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花追我到元朝

武猎

首页 >> 警花追我到元朝 >> 警花追我到元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大宋的智慧 步步生莲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三国之袁氏天下 
警花追我到元朝 武猎 - 警花追我到元朝全文阅读 - 警花追我到元朝txt下载 - 警花追我到元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48、549节 封官授爵,定国是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千百人瞩目之下,宣表官马致远,字正腔圆的宣读封授诏书。

“……以唐高祖皇帝为不祧之祖,尊为始祖。追尊高祖讳时珍为宣王,曾祖讳贽为景王,祖父讳定国为敬王,父讳秀成为明王……”

“尊太公讳铎为太上王;封崔氏秀宁为唐王后;封王长子李征为王世子,遥领雍州牧;封王次子李律为陇西郡王,遥领冀州牧;封王妹李沅为洛宁郡主;封王长女李微为长安郡主;”

“设七等爵位十二等。分为国公,郡公,县侯,乡侯,一等伯,二等伯,一等子,二等子,一等男,二等男,龙禁尉,骁骑尉。爵号带开国者,世袭罔替。”

“公候伯子男为贵爵。公爵一品,侯爵二品,伯爵三品,子爵四品,男爵五品。龙禁尉六品,骁骑尉七品,俱为勋爵。”

“国公正一品,食邑万户,年俸银一万两;郡公从一品,食邑八千户,年俸禄八千两;县侯正二品,食邑六千户,年俸银六千两;县侯从二品,食邑四千户,年俸银四千两。”

“一等伯正三品,食邑两千五百户,年俸两千五百两;二等伯从三品,食邑两千户,年俸两千两;一等子正四品,食邑一千二百户,年俸一千二百两;二等子从四品,食邑一千户,年俸一千两。”

“一等男正五品,食邑八百户,年俸八百两;二等男食邑六百户,年俸六百两;龙禁尉正六品,年俸六百两;骁骑尉正七品,年俸五百两。”

“封文天祥为庐陵县侯;封陈淑桢为清水乡侯;封林必举为蔚山乡侯;封崔牧为墨源乡侯,郑思肖为云驿乡侯。”

“封都烈,乌图,江钧,杨青雀,郑和,罗昱,査尹南,尚铸,张会,龚侃十人为一等伯。”

“封杨序,朱颔,虎古,张敛,萧北,武岩,光夏,瞿世,刘卫泰,申花生,韩韶,李雍,李扬,李益,宗昼,陈让……二十人为二等伯。”

“封颜隼,刘大刀,颜仝,阿山,陈羽,乔布,顾铠……二十八人为一等子;封杨栝,石珊瑚,李织,李绵……三十二人为二等子……”

随着马致远念出一个个名字,很多人都激动无比。

自己封爵了!

很多人祖宗八辈都是种田的农夫,何曾做过一官半职?可是跟了李洛几年,就封了爵位!

什么是光宗耀祖?

这就是了。

公侯伯子男五等贵爵,总共封了一百十五个;而作为勋爵的骁骑尉和龙禁尉,也封了一百多个。

加起来近三百人。

江华乡勇时代最早跟随李洛的元从,哪怕当年是个普通乡勇,大多数也捞了一个骁骑尉的世爵。

别看最低的骁骑尉只是七品,可难的是的是“开国骁骑尉”,世袭罔替,和大唐国祚相始终啊。

李洛这次一共拿出了二十万户的赋税封授爵位,接近唐国辖下户口的百分之三。

在李洛和崔秀宁的设定中,将来所有开国爵位的食邑,不能超过国家总户口的百分之三,加上宗室的食邑,不能超过百分之五。而且包括宗室在内都要缴纳赋税。

只有一种人可以免税二十年,那就是为国捐躯的烈士家属,还必须是配偶和直系家属。

这样,国家养勋贵宗室的负担,就能控制在一个很低的范围。不会犯明朝的错误。

近三百个获封爵位的人,绝大多数来自军中,其次就是特察局,再其次才是文官和工匠。

皆大欢喜!

就是文天祥这样对个人利禄不太热衷的人,听到自己封了自己家乡的县侯,也很激动。

要不是礼仪规定不能喧哗,很多人肯定已经欢呼起来了。

但这还没完,被封了二等男爵的马致远继续宣读道:

“……以爵授田。国公授予爵田一万两千亩,每降一等,递减一千亩。故,骁骑尉授田一千亩……”

李洛计划拿出了百分之一的土地,用来封授勋贵和宗室。但勋贵的田亩同样需要交纳赋税,一视同仁。

除此之外,李洛还打算将对外征战获得的奴隶,按照功劳大小分给勋贵。

他又不是救世主,怎么可能给予华夏之外的外族国民待遇?奴隶在全球范围内还要存在好几百年,他也无意改变这点。

接下来,就是《定国是诏》,这是关系唐国体制的大事,所以文天祥郑思肖等人格外留意。

这些大事,李洛并没有和群臣商议,而是和崔秀宁琢磨后就“乾纲独断”了。

政府一词来自宋代。以中书省为核心,三省合称政事堂,枢密院和中书省又并称二府,政事堂和二府就合称“政府”。

但是,实际上唐宋的三省是徒有其名,大权全部在政事堂手中。三省的长官,都在政事堂办公,以堂阁之臣的身份参与政事。三省实际就是政事堂的办事机构。

“……敕曰,废除三省,朝廷以政事堂,军师阁为中枢,统筹军政大权。政事堂设置左,中,右三相为长,军师阁设置东南西北四阁太尉,俱称宰执……”

“政事堂,军师阁之外,另设御史台,总督监察之权,与堂阁并称三府。御史台设置御史大夫,位同宰执。”

李洛将武官之首提到和文官之首一样的高度。政事大臣和军师大臣都是宰相,典型的群相制度。文武七个宰相,都对他负责。

同时又效仿秦汉,将御史大夫恢复到与宰相太尉同等的位置,方便行使监察大权。

这既像明朝的内阁,又像清朝的军机处。两者结合,既方便他掌握大权,又能做到充分放权。

“堂阁之下,增设三部,共九部。九部者,吏部、户部、刑部、工部、礼部、财部、兵部、商部、警部。兵部与警部,归属军师阁掌管。”

六部变成了九部,一下子增加了财部,商部,警部。

因为户部的权力太大,所以李洛就将户部的财权剥夺出来,专门由财部负责度支和审计大权。而户部只管户口,田亩,农税,民政,农桑。

商部,当然是主管工商,征收商税,掌管官营产业以及盐铁专卖。

警部专管治安,侦缉,审讯,以及辅助军队作战,所以也划归军师阁掌管。

以上就是唐国的“三府九部”。而三府九部的长官,统称三公九卿。

三府九部之外,还有专司公诉的检察寺,以及专司审判的大理寺。掌管遍布地方的检堂和法堂。

李洛又规定工部只管理工程建筑,将工匠和制造之权剥离出来,由新成立的匠造司掌管,并规定匠造司的官员,全部由技术工匠担任。

不光如此,唐国匠造司的品级远超唐宋,只比九部低一品。

李洛还设置了专管海洋产业的海务司,负责海洋渔业,海盐,海航等事。还有专管矿产的矿业司。

冗长的诏书中还说,国家的盐,铁,矿,茶,全部由朝廷专卖,任何私人不得插手。

至于特察局,李洛始终没有把这个机构摆在明面上。不但元廷不知道特察局的存在,就是唐国官员,也有很多人不知道。

特察局迟早要光明正大的出现,但不是现在。情报机构这玩意儿,无论是对外对内,都不易过早让人知道。

其他诸如太常寺,翰林院,鸿胪寺,钦天监,市舶司等机构,一如唐宋。李洛暂时并没做出改变。

总的来说,李洛的机构改制,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封建社会那一套。

至于后世的很多机构,他根本不打算设置,太不现实。

今天的改制只是初步的,慢慢来,不要急。

接着,又重新强调了国旗,国徽,国花等象征,要求全体唐国军民一体知晓。

此时,马致远念的口干舌燥,但还要继续念下去:

“……改省道为州。分江浙行省为浙州,扬州。改江西行省为赣州,改福建行省为闽州。州设州牧,州丞,州史。州之下设郡,郡设郡守,郡丞,司马。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设村,俱设乡村公所……”

这就是地方官制了。增加了乡村两级,将王权伸到基层。

“……三府为一品。九部正二品;各司,各州牧为正三品……各郡正五品;各县正七品,乡正九品,村正十品。”

连品级都定好了。

不过,李洛没有马上推出海东实行的三级学堂制度,因为在偌大的东南,现阶段根本无力推行,也不是当务之急。

接下来就是军制。

《定国是诏》明确规定,兵员招募以及退役,抚恤,武官升迁任免等权责在兵部。管的是军政。

而军令之权则在军师阁。

军训和统兵权,当然在各级将领手中。

乍一看和宋朝很像。

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唐国的文官除了财政后勤,不得插手军队事宜。而兵部和军师阁的官员,也是由武将充任,不是大武士出身的武官,无权掌管军事。

第二个不同就是,唐国军人警士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超宋朝的“贼配军”和捕快。

就连军人和警士犯罪,也是由宪兵司和军法堂负责制裁,其他机构无权插手。

“……大唐军务编制,以营师旅团联队都什为序。分设十级军衔,三级武士;营等同九部,师等同各州,旅等同各郡,团同各县……”

随着唐军规模和战役规模的扩大,原本两万人的营,明显不适合再作为战略单位。于是李洛在营之下增加了师一级编制。

古代,营往往代指“军”,编制可以很大,和后世的营完全不用。李洛以一师辖三旅,设师督统之。全师加师督的中军,高达一万八千人。

营则辖三师,仍然以营督统之,一个营的兵力达到五六万人,足够作为战略单位,独当一面的担负方面军的作战任务。

关于军制,李洛没有在诏书中说的太多,算是一笔带过,就是告诉百姓,唐军大概是怎么回事。

最后,就是百姓最关心的税率和均田令了。

李洛把这个作为压轴的重头戏,放在了开国大诏的最后。

“……自今日起,取消人丁税,永不加征口税。而田亩农税,商税,盐税,俱收货值二成,地方郡县,严禁加征……”

“……有产既有税,遑论宗室,官员,勋爵,武士,百姓……除入祭忠武神宫之烈士家属,概莫能外……”

这一招完全砍掉了特权阶级不用缴税的待遇。避免再犯明朝的错误。

二成征税低不低?

说实话,不算低了。

但和元朝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一比,却好的太多太多。

相差几倍!

虽说二成税率不算高,但不再有人包税了,没有“中间商吃差价”。那么唐国的财政不但得到保证,百姓的负担也减轻很多。

通过这个税收,专营专卖,和海贸制度,唐国的税收绝对少不了。

元朝的税收为何那么多?就是因为元朝对盐务和海贸的管理极其严格,严格到在宋朝富得流油的大盐商,到了元朝个个成了肥羊,惨不忍睹。

蒙古官人根本不让盐商赚钱,不但渠道控制的很死,税收也极重。

可到了明朝,由于明朝的专营专卖和海贸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大盐商们富甲一方,官商勾结,让明朝活活穷死。

只要制度合理公平,哪怕税率不高,照样能让国库丰裕。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均田令了。

均田令是北魏隋唐的土地分配基石,也是北魏隋唐强大的重要原因。趁着用武力从元廷手中夺回了东南,李洛当然要推行均田令。

之前贾似道搞公田法,遭到大地主们反对,结果没搞成,他自己也被黑的不像话,还不得好死。

现在,东南的大地主们,大多被唐军镇压,他们兼并的大量土地,也成为李洛的王田。

唐国具备推行均田令的条件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田,俱为王田公产,不得私自买卖。百姓授田,可永世耕种,不可须臾典卖也。官民人等所受田土,非获罪不得夺田…”

首先一个基点,天下所有的田地都是国有,不得私自买卖。

但是,也强调了使用权的稳定。百姓可以世代耕种,只是不许买卖。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本质上就是私田制。只是以公田的名义,从法律上禁绝了买卖,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可能。

因为你兼并的土地再多,朝廷一句话就可以收回去啊。

PS:今天太忙碌了,只能更新这么多了,蟹蟹大家支持我,节日快乐!愿大家永远快乐,开心,健康!一切的一切,都岁月静好。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理科学霸的三国 Miss.D的爱情推理日记 不当替身后,我上婆媳综艺爆火了 打灯人的故事3 豪门叛妻 诸界第一因 蓝星之星际之旅 总裁诱妻入局 我的男人是反派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渔港春夜 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 白话封神演义新 跨过千年来爱你 怦然婚动,老婆高高在上 重生局大佬重返人间 来生和星星在一起 婚缠,我的薄情老公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魔妃快投降 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 战火与权力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最近更新医冠权宦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左传游记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苏定方演义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风雪战火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漠群英传 哈哈哈,大明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太子无敌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十七世纪富二代 汴京风云录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俄罗斯风云录 
警花追我到元朝 武猎 - 警花追我到元朝txt下载 - 警花追我到元朝最新章节 - 警花追我到元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