇三分的户部尚书都被他大声训斥,一副老子再也不用看你脸色做人你咬我呀的作派。

皇帝朱由校占了天大的便宜,他道:“这是东厂查出来的,又有当事人认可,有何问题?这十二家称百万,只是吹牛,那里有这么多钱?如果真的这么有钱,问题就大了,皇室一年岁入不过百万,这河东弹丸之地却有十二家百万之家,这钱从何来?为何却不见有税收?这才是值得追查的事。”

你不肯干?皇帝也不是傻的,这么多百万富豪,为何这赋税却不见增长,这一旦深入调查,又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韩爌作为蒲州四大家族,自然知道其中水深,自然不敢让人查,只好默认皇帝在被窝里放屁--独吞的事实。

谁让人家抢先出手,让他们吐出,这是不可能的事了,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就是让人将吃到嘴里的东西吐出来,除非你对他的胃猛揍,韩爌对叶向高道:“谁说皇上识字不多,能力不强的?人家的班子比咱们强。”

朱由校是少年当皇帝,许多人认将会出现国少主疑的局面,不是正统(朱祈镇)+王振就是万历+张居正时代,现在看来,皇帝相当有主见,人家抓钱抓兵权,走的是正德皇帝的路子嘛。

叶向高是当代最富传奇性的人物,

出生于(嘉靖)1559年农历7月30日,正逢倭寇之祸,当时母亲正怀胎十月,逃到娘家华北里,娘家人迷信,认为血光之不吉祥,把怀孕中的叶母轰出去,叶母在路边茅坑生下向高,因此向高小名就叫厕仔,南朝的范晔也是厕所里生的,小名叫砖儿,范妈在家厕,叶母在路厕生下出类拔萃的儿子,童年的苦难让日后的叶向高坚决反对开海禁。

叶向高14岁中得秀才,21中得举人,25岁中进士。叶向高庶吉士考试考了福建第一,完全因为李廷机直接入翰林,不必参加这个考试。不过,李廷机好死不死地和庶吉士一起读书,结果又好死不死地和沈一贯有了一段师生缘分,最终受累不浅。

万历二十七年,因上疏请罢矿税、撤矿税监,被沈一贯排挤出京,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的虚职。自此,他滞留南京达10年之久,得不到升迁,直到沈一贯致仕。

万历三十二年,国子监祭酒周寅致仕,按照才学非叶向高接任无疑,但又遭到沈一贯排斥。叶向高在仕途上一再失意,心灰意冷,多次要求致仕,得不到恩准。万历三十五年,首辅沈一贯、次辅沈鲤致仕,内阁唯朱赓一人。

朱赓闭门不去办公,万历增补阁臣,命于慎行、李廷机、叶向高三人入阁,又招旧辅臣王锡爵入阁,随后,叶向高被推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万历三十六年,朱赓、于慎行先后去世,王锡爵拒绝入阁,李廷机又杜门不理事,阁务仅靠叶向高一人主持达7年之久,时人称叶向高为独相。

传说叶向高早年算命,得了一句诗“富贵无心想,功名两不成”,因此十分沮丧,但是有人告诉他:“无心想”就是一个“相”,是说他要入阁拜相大富大贵。,两不成”是戊戌年,也就是1598年,也明显看不出他干了什么惊天大事。

叶向高为相后,万历已久不视朝,阁臣李廷机又因受舆论攻击,居家不理政,内阁中仅剩叶向高一人。面对朝政混乱,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他力奏增加阁臣,补充其他空缺官职和停罢矿税,前后上奏达百余次。叶本人是东林党元老,但为官多年,行事力求稳妥,和浙党也能相安。因此他也几次调解党派纷争。但因党派之间积怨已深,他的调停也难见成效。经过多次的调停失败,叶向高深感自己已无能为力,便坚决请求辞官,于万历四十二年八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致仕。

光宗泰昌元年,家居六年后的叶向高被召为首辅,他做太子詹事府左庶子,充皇长子日讲官,负责教朱常洛读书,在朱常洛当皇帝后,召他为相,乃是意料中事,就等方从哲去,就扶他上位,

但是这泰昌短命,居然在位一个月而亡,这创下了历史纪录,康熙皇帝朱由校登基,他对叶向高没有什么特殊感情,也没有非用他不可的理由,叶向高的地位就尴尬了,他必须与四大阁臣角逐首辅之位。

方从哲去意己成,韩爌野心勃勃,在东林党中人气很高,刘一燝也是蓄势待发,叶向高二次入阁,日子并不舒心。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亿万盛宠只为你 大妆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网游之修罗传说 懒得说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盗墓之可单开族谱 永不褪色的印记 恰似寒光遇骄阳 快穿文影视剧 仅此一月功成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逆青春 都市花语 错约马甲 渣男洗白手册 妻子的计划 刺世天罡 至尊升灵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deepseek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 逍遥侯内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庭院带着我来到了古代 这里有家咖啡厅 刀镇寰宇 红楼情种 大燕风华 天路迢迢 
最近更新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唐躺平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楚武信君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铜镜约 穿越之原始之路 大明辽国公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巨宋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