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生手册

风吹过的沙

首页 >> 三国求生手册 >> 三国求生手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重生之征战岁月 
三国求生手册 风吹过的沙 - 三国求生手册全文阅读 - 三国求生手册txt下载 - 三国求生手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06章 我真是太难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常山国,栾城县,武子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常山国东南边的石邑、元氏、栾城、平棘诸县,洨水便是他们的母亲河。

在洨水河畔,自然是各地最为丰沃的良田。

农历四月,正是冀州大地上宿麦成熟的时候。

《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麦秋至。”

已故的左中郎将蔡伯喈在《月令章句》中注释曰:“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在中原北方,四月常被人称之为麦月。

眼下,在武子乡毗邻洨水的一大片麦田中,无数农人正在辛勤劳作。

农人们用镰刀割下饱满的麦穗秆子,再将麦穗集中到平整过的麦场上。

在麦场上,人们或用手拉,或用牛马骡驴牵引着石头做成是碾子反复碾过麦秆,使得麦穗从麦秆上脱落下来,称之为打麦。

脱落的麦穗再经过筛子去处杂屑,铺在麦场上晒个三五天,使之干燥后就可以归仓。

在这等收获的季节,成年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要下地忙碌,大人收割、打谷,半大孩子则驱赶着牲口打麦,幼童也被安排在打过的麦秆中间寻找遗漏的麦谷。

当然,这些娃娃们多半不会有长性,往往干了一会儿活就三三俩俩地在麦场里撒起了欢。

在收获的时节,到处喜气洋洋,大人们往往也不会太过苛责就是了。

在洨水边,正有一行五六个人沿着河堤缓缓而行。

这五六人里以两名三十余岁的中年人为首,俱都衣着得体,举止雍容。

一行人都有坐骑代步,不过眼下却全都牵着马匹步行,边走边对着河畔的麦田指指点点。

当他们来到武子乡最大的一处麦场时,似乎中间有人指了一指,这行人便下了河堤折向了麦场方向。

眼下正是正午时分,虽说孟夏四月的太阳还远远没到最毒辣的时候,但顶着大太阳干活却也吃不太消。

诸多农人便来到道旁垄边的树荫下休歇一番,有条件的吃上一口吃食补充些体力,没条件的也能多饮些水骗骗肚皮。

农人在田地里劳作时大都只穿着犊鼻裈,午休时至多也就披一件短衫,可谓是相当粗俗。

不过毕竟地处中原,民人的素质极高,农人们见有一行衣着光鲜的行人经过,纷纷站起身来远远行礼。

这在后世或许不可理解,有人经过便经过吧,与我何干。

然而在汉代,上下尊卑的观念极重,普通黔首百姓见着士族人家,俱都毕恭毕敬的,避道行礼那是自然而然的反应。

农人们原以为这行衣着光鲜的人只是路过,也没太在意,不过那行人远远回了一礼后,竟然直接来到了农人们歇息的老槐树下,与他们打起了招呼。

“敢问父老,可是在麦收?”一名三十出头,长得虎背熊腰的华服男子主动朝一名老者问道。

老者忙弯腰揖礼作答道:“好叫诸位贵人知晓,我等正是在麦收,因着近午日头大,暂时歇息一二。”

华服男子抬头看了看日头后道:“合当如此,这日头正盛,适合收麦晒麦,却也要小心中暑。”

老者见眼前的华服贵人居然对农事有所了解,不免微觉意外,附和道:“贵人所言甚是,所幸我等有这老槐树可以遮蔽,也就没那么辛苦。”

华服男子看了看周边这一排老槐树叶茂青翠,正绽开着一串串的黄白色花朵,闻之亦觉花香四溢,对身旁之人笑道:“老槐生花,麦谷陈仓,此地倒是个好年景啊!”

男子身旁一名年龄更大上些许的文士道:“确乎,今夏的宿麦是个丰年,百姓们有福了。”

华服男子颔首道:“栾城地绕民丰,确是一块宝地,此地的百姓们日子应当过得不错吧?”

那老者闻言确是微微苦笑摇了摇头,并不答话。

华服男子道:“父老好似有难言之隐?”

老者叹道:“虽是丰年,不过我等辛勤半年,也剩不下多少粮食啊!”

华服男子作讶异状说道:“父老何故如此言?我观此处灌溉便利,土地丰饶,亩产三五石当不为难也,加之本朝赋税又轻,不过三十税一,这当能余下不少吧?”

老者道:“贵人却有所不知,这田税虽说是三十税一,不过我等并不直接交税,而是要向乡中大族纳粮,亩纳一石五升到两石,遇上丰年还能稍许剩下些,若是欠收只能靠野菜杂粮过活咯!”

华服男子道:“亩纳一石五升到两石?这岂不是比朝廷所定田税超了十倍?为何如此之高?”

老者道:“这还不是因为我等都是租种的大族的田,交的田租。”

华服男子道:“听父老乃本地口音,为何要租种旁人的田地?”

老者哀叹道:“哎!还不是早些年大旱蝗灾时,交不起算赋口钱,没米下锅,被迫把祖上传下的田拿去抵了,还是栾氏看我等可怜才让我等继续租种,勉强过生活。”

华服男子亦跟着叹了口气道:“遇上灾年着实不易,官府应当赈济安民才是。”

老者大点其头道:“但愿官寺中的君长们如这位贵人一般想就好了。”

华服男子尴尬一笑,又作出一副十分不解地样子问道:“前时遭了大旱蝗灾交不起算赋,父老将祖田典了,那万一日后又遭逢灾荒,父老又用什么去交算赋,拿什么下锅,拿什么去交田租呢?”

老者面色一黯,说道:“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祈求栾氏的君子们开恩减免租钱了。”

华服男子追问道:“即便租钱能减免,那算赋呢?总不能也指望朝廷减免。”

老者下意识地答道:“还好如今不用交算赋……唔,日头偏西了,小老儿要去打麦了,便不陪贵人说道了,莫怪莫怪。”

老者说了一半好似自觉失言,匆忙住口,引了家人匆匆往麦场赶去。

华服男子望着离去的农人若有所思,他身旁那名文士上前半步道:“明府可看出些什么了?”

华服男子长叹了一口气,答道:“怕是不仅仅有诸多隐田,还有诸多隐户啊!”

华服男子与文士正是常山国中的一把手与二把手,国相颜良与长史辛毗。

颜良回到元氏后,辛毗便拿出了一份足以惊天动地的簿册放在颜良案上。

颜良看过之后只觉事情重大,他自然是相信辛毗,但事情重大不可不慎,便与辛毗二人弃了官服,着了常服微服私访起来。

既然是微服私访,那就万万不能被人看出行迹。

所以颜良并没有选择元氏县,也没有选择他常常去的石邑县,而是选择了元氏东南便的栾城、房子二县。

常山国西侧紧靠黑山,因而井陉、灵寿、石邑等县受黑山滋扰,早些年颇不太平,民人多有流失逃亡。

然栾城、真定、九门、高邑、平棘等东边数县治安却相对要好得多,土地也更丰沃,民人流失的情况甚少。

颜良路过多处乡里,只见乡里间几无空置的屋舍,郊野间也并无荒废的田地,好一番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看到这番景象,任谁人都应当拍手称赞,然而颜良与辛毗的脸色却并不怎么好。

因为他们还看到了一路上士族华车马美章服,黔首却衣不蔽体面无菜色,联想到那长了脚跑得不知所踪的七千亩良田,作为一国之相的颜良又如何高兴得起来。

辛毗显然也清楚这个情况,说道:“此弊积年已久,非是一朝一夕所成,然下吏既然忝为常山长史,自当革除此弊,不使人口、田土私下隐匿,竟致国家赋税凭白流失。”

看着振振有词的辛毗,颜良亦觉自己昔日小看了他,因着辛毗的意思要彻底清查隐户隐田,这无疑是要与常山本地所有豪族大家为敌。

大汉朝有两类人最有钱,一是商贾,二便是豪族大家。

商贾本身地位低下,空有资财,故而要托庇于地方官员和大族。

先前颜良拿盐铁酒专营权下手,把这最赚钱的三门营生改为授权经营,很是得罪了不少商贾,但商贾们被断了财路也只能抱怨抱怨,老老实实参与竞标。

也有一些商贾或因利益受损,违反了颜良的禁令向黑山贼贩运物资,结果这些商贾被一一查抄,如今还关在郡狱之中。

豪族大家就不一样了,他们本身就是地方冠族,多有子弟出仕郡县,牢牢占据着地方上的吏员位置。

后世有句俗语叫“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话放在汉朝也是如此。

无论是郡国一级的国相、太守、长史、郡丞,还是县一级的县令、县长、县丞、县尉,都是外地来的流官,干上几年就会被调走。

郡县中的吏员虽然也任任免免,上上下下,但总是脱不出地方上的这些豪族大家。

如今郡中的隐户多是受到这些豪族大家的托庇,而隐田不出意外也都在豪族大家的控制之下。

也只有控制了基层吏员的豪族大家们,才能把这些隐户隐田给藏得天衣无缝,不出差错来。

若是彻底清查积弊,不正是要抄这些豪族大家的老底么?

辛毗若真个这么做,那他手下的吏员们估计也难以避免被牵涉其中,到时候有多少人肯为他做事,又会有多少积弊被真个查出来?

辛毗见颜良久久不说话,神情严肃地问道:“明府可是心有顾虑?惧怕豪大家反抗而不敢为之?”

颜良闻言哈哈一笑道:“哈哈哈!长史言重了,颜某对上曹贼数万大军亦不曾皱过眉头,对此些事情,又怎会怕了。”

辛毗闻言稍稍展颜道:“既然明府准允,辛某愿亲自督办此事,不查个水落石出誓不罢休。”

颜良来到先前农人们休息的地方,择了一方大石坐下,示意随同诸人也一起坐下歇息,然后问道:“如果长史督办此事,有何方略,可否说来我听听?”

辛毗道:“提前开展案比,择精干吏员逐县逐乡一家一户检视,一亩一丈核验。”

颜良点点头道:“此亦题中应有之义,若是查出有隐户隐田,长史又打算如何处置呢?”

辛毗道:“核其自隐匿之日起,补交算赋田税。”

颜良道:“若其不配合案比,或是不执行处置,又当如何?”

辛毗道:“如其不从,严纠法办。”

颜良道:“若牵涉众多,民意汹汹,又当如何?”

辛毗闻言略微一犹豫,然而也只是稍稍一愣就答道:“朝廷律令,岂可受民意挟迫?”

见辛毗是铁了心要把此事做成,颜良在佩服他行事果决的同时,也暗暗叹了口气,心想我以前怎没看出辛毗如此刚直,若真个让辛毗如此做,怕是要把常山国捅成马蜂窝吧?。

颜良自身就出自豪族大家,知道豪族大家对于地方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乃有大功于地方。

但有着后世经验的颜良,对于豪族大家的危害比之今时任何人都要清楚得多。

兼并土地,藏匿隐户、游侠、逃犯,瞒报赋税,把持乡里讼断,草菅人命,欺男霸女,这条条罪状,豪族大家几乎都占全了。

当年以偏师出兖州,他就是通过打大户斗地主的方法,敛聚了不少财货,反正个个屁股都不干净,一查都是屎。

但如今常山为颜良治下土地,却不能如当年那般如此草率行事,不然部分百姓或许会拍手称赞,但失去地方大族的支持,那他对于常山的统治亦不会稳健。

若是其他官员,或许事情闹大了,不可收拾了,拍拍屁股挂印走人一了百了。

可颜良却不会如此想,他还打算把常山当作大本营好好经营呢,岂会弃之而走?

然而辛毗提出的这个问题,却也不容忽视。

百姓疲敝困苦,官府收不到足额的赋税,唯有豪族大家尽得其利,整个大汉就好像得了血吸虫病的病人一般,头脚皆轻,唯肿一腹,长此以往,不治而亡啊!

颜良在心底长长叹了口气道:“我真是太难了!”

PS:

《三国志·魏书》:刘放、孙资:“毗实亮宜,然性刚而专。”

陈寿评曰:“辛毗、杨阜,刚亮公直,正谏匪躬,亚乎汲黯之高风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肥水不流外人田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恰似寒光遇骄阳 男欢女爱 福艳之都市后宫 农家仙田 逍遥人生 官道之色戒 抗战之血染山河 我有一柄打野刀 雅拉冒险笔记 甜蜜暖婚:宝贝,乖一点 宋檀记事 大奉打更人 修神外传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狂野十八少年时 18路公交车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学名张好古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红颜劫:乱世情殇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家父吕奉先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大晋霸主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靠读懂人心立足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三国求生手册 风吹过的沙 - 三国求生手册txt下载 - 三国求生手册最新章节 - 三国求生手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