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

步兵长

首页 >> 文唐 >> 文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富贵小丫鬟 大宋的智慧 步步生莲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三国之袁氏天下 退下,让朕来 
文唐 步兵长 - 文唐全文阅读 - 文唐txt下载 - 文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3章 牝鸡化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时间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六月,恰好是北方粮食作物收割的季节,岳山趁着这几天比较清闲也陪着家人到自家地里转悠了一圈。

“今年的粮食生长的还不错吗。”看着地里饱满的豆荚,岳山欣喜的道。

古人的主要粮食作物从来都不是小麦和水稻之类的,这两种农作物一直到解放后才成为主食。

原因很简单,小麦是产量低,水稻对农田的要求太高。

那时候的主食是各种豆类,等到红薯和土豆传入中国,主食又变成豆类、红薯、土豆。

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国家大力推广各种肥料,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的小麦和水稻才成为主食。

唐朝时期豆类依然是主食,只有达官贵人才吃小麦,水稻吃的人就更少了。

说起农作物,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土豆马铃薯,毕竟太高产了,说美洲是天赐之地。

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另外一种更加神奇的作物,黄豆。

为什么说黄豆神奇呢?根瘤菌。根瘤菌能够固氮,恢复土地肥力。所有就有一个传说,种植大豆能养地。

种植大豆能不能养地不知道,但固氮是真的。在没有积肥手段的古代,种植大豆确实延长的耕地的使用寿命,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土地肥力。

而且大豆影响丰富,主要是蛋白质含量超高,有植物肉之称,恰恰中国古代大豆一直都是主食。

从这个角度讲,大豆真的是上天赐给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要是没有蝗虫会更好。说起来有一半都是你的功劳,那个沤肥确实很管用,用了肥料后每亩地都能多产三五斗。”岳老四背着手走在前面,说道。

“今年的蝗虫应该没有去年那么严重了吧?”岳山明知故问的道。

去年动员全民灭蝗,今年有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雨,蝗虫的数量虽然比平常年份还是要多一些,但已经没有去年那么严重了。

相信过了今年,这一轮蝗灾就会被彻底消灭。

“没有没有,今年要是还那么严重,百姓可还怎么活。感谢圣人啊,一力主张灭蝗,还用粮食换蝗虫。去年那么一抓,蝗虫可不就少了吗。”说起抓蝗虫,岳老四顿时来了兴趣,滔滔不绝的道:

“你可不知道,全家老少一起出来抓蝗虫。去年一天就能抓几筐,换好几斗粮食。”

“后来大家才发现,这蝗虫就是一块肉啊,吃了照样长身体。虽然蝗虫很难吃,但总比饿肚子强。这家伙还能治夜盲症,听说药馆一个大子一小包,太坑人了。”

对于药馆高价卖蝗虫粉,岳老四打心眼里鄙夷。

“自从知道这玩意卖的这么贵,大家伙儿就不想着卖了了。换的粮食够吃了之后,抓的蝗虫都自己留下,晒干磨成粉添加到粮食里面一起做饭吃。”

“今年还没开春大家就都盼星星盼月亮等着蝗虫生出来——前几天为了抓蝗虫隔壁村子还打了一架。”

“为了抓蝗虫打架?怎么回事?”岳山连忙问道。

“那两个村中间有一条河,河堤是共管的大家都去那里抓蝗虫。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有人想歪点子偷偷跑到对面田里抓蝗虫,结果就打起来了。”岳老四道。

这……岳山都有些哭笑不得了。

居然因为这事儿打架,也是没谁了。

蝗虫是大灾,去年大家都巴不得全国人民都到自家地里抓蝗虫。今年反过来了,蝗虫反而变成了宝贝。谁敢来自家地里抓,那就是虎口夺食。

说话间一行人就到了地头,看着地里的庄稼岳老四非常的骄傲。

他岳老四别的本事没有,种庄稼绝对是十里八村的一把好手。

可是很快他的脸就黑了下来,原来是地里有一群小孩子在抓蝗虫,只听他大喝道:

“你们一群小兔崽子,不知道豆子要熟了吗,你们这一趟把豆荚都弄炸了,豆子都丢了啊。你们这些小兔崽子,真是气死我了。”

这群小孩一见主家过来,拔腿就跑,站的老远岳山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的豆荚炸裂声,把岳老四给气的直跳脚。

“四翁别生气,我们给你家抓蝗虫呢,省的蝗虫吃你家的庄稼。”这时有一个小孩回头喊了一句。

“你……你……”把岳老四气的差点晕厥过去,但有实在拿那些小孩子没办法,只能干巴巴来了句:“气死我了。”

父母凭子贵,岳山封侯他爹岳老四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这一点从称呼上就能看得出来。

只要不是同族,辈分比他长的亲切的喊一声老四,同辈分的不分年龄大小都喊他一声四哥,辈分比他低的都喊他四伯,小孩子都喊他四翁。

这里多说两句,古代称呼很乱,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翁婆祖父祖母爹娘母亲父亲是流传最广也是使用范围最多的称呼,在任何时代都可以使用。

只不过祖父祖母父亲母亲更多应用于书面,翁婆爹娘更多应用与口头。

至于唐朝称呼父亲阿耶,这属于时代特色。但在这个时代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大人、爹也同样没有问题。

还有哥这个称呼,大多数时候是个亲切的尊称,可以称呼自己的儿子,也可以称呼自己的同辈,甚至称呼自己的父祖辈都没有问题。

古代父亲称呼自家儿子,亲昵点的都是三哥五哥,称呼同辈兄弟同样可以用。称呼父祖辈叫大哥二哥什么的同样没有问题。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有些少数民族都受到唐朝的影响,到现在称呼自己的祖辈父辈用的依然是哥。

但在唐朝这个哥只能私下用,显得亲昵,公开场合一般还是用比较正式的称呼。

李丽质喊岳山哥哥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书友就别来较这个真了。

言归正传。

看着那一群‘嚣张’的孩子,岳山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生气?和一群小孩子划不来。

高兴?小孩子诙谐的童趣?呵呵……在古代粮食比黄金都金贵,这群才刚刚脱离饥饿的小孩子就如此肆意的糟践别人的劳动成果,有趣个季吉尔。

前世网络上流传一个梗‘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看来有必要给这些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德智体美劳。

回头就给各家下发通知,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入学。到了学校,哼哼……

后世人经常说种植业是根植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天赋,对也不对。

对的地方在于,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发展,中华民族在种植上的天赋确实被点满了。

不对的地方在于,这个世界上哪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中华民族的种植天赋是通过一代代人历经几千年培养出来的。

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到三代,再到春秋战国墨子发明耕犁,后来各种农具组建增多,通过总结种植技术也日趋完善。

到了唐朝时期差不多已经告别了刀耕火种,更多的是有计划的开垦。对于禾苗的间距、除草、灌溉、选种等等都有了系统的方法。

但还有一个很大的不足,那就是积肥。

其实中国人早就知道了土地肥力这个概念,总结出了轮更这种最原始的恢复土地肥力的方法。

但轮更其实也只是减缓土地肥力的流失,不能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土地肥力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积肥。

最好的肥料就是动物的粪便,只是粪便热量太高会把农作物烧死,必须要通过沤肥释放热量才能当做肥料作用于农作物。

然而沤肥技术一直到明朝时期才被发明,在此之前的朝代积肥的方法要么是焚烧农作物秸秆,要么是轮更天然恢复。

但古代穷啊,二十一世纪的农民都在为秸秆再利用问题发愁。但古代秸秆也是宝贵的财富,谁家都不舍得烧。所以恢复土地肥力的方法就是轮更。

岳山穿越之后自然也把沤肥技巧给搬运了过来。

岳老四将信将疑的用过之后震惊的发现,这个沤肥真的管用,轻轻松松亩产多收三五斗。

然后四姓坪开始学习沤肥技术。

当李世民发现四姓坪的庄稼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的时候——于是全国推广沤肥技术。而且沤肥还有一个副产品,沤肥产生的汁液就是天然的杀虫剂,能有效灭杀农作物害虫。

有人要问了,要是沤肥汁液这么好,为啥二十一世纪不用?

很简单啊,二十一世纪的虫子经历过各种杀虫剂的洗礼,抗药性太强了,一般的杀虫剂都杀不死。

大唐的虫子还没有吃过杀虫剂,简简单单的沤肥汁液就能轻松杀死它们。

这也算是岳山再一次造福大唐人民了。

那群小孩离开,岳老四自己生了一会儿闷气儿就把这事儿抛在脑后了。如果放在以前他肯定会找到孩子家中,让对方赔偿。

但现在,种地更多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乐趣,不指望地里的庄稼过活,所以人也就变得大度起来。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话一点都不错。

岳山刚发家的时候岳老四不适应骤然的改变,每天都躲在地里干活,等适应了也就能泰然处之了。

他也开始雇佣佃户使用仆人,依然经常下地,也一样心疼自家的庄稼,并且会为了庄稼长得好感到开心,会因为自家的庄稼产量高自豪。

但干活从生活的必须变成了一种习惯性的乐趣。

虽然他没有养成好逸恶劳之类的恶习,但也慢慢的学会了享受。地里的庄稼被小孩子糟蹋了一点,他会生气,但转眼就忘了,不会跑到小孩子家让别人赔偿。

这就是改变。

今天岳老四到地里来是为了收割大豆,平时他自己也会一起动手,但今天要陪自家儿子,所以只是叮嘱了一下仆人就和岳山一起去了另外一块地。

“这块地种的是棉花,不光是我们,今年十里八村都种棉花,棉种都是问我们家买的。”岳老四指着地里的郁郁葱葱的棉苗说道。

“以前大家不是觉得棉花不能吃,不愿意种吗?今年怎么改主意了。”岳山问道。

十里八村大部分的地都种棉花,少说也有上万亩,这个种植面积对大唐来说已经不少了。

起码足够军需使用了。

“棉花能卖钱呐,朝廷高价收购,算下来比种粮食还划算。主要是蝗虫不吃这玩意儿,种它大家都放心。”岳老四说道:

“不光是我们周围,其他州县也有人来买棉籽,还有官府的人找我请教种棉花的技术。你等着瞧吧,用不了两年整个关中地区到处都是种棉花的。”

说起这事儿岳老四更加的兴奋。

棉花虽然是岳山搞出来的,但发展壮大可离不开岳老四的努力,这些年一直是他在帮忙管理总结种植技术。

但农民是最经不起风波的,一般不会种植自己不熟悉的农作物,即便发现这种作物很赚钱。

岳山家种植棉花有几年了,实际产出比种粮食还要划算,可就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跟着种,让他推广棉花种植的想法一直都没办法实现。

而且这玩意儿岳山也不希望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广,来自于后世的他非常清楚一旦采用了这种方式会出现什么后果。

就算在二十一世纪,都出现了用拖拉机把农民的麦田给毁坏,把长成的核桃树给砍掉种其他农作物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上面下令大力推广,下面的人为了拍马屁也就是所谓的‘响应号召’搞出来的恶心事儿。

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如果在古代,呵呵……

所以即便岳山很希望推广棉花种植,也一直强忍着没有用行政命令的方法来。

虽然自发推广速度会很慢,但重在稳妥。况且他也不缺这点时间,他才十七八岁,有的是时间等待。

不过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蝗灾居然促进了棉花种植的推广。

想想也是,蝗虫的食物主要是禾类植物,除了荞麦所有的粮食作物都在它的食谱范围内。棉花不是禾类作物,蝗虫不吃啊。

农民虽然求稳,但也知道变通的。在蝗灾的威胁下,自然不会硬着头皮技术种植粮食。

而一旦农民尝到种植棉花的甜头,以后不用人催,他们会自己种植的,甚至还会推荐给周围的亲戚朋友。

在地里转了一圈岳老四就去地里和其他人一起割豆子去了,岳山则返回了家中。

刚到家就见到了惊慌的赵蒙:“岳候不好了,有人发现了一只化雄的牝鸡,并把此事捅到了朝堂之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至尊杀手妃:凤破九霄 混世小术士 重生之神级明星 理科学霸的三国 Miss.D的爱情推理日记 不当替身后,我上婆媳综艺爆火了 美漫里的超神机械师 情到深处,冷血总裁也温柔 动漫之后宫之旅 完美世界 肥水不流外人田 三国小术士 豪门隐婚,盛爱亿万天后 她是剑修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无穷重阻 武侠,我要创建最强门派 南洋沈氏豪门家族的时代传奇 穿越之主角系统 渔港春夜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魔妃快投降 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战火与权力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最近更新苏定方演义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风雪战火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漠群英传 哈哈哈,大明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太子无敌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十七世纪富二代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汴京风云录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十国风华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文唐 步兵长 - 文唐txt下载 - 文唐最新章节 - 文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