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首页 >> 我真是大昏君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女将星 庶女有毒 四季锦 三国之召唤猛将 北朝求生实录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奋斗在红楼 红色帝国1924 重生之征战岁月 大魏宫廷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 我真是大昏君全文阅读 - 我真是大昏君txt下载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二十一章 无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二丫爹狼吞虎咽地吃着,并不是饭菜多么好,也不是多么饿,而是想让妻子早点回家。

妻子前来送饭,那家里就只剩二丫看着小弟弟,他有些放心不下。

“慢点吃。”妻子叮咛了一句,便把目光望向宽广的田地,停顿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今年有个好收成,明年就够全家吃了。也不用交赋税,正好能攒上两年家底。”

二丫爹“嗯,嗯”地点着头,咽下嘴里的食物,说道:“收成应该是不差,就是怕咱家的窖里装不下。”

“那就找个空闲再挖一个。”妻子笑了笑,因为丈夫的话而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土豆能当粮食吃,可不敢糟蹋浪费。”

二丫爹嘿嘿笑着,说道:“还有黑麦呢,蒸馍吃也不错。丫头喜欢吃花生,收获的时候她可就高兴了。”

花生耐旱耐涝,适应性极强。因其根部有根瘤菌,为花生生长提供氮素营养,从而保证花生能正常生长发育并获得一定的收成。

更重要的是,先种花生,花生的根瘤固氮作用为土壤增加了一定的氮肥,花生的根茎叶是优良的有机肥,营养丰富而全面,同时具有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正因为种花生能全面提高土壤的能力,使土壤的保肥保水性以及通透性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和增产,花生又被称为垦荒的先锋作物。

而东北垦荒拓殖,完全是官府规划,军民共同执行。土豆、花生、黑麦、玉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还给农户留下十分之一的自主耕地,种点蔬菜啥的。

“俺去菜地摘点菜,晚上吃。”妻子见丈夫吃完,收拾好饭篮子,又关心地说道:“离家也不远,你回去歇一歇,躲过这中午的大日头。”

二丫爹赶忙说道:“不用你去摘菜,俺下午浇地的时候随便揪两把就有了。中午热,俺就在这树荫下歇着。”

妻子点了点头,又张望了一下自家的田地,才提着饭篮子转回家去。

二丫爹目送着妻子走远,只在树荫下稍坐了片刻,便又起身去锄草浇地。

吉林府三年不收赋税,另外三年只收一半,这优惠政策等于是给刚刚安家落户的百姓积攒家底。

这几年要是种得好、收得多,积攒得就多。反过来,你不经心,不勤劳,也就白瞎了这个好机会。

而能返回辽东的原辽民,以及千里迢迢移民至此的百姓,如果是好吃懒做之徒,也不用吃那个辛苦了。

所以,象二丫爹这样的勤劳百姓是绝大多数。只是有的胆大,有的胆小,选择吉林府固然政策更好,但多少还有些担心北方游牧民族和建奴残余的袭扰。

小冰河期造成的大灾害,是从西向东,从北向南扩散蔓延的,这就给皇帝提供了渡过灾害的新思路。

陕西受灾,邻近的省份却还不严重。全部改种适合性的农作物,抗旱耐寒高产的,一年有收成,差不多就能顶两年。

本地能解决部分,外运的粮食就能少很多,最大限度地节省资金和人力。

持续十几二十几年的灾害,要相对平稳的渡过,还不能耽误国家的发展,不精打细算不成啊!

北上南下的扩张政策不能停,灾害造成的民乱隐患不能出现,兴利除弊的改革要继续推进…….

疆域万里,子民亿兆,这是能够纵横四海、扩张横扫的资本;可在大灾害时期,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解决不了百姓的吃饭问题,不用外敌,抡着锄头木棍的老百姓,就能把大明帝国给灭了。

内外都要处理好,才能使大明帝国前进的脚步没有滞碍。

皇帝深知这一点,也并没有因为平辽剿叛而放松下来。剧变的时代,大明要赶上这班快车,这也是他不容推卸的责任。

“好在朕不用亲历亲为,只要出谋画策,指点方向,当好舵手就够了。”乾清宫内,皇帝放下奏疏,往后一靠,微闭眼睛养神歇息。

管理是门学问,皇帝也在不断摸索学习。他也有自知之明,如果当个军官,充其量也只能管好一百个兵。

到了朝堂的权力架构体系,皇帝认为他能管好二三十人,就可以了。

内阁诸相,六部九卿,东厂、镇抚司,还有军队的几个大军头,皇帝算了一下,差不多。

不管是多么大的组织体系,管理架构都差不多,金字塔形的。

帝国也是如此,由上而下,一层一层的结构,最上面的是皇帝,最下面的则是成千上万的百姓。

皇帝再亲民,最多也不过是微服私访,还是偶尔的,不可能管理全天下的百姓。

所以,老百姓过得好不好,取决于皇帝下面的官员。而民情如何,则取决于监督和民情上达的系统。

皇帝能了解到详细且准确的信息,任命能干的官吏,就能管好天下和亿兆子民。说到底,还是用人和吏治的问题。

历史上的崇祯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有能员干将不能好好使用,窃据朝堂的多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难怪他干得辛苦无比,却一事无成,自挂东南枝。

而朱由校知道自己行,也知道自己任用的官员行,那就让他们上,用不着自己爆肝脱发。

只要自己耳聪目明,不被官员蒙蔽,就不会出昏招。而除了都察院、东厂、镇抚司,他还有民爵,还有商会,他们都能够直接上奏。

除此之外,皇帝还有亲信官员的密奏。算下来,六七个信息渠道的交叉汇总,想要沆瀣一气,几乎是不可能。

这就叫兼听则明,多么简单的道理,可历史上却并没有多少帝王能做到。原因嘛,就是自以为是,仗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意气用事。

不仅仅是自以为是,还死倔不认错。什么真龙天子,什么金口玉言,皇帝可并不这么认为。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大明帝国的主宰,不把国家搞好,不让百姓安居乐业,你配当皇帝吗?

“皇爷。”王体乾从殿处急步入内,笑得眼睛都看不到了,跪倒叩头,“恭喜皇爷,良妃千岁诞下龙子,母子平安。”

皇帝脸上绽出笑容,说道:“好,甚好。赏赐之物,王伴即刻送去,让良妃好生休养,朕明日再去看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校花之贴身高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拐个帅鬼萌萌哒 抗战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始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红楼情种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汉疆喋血风云录 历史中的酒馆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周第一婿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大楚武信君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寒门状元路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衣冠谋冢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笔架叉将军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高门庶子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 我真是大昏君txt下载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 - 我真是大昏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