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

步兵长

首页 >> 文唐 >> 文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高危职业 我在大唐有块田 四季锦 三国之召唤猛将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日月风华 明朝那些事儿 重生之征战岁月 大明第一狂士 
文唐 步兵长 - 文唐全文阅读 - 文唐txt下载 - 文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10章 人口不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有件事情想必你也知道,道德经是老子,而老子不是道德经。”岳山说道。

“这我当然知道,老子的着作很多,道德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多都失传了。”王绩道。

“那么你知道道德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道德经的吗?你知道以前道德经是什么样子的吗?”岳山反问道。

“难道以前的道德经和现在的不一样?”王绩惊讶的道。

“肯定不一样,差别可以说非常大。”岳山说道。

“你怎么知道?你见过?”王绩追问道。

“我只是知道它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具体内容不知道。”岳山摇摇头道。

“你……真是气死我了。”王绩痛心疾首的道:“有机会见到先贤着作,你居然不好好研究研究。”

岳山心道,不是我不想研究,而是前世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本直接就氧化了啊。后世人也只能用科学技术恢复一小部分。

再说没事儿干谁研究这玩意儿啊,他又不是搞哲学的。他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情,还是在考古纪录片上看到的。

“你还想不想知道以前的道德经大致是什么模样?”

“想。”

“那你就是这样求人的?”

“岳山小儿,信不信老夫和你同归于尽。”

“真是老不修啊,算了不和你一般见识。”

玩笑了几句岳山才正色道:“西汉之前《道德经》还叫《老子》,且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应该叫德道经才对。”

“德道经?”王绩激动的喃喃自语道:“居然如此吗,居然如此吗,德道经,德道经。”

不要小看只是两个部分颠倒一下,因果关系全变了。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只是两个字的顺序调整,意思就完全不同。前者是说这个人无能,后者是勇敢无畏不折不挠。

道德经和德道经,在哲学上的区别就更大了,对老子的思想解读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个发现直接影响到了国学哲学部分的研究。

古代研究道德经的人非常多,很多人几乎就快要抓到老子的核心本意了。

然而就是因为德经和道经的顺序被后人给颠倒了,变成道德经,而未能成功。

比如……

“王弼关于老子的着作你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已经很接近老子的本意了。”

“只是因为德经和道经顺序颠倒的原因,他离老子始终还差了一步,真是悲呼哀哉。”

王绩道:“王弼?可是魏晋王辅嗣?”

岳山道:“对,就是他。”

王绩道:“好,容我在好好把德道和道德的事情搞清楚,就去研究他的书。”

两人又聊了一些关于老子的理解,交流了一下感想,一直谈到太阳落山岳山才离开回家。

……

关于李承乾的任命,朝野争论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接受了——不接受也没有办法。

李承乾上任后并没有急着把自己的心腹安插进东宫,而是先着手处理辽东四道的事情。

为了让权力的交接更加顺利,他派杜荷亲自前往辽东主持大局。

他本人每天都老老实实去内阁上班,跟着李世民学习如何如何处理国家事务。

一切都渐渐步入正轨。

时间进入二月份,在万众期盼下朝廷终于公布了第一批封国名单。

先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兄弟:

荆王李元景、汉王李元昌、郑王李元礼、韩王李元嘉、彭王李元则、郑王李元懿等十五人。

然后李世民自己的儿子:齐王李佑、蜀王李愔、蒋王李恽、纪王李慎四人。

至于吴王李恪、魏王李泰、越王李贞三人暂时不封。李恪是想将来去东胜神州,李泰是想去南瞻部洲。

越王李贞有大才且和李承乾关系亲密,李承乾想留他辅政所以暂时没有给他分封。

对于这种好事儿,心中有大抱负的李贞自然是欣然同意了。

其他宗室如:李道宗、李孝恭、李神符、李道彦等人也都在此次的封国名单上。

这些人的封地集中在安南、吕宋岛、堂明(老挝)等地,条件自然是比较艰苦的。

尤其是安南和堂明这些地方土着势力庞大,搞不好就会被土着人给灭了。

但正应了那句话,只要有利可图这些人不介意去死。期盼了这么久的封国终于到手,又岂会放弃。

李世民当然也不会看着他们去送死,前期会派遣海军过去提供保护的。甚至会一直在那里驻军,既是为了镇压土着,也是为了震慑诸侯国。

封地是分下来了,可很快这些人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没钱。

这些宗室过的肯定比普通人强,但要说家产,还真不一定能有多少。

李道宗、李孝恭这些肯定是家大业大,李元昌这些太平王爷除了那点食邑就只有皇家赏赐的一些财物。

加上平时开销又大,还真不一定能有多少余粮。维持山珍海味的生活没问题,用来开发封国就是杯水车薪。

这个时候皇后就出面了,贷款。

皇商行开通的有金行业务,功能其实就是皇家钱庄。只是古代人还是习惯把钱放在这里手里,没谁愿意存在金行里。

至于贷款业务就更别提了,给百姓放贷会被戳脊梁骨,而那些高门大户又不缺钱。

所以长久以来金行的主要业务是充当中央银行机构,替朝廷转运货币。

现在金行终于找到合适的业务了,给这些封国提供贷款,以封地的税收作为抵押。

对于这种好事儿诸侯王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纷纷找到长孙无垢签署了贷款协议。

然后李承乾又出手了,鉴于诸侯王可能对自己的领地不太了解,或者本身不是治理国家的那块料。

内阁免费给诸侯国提供人才招募计划,和商业以及农业规划。只要他们按部就班去做,不说能变得多厉害,起码能把封国经营下去。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反正已经从皇后那里贷款了,再去内阁那里求助也没啥关系。

至于内阁会不会往他们的封国塞人……这完全就是废话,朝廷肯定会往他们的领地塞人。

甚至都不用朝廷主动塞人,只要表露出一丢丢这方面的意思,封国的大把官吏愿意把他们这些诸侯王给卖了。

此时的大唐就是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和威慑力。

于是小半个大唐都在围绕这些诸侯国转动起来。

对外招募各种人才去诸侯国任职,顶尖的人才就不想了,能凑着和用就行。

购买各种物资,这么多封国同时建立,需要的基础物资数量非常庞大。无数的商人齐聚长安城,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而这些商人相互竞争的好处就是,诸侯王可以以想对便宜的价格买到所需物资,且能把各种物资都买全不需要到处奔波。

最重要的还是招募百姓,这个年代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人一切都白搭。

然而随着这些年的开疆拓土,大唐的领土面积扩大了好几倍,可开垦的土地也增加了很多倍。

再加上南方的大开发……大多数百姓都拥有自己的土地,还真不稀罕搬到诸侯国去。

即便这些诸侯王开出了很诱人的条件,愿意去的人都寥寥无几。

没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去求助李世民,说实话,李世民也很头疼。最后不得不把岳山找了过来。

来到皇宫听到找自己过来的目的,岳山也很无奈:“这种事情找我也没用啊,我又不能凭空变出大活人来。”

李世民无奈的道:“我知道你变不出人来,但是你向来主意就多,找你来是想想哪里的人口可以抽走一部分。”

岳山道:“这二十年间大唐人口增加了有近千万,算上原来的人口,再加上迁移进来的异族,少说也有五千万人。应该没那么缺人了吧?”

李世民道:“是没那么缺人了,可谁都不愿意去封国啊。”

岳山道:“那确实,要不是活不下去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李世民头疼的道:“说的就是啊,所以才觉得棘手。”

岳山也开始思索还有哪些群体属于可以调动的……别说,还真想到一个。

“我倒是想到一个群体,只是怕生人您不敢动。”

李世民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警觉的道:“你先说是谁。”

“贱民。”岳山说道。

大唐虽然没有奴籍却有贱民,即便朝廷一再下令不许奴役人口,号召大家放还奴仆自由。

但依然有大量的贱籍人口,百多万还是往少了说的。

“你还真会给我找麻烦,动他们还不如下令从国内强行移民过去呢。”李世民气道。

“但您不得不承认,这么大量的人口掌握在豪强门阀手里并不是什么好事。”岳山说道:

“当年您以雷霆手段从世家豪强手里夺回隐户、佃户数百万户,后续大唐因此获得了多少好处有目共睹。”

李世民情不自禁的点点头,这也是他最得意的事情之一,被万民赞颂的仁政。

此举既削弱了世家豪强的实力,又给朝廷后续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多出来的这几百万户人口真的太关键了,北方移民,南方大开发,主力都是这些汉民。

要是没有当年那一次大清查,大唐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大好局面。

“现在全大唐的贱籍人数不下百万,把这些人解救出来既是仁政,也是一件有利的事情,起码可以解决第一批诸侯国人口问题。”岳山说道。

李世民却没有这么乐观:“朝廷要是敢对这些贱籍下手,那些人非反了不可。”

岳山道:“为什么朝廷要直接下手呢?圣人可以下一道旨意,号召高门大户放还贱籍自由。”

“同时下旨,如果贱籍之人想脱离贱籍,主家不得阻挠,否则以罪论处。”

“然后再让诸侯王们自己去游说那些贱籍之人,只要愿意去诸侯国就放还自由身,还给他们分田分地,相信会有不少贱籍之人主动去的。”

“缺额部分朝廷可以想办法动员一批百姓过去,两相结合应该就能解决诸侯国缺人的问题了。”

李世民没有当即就做决定:“这件事情我在考虑考虑,还有没有别的地方能挤出人来?”

岳山想了想道:“还有一个地方的人可以迁走一部分。”

李世民精神一振,道:“哪里?”

岳山道:“六胡州。”

李世民皱眉道:“六胡州?这里安置的都是突厥等部的降民,他们好不容易在这里定居,不能妄动啊。”

岳山道:“我知道,但如果不动,不出百年六胡州就会变成沙海。”

李世民脸色骤变,道:“怎么可能,这里自古以来都是水草丰茂之地,怎么会变成沙海。”

岳山说道:“秦汉之际此地水草丰美,为汉胡争夺的要地。蒙恬北逐匈奴,把这里夺回,始皇帝在此设立了九原、云中等郡县。”

“后来此地又被匈奴夺取,到汉武帝时期卫青又重新把这里夺回,并在这里屯田,还把中原七十万灾民迁徙到此地设置军屯。”

“到了汉宣帝时期,这里成为了膏腴之地。史载这里‘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甚至可以调运用粮食进关中赈灾。”

“然而到了东汉时期这里开始迅速衰落,降雨减少、农田退化成草场。渐渐的不在适合农耕,重新变成了放牧区。”

“然而就是这种开垦——放牧——再开垦——在放牧的变动,让这里的植被遭到了彻底破坏。”

“现在圣人又在这里安置了大量归降的胡人部落,为了加快他们融入大唐的速度,又迁徙了大量汉民过去开垦农田。”

“又加剧了植被破坏的速度,现在的六胡州已经不再是水草肥美之地了,大片大片的草场退化为荒漠。”

“在如此下去,不出百年这里的草场就会彻底退化成为沙海。”

“为了可持续发展,朝廷必须减少这里的人口密度。同时对退化严重的草场施加保护,甚至可以抽调一支军队过去植树造林。”

李世民听的是目瞪口呆,他知道岳山看问题的方法可常人不同,总是会说一些看似奇怪的话。

可也没想到会奇怪到这种程度,六胡州变成沙海?减少人口密度?这些他勉强还能理解。

可让军队去植树造林——要不是说这话的是岳山,他一准把那个人给打出去了。

可正因为是岳山说的,他才不得不慎重对待这件事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重生十岁救黑爹 与你为敌 历代风云五千年 先有后爱:豪门总裁的弃妇(全本) 逍遥人生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爱吃香辣姜葱蟹的杨魔的新书 潇湘书名 剑神在此 神秘老公,太危险 我靠赚取功德值带飞全家 综影视知名贤惠人小秦氏穿越之旅 都市皇宫 末世虫潮 独醉天涯 我能提取熟练度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重生之神级明星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犬子汉高祖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唐躺平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铜镜约 玉符传奇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穿越之原始之路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巨宋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文唐 步兵长 - 文唐txt下载 - 文唐最新章节 - 文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